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工业化”的路径选择与启示:创新驱动型增长_再工业化论文

美国“再工业化”的路径选择与启示:创新驱动增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路径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美国“再工业化”进展概述

       长期以来,美国产业结构的轻型化、空心化、金融化蛀蚀其自身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由此引爆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反映美国过去那种“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后危机时代,美国政府已逐渐意识到本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产业虚脱现象,期待以“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推进来重归实体经济,从而抢占未来国际经济与科技革命的制高点。

       美国于2008-2012年期间集中酝酿和颁布一系列政策法规,先后制定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并设立了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数字制造和设计创新中心等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创新中心,为“再工业化”的实施和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自2010年《美国制造业振兴法案》生效至今,美国“再工业化”进程已经历五年之久,不可否认,美国制造业回流和经济结构调整从2013年起已见成效。由于一些从事高端消费品、精密制造业、汽车和工程机械生产的跨国公司纷纷将企业回迁,2013年上半年,美国制造业贸易逆差从2012年同期2270亿美元缩减至2250亿美元,且全年制造业产量增长2.3%,出口总额2.3万亿美元,比2009年1.55万亿美元增长48.4%,扭转多年以来逆差不断膨胀的颓势局面,但近年失业率依然游走于美联储设定的6.5%门槛之上(见图1)。2014年2月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数据显示,新增17.5万就业岗位中大部分得益于低工资行业(餐饮服务业、零售贸易业、管理辅助和垃圾处理业等),只有0.6万来源于制造业[1]。美国制造业企业回迁的典型案例,如美国建筑机械巨头卡特比勒公司(Caterpillar)为一家生产挖掘机、农耕机和拖拉机企业,当前已把挖掘机业务从国外迁回德克萨斯州;Sauder为一家美国家具厂商,把生产线从过去较低劳动成本国家撤回美国;NCR将提款机产品业务回流佐治亚州;Wham-O将其一半的飞盘和呼啦圈业务从墨西哥和中国收回,转在美国本土生产[2]。即便美国政府已尽力鼓励制造业企业回归本土,但美国欲通过“再工业化”推进经济快速复苏的动力趋势仍十分脆弱,实现“出口倍增计划”的距离实则漫长。

      

       2 美国“再工业化”路径定向:突出高端制造业核心创新优势

       以熊彼特[3]的创新理论作为依据,创新的非连续和非均衡导致经济周期波动,每一次经济萧条都可能孕育着下一轮的科技革新。在美国次贷危机所牵动的全球经济放缓的后危机时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推行的“再工业化”已然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拐点。“再工业化”的进程中必然要求以持续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其中技术革新应是经济复苏的根本动力。美国当前“再工业化”进展缓慢,其根源性弊病在于美国为实现“再工业化”的路径定位存在模糊和偏差,并未根据本国自身现实状况牢牢抓住以创新驱动增长的本质。具体如下:

       第一,美国政府依靠政策硬度扶持制造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人为回流,实属国际产业转移“逆向流动”,极易扭曲市场资源配置,制约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无助于从根本上改善产业结构空心化的现状,更不利于美国自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这无异于打压其经济增长潜力[4]。

       第二,美国的产品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上,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产品比较优势主要在于劳动要素上,美国政府干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的结果是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在没有重大技术创新突破来造就新型制造业的前提下,其本国制造业很难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并且由于美国劳动要素结构失衡,很难以传统制造业回流来拉动大量就业。

       第三,美国制造业整体性回归脱离实际,具有一定的局部性和暂时性。这不仅受限于美国当前产业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业萎缩和产品链断层,以及零部件供应商与机械维修国内配套不完整,而且受限于从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既得利益的美国企业撤出、回迁成本。尽管美国政府在政策上不断推进制造业企业本土回流,但由于企业的逐利行为,成本控制与市场收益才是美国企业在回流决策中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在成本控制方面,从美国在华制造业企业回迁动力来看,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相对于从前大幅下降,但相对于美国,中国劳动力成本价格仍具有决定性优势。以中国工厂普通工人15%~20%的年工资增幅计算,预计2015年中国对美国的成本优势仍达39%。此外,对于生产线已经或打算转回美国的部分企业,中国劳动力成本升高并不直接导致其撤回美国本土,这些企业亦可选择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其他地区。企业生产线从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亚洲国家搬回美国必然会遭遇人力成本上升,然而一部分企业仍然转回美国的真正动因在于供应链缩短,从而减少运输环节等供应链的成本支出并减少库存,反而有助于毛利率提升。企业生产线迁回美国后,借助工厂高效化、自动化等技术创新和生产革命来缩小国内外人力成本差距,这是企业回流后保持产品价格优势的最有力途径。

