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网络资源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资源论文,高中英语论文,课堂论文,教学中论文,TED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TED问世以来,人们在认知和实践层面都从中获得了启迪与创造。近年来,将TED演讲内容与教育相结合成为一个新的领域。在国外,目前已经成立了TED-ED(TED与教育)的研究组织,不少国家还开设了TED学校。technology(技术)、entertainment(娱乐)、design(设计),是TED的核心宗旨,与教育中提倡的科学、人文、创新的宗旨不谋而合,因此两者的结合也顺理成章。然而,在我国,目前将两者结合运用于基础教育课堂中的尝试才刚刚开始,对此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将为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的课程改革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二、为什么可以将TED资源运用于英语课堂 TED,即“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的缩写,是美国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诞生于1984年。2002年起,每年一度的TED大会召集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自2006年开始,TED决定将录制多年的演讲库资源制作成TED Talks上传至互联网,供全球的观众免费下载和观看。于是,各行各业都分享和利用了TED的资源,教育也不例外。TED资源之所以适合运用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领域,有下列一些主要因素: 第一,两者在形式上高度一致。TED talks的载体是英语,因此,它们自然而然成为英语教育的可用资源。再者,TED资源短小精悍,往往不超过20分钟,符合青少年学生心理,简短有力,有利于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另外,不超过20分钟的时长与当今课堂教学45分钟的时间长度比较吻合,为其在课堂上被合理运用提供了条件。 第二,两者在宗旨上高度一致。每年举行的TED国际大会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其目标在于传播创新理念,激发观看者的创造欲望,帮助观看者形成创新思路。这些特点与教育目的不谋而合。我国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部,2003)。TED成立的目的,以及TED Talks中所体现的宗旨,正好符合上述教育目的。 第三,两者在方式上高度一致。TED主要传播方式为网络,它的运用者在有网络和终端的前提下,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分散地利用闲暇时间自己随时观看,而且可以终身利用。教育,也正在提倡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基础教育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材的内容和活动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要有利于学生通过学习教材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教育部,2003)。因此,让学习者利用闲散时间先自主学习,然后再集中或在网络上利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教育的最主要任务之一。对TED资源的运用,反映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三、利用TED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育部,2003)。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利用TED、资源,有助于使用者更有效地达成上述目标。 1.利用TED视频,强化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TED资源中对学习者最直接的有用因素就是为他们提供真实的语言(authentic language),学习者可以无意或有意地关注与模仿演讲者使用的语言,包括语音、语调、词汇、句型、表达方式,等等。同时,运用TED资源还能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学“过时”英语的问题。在我国,由于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的原因,学生学习的语言的真实性长期存在问题,而TED每年都要更新其资源,演讲者的年龄和行业跨度巨大,其语料真实性和时代性都很强。另外,根据图式理论,对所要阅读和聆听的信息,学习者大脑中相关背景知识越丰富,其理解和吸收效果越好(Carrel,1999)。目前高中英语学习话题涵盖生活中的众多领域,以高考为代表的测试题话题覆盖面也很广,TED演讲者横跨人类认知的人文与科学的诸多领域,目前已有的1700多个视频几乎覆盖了课程标准中所列的大多数话题,这非常有利于发展和丰富我国高中学生的认知图式结构,为他们准确高效地理解文本、获取和分析信息提供有效的支撑。 对一段TED视频,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加以利用,可作为单纯的听力或阅读等输入型活动的训练资源,也可以以“先听后读再说写”的综合型方式来加以利用,用不同的强度和方式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技能。 2.利用TED资源,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能力 TED演讲毫无繁杂冗长的专业讲座,观点明确,开门见山,种类繁多,看法新颖(洪岩等,2013)。其涉及的内容都是当今社会科技、设计、文学、音乐等行业的最新成果或精辟观点,创造性是TED资源的杰出特点。因此,多看这样的演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同时,也可鼓励学生像视频中的演讲者一样,学会观察、分析、研究,制作出观点鲜明的英文微视频,培养创新思维力,培养语言表达力。 3.利用TED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对于TED演讲中每个个体表达出的独特思想、展示的创新技术或文学音乐创造,要利用说和写的环境,鼓励学习者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反思,运用批判性思维与视频资源交流,同时可以写成文字或录成视频,展示自己的思想。比如,针对目前我国英语学习是否过热、是否该加以控制的话题,可利用“Jay Walker关于世界英语热”①作为资源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学习Jay Walker在视频中针对“疯狂”现象的客观冷静的观察视角,辩证地表达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避免出现人云亦云、跟风激进的思维方式。 4.利用TED视频,培养学习者的文化理解能力 TED视频资源的一大特点是不同国家的演讲者,特别是英语为第一语言的演讲者,在与世界分享他们实践、思维、认知和创造过程中的经验,这其实涉及很多不同的文化元素,如world Englishes的概念,对科技、宗教、音乐等不同领域的现象的看法,等等。这些都能增加学习者对异域文化的识别、理解和包容能力。 