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热点问题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本文是作者在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过程中,结合近几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撰写的关于教育热点问题的文章。文章着重探讨了教育热点的特点、成因与走势,并提出了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基本思路,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希望引起广大读者对教育热点问题的重视和研究。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的深化和事业的发展都与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按照特色理论制定的一系列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密切相关。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一系列科学论述,是我们党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作用。最近,中央印发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这对我们全面深刻领会特色理论的精神实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体会,学习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习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我国教育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几年我国教育热点问题的剖析,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研究教育热点在当前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中的特点、成因与走势,探讨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指导下,全党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化,教育事业也取得较快的发展。但是,在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过程中,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困难和矛盾,其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引发成教育热点。在不长时间里,教育热点已成为社会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教育热点本身所涵盖的内容及其所涉及到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不仅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联系教育、关心教育、评价教育的焦点,而且已经成为促进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热点问题解决的如何,不仅直接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正视教育热点,研究分析教育热点,提出解决教育热点的基本思路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通过对近几年教育热点问题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教育热点有以下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在特定时空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二是突出反映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并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近几年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热点涉及的内容不尽相同,其表现形式、作用及影响也不一样,但就整体发展变化看,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教育热点的范围、层次在扩展
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教师法》、《教育法》的颁布,教育战线的形势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好时期之一。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些人认为教育热点应逐年减少,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统计,1991—1995年“两会”(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关于教育的提案数分别为174件、176件、197件、182件和192件。在这些提案中,绝大多数是关于教育热点或涉及教育热点的,从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教育热点的增减趋势。此外,人民群众来信也是反映教育热点增减趋势的又一重要方面。国家教委1991—1994年受理人民群众来信平均每年2万件左右,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变化,就是反映意见、建议以及新情况新问题的来信明显增多,每年都以2%的速度递增,这些信件的绝大多数与教育热点问题有关。教育热点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它所涉及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教育观点、教育思想、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方面和一些与教育密切结合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深层次的问题上都有反映。过去,教育热点主要集中在筹措教育经费、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学条件、解决中小学生辍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等方面。现在,热点问题已从保障教育经费、解决教师住房和拖欠教师工资、制止乱收费等扩展到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大学生招生收费、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等各个领域。由此可见,一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化为解决教育热点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促使一些热点问题得以解决;另一方面在改革过程中,某些新的热点问题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产生了。
(二)公众参与程度越来越高
