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从事建设工程行业的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高,导致了在整个施工阶段往往会因为误操作等原因造成安全隐患。加之建设施工的环境往往又并不是固定的,周边的施工环境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如果应对与处理的不及时,也会对工程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汲取安全事故教训、总结安全事故经验及因由,进而做出预防策略,这样才能做到安全生产管理可控。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现状;事故预防策略
引言
建筑施工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项目,因此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管理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由于施工环境的特殊和施工条件的特殊,在施工的过程中处处面临着施工的危机和危险。所以需要我们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危机意识,加强对危机意识的认识和提升,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1、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1建筑工程的自身特殊性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建筑工程往往具有自身周期性长的特点,一项工程从动工到竣工往往会经历很长的时间,也就难免中间出现什么问题,而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因而在如今的建筑工程现场往往需要配套更加完善的安全设施,要采取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技术与工艺,尽可能的将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1.2建筑工程单位缺乏有效的管理
建筑工程往往以自身利益出发,只单纯的看重短期以及效益方面的利益,缺乏应有的以人为本的意识。建设方面的单位往往更注重投资人员,更加的关心施工的进度以及工程的质量,却往往忽视了人员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甚至对工程施工期间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是视而不见,导致了其对工程的监管力度明显不足,忽视了对施工现场安全的部署与教育,从而为工程的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并最终造成事故的发生。
1.3工程的承包商故意降低了自身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指标
建设工程的承包商往往需要通过投标竞标的方式才能获取到一项工程的承包权,有的承包商为了能够中标,就刻意的打价格战,以牺牲工程安全防范措施的投入为代价,降低了工程造价,为了能够赢得竞标。还有的个别项目工程会存在分包制度,有的子工程面对着层层分包的恶性行为,在每一次的转包中都会被重复性的收费,导致了成本的徒然增加,也使得建设单位不得不裁减安全防范方面的经费,以来应对收益降低所带来的损失。有很多工程项目甚至还存在拖欠工程款项等现象,直接导致了工程的怠工,安全防范此时更是镜花水月。
2、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应用
2.1建筑施工机械监测指标
监测指标有:①机械维修合格率。机械维修指标不合格的话会对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行造成影响,在建筑施工中通常会定期或不定期的采用抽样检查的方式,对机械设备维修、养护情况进行检查,机械维修合格率=(抽检设备合格数/抽检设备总数)×100%;②设备故障率。在建筑施工中,对设备故障率的情况进行掌握,可为管理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中,避免延误施工进度,机械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停机时间/设备生产运行时间)×100%;③安全防护设备合格率。安全防护工作的落实是创建安全、良好生产作业环境的基础,安全防护设备合格率=(安全防护设备合格数/建筑总设备数量)×100%。
2.2建筑管理状态监测指标
监测指标有:①安全管理中制度完善率。主要是针对建筑施工特点、工程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而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其主要涉及了建筑作业环境、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多项内容。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率=(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数/安全管理制度总数)×100%;②专业安全管理占有率。建筑安全管理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其是保障建筑安全生产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专业安全管理占有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建筑安全管理总人数)×100%;③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率。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条件等对其所涉及的安全条款进行明确和细化,确保每一项安全制度均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率=(标准安全管理数/安全管理制度总数)×100%。
3、安全预警管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政府对建设工程安全预警的监管
建设工程是一个十分庞大的项目,其从开始投标阶段就主要由政府进行主导,所以政府在整个过程不但要起到招标阶段的引导作用,还要针对后续的动工过程进行有效的实时的监督。政府部门需要加强自身的协同合作,合理的安排不同职能的部门进行共同协管。如今的我国安全与质量监督部门职权缺乏交集,往往造成了很多工作难以协调的展开。更多的时候建设工程的安全需要两个部门共同的努力,如果可以将质量监督和安全部门进行有机的结合,统一规划一个部门机构,那么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可以更好的处理安全管理事故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机构体系,定期的对监督机构的人员进行能力的提升与考核,包括能力培训、绩效考试等,也可以适当的引入奖惩制度,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员工进行积极的奖励,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员工进行适当的惩罚,就可以充分的调动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2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当今和谐社会,一切建设都要站在政治高度来看,促发展保稳定,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树立全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施工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组织机构、生产布局的设置,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层层有责任、人人有指标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的安全生产管理格局;明确各单位主要领导和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安全生产法》赋予的职责,树立防患于未然的理念,辨证处理安全生产与工期效益的关系,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确保安全生产费用得到有效使用;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检查与考核,对在安全生产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反之则要进行处罚;企业与项目部之间要签订安全生产包保责任状,明确奖罚条款,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3.3建立良好的施工氛围
在一定程度上,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施工环境和气氛的影响。在危机管理的培训过程中,不仅仅对危机的认识和发现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同时也对施工环境与危机影响做了学习。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的氛围对危机管理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好的施工氛围可以把施工人员的思想和心理状态相统一,形成施工人员的合力,提升施工团队的凝聚力,这样的凝聚力在面对施工问题和施工风险上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让施工团队更好的开展施工工作。危机意识可以运用到提升施工环境氛围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危机意识,可以在施工单位内形成人人懂危机、人人查危机、人人解决危机的良好氛围。通过在企业内部悬挂条幅、张贴宣传标语,通过开展相应的危机认识和寻找活动来营造施工工地的危机管理氛围,能够让施工工地的每个员工对危机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对存在的风险时刻具备高度的认识,打造更加安全的施工环境,也打造更加和谐和更加融洽的施工氛围,提升建筑的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
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生产中倾向性、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做好预警机制和预警措施,制订相应对策,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管理体系,加强动态监督和管理,及时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昝彦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的动态识别和实时预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2]任庆显.风险控制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
[3]刘青青.悬挑脚手架安全性评价及预警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4]陈怡.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预警管理技术[J].建筑安全,2013,v.28;No.30005:12-15..
论文作者:白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安全生产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设备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危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