       (2)在市场收益方面,企业将生产线撤回美国,这对于大部分主要产品服务于欧美市场的企业来讲,能够更加贴近市场,加快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当中国等亚洲国家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相对于美国市场有所提升时,综合考虑相对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目标客户、供应商等一系列因素,一些企业选择了将一部分生产线转移回美国,以便于更快地回应北美市场的需求。美国户外产品生产商Outdoor Great Room认为,在美国生产能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延误,因为本地生产能够带来更快速的反应时间,无论是产品交付还是质量问题,以及更高效率的生产。两年前,该公司因为一次海啸导致交货晚了两个月,但该公司根据业务情况将部分生产基地搬回美国后,去年产品的毛利率提高了35%[5]。

       结合上述分析得出,美国“再工业化”的实现路径并不具备整体制造业尤其是一般制造业“产业回归”的完全条件,回流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法逆转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大趋势,在后危机时代,美国必然期待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快速转向经济可持续增长模式。那么美国“再工业化”路径选择的长久之策应该着眼于对资本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产业本土化”,带动传统产业的技术革新,突出本国内部核心科学技术的创新优势,并配以适宜的制度创新为科学技术创新提供有效激励机制,以构建美国“再工业化”的创新动力体系为根基,提升产品高端环节的国际竞争力,保持制造业创新和发展的开拓者地位。

       3 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体系的条件要素分析

       3.1 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体系的理论模式

       根据迈克尔·波特[6]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菱形理论),美国突出高端制造业的核心创新优势来推进“再工业化”进程,必然要在企业和产业层面进行展开,以此构建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体系联动模式(见图2)。企业层面的条件包括美国高端制造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产业层面的条件包括美国高端制造产业的相关产业、支持产业;支撑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的中间介质要素包括创新机会、生产要素、市场需求、政府,其中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为主观要素,创新机会和政府为客观要素。

      

       图2 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体系联动模式

       3.2 条件要素的联动作用机理

       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体系联动模式是一个多方联动的“动力系统”,体系模式中的每个条件要素都会强化甚至改变其他条件要素的作用表现,拥有体系模式中的每一项条件要素优势不必然等于拥有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需要模式中的每一环节充分发挥联动作用,方可激励美国把握“再工业化”浪潮中高端制造业的核心创新基础,并驱使美国产业升级建立在核心创新基础上,从而在未来国际贸易竞争市场中占有比较优势,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3.2.1 企业层面与产业层面的条件联动分析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企业竞争作为美国高端制造企业“本土化回归”推进核心技术创新的三大条件,涵盖单个美国高端制造企业在本国内的基础形态、组织形态、管理形态,以及国内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当趋向于核心技术创新的美国企业战略、结构、竞争得以规模性发生并持续,而且最终能够形成较为成熟的创新型企业合作竞争集群,那么这将带动美国高端制造产业的周边相关产业以及上游支持产业的协同升级,同时相关与支持产业的优化也将反助力于企业核心技术创新的持续性生成。也就是说,在整个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体系联动模式中,由企业核心技术创新引领的产业集群是塑造美国竞争优势的本质关键。

       3.2.2 支撑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的中间介质要素联动分析

       构成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体系联动模式,并支撑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的中间介质的四大要素是创新机会、生产要素、市场需求、政府,四者具有双向作用、相互联动。其中,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作为主观要素,是推动美国“再工业化”并抢占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动能;而创新机会和政府政策作为客观要素,是整个体系联动模式中的牵引力和方向盘,创新机会往往无法提前预期并加以控制,政府政策的影响也不容漠视。

