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思维与人类智力发展研究_联想论文

联想思维与人类智力发展研究_联想论文

研究联想思维 发展人类智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智力论文,思维论文,人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联想是人类最主要、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它贯穿于其它各种具体的思维活动之中。联想不仅局限于人的狭隘的经验和已知的范围之内,凡是由某一个现实刺激引起的由此达彼的思维活动都是联想。联想有层次高低之别,各层次有着不同的意义。多实践、多读书,不断丰富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是培养、增强人的联想能力的关键;得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培养、提高人的联想能力也很重要。

联想(尤其是高层次联想),作为人类特有的思维能力,理应得到人们对它的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然而未能如此。尽管近代西方心理学史上曾有过联想主义心理学派别,联想心理学一度占了优势,但是,由于其理论根基不牢,缺乏说服力,因而未能把人们对它的认识推向前进。而今,随着思维科学的深入发展,随着人们对智力开发的需要程度的不断提高,该是我们对联想这一思维形式好好地加以研究的时候了。这对于发展人的智力,提高人类的自我认识能力,进而增强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不能不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联想——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

什么是联想?按照传统的观点,联想就是当我们受到一个刺激,就会由这个刺激引起我们对别的刺激的映象。例如,看见一只羊就想到自己家的羊,看到牛就想到犁,看到茶杯就想到茶壶等〔1〕。 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未免太肤浅,太狭窄。对于联想的定义应该扩展开来,赋予其新的更广泛更深刻的含义。

按照我们的见解,联想就是由此达彼的思维活动,即由一个现实的刺激(实际事物的或语言的)引起的对其它事物的映象或想象。这里所谓的“其它事物”,可以是经验内的,也可以是经验外的;可以是已知的,也可以是未知的;可以是感性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非现实的,等等。对于经验内的和已知的现实事物来说是映象,对于经验外的,未知的和非现实的事物来讲则是想象(即猜想、设想、预想或构想)。我们主张,联想也包括由现实的刺激引起的对经验以外的、未知的和非现实的事物的想象。总之,凡是由某一现实的刺激引起的由此达彼的思维活动都是联想。

人的思维形成有多种,但是,联想是最主要、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它贯穿于各种具体的思维活动之中,是其它各种思维活动的基础。从最简单的思维活动,如识别和记忆(回忆),到复杂的思维活动,如概括和分析,从忆旧到创新,到处都离不开联想,到处都闪烁着联想思维的光辉。

人的(除感觉和知觉等单一心理活动之外的)全部心理活动过程,从本质上说来都是联想的过程,或者说,联想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过程(即思维过程)的实质。我们可以用联想这个范畴来概括人的(除感觉和知觉之外的)全部心理活动(思维活动)的过程。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范畴只是区分了人的认识的高低不同层次,而未能揭示人的心理活动(思维活动)过程的实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及理性认识(如看到石头落地想到地球有吸引力等)属于联想的范畴,就是感性认识,有的(如看到人家的羊想到自己家的羊,看到茶杯想到茶壶等)也属于联想的范畴。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智力程度(注意是联想能力)的差异。人有很高联想能力,因而能够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从而形成对世界事物及世界整体的深刻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动地改造世界。动物(包括猿类及其它灵长类动物)只有简单的联想能力(动物的联想只是一般地条件反射而已,在本质上它不同于人的思维活动),因而不能形成对世界事物及世界整体的深刻认识,也就不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

智慧,这个闪光的字眼,究竟它的含义是什么?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智慧高低主要地并不表现在其知识的丰富程度,而表现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上(当然,后者离不开前者,后者必须以前者为基础)。而创造思维的本质就是联想。这就是说,联想能力是一个人智慧高低的主要标志。

二、联想的分类及各自的意义

《基础心理学》一书说,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后经多人重复、修改,联想划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三大类。例如,看见王朝就想起马汉,这就叫接近联想;见到某人就想起一个面貌与他相似的人,这叫类似联想;见到一个特别高的人就想起一个特别矮的人,这叫对比联想〔1〕。我们认为, 这里列举的三类联想在本质上属于同一类——都是低层次联想(或称简单联想)。