我们发现,社会上与教育热点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人,往往既是教育热点的直接参与者也是重要鼓动者。公众对教育热点的态度经过几年的演变,已由淡漠变为关切。主要表现是教育热点所牵涉的公众群体数量众多,如高校招生收费改革影响到千百万的学生和家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影响着数以亿计的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已引起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许多教育热点问题,是在学生、家长或其他社会公众的关切和鼓动下产生并广为人知的,如乱收费问题、学生安全问题、“贵族学校”问题等热点就是这样。此外,社会公众对教育热点的参与程度,还可以从新闻媒介对教育热点的大曝光、大讨论中窥见一斑。总之,目前公众对教育热点的参与程度之高,是前些年所不及的,而且呈现出日益增长的势头。值得指出的是,公众对教育热点的关注和参与,已不仅仅局限在发评论、谈感想的水平上,越来越多的公众为解决教育热点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并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以大力的支持和协助。旨在救助边远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据统计,到1994年底,海内外为“希望工程”捐款总额达3.6亿元,建立希望学校749所,救助失学儿童达101万人。又如许多企业纷纷捐款或设立专项奖学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完成学业。可见,正是由于公众的积极参与,教育热点才热得起来,同时也使社会各界成为解决教育热点的重要力量。
(三)教育热点具有两重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教育热点也不例外。教育热点不仅具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具有消极的一面,在一定条件下,积极与消极两方面会相互转化。在通常情况下,矛盾激化引起的热点是以问题或消极的方式出现的,人们通过认真研究和处理,使得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向积极方面转化;另一方面,少数教育热点本来是以积极的面目出现的,但由于引导不当或处理不妥,使其走向反面,从而转化为消极的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通常更多地关注到热点问题由消极的一面向积极一面的转化,而对与之相反的转化关系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尽管后一种转化关系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得比较少,但其影响和危害性却相当大。如涉及面大、影响时间长、社会争议多的教育集资问题就是如此。应该说,合理的教育集资是在我国穷国办大教育这一国情背景之下,依靠人民群众,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好办法,成为我国筹集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之一。实施之初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据统计,1981—1991年十年间,全国教育集资累计超过700亿元,修缮、新建、改建校舍6亿多平方米,完成了单靠政府预算拨款需要一百年才能实现的任务,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但是,由于一些地方相应的管理规章和政策措施不配套、不规范、不及时,甚至把集资搞成了硬性摊派,数额也脱离了当地群众的承受能力,加上其他部门在各种集资名目下的摊派,使乱集资成了某些地区加重农民负担的一个公害,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的集资办学积极性。实践告诉我们,对教育热点的两重性需要全面认识和对待,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将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四)突发性事件更易引发教育热点
最近几年来,因突发性事件而引发的教育热点比较多。如夏辉事件、夏令营中的较量、克拉玛依市特大火灾等事件,曾成为轰动全国的教育热点。“夏令营中的较量”只是客观反映了中日少年在夏令营中的不同表现,但由于新闻媒介的参与和争论,使这个原本十分普通的夏令营活动,很快成了热门话题。原因就在于在这普通活动的背后,存在着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培养人的问题上的不同教育观点,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可见,突发性事件虽然呈现的是偶然性的、局部的事件,但在突发性事件背后,却隐含着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深层次问题,而这些深层次问题则反映了事物本来的客观必然性。这说明,因突发性事件而引发的教育热点,偶然中有其必然性,今天不出现,明天也会出现;不因这件事诱发,别的事件也同样会诱发。我们认为,今后因外部环境、决策失误等原因造成的全局性的教育热点,会随着今后教育外部环境的改善和教育事业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而逐渐减少,但因突发性事件而引发的某些深层次的教育热点有可能逐渐增多。
(五)对教育“热点”的行政干预力度日益增大
许多教育热点曾引起了中央最高决策层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分别就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民办教师等热点问题作过重要指示。1993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先后4次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及时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国务院还把制止中小学乱收费作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点项目之一,明令要求1995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效。李岚清副总理对教育热点十分重视,1993年他亲自给七省(市)的主要负责同志写信,督促尽快兑现拖欠的教师工资;他还多次亲自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解决教育经费紧缺、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联合办学等一系列教育热点问题,并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国家教委近年来对教育热点的重视程度也显著提高,把教育热点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其中许多被列入了工作重点,从行政决策、立法执法、政策措施、工作部署和监督机制等方面都加大了解决教育热点的工作力度。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在国家教委1994、1995年度两次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都把教育热点作为重要内容加以突出强调。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1993年以来,国家教委单就制止中小学乱收费一项,先后下发的文件就多达15件。国家教委还会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以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乱收费问题等为内容的专项检查,先后派出检查组近20个,检查范围涉及全国24个省(市、区)。不少多年来迟迟不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当然也是热点问题),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强有力的行政干预下,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实践表明,对教育热点施以必要的乃至强有力的行政干预,是正确引导和及时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有效途径。