       (1)主观要素。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是决定美国高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本土化回归的主观能动力。一是关于生产要素。美国突出高端制造业核心创新优势来推进“再工业化”所涉及的生产要素主要为高级生产要素,即创新所需的技术资源、资本资源、科研型人力资源、政策机制资源等。这类高级生产要素大多很难从外部直接获得,需要美国在资本和人力大量持续投资的基础上,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和产业链条这两个层面中发生从初级到高级的变革与重新组合,这即是实现高级生产要素的创造过程,更是建立起高端制造业强大而持久的创新优势的内在核心[7]。二是关于市场需求。美国高端制造业的创新型产品需求不仅是国际市场需求,更包括国内市场需求,这是由于成功的产业必然先经过国内市场的搏斗,迫使其进行改进和创新。美国提升产品的市场需求并抢占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取决于高端制造业创新所需的高级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和精致程度。稳步趋增的市场需求既是美国高端制造企业发展的动力,又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源泉,同时也激励着高级生产要素的重组创新。

       (2)客观要素。创新机会和政府在构建美国创新型竞争优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创新机会包括企业科学技术创新、生产成本突高、传统产业技术断层、市场需求骤增、政府的重大决策,等等,基于此,创新的机会事件可能引发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体系联动模式各个条件要素的关键变化。二是政府是影响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体系中各个条件要素联动方向的关键要素,可产生正面影响,亦可产生负面影响[8]。政府的补贴、教育、和资金市场等政策将主要作用于生产要素和产品需求,进而影响企业和产业层面,但它并不是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

       3.3 美国“再工业化”成为创新增长动力的核心着力点

       在后危机时代,美国经济得以稳定,是因为美国长期处于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先地位,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美国的政府、企业和社会对创新活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美国“再工业化”进程中,已瞄准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机遇,在新能源、信息、生物、航天、新材料、3D打印等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领域进行前沿技术创新的扶持,以培育未来竞争的新优势。美国如果以“再工业化”为契机,使之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内生性动力,毋庸置疑将必须继续突出高端制造业核心创新优势,并将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建立在核心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以创新驱动增长。基于上文提出的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体系理论模式,美国以“再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增长主要来自于对高级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进而发挥高级生产要素边际收益规模性递增的功能。高级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和精致程度是决定美国高端制造业强大而持久的创新优势及国际竞争优势的内在核心,因此美国以“再工业化”推进创新型经济增长动力的核心着力点应在于推动和发展高端制造业创新所需的技术资源、资本资源、人才资源、机制资源等高级生产要素配置结构的不断革新和演化,不断发挥创新优势来保持高端制造业的技术领先、研发领先和制造领先。换句话说,美国产业结构升级是在这些高级生产要素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结构配置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4 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路径对我国制造业创新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体系的理论模式和实现路径的解析可知,美国以“再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应主要来源于高级生产要素的配置结构,也就是在一定初级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基础之上,不断追加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通过高级生产要素的配置结构革新和重组实现创新,发挥高级生产要素边际收益规模性递增功能,从而驱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从我国制造业长期陷入“高增长、低创新”的症结现状来看,我国制造业要实现依靠创新驱动增长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意味着我国当前应更着力于对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为期待来临的大规模高技术创新做好充足筹谋。结合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体系中的高级生产要素,我国制造业高技术创新体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于技术资源、人才资源、资本资源、机制资源四大主要高级生产要素的创造和重新组合,以激励创新活动的发生。

       4.1 技术资源

       国际上认为核心技术产生的孵化器是实验室经济,这是由于科学技术创新是无数次的实验和不断的努力所产生的结果。核心技术创新的实现离不开一个庞大的且功能强大的现代化实验室。美国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科学技术创新的国际领先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实验室经济发达程度极高,已位列实验室经济大国之首。然而,我国当前并没有这种发达而庞大的实验室经济体系,很难突破知识资源向技术资源转化的鸿沟壁垒。纵使我国现有很多经济开发区存在,但开发区也仅仅有助于将技术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的孵化,并不是技术资源产生的孵化器。鉴于实验室经济在我国的匮乏程度较高,我国应加快实验室经济的有效投入和建设,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物质基础。其中,发展以企业方式运作的现代化实验室是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模式。

