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的升华--从“谈教材”到“谈教学意图”_说课论文

谈课的升华--从“谈教材”到“谈教学意图”_说课论文

说课的凝意与升华——从“说教材”到“说教学立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立意论文,说课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2年10月,笔者有幸参与在南昌举行的全国历史教学优质课评比大赛,参赛选手登台献技,亮点纷呈,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说课活动中的“说教材”环节尤为突出,以下就此略作评析。

一、“说教材”:说课活动中的尴尬与误区

现行一般教育理论中,“说教材”是说课的必要一环。可能缘于此因素,绝大多数参赛选手都会涉及这一环节,然而,恰恰在此存在着不足与问题,主要表现为:

其一,“说教材”流于形式

有些选手比照传统备课里的“教材分析”,按照其常有的形式去说。如《美术的辉煌》一课:《美术的辉煌》是必修三最后一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的第二课,是历史学与美术学互相交融的一课。作为以审美方式留下的文明记忆,美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本课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增强人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此的“教材分析”,按照该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该课是关于什么的内容以及有什么影响、作用等“框框”去说,几近千篇一律,流于形式。

其二,“说教材”浅尝辄止

有些选手分析到了教材内容,但仅为泛泛而谈,大且空。如,《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代表了近代化的方向,对中国近代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一专题教学内容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必修一、必修三部分章节的内容联系密切。这一“教材分析”中,所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到底处于什么样的重要地位、有什么样的重大影响,以及到底起着怎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然只简单提及,并没作具体阐述与分析。

其三,“说教材”简单罗列

有些选手涉及了具体内容,却也只是罗列教材的内容条目。如,《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课:中国的书画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书画戏曲以它们独特的风采,跻身于世界艺林,充满魅力。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1)汉字与书法艺术;(2)笔墨丹青中国画;(3)京剧的出现。上述“教材分析”中,“汉字与书法艺术”“笔墨丹青中国画”“京剧的出现”都是教材的内容条目,这里只是照搬过来。

“说教材”涉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它与本课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逻辑的推演,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上述“说教材”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说课效果,有些甚至催生了说课的教学目标错位、教学方法突兀、教学逻辑断裂等现象。“说教材”陷入了不应有的尴尬与误区。

二、“说教学立意”:说课的凝意与升华

“说教材”究竟需要说什么?显然,既需要避免形式上的条框虚饰,也要避免内容上的浅尝辄止。“说教材”既然指向教材内容,就要说出教材内容的核心,进而,要说出这节课的核心立意,即教学立意。

所谓教学立意,是教师在借鉴史学成果、深入把握相关史实的纵横、前后联系基础上,结合课程目标所确立的本节课的中心或灵魂,是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所获得的核心内容。教学立意既依托于教材内容,更是基于课程目标的、对教材内容的提炼,是说课的凝意与升华。好的教学立意至少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教学立意是深刻的,能够反映本课所涉及内容的历史真相

教学立意既然作为一节课的核心内容,它必然摄精统要,凝练深刻,能够从精言赅意中洞察本课内容的史实真相。例如,新航路开辟正值人类文明从“区域史”走向“世界史”的起始,是资本主义从西欧向全球殖民扩张的开端,而推动新航路开辟的真正动力,恰恰是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对利益与利润的疯狂追逐。林镇国老师《新航路的开辟》一课,将“让学生知道‘英雄无畏的航海家’与‘追逐利润的亡命徒’是一伙人”作为教学立意的关键内容,恰恰用凝练、通俗的语言揭示了早期文明发展中“恶的杠杆”这一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既纠正了过去“人们一味强调殖民主义的残酷掠夺”的做法,又补全了现在“不少教师又偏好航海探险的大无畏气概”的认识,①还原了历史真相。

其二,教学立意是辩证的,能够贯通本课所涉及历史发展的前后阶段

教学立意不仅统摄本课,且能超越本课,辩证地反映历史,将本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前后联系起来,贯通历史发展的前后阶段。例如,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是近代中国千年变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新变化主要出现于沿海城市,极少出现于内地农村。即使是城市,也是变与不变并存,新与旧杂糅。王长芬老师《欧风美雨下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一课,将教学立意确定为:“黄土地沉沦下的蓝色文明,老城厢涅槃中的西洋风气。”②这一教学立意辩证地概括了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现状与变化,也贯通了此历史节点的前后阶段。向前承接:近代以来,列强用炮舰打开中国大门,发动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并逼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致使近代中国加速沉沦;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资本主义殖民侵略冲击下认识到世界潮流,并力图救国图强,先后掀起了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开始了被迫近代化的痛苦历程,“黄土地沉沦下的蓝色文明”,“老城厢涅槃中的西洋风气”正是这一痛苦历程的反映。向后延续:正是“沉沦”格局下的“涅槃”,揭示了新旧杂糅中的裂变与新生,揭示了历史的矛盾辩证,与紧接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意旨相通,使学生既可认识到屈辱辛酸的沉沦背景,又可感受到黑暗中的“涅槃”与新生,体验到“黑暗中有光明,憎恨中有理解”的真实可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③

