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青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青年论文,文化与论文,现代化进程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新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而这些冲击又特别明显地在青年中表现出来。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及其对当代青年的作用和影响,对于加强对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当代青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激励他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功立业,均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概括地讲,这种传统文化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大多数的人所认同而又世代相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体。
综观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文化有如下三个共同特征:一是民族性。民族是传统文化存在的物质载体,无论何种传统文化,只能是民族的传统文化。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从多方面表现出自己民族的特征和民族精神的,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民族的宗教、民族的政治制度、民族的伦理、民族的法制、民族的风俗以及民族的科学、艺术和技能,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1 〕二是地域性。历史上无论哪种传统文化,其生存、延续都离不开一定空间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某种类型的前提和因素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人类文化创造发展的趋向。三是时代性。传统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本民族在各个时代不断选择、淘汰、积淀的结果。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都要从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中选取自己所需的思想材料。正是由于这一时代特征,才使得传统文化能够不断适应时代潮流,吸纳代表历史进步方向的思想理念,从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得以世代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大地上,在中国社会各个时代的历史演进中,总结形成的适合本民族生活的独特文化体系。中国有举世公认的上下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中华民族又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干的多民族集合体,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丰富多彩。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仔细审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把它的特色与作用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重人伦。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以人伦作基础和轴心来发展的,这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儒学所倡导的“纲常礼教”的人伦思想是紧密关联的。传统文化这一重人伦特征的世俗化表现就是中国人办事情最讲礼仪,最重情义。所以中华民族素以文明、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这一人伦性文化对中国社会秩序的稳定、人际关系的和谐起着极大的维系作用。其二、重道德。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道德型文化。在传统社会中,“中国纯粹建筑在一种道德的结合上。”〔2 〕在道德型的传统文化熏染下的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具传统美德的民族之一,养成了诸如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谨慎、助人为乐的“君子”人格。道德型的传统文化,有助于造成一个平和发展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国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的自我完善。其三、重社会。重视整体利益、鄙视个人主义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内容之一,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文化的重社会性,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祖国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生存发展和整个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传统文化的优点和缺点是相伴而生的。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起来的文化必然带有封建主义的糟粕。其缺点主要有:过分突出人伦主义,感情色彩浓厚,以情感论亲疏,“情”可以代“法”,人情大于理智,容易滋长“裙带风”,产生“家长制”和“唯血统论”;把道德看得高于一切,对任何事情都首先要进行道德评价。在传统道德观念中,由于受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产生了重德治而轻法制、重精神而轻物质的社会心理,致使社会上容易出现重本(农)抑末(商)和“耻言利”的心态;由于片面强调社会整体利益,严重地压制和束缚了人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和缺点、精华和糟粕,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既不能因其优点和精华而盲目乐观,自高自大,也不能因其缺点和糟粕而妄自悲观,自暴自弃。我们要以清醒的头脑,站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地反思、辩证地分析、理智地取舍、创造性地发展。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历史特征。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为了发展经济,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先后打出了“现代化”的旗帜,在不同的社会发展基础上开始了向现代化目标的远征,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现代化浪潮。这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显特征。现代化也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梦寐以求、努力奋斗的美好理想。近十多年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现代化既是以当代发达社会为参照系的整体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又是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从这个一般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现代化首先是个时间上的概念,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总是以现代世界先进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为目标取向的,抛开了时间概念就无所谓现代化。现代化作为一种标志,是人类始终作为目标来追求的东西,是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力量的确证,是文明进步的表征,具有世界性意义。作为一种过程,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是包含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内的全方位的社会大变革。从这个流变过程看,现代化的内容具有相当大的宽泛性和模糊性。它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而具有不同的特征。因为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在根据自己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选择实现现代化的不同模式和途径。现代化的目标是共同的,现代化的社会模式不是象有些人所理解的单一的“西方化”,而是各具特色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党明智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性决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在内的全新的事业,它不仅要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而且要摆脱愚昧,实现以高度民主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以及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对此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由此看来,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一。