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瑛
(广西容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广西容县537500)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肠功能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169-0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育龄妇女的发病率为20~25%[1],大部分的子宫肌瘤是无症状的,所以子宫肌瘤的实际发病率更高[2]。子宫肌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期待治疗、药物治疗和开腹手术治疗,近年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因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小而备受医生和患者青睐[3]。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对43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院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125±912)岁,肿瘤直径1~6cm,肿瘤个数1~2个;其中浆膜下肌瘤为20例,肌壁间肌瘤23例,合并高血压2例,糖尿病2例;对照组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178±824)岁,肿瘤直径2~5cm,肿瘤个数1~3个,其中浆膜下肌瘤为22例,肌壁间肌瘤21例,合并糖尿病1例;有合并症患者术前均得到有效控制;86例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症。两组患者在肿瘤大小、肿瘤个数、年龄及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使用德国STORE公司生产的电视腹腔镜手术器械,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和静脉复合麻醉,除脐部穿刺外,另取两个下腹部麦氏点穿刺点进行操作。患者体位取头低臀高位,用腹腔镜行盆腔内全面探查,有盆腔积血者,先吸出积血,再暴露子宫,探查子宫肌瘤的个数、大小、位置等。根据子宫肌瘤生长部位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如:①浆膜下肌瘤:先向蒂部注射生理盐水20ml+垂体后叶素6U,再沿蒂部肌瘤与子宫浆肌层的交界处电凝浆膜层,剥离肌瘤,用Ⅰ号可吸收线缝合肌层。②肌壁间肌瘤:先用穿刺针抽取生理盐水20ml+催产素6U注入子宫肌瘤假包膜层,待观察子宫体迅速收缩,浆膜面变白后,即在肌瘤表面最隆起处纵行切开肌层,分离肌瘤,用双极电凝止血法处理创面出血,缝合瘤腔。
122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体位取平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按常规术式进行:切开皮肤,打开腹腔,观察子宫的情况,然后进行子宫肌瘤切除,处理出血,检查无异常后,对切口进行缝合,术中用药:生理盐水20ml+催产素20U。
123两组患者术中均给予心电监护监测,术后均用催产素20U静脉滴注及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术后1~3个月门诊复查。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见表1。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100%,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535%(有2例乙级愈合,其中1例合并糖尿病)。
表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3讨论
31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子宫肌瘤又称“妇科第一瘤”,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育龄妇女多见。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诊断子宫肌瘤的可靠方法是妇科检查,子宫肌瘤的病因尚不明确,与肌瘤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变性关系密切,但与肌瘤大小,数目多少关系不大,一般患者在绝经后肌瘤可停止生长并出现萎缩。因此,育龄妇女应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4]。虽然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很多,但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微创手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微创手术逐渐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表1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切口感染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维持患者正常的月经以及生育功能,对育龄期妇女而言,是一种有价值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2掌握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注意事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问题是肌瘤摘出后创面的止血和切口的缝合。①术中在子宫局部注射缩宫素,同时静滴缩宫素,使子宫肌层收缩,减少出血量。创面的止血最好用超声刀,避免用单极电凝,因单极电凝热渗透深度大,组织操作范围大,存在影响愈合的危险因素,而超声凝固的温度为70℃~80℃,且作用表浅,不影响组织愈合。②采用腔内缝合,腔外打结,切口对合良好,达到止血的目的[5]。③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一般应用于子宫≤12周大小,肌瘤数≤3个,肌瘤直径≤2~6cm的患者。④因腹腔镜手术完全是镜下操作,在配置完善的手术器械同时,要求手术医生掌握娴熟的腹腔镜手术技巧,方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Al-Fadhli R,Tulandi T.Treatment options for uterine myouma[J].Int Congress Series,2004,1266:197201
[2]Templeman C,Marshall SF,Clarke CA,et al.Risk factors for surgically removed fibroids in a large cohort of teachers[J].Fertil Steril,200992(4):14361446
[3]李兰兰,林仲秋.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现状[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0,37(6):409419
[4]于广山.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142143
[5]何菁.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63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119120
论文作者:何瑛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0
标签:肌瘤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腹腔镜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