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间论文,产业转移论文,特征论文,趋势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10(02)-0001-1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差距持续扩大。由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扩大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所以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
怎样才能有效地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呢?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1-2]。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针对这种情况,有的学者提出,可以通过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实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并由此形成产业优化升级与扩大就业的统一[3]。
上述学者提出的通过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实现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以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之间矛盾的构想,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雁阵模式”和“边际产业推移论”等产业国际转移理论和产业区域转移理论。例如,蔡昉[3]就明确提出,产业转移既可以发生在国际间,也可以在同一国度的不同区域间有序接替,中国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和资源禀赋差异,因此,产业结构变化的雁阵模式完全可以在国内各地区之间得到延续。
毫无疑问,上述学者的主张大大地拓宽了人们关于如何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以及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之间矛盾的视野。但遗憾的是,上述学者的主张大都停留在规范分析的层面上,还缺乏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产业转移实证结果的分析和支持。如果没有实证结果来支持,上述主张的说服力和可操作性可能就会令人难以信服。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有二:一是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是否发生了显著的产业转移;二是验证产业国际间的转移规律是否完全适用于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初步表明:截止到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只发生了部分的相对产业转移,绝对产业转移的现象还没有发生,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还不显著;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型密集型产业转移和许多产业越过中部地区直接转移到西部地区的现象。上述结果不仅说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条件、顺序和区位选择与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有很大的背离,而且也说明我国已发生的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现象与国内一些学者提出的有关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看法和主张并不完全一致。
本文的研究结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首先,它说明产业国际间转移的条件与同一国度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条件不同,因此在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时不能机械照搬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其次,它说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通过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来实现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以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之间的矛盾还是相当困难的。
本文接下来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产业转移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第三部分实证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第四部分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产业转移趋势和特征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启示。
二、文献回顾
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的空间移动或迁移,包括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综合流动,它不仅涵盖整个产业生产的转移,而且还包括同一产业内部各生产阶段的转移。产业转移最终将使得某些产品的市场供应从一些地区转向另一些地区。关于国际和区域产业转移的系统研究,最早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现有的国际和区域产业转移理论,主要侧重于回答产业是否会发生转移、产业转移的顺序以及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等问题。
(一)产业是否会发生转移
根据费农[4]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一种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动,会导致产品生产地点的变动,从而形成产业转移。具体而言,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当一种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时,该产品的生产往往会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往较发达国家或地区;当一种产品处于标准化生产阶段时,该类产品的生产会继而转往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另外,“技术梯度推移理论”认为,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会产生产业的空间转移[5]。随着研究的推进,技术梯度逐渐为产业梯度概念所取代,并形成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产业梯度转移论者认为,只要地区间存在产业梯度,就自然会出现产业从高梯度地区往低梯度地区进行转移[6-8]。
一些学者认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发展,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倾斜,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迅速腾飞,尤其是在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东部地区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传统产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比较利益越来越低,这些传统产业往外转移已成为必然趋势[9]。而且在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收入提高、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广大中西部地区仍然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土地成本相对低廉,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大大增强,完全可以承接从东部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与转移,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就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3]。另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中国政府实施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导致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都在大幅扩大[10-11],与此同时,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产业梯度明显形成。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根据梯度理论,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往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的条件已经成熟[7-8,12]。
