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潘彦丞

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潘彦丞

(陆良供电有限公司 云南省曲靖市 655600)

摘要:当前,电网管理在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变电技术也在逐步应用于电网的输变电维修中,由于技术体系由于不断成熟,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力检修;输变电网;维修研究

为了实现电力体系运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当前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技术应用于电网输变电检修会产生多方面的优势。早期传统的电力体系由于智能技术的介入逐步发展为智能电网。为了更好地实现电网的检修工作,任借助智能技术可以构出输变电检修的智能体系。

1.电网输变电检修的重要作用

电网输变电检修是对设备的故障部位和故障的严重程度以及发生趋势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并结合诊断结果,在设备性能发生变化前或发生故障前主动进行维修。在社会用电总量持续增长,电力用户对供电的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智能技术就用于输变电检修是一类新型的设备检修方式,和原有的检修方式相比具有多种优势,体现在可以降低检修成本、缩短停电检修时间、提升线路的有效使用周期,提升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消除设备存在的风险等方面,这种检修方式已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趋势。

2.智能技术在输变电检修的基本方式

线路运行检修主要包括状态监测和状态诊断两方面的内容。

线路状态监测是借助相关的技术措施监测线路的运行状态,分析记录线路的运行数据,运行数据是线路状态监测的基础。监测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为在线监测和非在线监测。常用的在线监测技术有传感技术、光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并结合相关的仪器实现线路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非在线监测主要采用人工观测、周期巡视、预防测试等方式,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巡查和测试。这两种监测方式可以配合起来使用,可以有效跟踪线路的运行状诚,为线路的运行检修提供可靠、准确的基础数据。

线路状态诊断主要是指结合线路的状态监测所获得的运行数据,再依据电网建设初期的设计标准、相关参数等建立模型,借助科学比对算法对线路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诊断,评价设备的运行态度,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和潜在的隐患,并制订有针对性地检修方案。设备状态诊断要以评估模型和评估流程为基础,针对监测数据实施状态诊断和风险预测。线路状态诊断是运行检修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通常来说,输变电线路运行检修主要包括基础、杆塔、导地线以及绝缘子、接地装置和通道环境等多个不同的单元,通过对这些单元的监测来体现线路的运行状况,包括技术指标、试验数据以及运行数据等多种参数。这些参数可以依据重要程度分为一般参数和重要参数,结合检测到的参数状态量可以划分为多个等级。然后结合不同参数的重要性和该参数在实时状态下的变化趋势来综合分析判定线路的运行状态。线路的运行状态可以分为正常、注意、异常和严重。正常状态是指全部参数全部处于规定的范围内,处于警告值和限值之间;注意状态是指各类参数全部处于规定警告值与限值之内,但是存在状态劣化的趋势;异常状态是指部分参数已超出规定警告值与限值,需要监视运行状态并要准备实施检修;严重状态是指多个一般参数或有重要参数已超过警告值与限值范围,要立即进行停电检修。

3.当前智能技术应用于输变电线路检修存在的问题

3.1 状态监测的数据还需要完善

对线路的状态诊断要依靠设备历史运行数据,数据具有数量大、变化快、数据类型多等特点。当前状态监测的数据库还有待完善。电力企业的运维管理部门要完善相关输电线路的地理系统数据,并发挥输电线路管理系统的作用,运行检修人员要对巡检状态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并导入到管理系统,以及时全面掌控线路的运行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线路的可靠性评估精度还需要提高

对线路的可靠性实施评估是开展线路运行检修的基础,但是由于输电线路比较复杂,实验过程所需要的基础数据较多,很难组织实施大规模的线路可靠性试验,因此线路的可靠性评估的精度将会受到影响,线路的整体可靠性不能保证。

3.3 监测技术不够先进

当前的状态监测还是采用传统的监测方式,在线监测手段的应用范围还不广泛,采用的技术不够先进。监测手段已难以适应当前线路检修工作逐渐增大的客观现状,所以有必要推广在线监测技术,可以作为原有监测手段的补充,通过协同作用提升线路可靠性和稳定性。

3.4 故障判断的准确度还有待提高

对于故障的准确判断是进行故障诊断的关键,是制订检修策略和检修方法的重要依据,也是判定线路是否可靠运行的基础性指标。但当前对于线路的故障严重程度的判断还主要借助人的经验来判定,因此判断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证。所以有必要探索可以准确判断线路故障严重程度的方法,比如人工智能对故障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提升故障判断的准确度。

3.5 带电检修作业的效果

带电作业是实施运行检修的基础,但是当前电力企业的运维管理部门进行带电作业检修存在技术问题,由于技术还存在缺陷,难以在大范围应用,仅局限于部分线路的检修,实施带电作业的项目比较少,影响到运行检修的整体效果。

4.输变电线路检修如何提升智能技术的应用效果

4.1 建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模型系统

输电线路的运行检修模型要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要有在线运行数据、带电测试数据、缺陷分级以及历史检修数据等,这些数据结合运行检修信息收集系统,可以对线路的状态实施评价分析,然后制订检修策略,明确是否要对线路进行检修。

4.2 检修方案的科学合理

由于技术条件还不完全成熟,所以要综合应用运行检修和原有的检修措施。由于电力检修的任务比较繁重,不同区域的运维管理部门要考虑到技术能力的差异性,在线路维护中要发挥运行检修和常规检修的优势,推广并建立适合本区域和本部门的运行检修方式,力求实现平稳过渡。

电力企业要注重发挥在线监测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设计试验周期,推进运行检修技术的不断提升。要利用好新设备和新平台,发挥在线监测的技术优势,运行检修和结合智能诊断系统,提升运行检修的可靠性,提升检修的效益和效率。

4.3 强化运行检修的保障

要构建出有利于运行检修的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有关线路运行检修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及诊断标准等制度性措施,从制度的顶层设计入手,规范运行检修的实施。要注重培育可以很好适应运行检修的员工队伍。具备相应的操作技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实现运行检修的基础,要采取多种方式提升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保证运行检修的效果。此外,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设备种类和数量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在这种条件下,设备停电检修计划采用原有的编排方式变得难以实施。在智能技术的作用下,可以借助计算机完成检修计划的编排,可以实现是检修的经济优化和管理的易于控制。

5.结束语

智能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适用于输变电线路的检修维护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当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提升运行检修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振毅,李建文,王新力,等.电网智能设备检修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陕西电力,2016(10).

[2]李玉鑫,张洋洋,李成,等.浅谈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2).

[3]张景良.在线监测技术在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

[4]雷万毅.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6(10).

论文作者:潘彦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潘彦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