既然我们主张联想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含义,因而,对于联想的类别亦应作新的划分。按照其不同性质和特点,我们主张把联想区分为低层次联想(或称简单联想)和高层次联想两种基本类型。高层次联想又有间接联想、类比联想、因果联想、种属联想和辩证联想之别。以下,我们按照简单联想、间接联想、类比联想、因果联想、种属联想和辩证联想的顺序,分别将各种联想的特点及其意义作简单叙述:

(一)简单联想

这类联想的特别在于,思维活动的内容局限于本人的生活经验和已知的范围之内,无创新意义。这类联想又有各种不同情况:两个事物或者在空间上接近,或者在时间上相伴或相随,或者在作用上相关,或者有明显而确定的因果关系,或者在形状与结构上相同或相近,等等。这样,一感触到其中的一个马上会想到另一个。譬如,一说上街买菜,马上便想到拿钱拿菜篮子;一看见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在街上走,马上便想到去幼儿园接孩子;一说有客人来,马上想到收拾房间等。

简单联想固然是低层次的,但是,对其意义不可低估。其意义主要在于:第一,它有益于人们的记忆。首先,它能帮助人们克服遗忘,恢复记忆。例如,你到街上去本来要做两件事,一是去邮局寄东西,二是去商店买东西。由于注意力过分集中于去邮局而把买东西的事给忘记了,可是当你走在路上偶尔看到别人手中拿着你要买的那件东西时,你会忽然想起去商店买东西的事。由于种种原因,遗忘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有时,为了记起某件被遗忘的事情,长时间冥思苦想未能凑效,后来由于遇到某个偶然刺激使你一下子恢复了记忆,这意外的收获往往会使你喜出望外。其次,它又能深化(强化)人的记忆,使人防止遗忘。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事物如果孤立地记忆它,那么往往印象不深,记忆不牢,把它同其它事物(特别是我们所熟悉或者比较容易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去记忆,那么我们对于这个事物的记忆就深刻,就牢固。譬如,我们乍到一个生地方去,为了记住自己的住处,往往要看看周围有些什么明显的标志(如特殊的建筑物等),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这样,一看到这些特殊的标志马上就会想起自己的住处。用联想的办法强化记忆,对于人们的学习大有裨益。例如,学习外语记忆单词的读音是一大难题。如果能从生活中找到一个与该单词的读音的联系且为我们所熟悉的事物,这样只要记住了这个事物也就记住了该单词的读音。譬如,在俄语中党(JIaPTия)一词的读音(谐音)是“八路军”, 而党与八路军的关系又是人们所熟知的,这样,只要记住了“八路军”也就记住了“党”(JIaPTия)这个单词的读音。

第二,更重要的,简单联想是人们正常工作与生活的基础。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联系。人们只有正确地把握并及时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正常的生活与工作。试想,一个人要点火不知道找火柴,要切菜不知道找菜刀,要洗衣服不知道开水龙头,要写字想不到找钢笔,那么,他怎么能自立地生活与工作呢?这样的人,与其说是一个活人,倒不如一个机器人——机器人也能按照人的指令自觉地进行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简单联想的能力,那么他也就失去了正常生活与工作的能力,就变成了一个木偶或白痴。

(二)间接联想

这是一种有着中间环节的联想,或者说,是凭借一定的中介而建立起来的联想。譬如,一看见场上的草垛失火了,马上想到找灭火器或水,一看没有灭火器或水于是又想到用土埋,为了端土又想到找铁锨或簸箕。这样,由火到铁锨和簸箕就是包括水和土等中间环节在内的间接联想。

间接联想的意义在于:第一,它能给人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展示了人类在解决问题时特有的智慧。例如,为了过河人们想到桥,因为没有桥又想到船,既无桥又无船,人们又想到以绳索代桥。这样,经过一系列的联想,过河的办法就有了。第二,它能给人以预见能力,使人的活动具有计划性。譬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由发展经济想到发展科技,又由发展科技想到发展教育,由发展教育又想到发展基础教育,由发展基础教育又想到搞好师范教育,加强师资培训等。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联想,就使我们对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了预见性,并能制订出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教育发展规划。

