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北票市宝国老镇中心小学 12210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敢问到爱问再到善问的过程。教师只有主动地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才能促进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在提问中获取新知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能完全帮学生铺好路,而是要教学生学会用铺路的工具,会自己铺路。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问题的实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或是提的问题过于简单、机械,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和厌倦。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下四种能力的培养应该是研究的关键和目的:
一、从课题切入,培养提问能力
课题一般都是学生学习的中心、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重点。学生抓住课题提问的过程,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
如一位老师教学“认识角”一课时,结合新课的导入板书出课题后,面带微笑亲切地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看到课题想知道什么呀?学生思考片刻后说:“角是什么样的?”“角有名称吗?”“角有大小吗?”“角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实物的角、抽象出角、做角、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兴趣高涨,学习积极性高,理解和掌握了学习内容,也培养了他们提问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探索能力
新教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可选择学生身边的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求知欲望,而且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参与。通过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亲自动手操作,亲身去体验、感知,从中发现新知识,学起来兴趣更大,更加积极主动、善于动脑,对学习新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增强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满足课本中的方法,而根据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的现象。这正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也是训练数学思维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质疑应当加以鼓励、引导,促使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构想、找到新方法。
如在教学“周长是多少”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动手测量准备好的树叶的周长,大多数学生都是按照书本上的方法进行测量。老师发现有一位学生眼盯着树叶不测量,就问:“你为什么不测量?”这位学生说:“我想把树叶对折一下,只量一半再乘2,不知道行不行?”(树叶比较规范)师说:你大胆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一句话,多数学生用这种方法把树叶对折后又一次进行测量,并通过比较两次测量的数据得出了同一结果。教师及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加以概括,渗透数学对称思想,发展了数学思考,拓宽了信息渠道,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使提出问题的同学有一种成就感,也鼓励其他学生敢于创新,思维不被书本所局限。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积极主动地探索,真正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
四、积极主动思考,培养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对学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要表扬他善于思考,赞扬他质疑问难的精神;对于想不出正确答案的问题,鼓励学生走出校门,从网上查找资料,从社会中学习。
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后,有位学生提出,新版人民币干什么用的?教师针对这个自己也没有想过的问题,鼓励学生放学后到银行咨询或从网上查找资料,点燃了全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第二天召开小型座谈会,学生把调查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互相交流不仅掌握了书本知识,而且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社会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总之,每个孩子的好奇心都是与生俱来的,这决定了他们好问的天性,这些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先决条件。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让问题充满课堂,努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促进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拓展思维,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论文作者:马海荣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意识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测量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