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积极性的培养研究论文_张昆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积极性的培养研究论文_张昆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也不例外,因为高年级的小学生自身的学科比之前的科目要多很多,其自身的精力有限,学生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导致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一些学科。同时,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小学生缺乏积极的学习习惯,最终影响了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积极性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实现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但是受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一言堂形式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走出传统教学的束缚,而是依然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形式。在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经过前几年的积累,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数学依然是令他们感到头疼的学科,在数学中,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教师很少让学生参与数学课堂互动,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信受到打击。要想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师要认清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被教师的教学形式所吸引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然提升。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的问题

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为了追赶教学时间,一些数学教师在授课中只允许自己讲,而不允许学生有参与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打压。我们都知道,学生是课堂知识额的接受者,如果教师不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如何能用心感受教师的授课,并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呢?一节成功的课堂是教师的精彩讲解与学生的认真聆听、互动的结合,离开其中的任何一方面,课堂都将成为一种形式。

2.学生课堂交流的问题

接受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成为习惯的学生,在课堂中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即便有自己的想法,也是教师不问学生就不回答的状态。有些学生虽然在课堂中无法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但是出于自己面子的问题,他们不主动问老师;一些学生自身数学能力不太突出,学习自信受到打击,不主动问老师或同学,而只有当教师主动问他们的时候,学生才会告诉老师事实。通过这些现象可以看出,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数学状况沟通较少,如果教师能及时与学生沟通,不会依据学生的成绩而另眼相看,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并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那么可以顺利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3.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

习惯是影响一个人成败的决定因素,当前高年级的小学生学习的科目较多,他们自身的学习精力有限,所以在数学中,经常有有一分的热度,心定不下来。在平时的学习中,他们积极预习的习惯不突出,反映出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另外,小学生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分析,常常看到他们在学习的样子,其实内心在想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造成学习“假象”。还有一些学生课堂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聆听教师讲课,课下也不及时提交数学作业等。综上这些现象,可以反映出小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也反映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不积极,需要引起数学教师的关注。

二、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积极性的策略

1.创设情境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完成小学学业,还应为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打基础。鉴于小学生爱分析、缺乏主动性的现象,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影响下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情境的创设,可以让部分数学“学困生”在简单的形式下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在具体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故事,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素材,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游戏等。只要能与数学教学相联系,只要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教师都可以进行积极的尝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分数乘法”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笔者为学生讲述了一个故事:“李先生是一个装修工人,在一次为客户装修中,他粗略地计算了一下,每小时可以装修房子1/5,那么,如果李师傅上午工作2小时的话,你觉得他会装修多少?”在提出这个故事问题之后,学生们很快计算出是2/5,笔者赶紧追问学生:“你们是如何计算出这个数的?”学生们用“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的方式计算出来。之后,笔者继续问学生:“那么,你们能不能分析一下,如果李先生工作1/4个小时,他能装修多少呢?”继而,学生很快想出1/5×1/4的列式。通过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不仅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上,还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数学积极性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突出主体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是主要的学习对象,如果教师一味地将自身作为课堂的主体,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师应坚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聆听学生的课堂声音,在必要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互动与探究。当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主体地位时,他们的学习表现与自主性就会提升。在突出学生地位的同时,对于主动性较为突出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学生鼓励及评价,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学习自信与主动性。

例如,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中,因为这一节的内容与学生之前学过的四则运算有所不同,其主要是分数的四则运算,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在课堂授课之后,笔者及时为学生出了一道分数的四则运算题型,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与探究。笔者在学生进行探究时进行巡回观察。在规定的时间到了之后,笔者让不同的小组代表发表观点,而笔者依据小组的表现与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评价,对于优秀的小组还进行了鼓励,对相对落后的小组找出落后的原因,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每个学生都鼓足了勇气准备后期的研究,他们的自信心提升,学习的主动性提升。

3.多媒体化

如果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只采取一种方式教学,是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数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为学生呈现与数学相关的图片、图形、视频等,让学生大开眼界,提升学生的数学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积极性。

例如,在“扇形统计图”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如果教师进行口头讲述的形式,会让学生觉得内容枯燥无聊,而如果教师通过多彩的画面呈现,学生的视觉被刺激,会主动投入学习中。为此,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一组家用水电的通知单,并将每个月的数字用不同的颜色呈现,之后将每个月的数据比例以扇形的形式呈现。学生们看到一把多彩的扇子出现在自己面前,都充满了学习期待。之后,笔者为学生提出一些另外的数据,让学生模仿多媒体中的画面进行描绘。如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彻底被提升,很快掌握了有关的数学内容。由此可见,多媒体的应用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的,可以为数学课堂带来极大的助力。

三、总结

新课程改革最终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提升自我。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教师认真地教和学生认真地学,才能体现高效的课堂环境,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数学教师应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让学生投入到互动与探索的领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吴玉兵.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分析[J].学周刊,2018(35):29-30.

[2]蒋芳德.基于以人为本背景下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3):92-93.

[3]田路.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现状的研究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03):45-51.

论文作者:张昆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积极性的培养研究论文_张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