上述文献表明:只要地区间存在产业梯度,自然就会出现成熟产业从高梯度地区往低梯度地区进行转移;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往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条件基本成熟,东部地区应该有大量传统产业往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
(二)产业转移的顺序是什么
刘易斯[13]认为,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国内劳动力成本会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将逐步丧失,发达国家必然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Pennings[14]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阐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先进行转移的必然性。另外,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15],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行模式”理论,随后山泽逸平等日本学者将其引申并用于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国家国际分工、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经济相继起飞的过程。概括地讲,“雁行模式”是指,经济发达地区为领头雁、较发达地区为中雁、欠发达地区为尾雁,作为领头雁的经济发达地区,积极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把处于成熟期的产业,通过贸易、技术转移和直接投资等方式依次传递给较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从而形成一个“雁阵”。小岛清[16]在“雁行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边际产业扩张论”,主张发达国家或地区应首先转移已经出现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产业转移应基本遵循产业演进的顺序。即按照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顺序依次进行转移。
我国一些学者认为,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劳动力需求量越来越大,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普遍遇到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上升等问题,因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利益降低,竞争力受到了很大影响[17]。此外,尽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然而东部地区的资源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等所谓的“边际产业”仍占很大比重,这些产业消耗了巨大的能源和原材料。随着东部地区自然资源逐渐枯竭、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该地区资源依赖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中众多企业开始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因而无论是出于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还是企业继续保持成本优势的需要,上述产业进行转移已势在必行[9,18-19]。
上述文献表明:产业转移一般是按照“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顺序先后进行的;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也应遵循这样的规律。
(三)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是什么
赤松要的“雁行模式”产业转移理论指出,经济发达地区的成熟产业,将通过贸易、技术转移和直接投资等方式首先传递给经济较发达地区,待到较发达地区的经济起飞后,再转移至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不仅主张发达国家或地区应首先从具有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开始进行转移,而且认为应该对技术差异最小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从而增加投资成功的概率[16]。邓宁[20]在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对区位优势进行了详细概括后认为,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通常是沿着转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即产业会先转入经济发展水平与母国或地区差异较小的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和投资环境都相对较好;当第一批承接地区各种成本持续上升、比较优势逐渐弱化后,产业又会向比第一批承接地区发展水平还低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转移,从而形成产业转移的梯度序列。这与蔡宏伟[21]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
我国一些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就已经存在,经过近三十年快速发展,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但没有消除反而进一步持续扩大[10-11]。现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并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明显不如中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经济发展梯度;此外,从对各地区产业梯度的研究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绝大部分产业也存在明显梯度差异,且产业梯度顺序表现为东部高于中部,而中部又高于西部[7-8,12],因此,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应是先中部而后西部。
上述文献表明: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通常是沿着转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梯度,因而东部地区产业将首先往地域相邻且经济、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小的中部地区进行转移,继而再往西部地区转移。
三、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
(一)样本选择
为了全面地考察我国东部产业往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东中西部地区的27个工业产业为研究对象①;此外,本文还选择了1993年、2000年以及2006年等三个时间的截面数据,以便从更长的时间跨度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趋势和特征进行动态考察。本文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公开出版的各期《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二)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衡量方法
产业转移可分为绝对产业转移和相对产业转移两种类型。绝对产业转移是指转出地区产业绝对规模逐渐减小,而转入地区产业绝对规模逐渐增大;相对产业转移是指产业规模在转出地区和转入地区都同时增长,但是转入地区的产业增长速度相对更快,产业的空间分布表现出由转出地区向转入地区推移的趋势。一般而言,产业转移具有阶段性,相对产业转移属于产业转移的起始阶段,绝对产业转移属于产业转移的成熟阶段。通常,产业转移是经由相对产业转移阶段再逐渐过渡到绝对产业转移阶段。