(三)类比联想

是指人们受事物的相似性的启发而产生的由已知到未知或者由一个现实事物到另一个现实之外的事物的想象。譬如,富兰克林受水的流动的启发想到电也是流体。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受给甜瓜打顶的启发学会了给棉花打顶的技术。

类比联想的意义主要在于对人的思维具有启迪作用。第一,它能启迪人的思维,使人产生科学幻想。例如,看见小鸟、蜻蜒在空中自由飞翔,于是生出了飞上蓝天的幻想。看见树叶在水中漂浮荡漾,于是生出了乘坐工具在水中航行的幻想。看到萤火虫发出的亮光,于是生出了点灯不用油的幻想。看到代替人的体力劳动的机器,生出了制作代替人的脑力劳动的机器的幻想。科学发端于幻想。有的幻想初看起来尽管很离奇,可是,在历史条件具备以后幻想就会变成现实。

第二,它能启迪人的思维,使人领悟世界奥秘,完成重大的科学发现。譬如,化学家凯库勒由人的手臂相挽悟出了分子的结构形式——原子是怎么结合为分子的;由蠕动的蛇悟出了苯分子中原子的排列状态——环状结构。卢瑟福受太阳系结构的启发悟出了原子的结构形式——“小太阳系模型。”惠更斯受声的特性的启发想到光也有波动性等。

第三,它能启迪人的思维,使人实现技术上的重大发明与创造。有史以来,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大道上,技术成果琳琅满目,其中许多是类比联想的杰作。譬如,鲁班发明锯是由于上山伐树时被路边带刺的野草划破了腿而受到的启发。法国青年医师拉埃内克受儿童玩木棍游戏的启发而发明了听诊器——一天他在街上走,看到孩子们弄了一根很长的木棍,一人在这端敲打,一人在那端贴上耳朵听,这边一敲,那边高喊:“听到了!听到了!”威尔逊受山顶云层中产生的太阳光环的启发研制成了研究放射性物质的装置——云雾室。安德逊利用它发现了正电子。还有人从小孩子玩的翘翘板游戏受到启发解决了自动开关的设计难题。

另外,类比联想还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科学实验的方法——模拟方法和模型化方法。这些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工程建筑,公安侦察和军事演习等若干方面,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类比联想还能扩大人的知识。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说:“类比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人们一旦在一个领域里解决了问题,它的结果就可以推广到另一个领域,一个系统可以作为另一个系统的模拟计算机。”美国数学家维纳在研究了生物系统的反馈机制以后把它运用于技术系统(机器)和经济系统,发现不同的物质系统存在着同样的反馈机制,导致了他的名著《控制论》的问世。

由于类比联想超出了人的狭隘生活经验和现实与已知的范围,因而是创造性思维的典型形式之一。

(四)因果联想

因果联想又分为由果到因的联想和由因到果的联想这两种情况。

所谓由果到因的联想是指由某一现实刺激引起的对该现象的原因的猜想(假想)。这种联想的意义主要在于科学发现方面,它是人们发现客观规律,揭示世界奥秘的最主要的途径。

人类来到世间,面对万千世界一切都曾是个谜。人们为了自由地生活,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就需要认识周围的事物,掌握其本质和规律,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对有关现象的原因加以追溯、探求,于是由果到因的联想就产生了。通过由果到因的猜想、设想,最初提出的观点叫做“假说”,当假说被后来人们的观点所证实的时候那就是科学。迄今为止,人类在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大都同这种联想有关。譬如,牛顿由苹果落地、石头落地想到地球有引力。阿基米德由人在水中身体变轻想到水有浮力,哥白尼由太阳东出西落循环不已想到大地是个围绕太阳不断旋转的球体。还有,在天文学方面人们发现天狼伴星和海王星。在人体科学方面哈维创立“血液循环理论”,在化学方面拉瓦锡推翻“燃素说”而创立“燃烧即氧化”的新理论,在微生物学方面巴斯德创立细菌学说等,都是得益于由果到因的联想。

所谓由因到果的联想,是指由某一现实刺激引起的对该现象可能导致的后果的预想。这种联想的意义在于,它能给人的科学预见的能力,从而使人的活动具有自觉性,计划性。譬如,当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时,人们自然会想到群众生活所面临的严重困难,从而尽早采取解救措施。