教育热点以不断增加的势头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为教育提供了改革和发展的机遇,也给教育带来了严竣的冲击和挑战,许多教育热点正是在这种冲击和挑战中应运而生的。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思想意识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冲击与磨擦以及人们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新思考与探讨,都不断促使人们对教育观、人才观的重新认识。而社会所进行的每一项重大改革都意味着社会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在特定时期都给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和焦点。其次,为适应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日益社会化。一方面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另一方面,社会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更多的希望和要求。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和作用,同样导致了热点问题的不断产生。再次,教育在不断深化改革、调整和完善已有方针和政策的过程中,也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或是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或是落后的管理手段、或是急于求成的心态等因素而引发教育热点。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传播媒体的普及,使教育热点的传播或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成为可能。一些教育热点可以说是在新闻媒介的参与、诱导,甚至某种夸张的报道下产生的。新闻媒介会对教育热点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是教育热点产生的一个不可忽视和低估的重要因素。
总之,教育热点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又有教育内部因素,也有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目前情况下,来自外部的社会因素的作用要大于教育内部的作用。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在解决教育热点问题上还是大有作为的,应该把解决问题的着眼点逐步从等待外部环境改善尽快地转移到教育内部的自身改革上来。应该说,全面正确地认识研究教育热点,把握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是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重要前提。
二
综上所述,教育热点已成为教育社会化和社会参与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看,多数教育热点也是改革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它不仅伴随改革的深化而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改革的进程或方向,可以说,对热点问题的解决就是新一轮改革的开始。实践表明,教育热点问题解决得如何,不仅关系到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各方面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的支持与否和支持的程度,而且还关系到能否为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甚至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在解决教育热点问题上,政府主管部门的态度和对策直接影响热点的升温或降温。所以,认真研究并妥善解决好教育热点问题,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
教育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对待和处理教育热点问题往往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消极心态导致的被动局面。一些同志认为,只要搞改革就会有热点,热点问题就象按下葫芦浮起瓢那样解决不了。于是采取静观姿态,期待热点问题自生自灭。二是焦虑心态导致的盲动局面。一些同志夸大热点的消极作用和影响,视其为洪水猛兽,并同改革对立起来,简单地用行政干预和生硬的表态来解决热点问题,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上述这两个误区的存在,实际上是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建立一个与深化教育改革、建立新型教育体制相协调、相适应的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有效机制?这里既有指导思想问题,也有具体操作问题。
分管教育工作的李岚清副总理曾就热点问题指出:“这些热点问题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已摆到我们的面前了。对于这些问题,《纲要》大都有原则规定,现在要抓紧制定一些规定或法规,引导其有序而积极地发展,尽量避免消极作用。”如果说,教育部门在对待教育热点问题上应该有一个明确指导思想的话,这就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它的内涵至少有三点:正视热点问题的客观存在是解决热点问题的前提;解决热点问题除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原则规定外,制定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法规规章是关键;而引导热点问题向积极方向有序地发展,避免消极作用则是我们解决热点问题的目的。
近几年来,国家教委按照李岚清同志的这一指导思想,在对待教育热点问题上,进行了积极而又慎重的研究和处理,努力探索解决热点问题的基本途径,已经并正在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加强调查研究、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做好热点问题的预案和部署工作。加强热点问题的预案工作是解决热点问题的前提。从近几年国家教委的工作部署上看,显然注意到了两个环节,其一是预测出台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可能引发的热点问题以及与当前政策规定的一致性,查清产生热点问题的原因究竟是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还是措施不配套,是舆论的误导还是主管部门宣传解释不够。1992年底,国家教委在研究1993年全委工作会议上就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会后发出“关于切实加强对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并及时提出对策的通知”,第一次作出解决热点问题的预案决定。接着国家教委在1993年的工作部署中指出:“保持清醒头脑,及时处理好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对某些教育热点问题提出明确指导意见。”而到1994年,“热点”两字便明确写入了国家教委的工作要点之中,并要求“高度重视各项新的改革政策出台后的不同反映,及时研究、引导、处理出现的各类敏感与热点问题。”1995年国家教委的工作要点不仅涉及到热点问题,而且在朱开轩主任1995年的工作报告中,用三分之一的篇幅就当前社会关注的诸如中小学乱收费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其二是主管部门明确热点问题的政策界限,内部统一认识,对外一致口径。事实上,政出多门、前后不一确实是某些热点问题的导火索。从1990年以来,国家教委每年都梳理一遍教育系统的热点问题,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五年中归纳的热点问题达66条。对待热点问题,国家教委除了通过发通知、召开会议等形式明确政策界线、及时表态外,还充分利用内部信息渠道,对上反映、对下沟通。据统计,在近两年国家教委简报和情况反映中,教育热点问题就占五分之一。在这些反映中,不仅有对热点问题的全面调查、分析和建议,而且也有处理解决热点问题做得好的经验和办法,其中许多是带有预见性的。应该说,对于一些比较敏感又暂不适宜对外表态的热点问题,教育部门通过简报等方式进行内部交流,对统一思想、划清界限确实不失为一种好的渠道,也起到了一般文件、讲话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介的导向作用。