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沙区分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早中期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中期帕金森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以及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美多巴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实验结束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前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早中期帕金森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早中期帕金森;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9-0321-02
帕金森病属于临床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患者发病之后一般会表现为筋脉拘紧以及肢体颤抖,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1]。为进一步证明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早中期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对我院收治的60例早中期帕金森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中期帕金森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以及对照组(n=30),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范围41~76岁,平均年龄(58.5±17.5)岁;病程范围0.4~8.7年,平均病程(4.55±4.15)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范围42~77岁,平均年龄(59.5±17.5)岁;病程范围0.6~8.9年,平均病程(4.75±4.15)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美多巴片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口服美多巴片,初始剂量为0.125g/次,3次/d,之后为0.25g/次,3次/d,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5片,以3个月为一疗程。
1.2.2观察组 采用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症状不同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方剂治疗,针对精血亏虚、筋脉失养的患者给予白芍、葛根、当归以及肉桂治疗;针对精血亏虚、肝风内动的患者给予党参、黄连、桂枝以及乌梅治疗。以上药物用水煎服,每天1剂,每月连续服用3周,以3个月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资料
对所有数据的分析以及处理均使用软件SPSS20.0进行,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均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认为数据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分析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治疗期间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以及肾功能检测,均未出现异常,两组均无不良反应患者。
3.讨论
临床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一般采用药物进行,西药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不能彻底治愈,中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次实验主要以六经厥阴辨证治疗为主,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给予不同的方剂治疗,结果表明,以当归为主的方剂与以乌梅为主的方剂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2]。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前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早中期帕金森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婉珉,郑春叶,连新福,等.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J].中医杂志,2011,52(3):214-217.
[2]何东锋,王福月,温书玲,等.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早中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33):274-275.
论文作者:张琴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患者论文; 评分论文; 帕金森论文; 肢体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医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