对于产业的国际转移,可以用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进行准确的衡量。然而,由于我国缺乏各省之间准确的直接投资统计数据,所以研究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还难以采用上述方法。对于产业区域转移的衡量,学者们大多采用的是间接方法,并且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如有的学者使用针对企业的问卷调查来研究产业转移[17]。由于该方法只是针对企业生产转移进行的微观分析,因而并不适合进行行业层面的产业转移分析。有的学者采用产业产值占相应产业总产值份额最高省份的变动来衡量产业转移[22]。该方法虽有较强的合理性,但仍存在不足。比如,当存在多个省份时,即便原本产值份额最大省份的产业发生了较大规模转移,但只要其仍保持最高市场份额的地位不变,则产业转移的事实就会被掩盖。此外,该方法还难以揭示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分布特征。一般而言,产业转移会使产业中相关产品的市场供应从一些地区转向另一些地区,这通常又会导致不同地区产业(产值)所占(全国)比重的此消彼长,因此,本文在借鉴范剑勇[22]的区域产业转移衡量方法中的相对比较思想的基础上,拟采用各地区相应行业增加值占全国该行业增加值比例的变化,对地区的产业相对转移状况进行衡量。该方法具有两个优点:一是可以克服只考虑产值份额最高地区变化进行衡量所带来的准确性不足的缺陷;二是有利于揭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区的分布特征。
(三)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
1.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特征
表1统计结果显示:一方面,东中西部地区间发生产业转移的产业数量以及产业转移的规模都不大,尚处于相对产业转移阶段②;另一方面,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增加,产业转移有不断加强的趋势。具体而言,1993年至2000年期间,东部地区有饮料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业、有色金属冶炼业、非金属矿采业、石油炼焦业、医药制造业等6个行业发生相对产业转移,其中黑色金属矿采业和饮料制造业两个产业在全国所占比重降幅很小,在长达七年时间内分别只下降了0.7%和0.1%,因此在此期间东部地区发生明显相对转移的产业仅有有色金属冶炼业、非金属矿采业、石油炼焦业、医药制造业等4个,约占样本总数的1/7。2000~2006年期间,东部地区有石油炼焦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开采业、非金属矿采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业、电力热力供应业、食品制造业以及煤炭开采业等10个行业发生相对产业转移,其中医药制造业降幅只有0.1%,因此在此期间东部地区发生明显相对转移的产业为9个,占样本总数的1/3。在1993年至2006年这一时期内,发生明显相对转移的产业数量从4个增加到了9个,总量翻了一番,表明这一期间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范围有扩大的趋势。
2.产业转移的行业特征
从两个时期的转移情况来看,转移产业大多具有绝对规模优势;此外,大多数资源依赖/密集型产业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率先发生转移,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却并未发生转移。
首先,东部地区发生相对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在全国具有绝对规模优势的产业(产业增加值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超过50%)。从东部地区发生相对转移的产业来看,1993年至2000年期间发生转移的6个产业中,除有色金属冶炼业外,另外5个产业在全国占有绝对规模优势,占绝对规模优势产业数量比例超过转移产业总数的80%;2000年至2006年期间发生转移的10个产业中,有7个产业在全国占有绝对规模优势,占绝对规模优势产业数量比例占转移产业总数的70%。
其次,两个时期中发生转移的产业主要是资源依赖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1993年至2006年期间,东部地区发生产业转移的6个产业分别是黑色金属矿采业、非金属矿采业、石油炼焦业、有色金属冶炼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除医药制造业外,其它五个行业都是资源依赖型产业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占转移产业总数的82%;2000年至2006年期间发生产业转移的10个产业中,石油开采业、非金属矿采业、煤炭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供应业和石油炼焦业等8个产业属于资源依赖型产业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占转移产业总数的80%。
第三,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密集产业开始往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近年来,东部地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和纺织服装业,不仅没有发生产业转移反而出现大幅增长。在1993年至2006年间,上述两个产业在全国所占比例分别从73.4%和82%增加至82.2%和91.9%,产业绝对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有两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却先于劳动密集产业发生转移:其中东部地区医药制造业在两个时期都发生了产业转移,在全国所占比例从60.1%下降至56.5%,下降了3.6%;专用设备制造业在2000年至2006年期间发生了产业转移,比例从72.5%下降至69.6%,下降了2.9%。
3.转移的区位选择特征
为考察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特征,本文还将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目的地分布和转移的相对规模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2的统计结果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往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并未完全按照先中部地区后西部地区的顺序进行。
在1993年至2000年期间,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对产业转移目的地的选择上,并未表现出对中部地区的明显偏好。这一时期,东部地区发生相对转移的6个产业中,转往中部地区的产业数量为5个,转往西部地区的产业数量为4个,选择中部地区作为目的地的产业数量比选择西部地区的多了1个。从数量上看,似乎东部地区的转移产业更加偏好于中部地区。然而如果用东部地区转往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相对规模(即由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导致的转入地产业增加值在全国占比的增加幅度)来衡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区域选择偏好的话,就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从表2可以看出,东部地区转往中部地区的产业规模超过西部地区的产业有3个,包括黑色金属矿采业、非金属矿采业和有色金属矿产业;东部地区转往西部地区的产业规模超过中部地区的产业也是3个,包括饮料制造业、石油炼焦业和医药制造业。也就是说,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对规模的角度来看,在1993年至2000年期间,东部地区转出产业并不偏好于中部地区。
然而,在2000年至2006年期间,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在转移目的地的选择上,明显偏好于西部地区。首先,东部地区转往西部地区的产业数量超过转往中部地区的数量。转往西部地区的产业数量为10个,而转往中部地区的产业数量为7个,转往西部地区的产业数量超过中部地区3个。其次,从东部地区转往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相对规模的角度来衡量产业转移目的地选择偏好的话,东部地区转移产业选择西部地区的偏好更加明显。东部地区转往中部地区的产业规模超过西部地区的产业仅有非金属矿采业1个,在医药制造业上两者持平;而剩余8个产业转往西部地区的产业规模都远远超过中部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西部地区不论是在资源依赖/密集型产业还是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对东部地区转移产业的吸引力都明显超过中部地区。
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趋势和特征形成的原因分析
本文的上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截止到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只发生了部分的相对产业转移,绝对产业转移的现象还没有发生。这说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还不显著。第二,我国已发生的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现象,说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条件、顺序与区位选择与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出现了很大的背离。
