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高文彤

双鸭山双矿医院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 要】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入选的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选时间为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3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8),两组治疗药物分别选择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氯吡格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计算后分别为94.45%和66.67%,此外观察组治疗后NIHSS分数低于对照组,ADL分数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经比对后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相关数据经比较并未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疗效确切,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

【关键词】丁苯酞;氯吡格雷;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

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半身不遂等,临床中主要采用药物对患者受损神经功能进行改善[1]。本次研究分析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现将治疗内容及结果进行如下叙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入选的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选时间为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3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8)。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比例为10:8,年龄均在40-86岁之间,(58.2±2.1)岁为本组患者平均年龄,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比例为11:7,年龄均在42-87岁之间,(59.6±2.5)岁为本组患者平均年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经软件比较后,并未呈现统计学意义,但数据间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药物选择氯吡格雷,此药物生产厂家为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为H20056410,患者每日服用1次,每次服用75mg;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此药物生产厂家为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为H20100041,每日注射2次,每次注射25mg。

1.3 疗效评估[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如NIHSS评分减少比例在91%以上,病残分级为0级说明疗效痊愈;经过治疗后如NIHSS评分减少比例46-90%之间,病残分级为1-3级之间说明疗效显效;经过治疗后如NIHSS评分减少比例在18-45%之间说明疗效有效;经过治疗后如NIHSS评分减少比例在17%以下说明疗效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比例、显效比例和有效比例相加。

1.4 评估指标[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选择NIHSS(卒中量表)以及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估,NIHSS量表分数和结果呈现负相关性,ADL分数和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呈现正相关,此外对两组患者hs-CRP(C反应蛋白)进行观察。

1.5 统计学数据计算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整理和计算,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为数据表现形式,卡方和t值为其数值检验指标,如两组数据经比较后差异显著且P<0.05,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将联合治疗方法应用于观察组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比例为94.45%,将单一治疗方法应用于对照组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比例为66.67%,两组数据经软件比较后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由表1可知。

表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2.3 C反应蛋白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分别为(10.2±4.3),(3.2±0.9),对照组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分别为(10.8±3.6),(6.8±1.1),治疗前数据经比较t=0.4539,无统计学意义产生,治疗后数据经比较t=10.7464,统计学意义产生。

3讨论

脑卒中在临床中又被称之为中风,存在潜在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由于相关引发因素致使脑内血管出现狭窄现象,使得脑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进而产生一过性或者永久性脑功能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语言意识出现障碍、半身不遂以及头晕等[4]。

氯吡格雷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为ADP(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可以有选择性的对ADP进行抑制,并和自身血小板受体相互结合,同时对继发ADP介导糖蛋白复合物的活化进行抑制,为此可对血小板聚集进行阻滞。而丁苯酞为静脉注射液,对于血管扩张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具有显著效果。丁苯酞是将花生四烯酸含量进行降低,从而提升脑血管PG12(前列环素)以及NO(一氧化氮)水平,对抗氧化酶自身的活性可起到促进作用,能够将线粒体供能改善,对自由基的产生予以控制,从而将细胞内钙浓度进行减少,能够保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元[5]。临床研究证实,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将患者血液浓度降低,同时对其侧枝循环进行改善,对脑梗死的病情发展可起到延缓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治疗方法后,可对血栓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同时经过分析后可知,观察组患者的NIHSS分数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分数低于后者,前者ADL分数高于后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后者,说明此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具有可行性。

综上所述,将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可将临床疗效提升,此外能够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予以改善,对于病情的缓解具有促进作用,可将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许明明,倪白云,夏加琴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FIB Hcy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7,23(4):558-561.

[2]杨成,钱捷,唐迅等.阿司匹林单独或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和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12):1430-1435.

[3]祝小燕,朱晓云,周帅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负荷剂量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江苏医药,2014,40(22):2706-2708.

[4]李聪敏,张江,李静等.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卒中71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4,(11):1759-1760.

[5]张敬华,惠振,赵峰等.丁苯酞氯化钠联合通脑活络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5):880-882.

论文作者:高文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高文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