       4.2 人才资源

       我国当前技术创新人才基本分布于4个领域:国有企业(尤其央企)、民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国有企业方面,对技术创新的努力远远不及靠垄断获取利润层面的重视;在民营企业方面,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崛起的30年中各方面的积累仍较为薄弱,无论从基础层面还是从体制层面,都难以支撑核心技术创新的发展;在高等院校方面,由于产学研对接尚不完善,很难将知识资源顺利转化为技术资源,因而专注于技术创新研究的激励性不足;在科研院所方面,不仅存在知识与技术的转化障碍,而且当前尚存的科研院所基本上是上世纪90年代集中创办的,科研条件优越性欠缺,现已很难聚集高端创新人才。从以上4个领域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创新型高端人才基础方面的差距较大,并未形成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因而技术创新的动力明显疲软。我国亟待整合创新人才领域,打破所有制分割和条块分割,以尽可能实现人才流动性互促。

       4.3 资本资源

       美国等发达国家核心技术创新资本筹集的基本模式是以政府为导向,带动社会资本的跟进。技术创新无法单独靠社会资本完成,一方面是由于技术创新的中长期概念,另一方面是由于技术创新成败的高风险性,如若政府导向一旦丧失,社会资本也不可能继续跟进。创新投资是美国产业投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是我国产业投融资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从我国政府过去出台的4万亿元投资一揽子刺激政策来看,投向于基础创新的资本总数却很少,根本无法完成政府导向功能,更不可能出现社会资本跟进。我国政府应有计划地对创新领域投入导向资金,进而带动社会资本跟进。

       4.4 机制资源

       我国政府应借鉴美国政府经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创新的引导和服务,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用创新支撑体系和长效机制。一是加强战略引导,即把自主性核心技术创新与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结合起来,并围绕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细化并完善配套措施,以强化督促检查。二是健全创新投入的分配机制,即通过设立政府创新基金,并以创新资金的效率化不均等分配机制,将有限的创新投入有效集中于关键的创新领域和机构中。三是加大创新的财税支持力度,即增加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以及研发费税的扣除力度。四是推动发展创新型产业集聚,即切实地打破创新行业壁垒,放松创新相关的金融经济管制,并完善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必要配套服务,以引导创新型企业的合理性聚集,充分发挥连锁效应。

       5 提升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体系发展水平的对策

       5.1 创新资源投入的配置与管理

       5.1.1 建设区域性制造业创新资源共享体系

       我国应做好各方力量的统筹协作,集中精力发掘已有资源来整合和共享各区域内的制造业企业创新资源网络,将区域性创新资源共享体系建设作为本区域发展的长期重要战略举措来进行长远规划,通过统一资源和空间布局来构建以制造业企业为核心,并辐射周边区域的制造业创新资源网络系统。

       5.1.2 市场机制驱动技术创新体系资源优化配置

       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内在驱动力,因而我国应充分利用市场竞争与价格机制对创新资源进行良性推动,即发挥竞争机制、供求机制、激励机制、价格机制、约束机制实现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资源的有效流转。市场机制驱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措施如下:

       (1)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动态。制造业企业应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预期未来市场走势和机遇,建立并维护研发的潜在合作伙伴关系,做到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双向共享,以探索创新的可能因素。高等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可以基于科学技术进步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适应于市场未来需求,积极研发具有潜在市场需求和良好发展前景的科技产品,并及时明确知识产权,寻求有关的合作伙伴企业,共建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2)在技术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可行性,选择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具有研发优势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合作伙伴,从而保证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在选择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技术和资源互助互补的企业,从而以市场为切入点,共同开发应用空间广阔的新技术与新产品。此外,我国应通过知识产权许可、转让以及知识入股等形式对自身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和推广来获取利润回报。

       (3)建立科学合理的制造业创新体系资源评价管理体制。我国制造业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资源的有关管理体制,例如:制订相关规章制度以实行标准化统一化管理;建立合理的创新体系利益分配机制、激励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危机防御机制等。基于此,使市场机制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调节配置,提高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风险规避能力。

