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阳明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论王阳明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论王阳明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万绪珍1,邹秀季2

(1.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东阳江 529500;2.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湛江 524000)

摘 要: 王阳明心学区别于程朱理学的主要地方,在于王阳明倡导"心即理",将代表主体意识的"心"等同于宇宙本体,与此呼应,他还提出"致良知"及"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王阳明的德育思想是他系统性哲学思想的体现,他提出"心即理"实则表明德育应高扬人的主体性;他指出"学莫先于立志",实则表明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德育的重要意义;他的"致良知"说,实则意味着德育贵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 王阳明;心即理;立志;致良知;德育

王阳明(1472-1529),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树立的"心学"一派,打破了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并迅速流行于当时社会.当前我们正处于对传统文化学习、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大好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道:"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我们应该对王阳明"心学"取其精华,使之与现代文化相通,在新时代发挥其以文化人的作用.本文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际,力图发掘其德育思想的价值,希望对当今德育有所启发.

一、"心即理":德育应高扬人的主体性

"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从德育思想的角度进行解读,则意味着对道德主体性的高度肯定,其含义在于如下两点.

(一)心之本体即"理"

朱熹对"理"的规定是:"至于天下之物,则必有其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2]"所以然"是决定某物之所以是某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所当然"指的是规范人的活动的准则,既包括自然界的根本原理,也包含社会道德法则和道德规范,王阳明所谓的"理"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实理,"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实理流行也"[3]978,相当于一般存在的本质和规律;二是事亲事君的道德律.

3.政府会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有利降低开发成本。城镇综合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PPP模式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共同进行股权投资,减轻了双方的资金压力。同时,对于经营性和准经营性项目,在后期运营的过程中,政府会以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为依据,以政府付费方式购买服务,对社会资本方来说,形成了稳定的现金流。

青年时期的王阳明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21岁时,他尝试过"格物穷理",面对庭前的翠竹,他绞尽脑汁格了7天,却没有格出竹子的"理",于是他就开始怀疑朱熹的"即物穷理"之说,"理"既然存在于外部事物"竹子"中,为何自己竭尽全力格了那么久却没有结果?又经过几年时间,一日在贵州龙场,他豁然开朗,原来"理"就在心中,他说:"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3]2在他看来,向"外"求理的方向不对,"至善"作为道德法则源于道德主体,是人的意识通过实践所赋予行为与事物,不可能存在于外部事物,而应该向"内"求.

其中,PL-slack,i和 QL-slack,i是连接到松弛总线的第i个支路有功和无功线路流量;l是连接到松散总线的支路数量。不确定性变量 ΔPL-slack,i和 ΔQL-slack,i表示为:

(二)心者身之主

一是从认知上入手,在心上"去闲思杂虑".王阳明认为良知乃人人先天具足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不能做到本心流露,往往会受到私欲的遮蔽,使得本心蒙上灰尘.故而,"致良知"的基本要求之一为在心上"去闲思杂虑".王阳明曾有言曰:"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味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有复,非自外得也.心犹水也,污入之而流浊;犹鉴也,垢积之而光昧."[3]233即是说,去除不正当的欲望与习气乃是致良知的基本要求.而至于如何去除不正当的欲望与习气,王阳明特别提到一种静坐的方法,他说:"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虑."[3]16显然,王阳明所谓的静坐息虑法门针对初学者道德修养的执守与提升特别适用.

王阳明认为"志向"和生命一样重要,他认为"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3]258.王阳明认为学习首先需要立志,他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3]259他又反复强调不立志的危害:"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志之未立耳.……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3]974志向不确立的人,没有可以办得成的事情.即使是从事手工业劳动的这些人,没有不在为他们的志向而劳动的.现在从事学习的人,荒废学业,不求上进,最终一事无成,都是由于志向不确定的缘故.志向不确立,就像没有方向的船,没有笼头的马,跑得再快也无法达到目标.因此,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首先要重视"立志",使人从青少年时代就树立人生理想.