综上所述,运用TED资源,可以促进学生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为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 四、英语课堂上运用TED资源的两种方式 1.传统课堂中的“嵌入式”运用 传统课堂的特点是以某个成熟的课程材料(如课本)为媒体,系统地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所以,我们可以将TED资源纳入传统课堂教学中,使之成为另一体系化课程的“嵌入式”资源。由于每年3月TED大会中呈现的TED资源主要为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所提供,旨在让大家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因此当利用传统媒体(如课本)进行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话题,及时“嵌入”TED资源,增加教学的时代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真实。虽然TED属于网络资源,其核心价值也在于便于人们进行自主学习、泛在学习以及休闲式学习,对TED的运用也应以下述“主题式”方式为主,但是由于我国教学者和学习者都比较习惯“接受式学习”,高考的压力也要求学习的过程尽量“高效”,因此,将TED作为一种可用资源纳入由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中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尝试。 比如,在教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四单元project课题“Making a happiness handbook”时,教材设计者建议学生从technology、contribution、independence、attitude等四个方面来考虑幸福的真正含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制作Happiness Handbook。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和语言方面的支撑,教师在呈现“Attitude helps overcome hardships and contributes to happiness”的主题时,播放了一段TED视频,呈现了残疾人演讲者Nick Vujicic在面临困难时的乐观和坚韧态度。该视频语速适中、内容感人,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很好地“嵌入”了本堂课的教材内容和教师的设计内容,取得了很好的促动效果。再如,在苏教版的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第三模块第二单元的project是关于传播中国文字的一篇文章,为了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篇文章,为后面的project服务,教师播放一段TED视频:“ShaoLan learn to read Chinese with ease!”②并设置了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填写关键词和关键信息,对如何理解汉字文化给予辅助,更为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汉字文化提供了地道生动的语言材料。本视频和教材中的主题不谋而合,许多细节也相互补充,TED视频的“嵌入式”运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为project下一部分的“write a booklet about how some Chinese characters developed”任务在语言、内容以及方法三个层面提供了素材和帮助。 2.翻转课堂中的“主题式”运用 自从本世纪初“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蓬勃发展以来,开放式网络资源以及泛在学习的理念日渐走向人们的思维深处,见证着信息时代教育大变革的来临。TED以其另类的发展模式和全新的共享理念,成为开放资源中的重要力量(洪岩等,2013)。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在TED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中提到:很多中学生晚上在家观看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数学教学视频,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则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与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正好相反的课堂模式,被称为“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张金磊等,2011)。TED的共享理念、泛在方式以及创新感强的特点,最适宜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加以利用。 有别于“嵌入式”利用,在翻转课堂中,TED资源应当被当做主要的学习资源,而非仅作为辅助材料,以便最大化地利用它的价值。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以它的话题和内容为主题,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为目标,以“先学后议”为范式,进行教学活动。 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主要的是要运用知识形成智慧。Ackoff(1989)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划分为四个层次: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即DIKW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数据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是一系列不连续的、客观的事实。信息是经过处理的数据,可以回答Who、What、When、Why的问题。知识是对信息的收集、比较、分析和推理,是与事实、概念、程序、解释、观点、观察、判断相关的信息,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它能解决How的问题。而智慧是根据认识的层次辨别和判断正误、好坏的过程。DIKW体系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过程中学习所蕴含的不同层面的内涵,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综合语言能力的最终目标也是从知识到智慧的过程。笔者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TED课堂,包含了DIKW的各个层面,同时形成智慧也是运用TED资源的最终目的。因此,笔者将运用DIKW模型,结合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要求,利用TED资源进行“主体式”教学,进行流程设计,并做图表对比说明,以体现笔者对TED在翻转课堂的形式下如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智慧、达到教育目的方面的思考。TED网络资源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_英语论文
TED网络资源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