       5.1.3 以效率为导向设计技术创新资源的分配机制

       我国制造业发展至今,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一直积极重视制造业企业和产业的发展,纵使对相关技术创新资源的投资力度逐渐加大,但仍扭转不了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不高的颓势[9]。探究其原因,我国实质上存在投入过剩、产出不足的症结。导致这种投入产出失衡的根源可以归结为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分配机制的陈旧落后,不以效率为导向的分配机制终究会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技术创新资源的国有所有权分配制度和大型制造业国有企业的垄断性质是严重阻碍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双重因素。这是由于,我国当前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主要分配方式是国家所有权制,这导致大型国有企业在关键技术创新资源保有量上占有绝对领先地位,但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明显不足,因而研发人员很难具有技术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技术创新效率将大打折扣,加之国有企业的垄断性质也抑制了技术创新效率的主动提升。因此,在坚持所有权机构多层次化的基础之上,建立新型技术创新资源的效率分配机制显得尤其重要。具体如下:

       (1)按现代企业制度标准逐步建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既应与国有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直接参与人员的持续贡献强度挂钩,也应涵盖其他管理人员对技术创新有效管理的效果评价。此外,我国还应继续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解决国有企业研发与个人研发的知识产权问题。只有进一步明晰并充分保护创新的知识产权,允许技术创新参与人依据知识产权内容进行有效的利益分配,才能激励科技人员勇于创新。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是影响国有企业能否可持续创新,以及未来技术创新发展走势的关键环节。

       (2)鼓励和扶持非公有制的其他所有制企业在特定制造业行业开展核心技术创新,注重技术创新的全球化溢出效应。我国应对不同类型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实力和管理水平上的差异进行清晰认识,当不同类型企业在制造业行业内部存在着技术扩散的多重途径和选择余地,则有助于制造业整体技术效率的提升。在制造业行业内,非公有制企业存在技术扩散效应,其方向是由非公有制企业向公有制企业扩散,这代表国有资产比重下降将有助于技术创新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我国制造业企业要充分抓住当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国际分工调整与重组这一重要机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利用技术引进、共同开发等形式,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从而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5.2 调整制造业内部市场结构激发创新

       5.2.1 通过积极培育大型企业来提高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呈正相关。在制造业中,小型企业过多将导致竞争过度和市场扭曲,较低端的过度竞争将引发资源浪费且削减企业创新积极性,技术创新效率也随之降低。只有保证我国制造业的集中化程度,才能够具备创新的实力,这即是世界大型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企业一直以来不断并购、重组的原因。然而,我国制造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的弊病:“一小”是指多数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二多”是指企业数量多、产品低水平重复多;“三低”是指多数企业科技含量低、生产能力低、管理水平低。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实行大企业战略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政府应在财政政策、信贷手段、税收制度等方面作出努力,培育制造业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5.2.2 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来实现企业规模经济

       制造业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具有规模效益。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仍略显不足,且缺少同国外大型制造业企业竞争的优势企业,较难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作用,进而导致我国制造业产品成本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削弱。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来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经济:一是企业和产业层面,我国制造业企业应在国内市场需求得以满足的基础上,使企业发展充分迎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形成制造业战略性产业群体,突出整体竞争力。二是政府层面,我国政府应增强调控能力,将重大技术装备的配套性生产作为契机,打破所有制约束和地域性界限,推进制造业企业资源整合和战略性重组,最终建立综合实力较强的先进制造业创新基地。

       5.2.3 突出制造业企业核心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制造业企业,同时企业也是市场经济增长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突出制造业企业核心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需要遵循以下几点:

       (1)调整产权结构、完善产权关系,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紧密结合产权所有制的完善和创新,明晰的产权边界和规范化的产权运作管理是制造业企业早日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化经济实体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要点。

       (2)健全市场经济的退出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企业竞争中的退出机制是市场经济对于企业在自然选择上的主要表现。市场竞争有所淘汰才能够激发企业技术研发的动力,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创新,逐渐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我国应推动创新风险转移机制的构建和完善,积极倡导制造业企业的拼搏冒险精神以努力创新。

       (3)可以借鉴美国制造业企业成功的理论实践经验,建立科学完备的产品标准工艺流程和组织结构,通过引入制造业企业实施创新的管理和绩效考评制度,明确企业创新的整体运行效率和预定目标,以管理为基础、创新为手段,从而实现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信息网http://dc.xinhua08.com。

标签:;  ;  ;  ;  ;  ;  ;  ;  ;  

美国“再工业化”的路径选择与启示:创新驱动型增长_再工业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