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评价主要是以市场经济理念为基础,对已建成的工程项目在经济、社会与生态等方面,实施全面评价的技术经济活动。而针对电力工程的后评价,主要包括的是电力建设项目投产、运行等阶段,综合研究此项目的前期、工程设计、施工以及安装、调试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将计划与实际情况的差距找出来,从而获得经验教训,总结已建项目、服务在建项目、提高待建项目的作用。本文就针对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
电力建设方面的项目后评价是在电力项目完成后,对项目建设、效益以及建设影响等进行评价分析的过程,通过后评价管理能够形成对电力建设项目的正确认识,总结建设经验,为企业后来同类项目的发展提供建设经验和建设指导,从而提高企业项目建设效率,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1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后评价概述
1.1概念
对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后评价,主要指的是在电力工程项目竣工投产,并且运营一段时间之后,评价部门或机构应当严格根据国家的建设法律法规、电力工程建设标准、项目实施相关资料、电力项目自投产后评价运营情况等,针对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目标实现以及所产生的效益等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获取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电力工程建设提供决策与管理依据。
1.2电力工程后评价原则
1.2.1可信度
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主要是针对评价者而言的。一个公正的评价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经验水平与独立性,保持评价中的透明性,以及信息资料的可靠,而且通过具有实用价值的评价方法才能使电力建设项目评价结论真实可信。
1.2.2公正性与独立性
后评价过程中需要始终贯穿公正性与独立性,只有具有一定的公正性,才能对后评价与评价者的信誉给予一定的保证,能够预防在发现问题以及分析原因过程中出现评价有失客观的现象。后评价独立性表现在能够避免任何干扰,独立完成评价工作。
1.2.3实用性
实用性是后评价报告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建议和措施,才能充分发挥评价成果的积极作用。评价报告不仅要指出问题,总结经验,更要突出改进方向和管理建议,将具体措施与要求提出来。
1.2.4反馈性
对于项目后评价来说,最终是要反馈后评价的结果给决策部门,从而能够为新项目的立项以及前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投资规划与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这是后评价的核心构成。
2项目后评价和前评估的区别
项目后评价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评估,从理论上来讲在评价原则和方法上区别不大,都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但是,由于两者的评价时间不同,目的也不完全相同,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前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项目是否可以立项,从客观和微观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在不同的建设方案中筛选出最优方案或措施,主要应用预测技术来分析评价项目未来的效益,用最少的投资来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含有:实施过程评价、技术性能评价、经济效益评价、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和持续性评价及综合评价。
3.1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项目实施过程评价是在项目投资完成后并良好的运行一段时间,通过对项目的前期分析—建设过程—生产运行阶段的实际结果与可研所提出的目的和愿望,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和评价。项目实施评价过程应简单说明项目实施的基本特点,对照可行性研究评估找出项目主要变化情况,并详细的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其对项目的影响。项目过程评价包含:前期工作评估、项目实施过程评价、项目投资执行情况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项目技术性能评价
项目技术性能评价包括提高供电能力评价、完善电力结构和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评价。
3.3经济效益评价
项根据项目实际发生的财务数据,进行财务分析,计算资产回报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评价项目的获利能力,并与可行性研究阶段按预测数据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3.4项目影响评价
项目影响是指项目所在地区经济影响、环境达标情况、环境设施建设影响、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和对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和影响。重点分析项目与整个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项目影响评价包括经济影响评价、社会效益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三个方面。
3.5项目持续性评价
项目持续性评价是指对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项目的既定目标是否能够按期实现,并产生较好的效益,评价项目目标(社会经济效益、财务效益、环境保护等)的持续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评价项目的持续性包括的内容:环境功能的持续性、经济效益的持续性、项目效果的持续性。
3.6综合评价
综合电力建设项目立项时原来预定的目的和目标的实现程度,是项目后评价所需完成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应以其原定目标为基础,检查项目实际实现的情况和发生的变化,研究项目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判断目标的实现程度。建设项目的直接目的应为解决电力的供需平衡及其它综合效益。同时在目标评价中,应对电力建设项目原定决策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进行分析评价。
4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方法
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系统工程与反馈控制的管理理论,主要评价方法有对比法、逻辑框架法和成功度法等。
4.1对比法
对比法分为前后对比法和有无对比法。前后对比法是项目实施前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找出项目的作用和效益。用于直接估计项目实施的相对成效。另一种对比法就是有无对比法,这种对比是在项目项目周期内“有项目”(即项目实施)相关指标的实际值与“无项目”(即不实施项目)相关指标的预测值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这种对比用于项目的效益评价和影响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的一个重要方法之一。
4.2逻辑框架分析法
项目后评价的另一个主要分析方法就是逻辑框架法,该方法是将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通过分析其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即“如果”提供了某种条件,“那么”就会产生某种结果。逻辑框架法为项目决策者、管理者和评价者提供一种分析框架,有助于了解项目目标、目的和实现的条件,从整体上掌握项目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原因。
4.3成功度法
成功度法是根据建设项目各方面的评价结果、执行情况并通过系统标准或目标判断表来评价项目的总体成功程度度。依靠建设项目的评价专家或专家组的经验,综合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对项目的成功程度作出定性结论。也就是通常所称的专家打分的方法。成功度评价是以用逻辑框架法分析的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经济效益分析的评价结论为基础,以项目的目标和效益为核心,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评价。
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建设必将进入迅速发展时期,电力建设项目的社会与环境因素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因此,将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作为建设程序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确定下来就显得格外重要。随着我国在项目建设方面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后评价管理体系会逐渐完善。为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开展和提高评价质量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敬敏.大型项目投资效果后评价方法研究[J].工程经济,2014(9):8~11.
[2]陈延超,牛东晓.火电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特点与原则[J].河南科技,2014(9):207.
[3]曾鸣,王致杰,刘珊珊,等.无电地区电网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后评价[J].电力建设,2014,35(5):108~112.
论文作者:孙琪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评价论文; 项目论文; 建设项目论文; 电力论文; 目的论文; 持续性论文; 目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