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1导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保障电力工程中的系统稳定和高效。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工程设备运行和工程安全的保障上,能够实现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时监控和控制管理,并对工程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处理。该技术在发电厂、供电公司和信息传输等领域的应用较为普遍,不仅能够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的高效运行,而且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开始将一些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平时的管理经营中,通过具体实践能够发现,应用先进的技术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尤其是用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既可以大大的提高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又可以促进电气自动化稳定发展。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中,主要是通过其自身所具有的自动控制和自动检测优势的电气装置,可以实现远程调节、远程控制和远程监控电力系统。只要在监控中出现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采用远程操作的方式对其有效处理,这样除了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还能够降低人力成本。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充分运用信息监测技术可以真正实现远程管理和远程监控电力工程,而且电气自动化技术离不开相应的配电网技术和自动化电网配置,只有彼此之间进行互相协同,才可以真正达到显著的工作成效。
3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主要类型
3.1发电控制
在火力发电和水利发电等行业,发电调控系统主要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全程实时进行设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动态地匹配电力指标和输出数据,自动完成并网处理。同时,这项技术可以根据电能配比与平衡关系对电压进行监控与调控。
3.2电力调度技术
在电力工程中,电力调度技术主要完成数据采集及处理,实现自动化控制。在电网系统运行时,人力资源、设备资源交织复杂,这种控制方式可以可视化调度业务部门的人力和设备,宏观掌握和利用各项资源,高效分配生产任务,从而促使电力系统更加稳定地运行。
3.3变电站技术
在变电站的组网运用中,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实现了集中信息处理,优化变电站分布并进行重新组合,实时控制电网运行。它一般包括通信控制器、以太网等,对入网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及时地管理。
3.4配电技术的自动化
配电网自动化是指统筹城乡配电系统,组网升级各地电网。配电网一般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等组成,远程监控和管理下挂设备,高效分配电能。其电网负荷管控主要依靠工频和声频实现,实时检测电力使用。
4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4.1在电力工程发电中的应用
发电在电力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可以在发电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这样就可以在以往的基础上提高发电厂的整体工作质量,目前我国大多数发电厂在发电中是以水力、风力为主。
(1)风力形式的发电我国出现时间较迟,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但是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后,除了可以对风向进行适当的调整,而且还可以全方位检测发电设备,甚至可以保证设备的卫生干净。
(2)在水力形式的发电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通过搜集和监控设备的实际运行信息,而且有效协调系统的总体性,而且对其进行保护,使得整个发电过程可以正常进行,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以上这些都对提高发电厂的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我国电力工程中,已经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而且获得理想的成绩。在电力工程电网调度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搜集数据。伴随着电网规模的日益发展,数据信息不仅巨大,而且相当复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利用电脑集成系统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全面的分析,真正实现数据搜集的智能化,利用电脑随时随地的传送搜集的电网,而且利用智能化模型做出分析,进而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其次,在安全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长期以来,电网安全事故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电网在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电脑可以结合实现制定的方案,及时处理问题。例如:电网运行过程通常会将预备实施自动启动,以此更好地满足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实际要求。此外,不需要人为操作,能够将有关指令自动下达。电网运行过程中电脑系统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可以将指令自动下达给有关部门,而且设置可以结合电脑的各项指令,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各项操作步骤高效完成,进而从根本上实现设备和电脑的连续运行。
4.3在变电站和配电中的应用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中,,就是指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运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等等,尽可能实现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进行重新组合,而且在实践过程中日益完善,这样既可以防止出现增加人力成本的情况,又能够减少变电站和配电点员工的工作压力,还可以保证变电站和配电站员工的生命安全,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同时,在变电站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不同类型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严格的监督,只要监测中找到一个环节存在故障,必须要立即采取相应的策略将故障消除,而且可以提高自身运行的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不再使用传统的电磁式装置,而是使用先进的设备,这样可以实现智能化的现场监控操作。就变电站自动化来讲,不仅要满足变电站在日常操作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而且必须要辅助电网调度实现自动化。
4.4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现阶段的工程数据采集主要包括被动采集和主动采集两种,前者需要在收到具体指令后回传数据,而后者直接面对数据,主动、适时地完成数据采集。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通过触发机制实现电力数据的远程监视,控制电力工程项目中的具体设备操作。它结合人工智能和网络通信技术,采用多维动态监控系统,抓取必要数据后进行分析,区分不同设备和模块,设置不同的对象情景和操作。它提高了电力系统响应速度,主要应用于自动化实时监控中,在供电工作中发挥作用明显。
5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挑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实现了对电网运行的全时全域控制,提高了电网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未来的企业发展应在全面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依靠计算机技术,提升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精确性,强化软件的数据捕捉与处理功能,不断完善测算技术的实际应用性。同时,需要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精准掌握现场线路铺设,实时更新监控系统数据,避免在系统运行出现报错时无法及时定位排障,影响电力工程进行。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中已是大势所趋,它是推动工程有序、合理、高效运行发展的核心所在。在未来的应用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功能优势,加深对应用层的探索,不断革新技术,更好实现对电力工程的监控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立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2):165+140.
[2]刘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视界,2018(36):183-184.
[3]沈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与瞻望[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186-187.
[4]王飞,郑日红,孙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2):111.
论文作者:王越峰1,袁辉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变电站论文; 数据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