"心"是指排除了感性欲望的道德主体,这等同于孟子所说的"本心"."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体之仁犹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动于欲,而未蔽于私之时也.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3]894这里的大人之心和小人之心皆从人的主体精神来讲,什么使人无法到达"本心"呢?因为欲望的驱使、私利的遮蔽."然心之本体则性也,性无不善,则心之本体本无不正也."[3]971然而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天生就是善的,因此心的本体本来没有不正的.可见,即心之本体就是道德本体.

综上所述,"理"指的是道德规范和道德法则,"心"指的是排除欲望的道德主体,"理"在"心"内,道德规范、法则源于道德主体,"心"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因此,我们应该高扬人的主体精神,"先把道德的学说确立在形而上学上,在它站稳后,再通过通俗性使它易于接受"[4].

以上是从"心即理""立志""致良知"等方面论及王阳明德育思想,要使其直接转化为当代的德育智慧,须从个人、社会两个层面进行考量:

二、"立志"方可成事:德育应重视理想信念教育

王阳明所讲之立志并不是指以当多大官、发多大财、成多大名为志向,而是"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3]974.且所立之志不为现实所累,"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3]161.从德育思想的角度考察,"立志"就是在内心确立理想信念.

(一)学莫先于立志

心是人的主体精神.王阳明认为"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3]121.他反对把"心"当作纯粹的客观物质,而是强调"心"的"知觉"的功能,知觉是人与世界建立联系的唯一中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唯一途径,"心"是人的主体精神,它指的是人的知觉能力,它能感知外部,也能感知自身,也就是"心"具备感应"物"的能力."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3]47这里的"心"直指人的主体精神,它跟人的身体相对应,不仅具有感应知觉能力,而且可以支配主体的行为.

(二)立志贵专一

"立志"要"真切".王阳明认为"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3]157.凡是立志不真切的人,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只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志向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当今的"立志"教育要多一些人性关怀,贴近德育对象的心灵,而不能流于形式.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从德育思想的角度,它内在地包含着"知行合一",又引申为功夫论的"静坐""事上磨炼",进而言之,就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具体内涵和途径如下.

三、"致良知":德育应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立志要"专一".王阳明说:"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忘勿助,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3]104道德修养就像种树,一旦立志,就要一贯坚持下去,只要不断灌溉培植,将来必然会枝繁叶茂.怎样才算专一?陆澄问王阳明"主一之功"是不是读书一心在读书上、待客一心在待客上即可,可他却认为陆澄所说的只算是"逐物",只专一于具体的事物即一心在"好色"或"好货"上,会被物欲所蔽,丢掉了自己内心的坚守和理想,会"舍心逐物",陷入"玩物丧志"的境地;但如果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事物本质、规律、道德律),哪怕世事沧桑,都会一如既往、始终不渝,这才是立志.

(一)"致良知"之内涵

"致良知"是王阳明从《孟子》书中取"良知"一词,与《大学》书中"致知"一说加以综合而形成的一个核心观念."致良知"中的"致"有两层意思.第一,"穷""极",即从认知上扩充良知.这就要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第二,"实行""践履",即工夫论.

"致良知"中的"良知"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其三,"良知"是道德意识、道德情感的统一,等同于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王阳明认为:"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变."[3]111"良知"作为先天性原则,既是道德理性原则,又是道德情感原则,不仅昭示我们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而且使我们"好"所是而"恶"所不是,是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的统一.

其次,"良知"就是天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3]45既如此,"良知"也是万物存在的依据,"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3]106.从这两方面来看,"良知"具有本体论意义.

首先,"良知"是道德本体,"良知者,心之本体"[3]61.王阳明首次把良知提高到本体地位,等同于上述之"本心"即道德本体.

具体包含兽药、植物调节剂等农业投入品污染,兽药与农产品残留为主要污染。尤其是剧毒农药的利用,不但让植物性农产品直接损害人体健康,还会被当作饲料在动物体内同其他兽药一同堆积,对社会公众健康影响极大。

"致良知"是良知的发用与展开,是本体的发用流行,既包含心之本体,又包含了显现本体的方法——"致",是本体与功夫的统一,它由内而外,知行合一,渐次铺开,终归达到融通一体的至善境界.客观地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说主要针对的是当时程朱理学一派将德育的方法过分集中于由外而内的格物致知学的弊端.故而,王阳明尤其强调其为学的一大宗旨为坚守"心即是理""心外无理"的信念,要求为学者务必于自己的本心上求得天理的发用显现,而非通过格尽天下事事物物以明理.应该说,程朱理学的德育方法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弊病,其中之一即是某些儒家学者满嘴仁义道德,但是在面对生活实践中的洒扫应对时却无法做到一一对应,而王阳明"致良知"说讲求本体与功夫的统一,的确能在较大程度上弥补当时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不惟如此,"致良知"说蕴含的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亦具有颇多借鉴之处.

