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与社会生态学--兼论“生态人”的特征与品质_生态学论文

自然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与社会生态学--兼论“生态人”的特征与品质_生态学论文

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社会生态学——兼议“生态系人”的特点和品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社会论文,生态学论文,自然生态论文,品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代科学相互交叉与综合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学与各门科学的交叉渗透尤为突出。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和显著特点,就是现代科学“生态学化”的进程:“现代自然科学的主导趋势之一是它的生态学化”(注:B·A·罗西:《论现代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化”》,苏联《哲学问题》1973年第4期。);由此“证明生态学的研究不仅在生物学内, 而且在技术、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合理性”(注:16叶峻:《社会生态学》,《百科知识》1988年第10期。);所以“科学的未来是生态学的综合”。(注:N·B·诺维克:《科学的未来和生态科学》,苏联《哲学问题》1975年第1期。)

为了深入理解当代科学的“生态学化”,应当认真探讨从自然生态到社会生态的演变与进化,它们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范畴,以及“生态系人”的突出特点和品质,等等,以便能够构建起社会生态学这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一、自然生态系统

1.生态概念

生态这个科学概念,是伴随近代生物学的发展而产生的,是同生态学这门学科一起诞生的。据考证,生态学(ecology )一词源于希腊语中的“oikos”(住所或生境)和“logos”(研究或科学)两个词根所拼成,意思是“生境的科学”即“生态学”。(注:祝廷成等:《生态系统浅说》第4、5页,科学出版社,1983年。)所以直观地看来,生态无非就是生物的生存环境(生境),包括水、光、温度、空气、土壤和生物等自然环境因素。

根据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关于生态学的学科含义,生态学的任务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作用的一般规律,亦即生态的规律性。由此可见,“所谓生态,就是生命物质与其环境所形成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表现出来的功能关系(能流、物流、信息流等)”;“作为一种客观实在”,它就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客体;(注:周小平:《生态是什么》,《生态学杂志》1991年第5期。)如同天、地、 数、气象是天学、地学、数学、气象学研究的对象客体一样,统统都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或者说它是客观的自然物。

2.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与其中的全部生物相互作用的总体,包括地球岩石圈的上层、整个土圈和水圈、以及大气圈的下层,它包括了地下10公里至地下10 公里左右的地球表层空间。 生物圈生存着大约250万种各类生物:动物200万种,植物34万种,微生物近4万种。 其中只占生物总种数13—14%的各类植物,却在生物圈有机物质的总量中占据着99%以上的比重,正是它们把太阳能首先转化为有机质,从而为其他生物(人类、动物和微生物)提供食物。显然,植物是生物圈的核心,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由此看来,生物圈不过是地球所有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又称为全球生态或生态圈。

生物圈概念是由著名地质学家修斯于1815年首先提出并载入史册的,后经著名地球化学家维尔纳德斯基深入研究,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科学概念。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并实施了“人与生物圈”(MAB)研究计划, 开始了人类科学史上大规模研究生物圈和人类相关性的国际协作行动。

3.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和其环境系统在特定时空的结合。事实上,一块草地,一片树林,一个水池,一座山脉,一条河流,一片沙漠,一块农田,一个村庄,一座城市,一个海洋,等等,都是某种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基本功能单元,而生物圈则是一个巨大无比和复杂精密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生态系统的最高层次。

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功能结构和形态特征。如果按其功能特征来划分,生态系统包括四种结构成分:一是非生物环境,主要是无机物、光、温度等物理因子;二是生产者因子,主要是能从无机物制造出有机物的自养生物,即绿色植物;三是消费者因子,主要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生产者为生的异养生物,即各种动物,其中又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四是分解者因子,主要是靠分解有机物为生的另一类异养生物,即各种微生物。如果按其形态特征和环境性质来划分,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山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农村、城市、工矿区等人工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海岸、河口、浅海、大洋、海底等)几个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同时按其结构与对外进行物能交换的关系来划分,生态系统又可分为闭环生态系统和开环生态系统两大类型。

生态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一是通常与特定的空间相联系,具有一定地区和范围的空间结构(如水平结构、层次结构、多维结构等);二是通常随着时间的流失而发展和演替,具有一定时期和阶段的时间系列(如幼年期、生长期、成熟期等);三是具有生物代谢机能的生命特征;四是具有生物机体自动调节的生命功能。由此看来,任何生态系统都包含着特定的物质、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及反馈调控,从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可塑性功能结构。