在谈到如何使文化建设保持中国特色的问题时,江泽民指出:“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区分精华和糟粕,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生命,放出新的光彩。”〔4〕因此, 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综观世界历史,几乎所有在现代化道路上求索的国家,无一例外地会遇到如何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问题。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是荡涤抛弃还是改造继承?在传统文化的地基上能否盖起现代化的大厦?如何使传统文化适应迅速变革的社会现实?由于争论各方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由于对传统的认同程度不一和现实参照系的不同,出现了各种意见和观点纷乱杂陈的局面。对此,我们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结合时代特点和现代化的实践活动,给以科学的回答。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首先应该认定二者之间具有契合的一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具有统一性。因为我们目前正在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这个现代化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民族传统之中。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延续必须选择现代化,同时,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也呼唤传统文化再造辉煌,为之提供现实基础为精神力量。由此观之,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和“本”,而现代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根基上长出的“常青树”。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具有适应性。这个“适应性”是由“统一性”所决定的,正因为二者之间的许多内在精神是相通的,不是彼此排斥的,才能有适应的问题。从前文的的分析来看,中国几千年来积累发展起来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既有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层面,也有桎梏现代化发展的消极层面。我们在这里寻找“契合点”就是相对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层面而言的。只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实事求是地辩证地分析评价,就会从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许许多多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契合点”。诸如: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兼收并蓄的宽广胸怀、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感、整体至上的价值取向、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诚信谦和的立身美德、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重德尚学的社会风尚、丰富的辩证思维方式、战斗的无神论思想、美善合一的艺术情趣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借鉴作用。必须指出,这里所说的“契合”,绝不是指二者完全吻合一致,不是对传统的简单重复归依,而是指一些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在精神和主导方面与现代化的要求大致合拍、有可取之处。只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番淘洗和改造,并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就可以发挥其作用,为现代化服务。
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代”与“传统”的代际冲突。现代化的要求都是先进的、开放的、科学的内容,它是一个动态开放系统;而传统文化作为过去历史流传下来的定规,在中国人的心理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形成了习惯思维定势。它虽然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但也有因循守旧、封闭僵化等消极落后的一面。二者的切近必然发生碰撞,碰撞的结果只能是以先进取代落后,以开放取代封闭,传统文化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实现自身的变革与转换。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的冲突。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世界化”。中国现代化要走的是一条改革开放的道路,这就决定了在现代化过程中要借鉴和吸纳世界上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在大量异质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涌入的情况下,由民族性格不同所决定的中西文化差异,在交流、比较中日益突出出来。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我们必须冷静地分析各自的优劣精糟,积极借鉴西方文化体系中的某些积极内容和优秀成果,来补充和发展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现代化。
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适应性发展。面对现代化的剧烈冲击和严峻挑战,传统文化的出路在哪里?对此,我们认为,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滋养与辅助,但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容纳是有选择和要求的,这就是“适应性发展”。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系统,包涵的内容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对那些完全过时,与现代化条件完全不适应的东西要摒弃,对那些经过创造性转换或略加改造就能与现代化条件相适应的东西,就要继承和吸收,为现代化服务。我们要时刻反省传统文化中哪些方面适应、哪些方面不适应正在变革着的现实,努力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唯有如此,我们的现代化才能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在现代化的潮流中得到保护和延续。
三、传统文化对现代化进程中青年一代的作用和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的就是为了人,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为了人们能够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为了使全社会所有人共同分享现代文明的成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人,承担建设任务的也是人,是全体劳动者。就承载主体来看,当代青年是一个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群体,在实现现代化这一跨世纪的历史任务中,无疑是一支生力军。因为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作为社会成员而活动的时代舞台就是21世纪,向未来应战的历史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这一代青年人的肩上。青年人必须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必须把自己造就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民族文化之根的、具有中国人的道德和精神的现代人。因此,我们这代青年人自身特色的有无、民族性的强弱,是关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跨世纪事业能否顺利完成的大事。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的积极作用