(二)"致良知"之途径

王阳明的"心"指人的主体精神,更重要的是指排除了感性欲望的道德主体.

1)建立区域课程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5]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对领域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不同。针对不同的经济体系,培养专业人才,有利于节省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二是从行为上入手,在"事上磨炼".事实上,王阳明的德育思想并非一种空疏的道德说教,他虽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表达了其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价值追求,但将每个个体良知良能的先天禀赋落实到行为实践中,却一贯是他的学问主张,故而他说:"然欲致良知,亦岂影响恍惚而悬空无实之谓乎?是必实有其事矣.故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3]972可见,"致良知"终归要落实在具体事务上.另有一次,一友人向王阳明请教学问功夫,提到对"致良知"的疑惑,王阳明回答:"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讲明?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楜涂."[3]109顾名思义,"致良知"不可只停留在口头上,务必落实于点点滴滴的实际行为中,如果只在语言上打转,那么永远无法致得真正的良知.如上所述,静坐对初学者还比较合适,但对于其他修行者,"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3]13.因此,"功夫一贯,何须更起念头,人须在事上磨炼作功夫乃有益"[3]92.有些人在静坐实践中滋长了喜静厌动的意向,这就减弱了人们对外部事物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反,只有在事上磨炼,才能成为刚健强毅的实践家."王阳明的整个功夫论总是更强调动的、行的方面",这恰好体现了儒家的一大特点:对改造社会实践的关怀[5].概言之,王阳明倡导"事上磨炼"的德育方法,表明他的德育思想把个体的道德践履作为重要部分,因而表现出极大的务实精神.

当车轮以很高的速度沿钢轨滚动时,它受到的轮轨作用力是一个沿其滚动圆高速移动的荷载。这个相对车轮快速旋转的作用力不但包含一个静力成分,即一半的轴荷载,同时也包含许多由于轮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高频成分,其频率高达4~5 kHz。移动荷载会给车轮产生波动效应,同时,车轮的旋转会引入离心和陀螺效应。可以设想,高速旋转车轮的动力学特性一定不同于非旋转车轮的动力学特性,而且前者比后者更复杂。

四、王阳明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3.没有规定器官买卖双方的刑事责任。在《关于规范活体器官移植的若干规定》中有笼统规定,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买卖活体器官或者从事与买卖活体器官有关活动,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查处。但是,《刑法修正案(八)》并未规定非法买卖人体器官行为的刑事责任。

(一)启发人们增强道德自信

道德自信"是人们在其社会行为中表现出的一种价值肯定、价值抉断并准备身体力行的行为状态"[6].人们的道德自信何以可能?王阳明德育思想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践履上为这种可能性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

一是"良知"说增强了道德自信的内在依据.王阳明认为"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心的本体,人人具有,不假外力.在一定意义上,黑格尔的良知就是"主体意志的内部规定",是一种"主观的自我确信"的思想,是对王阳明良知学说很好的诠释[7].正是由于这种"自我确信",人们在认知、判断、行为等方面遵从内心的喜好厌恶而不瞻顾其他,时刻准备做"应该"做的,并使之成为自己的行为,这也就是道德自信的完成.

二是"事上磨炼"方便了道德自信的实现途径."事上磨炼"修养方法适合所有的修炼者,不管士、农、工、商,只要"此心光明",都易踏上修行的阶梯,即便是无暇"静处体悟",也可以随时随处在"事"上磨炼,如此拾级而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德性高尚之人.

(二)启发社会提高德育水平

要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就需要开展卓有成效的道德教育,从何处着手才能使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观念,尽管其并非易事,正如王阳明所言"破心中贼难",但王阳明心学也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发:从个体出发,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道德自由.具体包含三个方面.

