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法

略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法

张晓[1]2012年在《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以后,继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方法,即“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习”和“不能一切照搬”的观点。既要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又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差异,因此,不能照抄外国现成的经验。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两起两落”的艰难历程:从建国起到1957年,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即“两起两落”的第一起;从1957年到1960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第一次失误,即“两起两落”的第一落;到1965年,我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再一次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即“两起两落”的第二起;从1966年到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第二次失误,即“两起两落”的第二落。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创立了社会主义阶段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和社会主义统筹兼顾论等重要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理论来源和宝贵的经验教训。

王志敏[2]2002年在《略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法》文中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既经历了乘风破浪的凯歌行进时期,又走过了蹒跚而行的曲折发展岁月,还蒙受了“史无前例”的大动乱年代,最后开创并且踏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里程。现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昭示着人们真切地了解毛泽东的实践和毛泽东的思想。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毛泽东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给中国的前景带来勃勃生机,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这不能不吸引人们去重新审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去寻找其中的真谛,并弄清其中的错误所在及缘由,由此总结出富有启发意义的经验教训。这里,首要研究的课题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因为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桥。方法运用的好坏和实践成败行着直接的关系。这就是促成本文产生的原因。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背景。在这部分中,分析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条件、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及其思想准备。 第二部分,论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法。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沿着毛泽东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20年跋涉的探索脚步,考察他晚年方法论的曲折发展,就其基本倾向初步分析,曾经历了叁次曲折和反复。即从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到走向其反面;从短暂纠错到错误继续扩展;从强调调查研究到错误思想方法。 第叁部分,从叁个方面论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启示。即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实事求是;应该认清基本国情、准确地把握时代特征;不仅承认而且要学会有效地运用正确的方法论原则。其核心是强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四部分,论述邓小平在方法论上对毛泽东的继承与发展。即实事求是中溶入了解放思想和实践标准;丰富和发展了毛泽尔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观;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 全文共约35000字

郑凯旋[3]2016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主席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①改革开放叁十年,中国共产党引领着中国人民以移山倒海、雷霆万钧的磅礴气势以及追风逐浪、一往无前的大无畏勇气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将经济建设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将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将生产力发展与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是最符合中国发展的理论与制度在实践上的表征和反应,是由落后农业国到先进工业国发展经验的高度凝练,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是对道路内涵的深化与升华,是对道路诸多特征的最高层次总结和科学概括。研究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把握道路的内涵与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凝聚共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辨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细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逻辑,从中概括其基本特征,揭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特征的重要意义,归纳总结出牢固把握基本特征的经验和方法。本文除序言、结语外,主体部分共由五章构成,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绪论内容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从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中醒来,寻求独立、富强、民主的中国道路,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正是这条道路稳步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特征的形成轨迹。十一届叁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才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相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特征日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第叁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特征的内涵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是对道路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精炼概括;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外在表征;是对道路科学内涵的深化与升华;是以世界视阈中现代化道路为参照与比较而来的。以上四个方面既是总结基本特征的依据,也是概括基本特征应遵循的思路和原则。第四章论述了道路基本特征的内容体系。一个事物的基本特征反映这个事物的本质和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发展中大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本章先将基本特征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六个方面,并指出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随后又从纵向对基本特征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说明与展望。第五章论述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特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本章将在多方面深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特优势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依据,集中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新思路、新举措对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特优势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道路基本特征研究,我们将更加精准的理解中央顶层设计,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节点,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砖添瓦。

李会杰[4]2013年在《略论毛泽东的价值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热门话题,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意义重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历史资源和理论来源。而这种历史资源和理论来源,从根本上说就是毛泽东的价值理论和价值思想。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想家。他素来认准了的事绝不改变,一生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价值目标,追求理想,艰辛探索,实现抱负,带领广大劳苦大众搞革命求得翻身,翻身求得独立和解放。在其一生的探索中,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运用到中国革命实践之中,创造了独特的价值思想。毛泽东的价值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毛泽东的价值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并体现了时代的特征。毛泽东的价值思想主要包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理想观,为国家独立富强而奋斗的爱国观,突出人民主体地位的群众观,以“五种人”为目标的道德观,以人民利益为标准的生死观,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实践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等特征。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面临一些风险与挑战,如极端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突出,集体主义意识淡薄;崇洋媚外风气蔓延,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淡化、弱化,深化不足。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得以解释、解答和解决。然而,毛泽东的价值思想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指导。毛泽东的价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并贯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方面。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培育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沈天一[5]2016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及其重大意义》文中认为十一届叁中全会后,党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开始尝试经济领域内的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由此发端。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国内外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探索出的一条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形成到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本文旨在梳理这条道路探索的历史脉络,探讨这条道路的内容架构,总结这条道路的重大意义,探究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本文对于破除经济发展前进道路中的障碍,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历史事实的研究,对这条道路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其形成的基本理论成果。阐明改革开放前叁十年开辟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二者一脉相承,前者是后者的渊源。第二部分: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本文将这段历程分为探索的重启、探索的不断深化、新阶段的探索叁个阶段。第叁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形态,这一体系涵盖诸多实践的具体形态,它们既彼此联系,不可分割,又相互独立,互相区别,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是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在历史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尝试着对这条道路的内容进行概括。笔者将这条道路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道路。第四部分: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这条的不断拓展,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理论和制度创新,对于破除经济发展前进道路中的障碍,增强道路自信,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笔者尝试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解读这条道路的重大意义。

