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热带划分_气候带论文

中国热带、亚热带西部地区热量带的划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热带论文,热量论文,中国论文,西部地区论文,热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我国热带、亚热带西部地区山多、高原广,垂直地带性的影响,给热量带的划分带来了困难。因为垂直气候都是在该地区纬向气候带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因此,亚热带西部地区热量带的划分也应以纬向地带性为主,基带气候为中亚热带的云贵高原和金沙江河谷仍应归属于中亚热带。青藏高原破坏了纬向地带性规律,其东侧应有一条亚热带西界,这一界线应是北、中、南亚热带遇到青藏高原后的中断界线,而不是北、中、南亚热带与青藏高寒气候大区的过渡界线。本文提出了西界的划分方法。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热带亚热带 热量带划分

1 热带、亚热带西部地区热量带的划分

自1958年竺可桢先生发表“中国的亚热带”以来,国内气候、农业气候和地理工作者对我国热带、亚热带的划分及其农业意义做了许多研究,开展了长时间的学术争鸣,发表了大量的论著,取得了不少共识。首先将全国分为季风、干旱和高寒三大气候区域,然后再在气候区域内划分热量带。热带和亚热带东、西部地区同属季风气候区域,可划分出北、中、南亚热带和北、中、南热带。

本文讨论的是位于我国西部季风区域的滇、黔、桂、川、陕西和陇南等省、地区气候带的划分。它们位于青藏高原东侧,处在我国大地形的第二级台阶上,境内地形错综复杂。在环流方面,本区同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高原季风和冬季风的影响。由于地形和环流的综合作用,本区形成了特殊多样的气候类型,与我国东部季风区相比差异很大,尽管有文献[(1—4)]涉及到本区境内气候带的划分,但意见不一致,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1.1 热带、亚热带西部地区热量带划分的原则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从大农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热量带划分的几条原则:

(1)划分热量带的指标要具有确切的农业意义。

(2)以气候指标为主,地理指标为辅。气候指标具有客观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作物种类和熟制、地貌类型、海拔高度、土壤类型等,虽具有直观性,但它们都是间接反映气候指标。而且这些自然要素都有各自的发展过程和规律,与气候指标不一定完全同步。

(3)纬度气候地带性和垂直气候地带性两者不能混淆[(5)]。因纬度变化而形成的气候带与因海拔高低而形成的垂直气候地带性,虽有相似之处,但有区别。具有相同积温等热量条件的垂直气候带(层)与水平气候带,在热量要素的组合及农业利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4)由于气候变化有周期性,气候偏暖期要考虑到气候变冷的可能。因此确定气候区界首先要考虑农业生产的稳定性,避免不顾气候条件盲目引种,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在确定气候带时,越冬期间的温度条件和生长期的热量条件同等重要[(6)]。对多年生经济作物、果树和越年生作物,只有越冬期和生育期的热量条件都得到满足,才可能正常生长和获得稳产高产。

1.2 云贵高原和金沙江河谷热量带的归属

气候在地球表面的分布,遵循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所谓地带性,一般指太阳辐射随纬度而异及由此引起的热量分布的经向差异。而非地带性是指离海远近所引起的气候经度变化和随海拔高低、坡向、地形起伏等所引起的气候垂直变化。

全球性热量带的划分是纬向地带的划分。但位于本区的云贵高原和秦巴山地作为第二阶梯在中、北部耸起,海拔大都在1000m以上,同时本区又同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热量的垂直变化和经度变化很明显,尤其在云贵高原这种非地带性的影响干扰了纬向气候地带性规律。即云贵高原镶嵌有北亚热带气候,金沙江河谷镶嵌有南亚热带气候,给热量带的划分带来困难。由此,一些学者对云贵高原热量带的归属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陈咸吉[(2)]把云贵高原海拔较高的地方划为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丘宝剑[(7,8)]则认为,任何地方的气候都受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综合影响,世界上没有单纯的地带性或非地带性气候,我国亚热带气候尽管受到了垂直变化和经度变化的干扰,但纬向地带性仍很明显,分带是可能的。他提出取其大同,略其小异。在全国性区划中,云贵高原一般应划归中亚热带,把云贵高原的北亚热带、温带气候看作是中亚热带的垂直带;金沙江河谷的南亚热带气候看作为中亚热带的反垂直带。我们认为,某地区的垂直气候是在该地区纬向气候带的基础上,因海拔升高而衍生出来的,其热量的多寡及季节变化仍受基带的纬度高低所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寡所支配。这表明一个地方的垂直气候仍从属于该地区的纬向气候带。云贵高原的北亚热带气候和金沙江河谷的南亚热带气候都是基带为中亚热带地区,因地热高耸或河谷深切而形成的非地带性垂直变化。由此可见,云贵高原和金沙江河谷应归属中亚热带。