为什么我国已发生的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现象与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出现了很大的背离呢?为什么我国已发生的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现象与一些学者提出的有关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看法和主张并不完全一致呢?若要回答上述问题,就有必要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趋势和特征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并未发生显著的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国际产业转移有两个最主要的动因:一是规避东道国的关税和产品质量、技术标准等造成的贸易壁垒;二是利用东道国的资源禀赋优势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然而,一国内部各地区间的贸易壁垒通常相对较弱,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产品贸易来抢占市场。换句话说,规避产品的贸易壁垒通常不会是产业在一国内部不同地区间进行转移的最主要动因。因而,降低生产成本就成为产业在同一国度内部不同地区间进行转移的最主要动因。这就是说,东部地区产业是否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转移,主要取决于将生产转往中西部地区是否能够实现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并未向中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转移的根本原因就是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还难以实现企业生产成本的明显下降。
首先,国内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支撑和维持了东部地区传统产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国际间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转出国的劳动力成本过高。由于国际间的劳动力流动存在着极为严格的限制,因而试图通过国际间的劳动力流动来降低劳动力成本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在同一国度内,劳动力在地区间的流动往往是自由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打破劳动力区域间的流动壁垒方面出台了很多改革措施,劳动力在国内流动日趋自由和畅通。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急剧拉大,结果导致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向东部地区大规模流动,从而使东部地区能够长期获得近乎无限制的廉价劳动力供给,进而抑制了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缩小了东中西部地区间劳动力成本的差距(见图1)。
其次,东部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产品运输和原材料进口成本。进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部地区的许多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国外市场,并且很多产品原材料的供应依靠海外进口。因为东部地区拥有大量优质海港并且离主要贸易市场和原材料进口国或地区距离更近,所以能够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产品运输和原材料进口成本。
图1 各地区制造业人均工资折线图
再次,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竞争导致东部地区政府限制当地产业外移,对当地企业的土地、税收优惠和公共投入大幅增加,直接和间接减轻了企业的成本负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官员的选拔和提升标准已由过去的纯政治指标变转向更加看重经济绩效指标[23]。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官员为“官场”上的晋升而竞争,就转化成为GDP的增长而竞争。因而,追求地方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最大化就自然成为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最主要目标[24]。在现行财税制度以及地方政府考核评价制度下,尽管东部地区迫切需要将传统的高耗能、低效益的企业转移出去从而获得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但地方政府出于担心大量建设资金外流、税源流失、财政收入减少和产业“空心化”造成经济增长乏力等影响自身政绩因素的考虑,往往会千方百计限制产业外移[2]。为阻止产业外移,地方政府普遍采取降低用地成本、减免税收、增加公共投入和改善对外贸易条件等方式,变相降低当地企业的生产成本[25]。
最后,中西部地区政府的低效率、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产业集群不发达,额外增加了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成本和难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政府服务效率较低,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经济改革滞后、地区财政支付能力有限,导致该地区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导致运输成本增加。再者,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水平相对非常低,导致企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变相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当前,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比例约为79∶12∶9,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尚处于培育期[26]。由于中西部地区形成的产业集群较少,因此单个转移企业的生存、发展失去了原来集群内的专业化市场、协作配套商、客户群体以及独特的产业文化和制度环境,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上述可见,尽管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水、电和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东部地区传统产业生产要素使用成本增加,然而,由于劳动力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东部地区的独特区位优势、东部地区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等,大大降低了东部地区的相对劳动成本(单位产品的工资含量),因而使东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反而高于西部地区[27]。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东部地区相对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支撑和维持了东部地区传统产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这也是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并未向中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转移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我国地区间产业转移顺序与国际产业转移顺序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首先,我国地区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打破了东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不足的劣势,从而抑制了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先行转移。
产业在国家间进行转移之所以基本按照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顺序顺次转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国际产业转移顺序形成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国际间的劳动力特别是廉价劳动力难以自由流动。然而,如前面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跨区域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使东部地区能够长期获得近乎无限制的外来劳动力供给,从而打破了中西部地区拥有的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致使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往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动力。