4.生态系统的理论和实践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吸取一般系统论的科学思想,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的科学概念,用来概括生物群落和其环境共同构成的自然整体。他说:“只有在我们从根本上认识到有机体不能与它们的环境分开,而与它们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才会引起我们的重视。”(注:祝廷成等:《生态系统浅说》第4、5页,科学出版社,1983年。)美国生态学家奥杜姆则把生态系统表述为:“特定地段中的全部生物(即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任何统一体。”(注:周小平:《生态是什么》,《生态学杂志》1991年第5期。)由此, 有人便将生态系统表述为如下这个简明的公式: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环境条件

按此公式,任何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所组成的自然整体,都是某种生态系统。

1942年,美国青年生态学家林德曼研究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定量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建立了关于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金字塔营养基的科学理论。林德曼竟宣称,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科学成果,是受了中国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蚂虾,蚂虾吃泥巴”和“一山不能存二虎”启示的结果。(注:曲仲湘等:《生态系统与环境治理》,《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和1期。)

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全球人口剧增、能源短缺、粮食不足、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五大社会问题引起全世界关注,生态系统理论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经过奥杜姆、惠特克、苏卡乔夫和德利斯等人的深入研究,使得生态系统理论体系更臻完善。进入七十年代以后,数学模型,控制理论和电子计算机等理论和方法对生态系统研究的广泛渗透与应用实践,关于生态系统的科学理论便由一般定性描述,逐步向着定量预测、预报的方向发展下去。

为了解决日益严峻的世界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5年制定了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IBP), 主要是研究维持地球生命的环境系统及其基本过程和机理。1971年该组织又制定实施了“人与生物圈”(MAB)研究计划,推动国际大协作, 深入开展全球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通过14个课题的系统研究,掌握全球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人类未来的意义,以便有效地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目前,有近100 个国家和联合国有关的专门机构以及一些学术组织参加了这一研究计划,1972年我国加入并成为该研究计划的国际协调理事会的理事国。1975年,四个国际组织成立了“生态系统保护协作组(E.C.G.)”,致力于研究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维护与提高,以进一步改善和强化全球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二、社会生态系统

1.社会生态

人类与其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或生态关系,既表现为自然的生态也表现为社会的生态,或者说它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由此看来,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态,原来是一个具有三重性质(自然性、社会性和经济性)的客观存在物。根据现有的认识水平,关于社会生态这个概念,至少也有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科学含义:生态的社会性,生态的经济性,人类社会生态。

生态的社会性。这是生态与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如人类的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哲学观念、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文化、法律、政治、社会等方面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结果,从而产生出诸如生态思维、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环境道德)、生态文化、生态法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社会学等生态的社会性状与表现,以及社会生态学这样一些全新的分支学科概念。

生态的经济性。这是生态的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与表现,将其单列出来讨论,不仅可以突出它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有利于深入进行研究。生态的经济性是生态与人类经济领域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结果,从而产生出生态经济学的新分支及其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关系、生态经济基础、生态经济效率、生态经济价值、生态经济流通、生态经济需求、生态经济资源配置等新的经济学范畴和概念。

人类社会生态。这是指凡人类与其环境所组成的生态关系或系统,都是社会生态关系或社会生态系统。因为人类社会生态,无论就其局部范围的区域生态(城市生态、乡村生态、城乡复合体等),还是全局范围的全球生态(生物圈或生态圈),都具有生态的三重性(自然性、社会性和经济性)。正因为如此,所以马世峻教授将区域生态和全球生态,通称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或称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问题”。(注:周小平:《生态是什么》,《生态学杂志》1991年第5期。)

2.智慧圈

“智慧圈”源于拉丁文“Noos”一词,意即理性、理智、智慧。所谓智慧圈就是在人类的自觉参与作用下,所形成的跨越自然和社会的整个领域,亦即人类智能及其行动所能影响与作用的全部空间范围,包括整个地球表层和近地宇宙空间。所以,智慧圈是全人类智慧的总和与外化,它既表现为物质文明的方面(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水平上),也表现为精神文明的方面(主要体现在文化艺术水平上)。