陈汉良[6]2011年在《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毛泽东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中国社会进行的分析和研究,包含着丰富而明确的社会学思想,他科学而成功的社会实践为社会学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研究典范。他不是专门研究社会学的专家,但他的理论和思想是深邃的、富于洞见的。他是重视社会实践、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非职业社会学理论家和实践家。毛泽东的社会学思想特色鲜明。他从阶级视域剖析中国社会结构,用对抗与整合的思想看待社会矛盾,他的社会发展思想有非常理想的一方面,同时也遭遇了社会现实的严峻考验。求真务实的社会调查思想使得他常常能够对社会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得出真知灼见,制定契合国情的社会革命与建设策略。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中国社会运行、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并成功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实际,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问题。毛泽东的社会学思想以其鲜明的特点、完整的体系和丰富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中国化和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当代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和新世纪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与社会问题研究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如果中国的社会学没有自己的理论做指导,一味模仿或是照搬国外社会学理论和方法,那么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不可能实现社会学的理论批判和实践建构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毛泽东社会学思想,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可以深入和准确地理解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观点与方法,并依此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问题进行理性批判;二是可以对当代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发挥积极推动作用。重新梳理毛泽东社会学思想,搭建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的理论体系,确立毛泽东社会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发展史乃至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应有的地位,进言之,使毛泽东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回归社会学学科本体。毛泽东是近现代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者,同时也是杰出的社会学家。他扎实的社会实践为中国社会学理论及其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现实基础,亦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中国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刘晓航[7]2008年在《略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驱者的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等,对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成为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驱者。他们在"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的指导思想下,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走自己的路的一系列战略、方针、政策和措施。其经验教训成为了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为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树辉[8]2012年在《毛泽东的苏联(俄)观研究》文中提出中苏关系是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最复杂最敏感最多变的外交关系。基于中苏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以及中苏关系的演变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乃至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影响,对中苏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政治学界、历史学界尤其是党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但迄今为止,尚未见从某一特定个体一生对苏联(俄)的认识及其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系统研究中苏关系的论着。因此,毛泽东的苏联(俄)观研究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课题。“毛泽东的苏联(俄)观”可以简单界定为:在不同历史时期充当不同社会角色(有时同时肩负几个社会角色)的毛泽东对苏联(俄)及其执政党和政党领袖、国家领导人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毛泽东一生对苏联(俄)的认识经历了若干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的内容既有继承性,又有重大不同,呈现不同特点。影响毛泽东苏联(俄)观形成的因素极为复杂,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又有国家利益的因素,也有民族情感的因素,还有由于特殊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所致独特个性的因素。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在某一时期某一事件上,一种因素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而在另一时期另一事件上,另一因素又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毛泽东的苏联(俄)观涉及面很广,既涉及到中共和苏(联)共的关系,又涉及到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关系(1921—1943),也涉及到中国政府(包括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的关系,还涉及到毛泽东个人与苏(联)共领导人及共产国际领导人的关系等。因此,毛泽东的苏联观具有立体性、多维性和复杂性。毛泽东的苏联(俄)观既是其个人的认识,而在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新中国的领袖后,他的苏联观在很大程度上又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苏联观。由于毛泽东在党和国家中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的苏联观不可避免地影响对内对外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而对中苏两党两国关系乃至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毛泽东的苏联(俄)观充满了发展和变化,他在不同时期对苏联(俄)所采取的态度和策略也充满了变数。当然,变化之中也有不变,甚至可以说最关键的还是“不变”,这个“不变”,就是国家的独立、主权、安全和民族的尊严;这个“不变”,就是毛泽东始终不渝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这个“不变”,贯穿于毛泽东苏联(俄)观发展的全过程,是把握毛泽东苏联(俄)观的一条主线。毛泽东的苏联(俄)观有很多的经验,也有不少的教训,认真对其进行总结,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中俄关系,及其与中国密切相关的大国关系、周边国家关系和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都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论文除导论外,还有四章和结语。第一章:毛泽东早期苏(沙)俄观的逐步形成,共分叁节外加小结,即“对沙俄的初步认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和小结。主要研究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毛泽东苏(沙)俄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第二章:中国革命视野下毛泽东的苏联观,共分四节外加小结,即“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和小结。主要研究的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夺取全国政权这一时期毛泽东苏联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第叁章:中国共产党执政视野下毛泽东的苏联观,共分叁节外加小结,即“建国初10年毛泽东的苏联观”、“中苏公开论战中毛泽东的苏联观”、“中苏对抗中毛泽东的苏联观”和小结,主要研究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毛泽东逝世这一时期毛泽东苏联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第四章:多维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俄)观,即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大国关系、周边国家关系、党际关系、国际共运、领导者独特个性等多维角度对毛泽东的苏联(俄)观进行总结。结语:毛泽东苏联(俄)观的深远影响和主要启示。