应该承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教育部门对新闻媒介在解决教育热点问题上的积极作用认识不够,眼睛更多地盯在新闻媒介如何在热点问题上作文章、搞新闻热点的轰动效应、产生误导等方面,在发挥新闻媒介的正确导向方面缺乏工作力度,致使许多教育热点由于宣传不够及时全面,群众对改革的举措和主管部门的决策了解不够,加上一些媒介的某些误导而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近两年来,这种被动状况已大大改观。教育部门已越来越重视新闻媒介在解决教育热点问题中的突出作用,主动争取新闻媒介的支持,为新闻界提供了大量翔实的报道素材,通过行政干预,把握了宣传方向。近几年,国家教委在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都先召开新闻发布会或通气会,明确出台政策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政策界限。1994年以来,李岚清副总理就先后两次与在京的各大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就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通气,并多次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倾听各界人士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据统计,1994年国家教委召开新闻发布会10次,提供教育重大新闻稿件81条。1995年上半年召开新闻发布会已达8次,提供重大新闻稿件42条。另外,在改革政策出台后,及时根据群众反馈,召开座谈会或记者招待会,在电台、电视台和报刊上开辟专栏解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形成有利于改革的舆论环境。如1995年4月国家教委就停办各类学科奥校(班)一事,先后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和各界人士座谈会,还进行了专栏讨论等。虽然奥校停办只涉及到少数学生,但新闻界大讨论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停办奥校本身,这一热点最后是以端正广大家长和学校的正确教育观这良好结局而平息的。同时,许多新闻单位也越来越认识到舆论导向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把释疑解惑工作作为解决教育热点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大量广泛的宣传,激发了社会各界对教育热点的关注和支持,促进了热点问题的解决。如中小学乱收费是一项社会反映强烈而又多年未能很好解决的热点问题。1994年以来,教育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和新闻报道,许多地方推行了收费卡制度,公开监督电话,完善管理,并对极少数地区和学校的乱收费行为进行了曝光和追踪报道,有效地遏制了乱收费现象的蔓延。实践表明,把加强舆论宣传同解决教育热点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和教育部门共同解决热点问题的强大声势,是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一个富有成效的办法。
三是及时向人大和政协及有关部门通报情况,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协作。教育热点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起来同样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和综合治理。在这方面,人大和政协起着重要作用。据了解,教育热点在每年“两会”期间的教育提案中,比例明显提高,80年代只占20%左右,近几年已达到60—70%以上。这表明,社会对教育热点的反映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看法产生了共鸣。许多代表对教育热点问题作了大量调查,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了基层群众的呼声。国家教委十分重视通过这一渠道了解掌握教育热点的情况,并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汇报有关解决教育热点的措施和进展情况。据了解,国家教委除认真做好提案的答复与研究对策外,已连续六年为“两会”准备了有关教育热点问题的政策咨询资料。同时,教委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至少两次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及其有关部门汇报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其中教育热点问题占相当篇幅。另外,国家教委每年都与人大和政府有关部门联合组成督导组,分赴部分地区对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督导检查,共同研究解决热点问题的政策和措施。通过这一渠道,不仅使许多代表和委员了解了教育热点的总体情况和教育部门的基本态度,而且也通过他们所做的大量宣传、解释和协调工作,促使政府有关部门的相互沟通和协作,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力促进了教育热点问题的解决。实践表明,争取人大和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是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重要途径。
四是通过加强教育立法,为依法治教和解决教育热点打下基础。尽管教育热点是教育改革发展到特定阶段、发生在教育领域某些方面的问题,但是却同教育的整体改革和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在解决这些热点问题时,如果采取形而上学的做法,头痛医头,脚痛治脚,不仅不能很好地解决热点问题本身,而且还会引发和导致许多新热点的产生。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因政策配套不完善、部门协调不一致、制度规范不健全等引发的热点也不少,说明我们的教育法规和制度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建立教育法规体系,加强依法治教,把教育热点纳入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整体过程中,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加以研究,是解决教育热点的根本途径。从80年代中期起国家已陆续颁布了一些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等,国家教委也已制定了教育法规体系的总体框架和今后五年的重点立法规划。据了解,1990年—1995年5月,国家教委制订并颁布或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近400件教育法规、规章中,针对教育热点问题的法规文件为56件。诸如解决拖欠教师工资、制止挪用教育经费、纠正乱收费等教育热点,在已颁布的教育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从实际情况看,这些规定大大增强了解决热点问题的强制性和权威性。随着教育法制的逐步健全,针对热点而制订的文件应该逐渐减少,这才真正表明教育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教育主管部门对平息和妥善解决教育热点问题已经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目前在解决教育热点问题上仍然还存在着手法相对单一、行政指令偏重、新闻舆论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此外,还应重视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发挥专家学者或教育评估等中介机构在解决教育热点过程中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拓宽解决热点问题的渠道,增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三
从分析近几年教育热点问题的特点、引发原因和变化过程可以看出,教育部门要做到更加主动、全面地把握和解决教育热点问题,还必须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努力研究并揭示出教育热点问题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根据对近几年教育热点变化的分析,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热点主要呈现以下几种走势。
