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浪漫主义论文,现实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20世纪文学中使用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概念,自外国引进。30年代前,“现实主义”一般称做“写实派”、“写实主义”;而“浪漫主义”则有“理想派”之称。世纪初至20年代,现实主义作为文学思潮现象大体处于引进阶段。
1902年,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介绍外国有“理想派”、“写实派”小说,即指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小说而言。1908年,鲁迅写有《摩罗诗力说》,介绍了西方不少颂扬个性解放的进步的浪漫主义大诗人。“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写实文学”、“写实主义”说法,在文学思想中大为流行。陈独秀在《现代欧洲文艺史谭》(1915)、《文学革命论》(1917)等论文中就赞颂了“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提出要“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1918、1919年,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要求文学写普通男女,写“普遍的思想与事实”,“只须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这便是人生的艺术派的主张”。1920年,胡愈之撰有《近代文学上的写实主义》,第一次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西方写实主义文学,指出写实主义的特点是科学的态度,平凡的眼光,为人生的艺术。胡先骕在介绍当时欧美文学趋势时,认为写实主义偏重揭露黑暗,但缺乏美的价值,而主张浪漫主义。1921年,李达在《民国日报》(1921年6月6日)撰文说,所谓写实主义,即“注重现实,排斥理想,把观察和分析做基础,直接描写客观的自然和人生,不加作者的私意的”。20年代前半期,沈雁冰积极宣传写实主义,组织译介西方写实主义文学作品,在《〈小说月报〉的改革宣言》(1921)中说,写实主义虽已在欧美江河日下,但在我国则未有这方面的杰作,“故同人以为写实主义在今日尚有切实介绍之必要”。1921年他在反驳吴宓反对西方写实派时,指出了西方写实派的三个特征,即严肃地看待人生,对作品里的描写非常认真,不受宗教上、论理上、哲学上任何训条的束缚。不过他往往把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并提,又称文学的发展无法超越自然主义。
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也受到重视。1920年,宋春舫、沈雁冰、陈望道等人或撰文或译文介绍外国浪漫主义文学。宋春舫在《近世浪漫派戏剧之沿革》(《东方杂志》1920年17卷第4号)说到,19 世纪的浪漫主义戏剧,反对复古,“其精神在于摒弃‘习惯’,扫除不合时宜的制度,颇有‘破坏偶像’之气概”;认为浪漫派倾向革命,常成为反抗者的代名词。创造社在1923年的《创造季刊》(1卷4期)上,刊有徐祖正、郭沫若等人的文章,大力宣传英国浪漫派诗人雪莱,认为浪漫主义的特征在于反抗文学的旧内容、旧形式,反抗不合理的保守的社会。次年,为拜伦百年祭,《小说月报》(15卷第4号)汇聚了郑振铎、 王统照、沈雁冰等多人,再次宣扬浪漫主义对自由的向往、反抗旧世界的热情。这时兴起的创造社的文学运动正是浪漫主义的文学运动的表现。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这时期的不少文章,融合了当时西方其他文学思潮的影响,系统地论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即“艺术是自我表现”,“不是再现”,崇尚灵感,艺术品由“纯粹的主观产出”,诗人要把小我推广为人类大我,提倡艺术要与革命结合起来,生命的文学是个性的文学,等等。
第二个阶段从30年代到40年代末,是现实主义大讨论的时期。30年代初,苏联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介绍到我国,开始称“新写实主义”, 1932年定位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后,于1933年就正式介绍到我国。 周起应(周扬)依据苏联学者的文章编写了《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之否定》一文,谈了这种现实主义的三个特征,即动力的,在发展中反映现实,是本质的、典型的描写现实,是它的大众性、单纯性。又说革命浪漫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相对立,前者可被后者所包容;因为要写本质,要写典型,就离不开革命的浪漫主义。抗战期间,文学界标榜各种现实主义,有“新民主主义现实主义”、“民族革命的现实主义”、“抗日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三民主义的现实主义”等。40年代初开始,胡风针对文艺创作中的客观主义、逻辑公式化等问题,提出作家缺乏的“主观精神力量”、“战斗意志的燃烧”,在后来又加以发挥成“主观战斗精神”,认为作家要深入生活与人民大众的感性存在,并与群众身上“几千年的精神奴役创伤”进行搏斗,同时进行自我斗争,发挥自身的“人格力量”,并把这些作为现实主义的根本特征。与此同时,冯雪峰在理论上与之相呼应。1946年初,他撰有长文《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一面批评了公式主义、教条主义、客观主义,同时对创作中的“向精神的突击”或“自然力的追求”也作了肯定。从抗战胜利后,何其芳、黄药眠等人开始批评胡风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反对主现战斗精神说。1948年,胡风撰有《论现实主义的路》(1951年出版),全面地表述了关于现实主义的观点。文艺的中心目标是“要体现人民的负担、觉醒、潜力、愿望和夺取生路这个火热而坚强的主观的思想要求”,而作者从对于客观对象的感受出发,“凭着他的战斗要求突进客观对象,和客观对象经过相生相克的搏斗,体验到客观对象的活的本质的内容”(见该书第39、42、45、48页),从而把客观对象变成自己的东西表现出来。
第三个时期,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是现实主义陷入政治化的时期。50年代,胡风的文艺思想不断受到批判,1955年胡风与在文艺思想上追随他的人,由毛泽东亲自定为“反革命集团”而惨遭政治迫害,现实主义思想自然遭到清算,并成了一个别人无缘评说的政治问题。1952、53年开始,现实主义问题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宣传与讨论。另一方面,1952年下半年,冯雪峰在《文艺报》上发表《中国文学中从古典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廓》,以及后来他的不少论文,认为三千年来的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大都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并与浪漫主义相结合,这是它的特色之一;富有人民性,是其又一特征;而对于现实矛盾采取不妥协、不掩饰的态度,则是它的“最基本的特质”。但不久就被划为“右派分子”。周扬则于1952年底写就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以及其他论文,指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准则就是“不在它描写的内容是否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而是在于以社会主义的观点、立场来表现革命发展中的生活真实”,强调的是世界观、政治思想的统率性。随着苏联文艺界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讨论,我国文艺界思想也有一些活跃的苗头,例如何直(秦兆阳)、周勃分别发表有关现实主义的探讨论文。但在被指责否定无产阶级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联系、企图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偷换为“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的罪名下,一一遭到批判。
1956年后的学术界就现实主义问题,还有过一定的探讨。例如,一些人对外国传来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公式提出质疑,有的学者就此对现实主义的来龙去脉作了梳理,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作了较为实事求是的探讨,如蔡仪的四论现实主义的几篇论文;有的坚持上述公式,把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唯一标准,对非现实主义的、反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颇多非议,如茅盾的《夜读偶记》。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生问题后,在“大跃进”时期,在涉及新诗的发展问题时,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形式是民歌,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对立的统一。”不久后就被传颂为“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的创作方法,引起了文艺界的一阵阵的颂扬。结合当时的“大跃进”形势,即要有理想、要敢说敢想等特点,冷落已久的浪漫主义一时受到热烈的欢迎。但是不久,由于人祸天灾,文艺界提出了“现实主义深化论”,指出文艺创作应当深化“内部矛盾”,人物的“内心矛盾”,对现实的阴暗面要“写足、写够”,要真实地反映现实等等,这一思想自然很快被压了下去。
70年代末以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在经过了一阵清理以后,终于回到自身的学理探索。较有理论性的著作有钱中文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1987年)、罗成琰的《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1992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