但是,云贵高原和金沙江河谷的积温和农业熟制与四川盆地及我国东部的中亚热带地区差异较大。为了反映这种非地带性的气候差异和便于因地制宜进行大农业布局,有必要在中亚热带内划出两个二级热量区,即云贵高原冷凉区和金沙江河谷干热区。

1.3 热带、亚热带西部地区热量带的指标及界线

多年来,许多学者对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界线划分的气候指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分岐较大到趋向接近。本文以丘宝剑的划带指标[(8)]为基础,进行了一些修正。并在中亚热带内以≥10℃日数<241天(贵州适用)或7月平均气温≤20℃(云南适用)作为划分云贵高原冷凉区的指标;以≥10℃积温≥6500℃作为划分金沙江河谷干热区的指标(表1)。

北亚热带北界:西起甘肃的武都北部,沿白龙江河谷北侧、西汉水西侧,经陕南的略阳南部、宁陕南部、旬阳北部、丹凤至商南,东接河南省西峡。此界农业气候指标为≥10℃积温4200℃以上,≥10℃日数219天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1℃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10℃以上。热量条件满足稻麦两熟,冬季温度条件可使茶树、油桐和油茶安全越冬(图1)。

表1 中国西部地区热带、亚热带的气候带指标

Tab.1 Indices of climate belts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limatic belts in westenn China

图1 中西部地区热带、亚热带位置图

Fig.1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elts in western China

中亚热带北界:西起四川省石棉北部,经洪雅、眉山西侧、金堂、盐亭、苍溪、仪陇南部、营山北部、巴中、平昌、宣汉东北部、大竹西侧、垫江北部、梁平东部、开县北部、奉节、巫山南部,东接湖北的巴东。此界农业气候指标为:≥10℃积温5300℃以上,≥10℃日241天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5℃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5℃以上。热量条件可以满足中熟型籼稻为主的双季稻生产要求,冬季温度能保证柑桔安全越冬。农业熟制可种双季稻加冬作。其中:

(1)云贵高原冷凉区:包括贵州省中、西部和云南省昭通、曲靖、昆明等地区。该区≥10℃日数<241天或7月平均气温<20.0℃。农业熟制大部分地区可稻麦(油菜)一年两熟。其中黔西北和滇东北海拔1800m以上的高原山地,夏温很低,7月平均气温只有17.7—20.0℃,种植业只能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2)金沙江河谷干热区;包括四川省米易、盐边、会理、攀枝花和宁南南部等地区以及云南省元谋、华坪、东川、巧家等地的金沙江河畔。该区≥10℃积温≥6500℃,冬暖突出,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0—3℃,可种双季稻,水利条件好的地方可以一年三熟。甘蔗、芒果、番木瓜和香蕉适宜发展。

南亚热带北界:西起云南省的盈江北部,经梁河、潞西北部、永德北部、云县西侧、南涧、景东、新平、开远北部、屏边、马关、麻栗坡南部、富宁至广西的田林、都安中部、来宾南部、大瑶山南麓到梧州北部,东接广东省的封开。此界农业气候指标:≥10℃积温6500℃以上,≥10℃日数286天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11℃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为0℃以上。但云南段由于越冬条件优越,积温有效性高,≥10℃积温≥6000℃、最冷月均温10℃以上即可。热量条件可满足中迟熟类型双季稻要求。冬季温度可使荔枝、龙眼、芒果和木菠萝等多年生果树安全越冬。

北热带北界:此界线在云南省不连续,只有滇南的元江河谷、怒江河谷和西双版纳地区才是北热带,亦称边缘热带。其热量指标是:≥10℃积温7500℃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15℃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5℃以上。水稻可以一年三熟,热带作物橡胶、胡椒和椰子可以越冬。

2 青藏高原东侧亚热带西界划分的探讨

本区地处青藏高原东侧,由此热量带的划分涉及到亚热带西界的划分问题。合理划出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亚热带西界,不但有助于对本区地域性自然体系的认识,而且有利于本区亚热带各亚带农林牧业的合理配置和新作物的引种。