王希良[9]1994年在《略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贡献(续)》文中认为略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贡献(续)王希良二、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贡献第一、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毛泽东根据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这一理论更鲜明地体现民主与专政的统一,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周勇[10]2011年在《“鞍钢宪法”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鞍钢宪法”是建国后十年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经验的总结,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企业管理和技术革新产生了积极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鞍钢宪法”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局限性,并因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对“鞍钢宪法”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历史影响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不仅肯定其中科学合理的因素和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而且不回避其中的失误和不足,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总结其中的教训。第一章主要是阐述“鞍钢宪法”诞生之前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状况,这是“鞍钢宪法”形成的重要历史背景之一。第二章阐述“鞍钢宪法”形成的具体过程。先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概括了“鞍钢宪法”的历史背景。接着阐述了鞍钢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的突出表现以及毛泽东批示关于“鞍钢宪法”的具体过程。最后,结合对毛泽东批示的文本分析对“鞍钢宪法”的思想内容以及当时的解读作了系统分析。第叁章阐述“鞍钢宪法”的曲折历史命运,也就是在其诞生以后的传播、推广状况及历史影响。在“鞍钢宪法”诞生之初,因为中苏论战的原因没有在国内公开宣传,只是在冶金工业部门和大型企业中进行了宣传和推广。在随后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鞍钢宪法”与贯彻《工业七十条》、学解放军、学大庆等结合起来,虽然在客观上得到了一定的继承和发扬,但也未形成单独的宣传声势。“文化大革命”时期,“鞍钢宪法”形成浩大的宣传声势,但却被严重的扭曲了。因此,改革开放之前“鞍钢宪法”没有获得全面的、科学的解读,这为它在改革开放之后的长期被忽视埋下了伏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鞍钢宪法”的基本精神有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第四章是关于“鞍钢宪法”的历史评价。第一节分析“鞍钢宪法”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以“两参一改叁结合”的历史必然性作典型分析,从认识论的角度论证“鞍钢宪法”的历史必然性。其次,将“两参一改”与天桥经验的“叁参一改”进行比较,从内容与形式的角度分析“鞍钢宪法”的历史必然性。再次,从“宪法”的命名方式着手,通过层层剖析,论证“鞍钢宪法”作为十年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经验总结的必然性。最后,逐层论证十年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经验为什么会出现在东北、出现在鞍钢。第二、叁节分别分析“鞍钢宪法”的历史局限性、合理内核。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D]. 张晓. 湖南工业大学. 2012

[2]. 略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法[D]. 王志敏. 首都师范大学. 2002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研究[D]. 郑凯旋.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4]. 略论毛泽东的价值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李会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及其重大意义[D]. 沈天一.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6]. 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 陈汉良. 西北大学. 2011

[7]. 略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驱者的贡献[J]. 刘晓航.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8

[8]. 毛泽东的苏联(俄)观研究[D]. 周树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9]. 略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贡献(续)[J]. 王希良. 渭南师专学报. 1994

[10]. “鞍钢宪法”的历史考察[D]. 周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标签:;  ;  ;  ;  ;  ;  ;  ;  ;  ;  ;  

略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