(一)与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力度大的教育领域将成为热点问题的多发区
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又及时提出“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把依靠科技教育立国兴邦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这标志着继党的十二大提出“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战略决策后,我们党和政府对科技、教育认识的新发展,这必将带来我国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新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事实表明,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已经或正在我国的各个领域得到贯彻和落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意识到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杠杆,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教育也越来越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公民的就业机会、事业发展乃至社会地位等等。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当前公众对教育的关注程度普遍提高,教育不再是一次性消费字眼,它伴随人的终身已成为社会大多数人的共识。因此,公众关注教育的每一项改革就如同关注他们自身的利益;而教育在面向改革开放的今天,它的每一项改革,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公众的切身利益,这一相互作用在趋向利益一致时,改革进程就顺利,当相互作用在利害关系上不一致时,就会发生冲撞,产生教育热点。比如高等学校实行招生收费改革,打破了几十年延续的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直接影响到一部分公众的切身利益。目前收费仅占学生培养成本的五分之一,试点学校占20%。一旦收费成本继续提高或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这一热点将会继续升温。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的改革蓝图,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将不断深化。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这种冲撞和磨擦以及由此导致热点的产生,同样都是不可避免的。在今后的一系列改革中,高校的招生考试制度、收费制度、以自主择业为目标的毕业生就业制度,职业教育实行三级分流以及实行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教育体系,实行高校联合办学,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发展一批重点高校等改革举措,都有可能影响到部分公众在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质量、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切身利益,出现一些热点问题也就不奇怪了。
(二)已被平息的一些热点问题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可能再度出现
通过对近几年教育热点的分析,我们发现,教育热点的引发和平息具有反复性。即在一定条件下,原来已经被平息的老热点,仍会卷土重来,再次形成新的热点。比如校办产业在创办之初就是一个热门话题,存在不同意见和争论。但是校办产业作为补充国家教育投入不足的一条筹资渠道,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逐步发展壮大,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全国兴办校办产业的中初等学校已达学校总数的60%左右,1994年补充教育经费总计达54.5亿元,在校办产业参加劳动教育和勤工俭学活动的学生达1.1亿人。高校校办企业(包括科技产业)约5000个,高校产业的收入用于支持办学部分已占国家教育经费拨款的30%以上。一批名牌企业也从校办产业中脱颖而来,如闻名全国的“北大方正”、“娃哈哈”、“蒙妮莎”等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校办企业的发展将取决于进入市场后如何在公平竞争中取胜,国家对原先给予校办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实行两年期满后有可能适当调整,届时一些校办产业会感到不适应,甚至相当一批校办产业举步维艰,面临着破产或倒闭的危险。校办产业问题在新的条件下可能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部分地区发生的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同样经历了这样的反复。1988年随着国家实行财政包干体制,基础教育经费也实行了财政体制包干的改革,这一改革调动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缓解了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但由于财政包干体制本身的缺陷,加上相当部分县乡财政困难,而一些地方的领导又不重视教育,擅自挪用教育经费,导致了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呼吁,形成一个很大的热点。经过国务院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坚决制止,至1993年底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基本解决了长期拖欠问题。但是最近两年,由于实行新的工资改革和其他方面的原因,部分地区又开始出现新的拖欠。另外,前几年教师因待遇、住房等原因,出现了严重流失现象。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教师队伍的措施,目前教师队伍总体上稳定,教师流失现象基本得到了遏制。但是,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教师流动问题也会以新的形式出现。可见教育热点问题并不象人出水痘、麻疹那样,一次生病,终生免疫。
(三)教育热点问题将更加区域化
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和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我国各地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依靠自身发展所固有的优势和国家所给予的倾斜性质的优惠政策,经济和社会发展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虽然国家已在调整政策,加强中、西部自身发展的潜力,但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教育欠发达的状况仍十分严重。由于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不同,对教育的需求和投入也不相同,产生的教育热点就有差异。比如,发达地区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在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普及高中教育,如何解决民办学校高收费,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而欠发达地区则可能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普及四年或六年义务教育,如何扫除青壮年文盲,如何解决拖欠教师工资和中小学生辍学等问题上。可见,一些在发达地区引发的热点,在欠发达地区或中等发达地区根本热不起来;一些在沿海开放地区形成的热点,在西北、西南等内陆地区也不具备形成热点的条件,反过来看也是这样。这种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而导致教育热点的区域化走向,今后不仅不会消失,而且还会伴随改革的深化,因区域经济发展导致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而变得更加突出。从总体上看,今后一个时期涉及全局性的热点问题将通过改革逐渐减少,而在一定区域内引发的热点会逐步增多。