1942年,著名地球化学家维尔纳德斯基首先提出了“智慧圈”的科学概念。他指出:“智慧圈是生物圈演化的许多阶段中的最新阶段,是在地质史上今天的状态”。(注:B·N·维尔纳德斯基:《生物圈》第 357页,莫斯科出版社,1967年。)而且是生物圈→社会圈(人类圈)→技术圈(人造客体圈)持续演化的自然结果和最高层次。智慧圈概念高度概括了当代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关系和状态特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丰富内容和作用要素:(注:周穗明:《智力圈——人与自然关系新论》第1—2页,科学出版社,1991年。)

其一,人类社会(人类圈)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智慧圈是生物圈→社会圈→技术圈自然演化的最终结果;

其二,是人类智慧和科学技术促成了生物圈的根本质变,所以人类的智能要素是智慧圈的主要和首要特征;

其三,人类作为智慧圈的主体要素,既要尊从生物圈和技术圈的自然发展规律及科学技术规律,也要尊从社会圈和智慧圈的社会发展规律及智能进化规律,由此促进其客体要素即生物圈、社会圈与技术圈的和谐进化与协同发展,从而才能确保“智慧圈——人类智能创造的‘自由王国’的日臻完善和更加优化。(注:刘波:《天地人巨系统观》第128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

由此可见,从生物圈到智慧圈的演化发展,其实质就是从自然生态即全球生态到社会生态即智能生态的发展进化过程。其间,人类智能的社会物化——技术圈的形成,正好成为这一发展进程的推动力和进化过程的中介体。

3.社会生态系统

社会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系统及其环境系统在特定时空的有机结合。事实上,一个工厂,一个村庄,一座军营,一所党校、一座商厦,一艘舰船,一个农场,一个电站,一个车站,一口矿井,等等,只要有人在其中活动,它们都是某种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是人类智慧圈的基本功能单元,而智慧圈则是一个十分庞大和复杂精巧的社会生态大系统,也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最高层次。

任何社会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功能特征和结构形态。如果按照功能特征和结构要素来划分的话,社会生态系统包括两大基本结构要素:环境要素和社会要素。环境要素即生存环境又分为无机环境(无机物、光、温度等物理因子),有机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因子)和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习俗、科学技术知识、伦理道德观念、社会组织状态等人文因子)三个部分。而社会要素即人类社会则分为社会生产群体(工人、农民、商人、士兵、知识分子等),社会管理群体(公务员、企业家、管理阶层、经理等)和社会败坏群体(腐败分子、破坏分子、社会渣滓等)三个部分。由此可见,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共有六个:无机(物理)环境,有机(生物)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社会生产群体,社会管理群体和社会败坏群体。

如果按照社会职能和形态特征来划分的话,社会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大的类型:

一是实业生态系统,例如工业、矿业、商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服务业、加工业、信息业、科技业等产业生态系统;

二是运载生态系统,例如以汽车、火车、飞机、飞艇、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轮船、舰艇、潜水艇等为运载工具的生态系统,以及相应的车站、机场、发射场、码头、船坞等为基础设施的生态系统;

三是文化生态系统,例如各类学校、科研院所、天文台、气象台、观考站、影视场、展览馆、博物馆、文化馆、剧团、邮电局、电视台、电台、出版社、杂志社、报社、通讯社、寺庙、教学等生态系统;

四是民居生态系统,例如居民小区、宿舍区、别墅区、旅游帐篷、旅馆、临时工棚、露宿点等生态系统;

五是军兵生态系统,例如陆军、海军、空军、炮兵、海航兵、战斗队、别动队、后备队等生态系统,以及相应的军营、兵站、军车、军舰、军机等生态系统。

六是管控生态系统,例如政府、国会、法院、检察院、警察、公安、民兵、监狱、政党、社团等生态系统。

如果按照对外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的性质和程度来划分的话,社会生态系统也可以区分为开环社会生态系统(如实业、文化、民居等生态系统)和闭环社会生态系统(如军兵、管控等生态系统)两种类型。

社会生态系统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其一,具有一定区域和范围的空间结构(如同级的平行结构、异级的层次结构、交叉的复合结构等)特征;其二,具有一定时期和阶段的时间系列(如初建期、发展期、强盛期、衰亡期等)特征;其三,具有社会机体新陈代谢的生命特征;其四,具有社会机体自动调控的功能特征。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任何社会生态系统都存在着各自的物能循环和信息交流,由此维持着该社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否则,任何社会生态系统都将走向危机直至系统崩溃。