应该指出的一点是,东部地区的资源型产业转移与产业在国家间进行转移的顺序还是一致的。这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移动性特点和东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劣势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致使东部地区原本储量就不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逐渐面临枯竭。由于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非常明显,许多原材料价格明显低于进口价格,这样就迫使东部地区大量资源依赖型产业开始向自然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
其次,20世纪70年代国家将大量国防工业产业转往中西部地区,奠定了中西部地区的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强的产业集群优势。解放以后,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为实现中央最高决策层所决定的“备战”和“要准备打仗”的国家战略,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战略性产业,特别是和国防工业有关的机械、电机等重要工业部门的大批工厂从东部沿海地区迁移到被称为“三线地区”的西南和西北地区。这些高技术产业大规模转往西部地区,为该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产业基础。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推进,军工企业民用化的实施,这些企业重新焕发出活力,部分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些技术产业集群,产业优势和产业承接能力大大增强。这也是东部地区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发生转移的主要原因所在。
(三)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产业越过中部地区直接转移到西部地区的的原因分析
产业在国家间进行转移,之所以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向差距较小的国家依次推移,原因在于差距较小的国家产业承接能力和投资环境都相对较好,因而更容易获得投资成功[16,20]。然而我国东部地区转移产业更多地选择西部地区而不是中部地区作为目的地,除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是过大并且持续缩小有关外③,以下两个影响因素也十分重要。
首先,西部地区相对更加丰富的未开采矿产资源,给东部地区资源型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依托条件。统计显示,西部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28种,在45种主要矿产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煤、铜、磷、钾盐、锌、铅、镍、稀土等27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1.5%,天然气储量占71.9%④。同时,由于资源潜力大和加强了找矿勘查,西部地区查明资源储量越来越多,愈来愈较中部地区具有更好的开发基础和潜力[28]。
其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率先实施,大大提高了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2000年国家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大幅增加,并给予西部地区大量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国家的大规模投资明显改善了西部地区的交通、水利、能源和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条件。此外,为支持西部开发,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西部地区在吸收东部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生产要素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出台了包括信贷支持、降低土地和能源价格、简化审批手续以及个人鼓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上述一系列的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西部地区的比较竞争优势和西部地区对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29]。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主要对1993年至2006年期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截止到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只发生了部分的相对产业转移,绝对产业转移的现象还没有发生。这说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还不显著。第二,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型密集型产业转移和许多产业越过中部地区直接转移到西部地区的现象。这说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条件、顺序和区位选择与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有很大的背离。
本文还探讨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形成以及与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出现背离的原因。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与国际间的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不同,我国的劳动力在各地区间可以自由流动,从而使东部地区能够长期获得近乎无限制的外来劳动力供给,这样就打破了中西部地区拥有的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从而致使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往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动力。二是70年代国家将大量国防工业产业转往中西部地区,奠定了中西部地区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强的集群优势。这样就出现了东部地区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转移。三是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较中部地区具有较大优势,加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率先实施,大大提高了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因而致使东部地区许多产业越过中部地区直接转移到西部地区。
本文的研究结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首先,它说明产业国际间转移的条件与同一国度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时绝对不能机械地照搬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其次,它说明到目前为止,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试图通过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来实现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以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之间的矛盾还相当困难。所以,我们还必须积极寻找其他的更为有效的实现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以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之间的矛盾的新途径。
收稿日期:2010-01-12
注释:
①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② 根据统计数据,在1993年至2000年和2000年至2006年期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各产业绝对规模(产业增加值)都处于增长状态,因此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并未发生绝对转移,而是仅仅发生了相对转移。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并未将相应年份的产业增加值数据一一列出。
③ 1978年、1988年、1998年、2002年、2005年,东部地区GDP分别是中部地区的1.73倍、1.87倍、2.11倍、2.30倍、2.91倍;中部地区GDP分别是西部地区GDP的1.54倍、1.58倍、1.50倍、1.48倍、1.38倍。
④ 数据来源于“西部矿产知多少”西部资源2005。
标签:中西部地区论文; 劳动密集型产业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梯度转移理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