一位哲学大师说过:时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在革故鼎新、充溢着青春活力的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表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总结的:广大青年“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展现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青春风采,留下了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奋斗足迹。广大青年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实践,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5〕但是, 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青年的时代特征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姑且称之为“表象特征”。再进一步地挖掘就会发现,在青年特征的另一方面还埋藏着更为深沉的东西,即“传统特征。”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文化,对其本民族的精神、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还有性格、气质、心态等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塑造作用。作为生活在一个具有灿烂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国度里的中国青年,谁也无法摆脱传统文化这种强大的辐射力和塑造力。从现实情况看,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念、人格、气质,无不被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可以这样说,从当代中国青年人的各种表现中可以映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所内含的特质,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代新人重铸国魂、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深厚根基和精神源泉。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青年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顽强的生命力,使当代青年重新滋生出对本民族文化的温情与敬意,他们正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对这些优秀精神遗产进行发掘、传承。90年代在中国青年中出现的“传统文化热”,充分说明了当代中国青年民族意识的增强,他们当中许多有知识、有理想的人不再是简单地否定、抛弃传统文化,而是想了解与研究传统文化,希望从中寻找积极、合理的精神资源。从这个值得注意的青年文化现象中,可以透视出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已经或正在发生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
其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干地位的儒家思想的精华内容,如追求理想人格、重视道德价值、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际和谐、重视修身养性、强调躬身践履,以利从义、舍身取义的义利观,好学与乐学的成才观,尊老慈幼、孝敬父母的家庭观等,对当代绝大多数青年的人品、性格、心理和行为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只是停留在当代青年对儒家传统精华思想的广泛认同这一浅表意识层面,而是已经作用、内化于现今青年人的思想深处,渗透并流淌在每位中国青年的血脉之中,形成了当代中国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儒家传统思想和精神内核,对于用来进行广泛的现代化的社会动员,对于保持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的民族凝聚力和转型期的社会稳定,对于抑制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世俗化”心态的过度膨胀,对于现代化进程中青年人理想人格的完善和身心的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当代青年树立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起着巨大的激励、鞭策和引导作用。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这一传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了不断的继承和发扬,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础。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中国青年爱国主义的时代表现就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他们正努力把这种情感转化为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转化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尊严和民族团结的实际行动。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的消极影响
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的消极影响,是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惰性力的表现,是历史的积垢在当代青年心理上留下来的阴影。这种消极影响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有些传统思想被遗留保存下来后,无论怎样改头换面,它对当代青年仍然只起消极作用。比如:受传统的“安贫乐道”、“小富即安”思想影响,一些青年人怕出风头,怕冒尖,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由于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影响,一些青年习惯于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对拉开档次调整利益分配格局的一些改革措施不理解,甚至有对立情绪;由于受传统的“重本(农)抑末(商)”思想影响,致使有些青年在思想深处认为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是丢人现眼的事情;由于受传统的“男尊女卑”、“多子多福”思想的影响,致使目前生活在农村的大多数青年和生活在城市的少数青年仍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的落后心理,这也是当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这部分人中难以落实的原因之一;由于受传统的“升官发财”、“夫贵妻荣”、“父显子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思想的影响,致使一些青年的“官本位”和依附思想仍很严重,等等。
其二,有些传统思想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成份,如运用不当就会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我国历史上有“重义轻利”、“先义后利”的传统。所谓“义”就是正义、公利,是符合“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的行为,是为国家为民族的共同利益而献身的精神。这是“义”之含义的主流。但现实生活中,有些青年人执其末而用之,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义气用事,大讲哥儿们义气,搞团团伙伙,极端者成为社会的害群之马。又比如重家庭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重家庭的实际表现应是孝敬父母和亲子之情。但现实生活中,有些青年的家庭本位主义严重,在处理家庭与事业的关系时,把家庭放在第一位。这些青年的家庭本位的主要表现不是孝敬双亲和正确教育子女,而是立足家庭“硬件”建设,追求虚华的物质生活享受,而忽视自己的文化和人格修养,以致于出现了爱面子、图虚荣、弄虚作假、处世圆滑的消极现象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客观地讲,这些内容是良莠同在,精糟杂陈。那些优秀的、精华的部分因历史的淘洗、实践的检验和世代人民的选择,被证明是进步的,具有强大生命力,代表历史发展方向,所以,它被当代青年吸收、改造和正确运用后,能起到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在对当代青年的影响上应该看成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不如此,我们就看不见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希望,就会丧失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就容易误入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的泥潭。那些糟粕的部分或优点与缺点共生的内容,由于世代沿袭而沉隐在民族心理的大漠之中,虽历经大浪淘沙,但积习难改,积重难返,一遇机会仍有可能沉渣泛起。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劣根性”、腐朽性和对现实社会的破坏性,它是埋藏在社会青年心灵深处的一种毒素,一旦在社会青年身上“还魂”显现,就会产生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在对当代青年的总体影响上应该看成是次要的,附带性的,但其对青年一代身心健康发展的危害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不这样来看待问题,我们就会丧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清醒认识,甚至会产生“唯我独尊”、“夜郎自大”的民族文化中心主义思想倾向。
收稿日期:1996—01—04
注释:
〔1〕黑格尔:《历史哲学》第104页。
〔2〕黑格尔:《历史哲学讲演录》第165页。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1991年第13期,第6页。
〔4〕江泽民:《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1990年5月3日。
〔5 〕胡锦涛:《为开创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新世纪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中国青年报》1995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