一要"育人",德育要遵循人成长的规律、尊重人的个性特点.王阳明认为"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焉……成就之者,亦只是要他心体纯乎天理,其运用处,皆从天理上发来,然后谓之才."[3]21要根据个人的才智秉赋造就他们,才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造就一个人,也只是让他的本心纯粹而成为天理,这样他做事就都是天理发挥运用,才能称他为"人才",因此,当今德育工作要尊重个体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因材施教.

二要"育心",只有触动心灵的教育才会有成效.近代教育家钱穆先生继承王阳明的学说并认为"中国教育主要在教人如何好好做一人,而尤其在教其心,在性情方面做起……"[8]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表明,他对中学老师深情讲焦裕禄事迹的情形印象深刻并深受影响,他认为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9].这就要求当前的教育工作者在"知、情、意"等方面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心.

三要"育行",德育不能仅局限于知识的灌输,"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欲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3]28,而是要注重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培育,引导人们践行"知行合一",这三方面整体推进,德育才能见成效.

在互联网资源较匮乏的年代,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较单一,其往往依靠口头表达、板书设计、教材阅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境想象力,从而督促他们完成知识的迁移,但教学成果并不明显,这样只会让学生陷入机械化的学习状态中,既不能帮助学生形象化感知抽象的理论知识,同时又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其诞生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文本,比如:视频、影视剧、图片、声音等,这就为教师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提供了便利条件。

五、结语

尽管王阳明的德育思想是以封建道德为基础,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但在启迪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理想信念、知行合一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现代价值,反映在当今德育方面,就是要发挥主体自觉性、能动性的价值,从而给予德育对象足够之尊重与理解.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一部分人面对物欲的感官刺激,丧失了理想信念,"舍心逐物",其"良知"被遮蔽,更有甚者,有些人虽然学习到足够的道德知识,却没有很好地体现在行为中.而王阳明的德育思想一定程度上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提供了启发.一方面,王阳明德育思想特别强调立志的重要性,重视理想信念的教育,与当前强调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符.另一方面,王阳明德育思想倡导"事上磨炼",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务求使道德良知真正贯彻落实于道德主体的实际行为中,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对今天的道德教育而言,亦具有极大的启发性.

以上所说的利好因素看起来毫无新意,皆为老生常谈的话题。而这也恰恰说明了,在当前尿素价格本身已处于高位的背景下,很多利好因素仅能够提供支撑作用,且支撑力度随着价格上涨持续减弱,若没有新的利好出现,价格很难再度冲高。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2]朱熹.朱子全书(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12.

[3]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康德.康德著作全集[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16.

[5]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75.

[6]任建东.道德自信及其三重阻碍[J].伦理学研究,2017(5):34-37.

[7]宋希仁."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释义[J].道德与文明,2000(3):4-7.

[8]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长沙:长沙岳麓书社,1996:174.

[9]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侧记[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319/c64387-30982248.html.

On Wang Yangming's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WAN Xuzhen1,ZOU Xiuji2
(1.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Department,Yang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angjiang,Guangdong 529500,China;2.Marxist College,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 524000,China)

Abstract: Yangming's philosophy maintain that"The mind is principle",that's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Yangming's philosophy and Chengzhu's,corresponding with quoting the mind with the original substance of the universe,it poses the philosophy about the extension of innate knowledge and the doctrine of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the idea of moral education nails the philosophy,in fact,"The mind is principle"holds up the human subjec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he insists"aspire after knowledge"which means that dream and faith is very important,the study on"the extension of innate knowledge"means the importance of"internalization in the heart,externalization in the behavior"during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 Wang Yangming;The mind is principle;the education of"ambition";the extension of innate knowledge;mor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B2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2126(2019)05-0093-04

[收稿日期] 2019-09-09

[基金项目] 2018年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思政课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引导渠道研究"(2018jgbc06);2019年阳江市党校系统科研规划项目"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以阳江市为例)"(19YJ06).

[作者简介] 万绪珍(1980-),女,湖北十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儒家哲学.邹秀季(1983-),男,江西吉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王扬真)

标签:;  ;  ;  ;  ;  ;  ;  

论王阳明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