前人划出的青藏高原农业气候大区与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之间的分界线,是否就是我国亚热带的西界?李世奎等[(9)]以>0℃积温3000℃和最热平均气温18℃等值线,划出青藏高原农业气候大区的周界,此界以东为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以北为西北干旱农业气候大区。陈咸吉[(2)]以海拔3000m为青藏高寒气候大区和东部季风气候大区的分界指标。丘宝剑[(10)]以海拔3000m和>0℃积温3000℃作为青藏高寒区和季风、干旱气候区域的分界指标。中央气象局的中国气候区划[(11)]则以≥10℃积温2000℃(或≥10℃日数100天)为青藏高寒气候区域与东部季风气候区域的划界指标。李、丘等人提出的划分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气候大区的分界指标,也是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气候区域的分界指标。其指标的含义一是能否种一季中稻或晚熟玉米[(9)];二是给高寒区下定义,即所谓高,海拔3000m以上,所谓寒,>0℃积温在3000℃以下[(10)]。以上指标中列出>0℃(或≥10℃)积温值只达到季风区域和干旱区域内中温带的热量水平,与亚热带的热量水平相差甚远。由此可见,前人划分的青藏高寒气候区与东部季风气候大区的分界线,此线不能理解为青藏高原东侧的亚热带西界。到目前为止,关于研究青藏高原东侧亚热带西界划分的报导不多,丘宝剑提出了一条比较具体的亚热带西界[(12)],但其划分指标未见报导;四川省农业气候区划[(3)]提出以亚热带北界的气候指标来划分四川省的亚热带西界。为了我国亚热带西部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它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林牧业,克服大农业生产中的盲目性,实有必要对青藏高原东侧亚热带西界的划分进行深入的探讨。

我国东部季风区域内亚热带的划分是纬向气候地带性的划分[(8)]。青藏高原东侧的亚热带西界的确定,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耸起,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域的北、中、南亚热带界线可以呈纬向西延。由此,青藏高原东侧的亚热带西界,可理解为北、中、南亚热带遇到青藏高原后的中断界线,而不是北、中、南亚热带与青藏高寒农业气候大区的过渡地带。基于这种认识,我国青藏高原东侧亚热带西界应是北、中、南亚热带西界线的连接。北亚热带西界应用比亚热带北界的气候指标来划分。同理,中、南亚热带的西界也应分别以其北界的气候指标来确定。这样划出的亚热带西界以东的热量条件及其相应的农业生态类型与相应的热量亚带是相符合的。也便于各个亚带内农村牧业的合理配置和新作物的引种。如果只以北亚热带北界的气候指标来划亚热带西界,则中、南亚热带至用北亚热带北界气候指标划定的西界之间,存在1—2个垂直热量带(层),纬度愈偏南,这些垂直热量带(层)抬升愈高,愈偏离基部的热量带。同时,这些垂直热量带(层)与其东部相应热量带的热量条件及其农业生态类型是不一致的。而且这种亚热带西界的确定已把纬度气候地带性的划分和垂直气候地带性的划分混淆起来,是不可取的。

以北、中、南亚热带北界气候指标确定的青藏高原东侧的亚热带西界:北起陇南的武都,沿白水江南侧,经四川省青川、平武西部、青城山、宝兴、泸定、大渡河西侧、石棉、马边、雷波东部、金阳东部、普格南部、西昌、雅砻江河谷西侧、盐边西部至云南省永胜南部、鹤庆、沿金沙江西侧至鸡足山南侧,耳源、云龙南部、泸水北部,再与中缅边界接壤。云南西北部的情况有些特殊,其亚热带西界只用≥10℃日数≥241天来划定。此外,云南省内的南亚热带与缅甸的南亚热带相连。故我国青藏高原东侧无南亚热带西界。

本文划分出来的亚热带西界与青藏高寒气候区和东部季风气候大区的界线之间的山原地带可理解为我国亚热带与青藏高寒气候区的过渡地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气象站网的增多,对这个过渡地带的气候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方向将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和揭示。

* 本文是“中国热带、亚热带西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合理利用”课题的一部分。

来稿日期:1995-04;收到来稿日期:1995-08

THE DIVISION OF THERMAL BELTS IN TH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WESTERN REGIONS IN CHINA

Pang Tingyi

(Climate Research Center of Kwangsi Chuang Autonomous Region.Nanning 530021)

Key words the western regions.the division of thermal belts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mountains and vast plateaus in the western region in China.Owing to the influence of vertical zonality,it is difficult to divide the climaticbelts.But the vertical climat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base verticalclimatic belts that have the characters of latitudinal zonality.Therefore,the divided western sub-tropical thermal belts are latitudinal zones.Thereafter,YunnanGuizhouPlateau and Jinsha River Velley should be in the middle sub-tropical zone.

The latitudinal zonality is destroyed by the Tibetan Platearu.Therefore.thereis a boundary of western sub-tropical zone which is located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Tibetan Plateau.It is a boundary on the north.the middle and the southof the sub-tropical which runs into the Tibetan Plaleau.But there is nota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the sub-tropical belt and the Tibetan Plateau.The method of dividing the westernsub-tropical is advanced in this paper.

标签:;  ;  ;  

中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热带划分_气候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