4.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系统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性的人口激增、粮食不足、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重大的社会生态问题的相继出现,当代生态学逐步从围绕生物系统而进行的自然生态研究,逐步发展到以人类社会生态系统为重点的社会生态研究。现在,许多生态学家都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生态系统联系在一起进行整体研究,从而揭示出人类社会和全球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生产与物能循环的基本规律,同时也定量地研究了人类在各种食物链和营养基的生态地位与物能需求,从而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提供了精确的参数和清晰的注释。由此也就形成了以现代生态学为理论指导,以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这一崭新的前沿课题研究。

应当强调的是,新的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课题的形成与研究,完全是由于下面四个重大转变与过渡所促成的:一是从生态主人到生态系人的转变与过渡;二是从自然生态系统研究到社会生态系统研究的转变与过渡;三是从生物圈到智慧圈的转变与过渡;四是从生态学到社会生态学的转变与过渡。也正是由于实现了这四个根本转变,所以人类社会才得以对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综合的与交叉的科学研究。

三、社会生态学

社会生态学是人类社会的生态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以便优化其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一门新兴学科。美国学者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用于人类社会研究,最早提出了“经济生态学”(Mekenzie,1926),“太空人生态经济学”(Boulding,1966)。前苏联学者将社会生态学定义为“综合生物方法和社会方法研究人类与其居住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并且主张, 应当“把社会生产活动纳入生物圈物质循环之内”(3exeHkoB,1987)。

社会生态学是一个新兴的生态学分支,有关它的学科概念,理论范畴,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等,都正在形成之中。本节拟就社会生态学的认识主体,对象客体,研究的内容、任务和方法,以及它的学科体系等几个问题,作如下的初步探讨。

1.主体和客体

同任何学科一样,社会生态学也有其认识主体和对象客体。

(1)认识主体。社会生态学的认识主体即研究者是“生态系人”,而不是“生态主人”。所谓生态系人,就是从肉体到感情都同生态系统和谐共存的人,他们是具有生态文化素质的当代人类,因而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和品质:一是具有生态意识,其中包括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人天和谐共存意识,等等;二是具有生态责任,即具有珍爱、保护和发展生态系的责任感与责任心;三是具有环境道德,一方面能够珍爱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又具有适度消费的生态道德修养。所谓生态主人,就是从思想(心理)到行为(活动)都将生态系置于被奴役、被主宰的地位,而把自己看成是生态系的主人,他们是只有传统文化素质的前代人类,因而也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和品质:一是具有“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沙文主义”的思想观念,反对人天和谐共存意识;二是具有不断蹂躏与征战大自然的思想和行为,以便彻底占有和任意宰割自然环境;三是具有以损毁自然环境为乐的邪念和怪癖,例如他们故意毁灭林、木、草、竹,有意污染水塘、河流、湖泊、海洋,任意捕杀野生动物,随意损坏环境设施等,以此来满足其低级趣味或一己的怪癖。生态主人绝对不是生态系人,他们与社会生态学的认识与研究毫不相干。

(2)对象客体。社会生态学的对象客体或即研究对象, 就是前面已经提到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或“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系统。”显然,社会生态学将人类社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综合起来,进行整体的与交叉的科学研究。

前苏联学者A·C·阿希叶泽尔在《社会生态学研究范围的扩大》一文中提出,社会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类的活动对周围环境所引起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变化及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人类在新的环境条件下自然界的最优关系,如何恢复人与自然的相互适应和生态平衡。

2.内容和任务

(1)研究内容。 前苏联学者弗罗洛夫将社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归纳为:“生态学问题在当代全球问题的总合中的位置;生态学模型的方法论基础;科学和人类需要的发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整体化;社会和自然相互关系的社会哲学问题”,等等(注:丁鸿富等:《社会生态学》第4—5、4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当前,社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注:叶峻:《社会生态学初论》,《天府新论》1987年第5期。) 一是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的研究;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各种资源(能源、材料、粮食、人才等)的开发利用研究;三是社会生态系统研究;四是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五是社会生态理论及学科分支研究;六是社会生态学的方法论研究;等等。

