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论文_徐迫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论文_徐迫

亳州建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安徽 236800

摘要:工程管理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建设过程,负责监督、指挥和协调各项基本要素。然而,国内很多建筑工程都存在一些管理问题,受到主客观因素直接影响,限制了管理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文章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在简要分析其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对管理造成影响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对应的应对方式,旨在为工程管理有效落实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管理影响因素;应对方法

1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

1.1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建筑施工的质量是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的最关键影响因素。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良好的监控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和建筑成本,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提升企业的形象,形成品牌效应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1.2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细节进行优化并进行设备和技术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水平。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通过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来完成对施工过程的严格把控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使最终的施工结果符合行业的规范和标准。

1.3提高建筑整体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管理本身就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做好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将提高建筑整体的管理水平,对施工现场进行更有序的把控。并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频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施工和管理人员的自身条件限制

人是工程项目中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工地施工的基础人员,大部门都是由包工头带领的农民团体,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水平较低,自身素质较差。大多数的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技术学习与岗位培训,根据自己的理解、经验和不断地摸索进行项目的施工。刚上岗的人员,不能及时适应现场设备的操作,短时间内也不能整体把握施工流程,很难达到现阶段工程对基础施工人员的标准和要求。他们对工作和企业制度的理解能力较差,执行能力较弱,严重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进度。对于管理人员也并不是都具有较高而管理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不懂得如何利用手下的技术人员,实现合理的分工,管理意识薄弱,执行能力较差,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总体水平不高。

2.2材料与设备方面因素

近些年来,由材料质量以次充好等方面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频繁的出现,致使建筑的质量因材料质量问题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建筑施工材料、建筑设备管理,主要指建筑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的采购、材料及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等。通常情况下,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和设备时,并没有进行建筑市场调查,对施工材料的质量和价格进行对比,也没有对供应施工材料的商家进行考察,不能保证材料及设备的质量和价格达到最优。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即以劣质材料替换优质材料莫取私利,偷工减料的现象严重。在施工材料进场时没有对材料进行检验,且该送检查站进行二次检验复试的原材料没有送检,使得有些材料存在不符合要求;施工现场对材料的管理工作过于疏忽。例如材料进场没有按照类别进行分类码放,需要遮挡的材料没有遮挡,钢筋受雨生锈,水泥受潮变质等。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对材料缺乏管理,出现了乱丢、浪费等现象,使得备好的施工材料出现了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与此同时,建筑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使用不当、管理不当等,都严重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

2.3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没有发挥

高速的社会发展不能离开政府监督部门的职能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必须严格认真地开展相关的监督任务。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仍存在很多建筑工程监督机构并未履行相关的职责。许多地区政府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内容没有进行深度的了解,对建筑施工单位做开展的监督管理活动都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效果。导致建筑工程在质量上出现了问题,这对于建筑行业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应对策略

3.1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建筑单位应不断的对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确保建筑工程各项目的进度能按照既定目标顺利进行。只有在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中,才能充分发挥工程监管作用。例如:建立责任机制,把建筑工程的各项责任细化,一层层的进行落实,确保在发生问题时可以及时找到责任人,并制定有效的整改方案来解决问题,避免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在工程管理工作中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对那些影响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不断激发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让其自发的投入到工程管理工作中,充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3.2增强政府的监督职能

作为政府部门,需要改变当前监督松散的现状,就监督部门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强化政府监督机构的责任意识。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完善的监督管理办法与监督管理模式;定期指派专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开展进行巡查,及时发现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指定其在规定的时间中进行改善。

3.3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的专业管理人员而言,其服务想要得到全面认可,需要具备足够的能力,一方面,要具备参与管理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工程设计、经济与合同等知识。就目前来看,满足以上要求的人才还很少,所以,加大力度培养出复合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在严格遵循动态平衡的原则基础上,依据劳动力实际需求,对潜在劳动力实施优化调配,利用云平台整合人力资源服务部分职能,以低成本方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生存环境,稳定企业发展,确保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

3.4创新工程管理

3.4.1理念创新

要实现工程管理创新,首先,应增进人才引进与培训意识,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思维,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其次,施工单位必须运用战略性眼光对管理创新实施定位,并采取有效方法确保创新活动的有效落实。最后,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创新方案,为管理创新活动的有序执行提供指导。

3.4.2组织机构创新

伴随建筑业及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尽管施工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做出很大贡献,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满足经济竞争提出的要求。比如,在以往的合同签订伴随经理部的解散而出现的责权不明现象,并且项目部过于关注自身利益,忽视了企业总体利益,对企业发展造成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项目部间保持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难以实现统一与协调的目标。由于存在以上实际问题,所以只能通过对组织机构的有效创新来进行有效改善。基于此,施工企业首先要对现有的组织机构进行完善,以此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4.3技术创新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积极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借助全新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体系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只有对建筑工程管理技术进行创新,才能保证工程管理顺利实行,确保对于成本、质量及工期的控制,实现获取最大综合效益的目标。此外,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技术,还能为管理工作涉及到的体制创新与结构创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还是落实现场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认识到技术创新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加大各项新技术的应用力度。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具有很高的复杂性与专业性,要想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好工程管理,需认识到企业现阶段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工程建设中,合理应用工程管理,并保证管理质量,可有效提升企业综合效益,使企业长期保持良好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望家成.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才智,2016,(2):249.

[2]钟美连.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1):149-154.

[3]王智利.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方法[J].技术与市场,2016,23(9):207-208.

论文作者:徐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论文_徐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