(四)因管理体制和职能交叉引发的热点问题将会增多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逐步走向深入,因管理体制和职能交叉而引发的热点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1993年《光明日报》头版长篇报道的“教材大战”,就是由一些主管部门之间在教材管理和发行方面的不同观点和做法而引发的。此外,在毕业生就业管理、企业办学、职业教育管理等方面,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政策相撞、职能交叉和管理混乱等现象,已经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许多矛盾和不良后果。这些问题,由于直接关系到学校和学生的切身利益,因而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所以在相当一段时期,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不仅消失不了,有时还会更加尖锐和激烈,机构调整、职能转变所带来的矛盾和不适应以及体制改革深化后衍生出的教育热点很可能继续增多,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总之,教育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从根本上说,是受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制约的。对教育热点的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样离不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否则就不能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教育热点问题。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样也是我们研究和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指南针。教育热点问题事关改革大计,影响稳定大局,站在这一高度上反思和认识教育热点问题,结合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想和论述,我们认为在解决教育热点问题上,应该把握以下基本原则和对策。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对待和处理教育热点问题的总的根本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反对从本本和经验出发,反对照搬别国已有的经验和发展模式,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他还称自己是“实事求是派”[2]。他强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注意克服主观主义、盲目性、片面性和绝对化,掌握唯物辨证法,按客观规律办事。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对教育热点视而不见、置之不理不行,夸大其词、视之为洪水猛兽也不行;解决热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不对症下药不行,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对策思路,只停留在消极应付的水平上更不行。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研究和处理教育热点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它要求我们对待热点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回避矛盾和问题,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不固守已有的经验和办法,要大胆实践和探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路子。
(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继续深化改革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有风险的事,“难免会犯错误,但我们不能怕,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停步不前。[3]”“关键要善于总结经验,哪一步走得不妥当,就赶快改。”[4]他还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5]。他要求党政领导每年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快改,出现问题也要抓紧解决。邓小平同志的这些重要思想启示我们:对改革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不要怕,不要等,要抓紧解决,不能因为改革引发了一些热点就不敢继续大胆改革,只有通过大胆试验,继续深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热点问题。
(三)改革需要依靠人民群众,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同样也要依靠人民群众,走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是为了人民群众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但是,他也看到改革需要付出代价,需要对改革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切实有效的措施。他说:“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害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6]他非常强调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改革越是艰难越是深入,就越要注意把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他认为,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帮助广大干部和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理解和积极支持改革,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克服改革中出现的一切困难。教育改革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热点问题的多发区,解决这方面热点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走群众路线,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要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一系列利益关系,做好宣传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广大群众成为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主体,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教育改革的环境和氛围。
发现问题不等于解决问题。我们期待通过本文的粗浅分析,能引起更多同志对教育热点问题的重视和积极探讨,使这一现实问题在实践中解决得更好。
注释:
[1][2][3][4][5][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页,第209页,第229页,第113页,第372页,第11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