(2)研究任务。 前苏联学者皮尔茨基提出:“社会生态学的任务是建立社会和作为社会现象的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般理论,研究这种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按照这种作用制定最优化建议”。(注:丁鸿富等:《社会生态学》第4—5、4页,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9年。)为此,研究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提高,人口与粮食生产的均衡发展,资源及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等等,从而促使全球人口、资源、能源、环境和社会的协同发展,便成为社会生态学最基本的研究任务。

3.研究方法

由于社会生态学起步较晚,所以它在建立过程中自然是首先利用传统的科学方法,然后才尝试采用现代的科学方法。然而,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需要,社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又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种。

(1)传统方法。其他学科尤其相邻学科广泛使用的野外勘测、 实地考察、实验方法、描述方法、逻辑方法、综合平均法、比较法、典型法、分析综合、生物遥感技术、放射性同位素法、概率统计法、规划运筹法、等等,也是社会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

(2)现代方法。 随着现代系统科学的兴起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系统分析、反馈控制、功能模拟、信息方法等,也开始引进社会生态学的研究中。例如,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曾把全球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社会经济等主要指标的信息汇总起来,组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再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全球社会生态的动态系统模型,然后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社会生态经济的数学分析,和关于资源、能源、环境和人口的预测研究。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诸如控制人口、节省资源、放慢增长等解决危机的选择方案。

现在,随着社会生态研究的不断深入,系统科学方法的应用日渐成熟。通过系统分析,首先将社会生态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并建立起各个子系统的模拟数学模型,然后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和信息反馈的调节与控制以后,即可建立相关社会生态系统的仿真模型。如此反复多次,就能使表述社会生态系统总体规律的动态模型日益逼近其真实状况。

(3)定性和定量方法。一般说来, 传统方法具有明显的定性研究的方法优势,而现代方法除用作定性研究外,则更具定量分析的优势。尤其数学模型方法等,现已成为各门学科定量研究的有力工具,自本世纪20年代起,数模法即开始渗透到了生态学研究领域:1923年,桑姆普逊首先建立了种群动态的数学方程式;1925年,皮尔得出了种群增长速度是其密度的反函数;1931年,劳特卡、沃尔特拉建立了“捕食——猎物”生态系统的微分方程,发现了种群动态的周期循环规律、保持平均数规律和平均数失调规律。50年代以后,生态定量研究的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因而先后获得了种群密度的成活率曲线、种群繁殖的年龄金字塔、两个种群的互惠共生模型、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生态概略模型等研究成果,同时还开展了三个相互作用的种群以及多物种群落复杂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

进入70年代以来,由于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非平衡系统理论和方法在生态学及社会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又先后建立起生态系统的群体动力学方程、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方程、种群动态的突变论方程等定理研究成果。1989年,我国学者周纪纶、周伟尝试建立了表述工业增长、农业增长和环境质量三项指标内容的微分方程组,由此而获得了简化的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数学模型;同年,我国学者崔士友研究得出了农业生态系统熵的计算式,(注:聂华林:《非平衡系统生态学》第168—169、264—265页,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揭示要使农业生态系统有较高的生产力,就必须有足够的辅助能投入:资金和科技等负熵流的不断输入。这正好应证了我国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战略措施的正确性。

4.学科体系

(1)学科层次。 根据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关于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思想,任何一个学科都由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技术、为工程技术提供理论指导的技术科学、作为该学科基础理论的基础科学和作为最高概括的哲学理论这样四个学科层次所组成。(注:钱学森:《现代科学的结构——再论科学技术体系学》,《论系统工程》第296页,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社会生态学也有这样的四个学科层次:社会生态工程(工程技术层次)、社会生态论(技术科学层次)、社会生态学(基础科学层次)、人天观(哲学理论层次)。

(2)学科分支。根据当前的研究状况和认识水平, 社会生态学的分支学科,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人天观、社会生态学、社会生态论、社会生态工程以外,还有社会生态方法论、生态思维学、生态哲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法学、生态美学、生态社会学、生态文化学、等等学科的分支理论或分支学科。(注:叶峻:《社会生态学初论》,《天府新论》1987年第5期。)

标签:;  ;  ;  ;  ;  ;  

自然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与社会生态学--兼论“生态人”的特征与品质_生态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