人们由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和工厂里排出的废水、废气,想到工业的发展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从而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于是把治理环境当成了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

人们由人口的急剧膨胀想到地球的承受能力总是有限,为了人类的继续生存,于是提出了计划生育问题,并着手研究宇宙科学和航天技术,以备将来向外星球发展。开辟人类生活的新天地。

科学预见的能力是人类所特有的。它大大提高了人类生存的能力,它能使人们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这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五)种属联想

这是指由一般到个别或由个别到一般的联想,譬如,你由商品这一概念想到商店里摆的各种各样的东西,由“地球有吸引力”想到苹果的落地、石头的落地等,这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联想。医生在观察和了解了病人的病情之后想到他患的是什么病并作出相应的诊断。你看到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想到这是光的折射等,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联想。

种属联想的意义在于:第一,它能使我们正确理解一般性概念和原理,或者使我们正确认识与把握个别事物(或现象)的普遍性本质。第二,它能为人们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提供方法(理论)指导。第三,它还能扩大人的知识。人们一旦从个别个中找到了一般,那么也就大致地把握了同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别。

(六)辩证联想

主要指由事物的正面想到事物的反面(或者相反)的联想。譬如,人们由车辆的增加(正面)想到交通事故的增多(反面);由工业的发展(正面)想到粮田的减少和环境的污染(反面);在工作顺利时(正面)想到要戒骄戒躁,不忘乎所以(反面),在工作遇到挫折时(反面),想到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树立信心(正面)。

辩证联想是以对事物辩证本性的深刻认识为其思想基础的。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两个对立面的统一(或者说,都具有两极对立的性质),因而,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必须坚持两点论——既看到事物的正面(或反面),又看到事物的反面(或正面)。

辩证联想的意义在于:它能使我们全面地看问题,避免思想上的偏向性和绝对化,从而实现对事物的科学认识。

除上述种种联想之外,还有一种介于高低层次之间的联想——需求联想。譬如,当人们行走劳累时,有人想到制造一种能帮助人走路的工具。晚上,公路上迎面驶来的汽车的车灯耀得人睁不开眼,于是有人想到采取一种措施使车灯只照路不耀人眼。夏天,面对威风凛凛的雷电对人的生命安全的严重威胁,有人想到采用一种方法既能使人免受雷电之害,又不影响正常的走路或生产,甚至有人还想到收蓄和利用雨天的雷电作能源,变害为利等。

需求联想是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其客观基础的。尽管在形式上比较简单(它的形式似乎不需要很高的条件),然而,它却有着特殊的意义——是创造性思维的的初级形式,是科学向前发展的原本动力。它在形式上切近低层次联想,在本质上却切近高层次联想。

高层次联想区别于低层次联想的地方在于:第一,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低层次联想,思维活动的内容局限于本人的狭隘生活经验和已知的范围之内,而高层次联想一般则不受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局限。第二,两者所赖以形成的条件不同,低层次联想只需要一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作基础,高层次联想除要求有实际的生活经验和普通的知识(常识)作基础外,一般还要求有一定的(或专门的)理论知识;低层次联想只需要一般正常的智力,高层次联想则需要十分良好的,甚至特别优越的智力。第三,两者的意义不同。低层次联想一般不具有创造意义,只是对头脑中已有信息的简单再现,高层次联想则有着不同程度的创造性。

高层次联想与低层次联想的界限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高层次联想所涉及的内容一旦转化为思维主体的常识之后,那么,对于该主体来讲它也就由高层次变成了低层次。

在各种形式的联想中,以由果到因的联想为最高层次。这种联想的难度最大,所要求的条件也最高。实现这种联想往往要借助于种属联想和类比联想。

信息论所谓“提取信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联想的过程,提取信息主要靠因果联想和种属联想(或者是低层次的,或者是高层次的,大量的是低层次的)。

