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 语文 口语交际 有效性
何谓口语交际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特定场景的人物对话与交流,通过口头语言、肢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传递信息,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沟通的教学。根据定义可知,口语交际是形成说话能力的最佳方式。可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思维较为懒惰,习惯被动接受、誊抄知识,并没有对话的欲望和行动能力,故而口语交际很难发生。口语交际不发生,学生就一直无法形成口语表达能力。这该怎么办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口语表达,培养说话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如此,口语交际才会时常发生,学生才能不断提升口头语言表达水平。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我提出了以下策略:
一、依托生活情境,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生活是最伟大的学习环境,它教会了人类说话,还教会了人类语言的艺术。所以,一切的口语交际在生活中发生,一切智慧的对话也从生活中诞生。鉴于此,口语交际教学要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的口头语言与生活产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说话,学懂说话。那么,如何建立生活与口语交际教学的联系呢?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以情境为口头语言发生的环境,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和欲望,从而积极发生口语交际行为,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
以“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口语交际教学为例,由于缺乏想象力,学生想不到“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有什么可说的,一点对话、交流的欲望也没有。鉴于此,我创设了生活情境,启发学生,点燃口语交际的欲望。生活情境如下:
视力检查结果显示,小明左眼近视100多度,右眼近视90多度。看到检查结果,小明的妈妈要求小明去配眼镜,纠正视力。小明不当回事儿,反正看什么都很清楚。他照样玩儿游戏、玩儿手机,既不配眼镜,也不保护眼睛。小明最后会不会成为近视呢?
根据这一情境,学生产生了说话的兴趣,有的学生认为小明不会近视,有的学生认为小明最终会近视。由于观点不同,学生自然进行了口语交际,在交流中形成了说话的能力。故而,生活情境可以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构建合作环境,培养口语交际习惯
口语交际有两种属性,能力属性和行为属性,它既表示说话的能力,也表示说话的行为。拿行为属性来说,学生没有口语交际的习惯。由于行为习惯缺失,说话的能力自然得不到强化和提升。故而,培养口语交际习惯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培养口语交际习惯呢?口语交际课堂上,教师可以构建合作环境,依靠群体的力量促使学生自然产生对话的动力,自觉进行语言交流,潜移默化中培养口语交际习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以“我们与环境”的口语交际教学为例,面对“我们与环境”这一主题,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观点,观点不同就会擦出交流的火花。鉴于此,我组织了合作讨论活动,让学生在群体环境中说话并说好话,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具体来说,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构建合作环境;其次,提出问题:我们与环境是什么样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由于合作的环境,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然进行了交流,有的学生说:我们创造了环境,有的学生说:环境造就了我们,一言一语的思想交锋中提高了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培养了口语交际习惯。由此可见,合作环境可以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
三、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产生于对话之中,实践活动是对话的环境之一。比如,观察植物生长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就种子的培植、发芽、生长,学生要与专业人士、与同学、与教师进行沟通,沟通的过程中自然增强了说话的能力。故而,口语交际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行动的过程中自然参与对话、交流,潜移默化中增强口语交际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以“安慰”的口语交际教学为例,根据“安慰”这一主题,我组织了慰问孤寡老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与老人自然产生交流,悄然提升口语交际水平。实践活动过程中,首先,学生就慰问活动方案进行了沟通,实现了第一层的口头表达;其次,就慰问表演节目进行了对话,实现了第二层的口头表达;最后,深入参与慰问活动,与老人对话、在节目中对话,实现了第三层的口头表达。可见,实践活动就是口语交际的平台,有效增强了学生说话的能力。故而,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在生活、合作和实践中产生并成长。教师要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构建合作环境以及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兴趣和习惯,潜移默化中提高说话能力,最终推动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边素敏.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践[J].神州,2017,(9):188.
【2】丁伯春.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应答[J].教育视界,2015,0(14).
论文作者:吴明艳 贾沈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口语交际论文; 学生论文; 说话论文; 环境论文; 能力论文; 实践活动论文; 情境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