三、怎样培养、开发人的联想能力

一个人的联想能力固然与先天的智力素质有关,但是,对于一个正常智力的人来说后天的培养和开发则是更重要的。

培养、开发人的联想能力,最重要的就是不断丰富人的生活经验和理论知识。联想,作为人类特有的思维能力固然是人脑的机能,但是它的具体内容则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有着其客观的基础——现实的刺激和已往头脑中储存的信息就是建立联想的客观基础,即使创造性思维也不是纯粹的凭空想象,譬如,没见过山洞树洞的人就想不到建造房屋。没见过河岸边鹅卵石的人就想不到制造球磨机。没见过磁铁吸引作用的人就想不到地球的吸引力。不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人们就不可能迅速而正确地对某一自然现象作出解释。《信息论讲座》一书说:“从某一条消息中可以获得的信息与一个人的智力和知识背景有很大的关系。”〔3〕譬如,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证明“光速是不变的”, 这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只是叙述了一种物理现象,他可以记住这一结论,获得一点物理知识,但是,对于一位有理论素养的物理学家来讲却在这块基石上建立起了新的物理学理论体系。这里讲述的就是知识对于联想的重要作用。一个生活单调,知识贫乏的人是不可能建立起深刻而有意义的联想的。

生活经验与理论知识相比,前者是比后者更重要的东西。没有生活经验作基础,不仅有碍于创造能力的发挥,也有碍于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当前,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方面,普遍地存在看重书本而轻生活经验的偏向,这对于培养开发儿童和青少年的智力极为不利。应该引导儿童和青少年多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和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以增加他们的感性知识并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兴趣,还要养成他们动手的习惯和能力,这也有利于丰富他们的经验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研究联想的根本指导思想,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最根本的原则。强调生活经验和头脑中已有的理论知识对于联想的基础作用,正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离开了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理论知识,联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另外,培养开发人的联想能力还要注意从小培养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养成其勤于思考的习惯,这就要求家长和学校教师都应注意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方法问题。从四五岁起孩子的思维能力开始萌生(其记忆能力和识别能力是早就产生并发展着的),其重要标志是,孩子们开始思考并不时地向大人们提出这样那样的“蹊跷问题”,尽管有的问题提得幼稚可笑,然而这都是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一个界碑——儿童的认识向深处发展的开始。有的智力超常的孩子,幼小的年纪就能提出大人们想象不到的问题。家长和老师要保护孩子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切忌向孩子头上泼冷水。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坚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既注意传授知识,又注意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并把二者融为一体。

四、直觉和灵感是怎么一回事

关于直觉和灵感(又称顿悟),人们的议论颇多,但正确者甚少。

所谓直觉,就是对某一复杂现象或神秘现象我们一眼就看破其实质,一下子就悟出其奥秘。所谓灵感,就是指有的问题我们久思不得其解,待搁置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受到某个偶然的刺激而顿开茅塞,豁然开朗;或者,有的现象虽说司空见惯,却对它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后来因受到某个偶然的刺激忽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或者,人们受到一个偶然的刺激当即产生出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联想等。灵感也包括文艺创作中因受到某个刺激而兴致大作,思路大开等。

直觉和灵感都是突发性的、对人的思想触动较大的意识活动。尽管它们产生于一瞬间,但却有着深刻的思想基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理论知识就是它们赖以产生的理论基础。它们在形式上尽管有些离奇,但本质上却不同于神话和梦幻,而是科学思维的方式——只不过是联想的特殊方式而已。至于一般地称直觉和灵感不受逻辑规则的限制,是非理性思维,这是不妥当的。那么,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呢?我们认为,坚持反映论原则,承认思维(即联想)的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理论知识为基础,这就是最根本的逻辑原则。难道直觉和灵感是违反上述规则的吗?另外,灵感有的又是对某个问题长时间集中思考的产物,不然就不会使问题在思想深处扎根,也就不可能达到对它的十分敏感和一触即发的态度。所以,对于直觉和灵感不要单纯寄希望于个人的天资,而要依靠勤奋的学习,对问题的刻苦钻研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一个平常不好好学习,不细心观察生活,不刻苦研究问题的人是难以产生直觉和灵感的。说直觉和灵感是非逻辑思维、非理性思维,这表现了在科学上的轻率和肤浅,只能导致人们的思想混乱,并严重妨碍人类智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注释:

〔1〕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第420页。

〔3〕程明、朱筱:《信息论讲座》,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年版。

标签:;  ;  ;  ;  

联想思维与人类智力发展研究_联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