其三,教学立意是兼容的,能够整合本课所涉及的教材内容、方法与策略

教学立意是基于课程目标的、对教材内容的提炼,渗透了对目标、内容乃至方法与策略的综合考量,是兼容的。说课实践中,可以此为准绳,对本课所涉及的教材内容、方法、策略等进行整合。以《欧风美雨下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一课为例略作说明:

内容整合:“黄土地沉沦下的蓝色文明,老城厢涅槃中的西洋风气”,揭示了近代中国受西方列强殖民侵略而不断沉沦的总体格局下,同时又不可避免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近代化文明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于经济,并体现于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因之,说课过程中,可将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把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作为教学中心,而经济部分的相关知识放在社会生活的成因中去落实。这样,不仅突出了经济与社会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且压缩了教学内容,确保了教学的有效性。④

方法整合:“黄土地沉沦下的蓝色文明,老城厢涅槃中的西洋风气”,实质上强调了“沉沦”与“涅槃”的辩证史实。要让学生知道这一辩证史实,可通过外显的、有冲击力的典型图片,从衣食住行、风俗礼仪等方面突出清末民初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强烈的落后与先进、腐朽与新生的对立、融合与裂变。要让学生理解这一辩证史实,可联系已学过的鸦片战争以来的知识与技能,思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入侵与冲击对中国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并由此从整体上进行方法整合:首先进行事实观察,以教师展示史料、讲解和暗示为主,引导学生归纳基本特点;然后进行成因探究,以教师提问、提示和补充材料为主,让学生得出成因联系。

策略整合:“黄土地沉沦下的蓝色文明,老城厢涅槃中的西洋风气”,暗合着不同的认知难度,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作不同的策略整合。如果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沉沦”格局背景下“涅槃”、裂变的原因理解不好,可在学生了解基本史实的前提下,改原来设计的成因探究为教师讲授,重点讲解此内容。如果学生理解较好,可在此基础上提出延续性问题:社会生活的变化反过来是否会影响社会的其他方面?以此培养“社会变化有因果互换”的潜意识。当然,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探究欲望很高,还可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先让学生课外收集材料,然后把成因探究放在课堂上进行。

三、确定教学立意需要注意的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从操作的角度看,确定教学立意至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教学立意要聚焦,不要松散

一堂课要有一个中心或灵魂,教学立意是其通俗表达。作为“中心”或“灵魂”,确定教学立意时要聚焦,不要松散。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为例,一般“说”及教材内容时都会涉及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红军长征,有些教师也会指出南昌起义是沉寂黑夜中所打响的果敢、意远的第一枪,井冈山根据地是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红军长征是保存革命力量、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但这种“说法”很松散,并不聚焦。事实上,本课的课题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课中应紧紧围绕这一课题,让学生明白: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为什么会变为“星星之火”?为什么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燎原的情况如何?为何又熄灭了?长征为何成功,使其变成了“火炬”?如此聚焦,教材内容就有了主线,说课也就有了“魂”。

其二,教学立意要具体,不要抽象

确定教学立意时虽然要聚焦,但也不是向抽象方面“走”。所谓“本课教材在本单元中处于什么位置”,“本课是关于什么的内容”等,是抽象的形式之谈;而所谓“本课内容有什么影响”,“本课内容对培养学生起什么作用”,则是抽象的内容之谈。如此分析,实质上并没有触及教材的核心内容,也是造成说课过程中教学目标错位、教学逻辑断裂的重要因素。教学立意要聚焦,同时更要做到具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倘若循着以上的聚焦思路,不难得出以下教学立意: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血泊中意识到只有依靠广大农村,建立独立武装才可能夺取政权,先后发动南昌、秋收、广州等起义,建立了以井冈山为中心,分布全国的根据地,大有星火燎原之势。不幸的是由于国民党蒋介石的围剿和内部“左倾”错误,中共及其红军不得不放弃井冈山等根据地,走上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长征路,并痛定思痛、抓住机遇,以北上抗日为旗帜,依靠军事策略和官兵一致的大无畏革命英雄和乐观主义精神,终抵延安,开始了走向“燎原”的征程。⑤如此确定教学立意,“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创建”“长征”等重要历史事件都贯穿其中,且内容关联,逻辑通畅,教学立意的指涉十分具体。

其三,教学立意要贯通,不要孤立

教学立意虽然是对本节说课内容的凝练,但显然并不局限于本节课。教学立意要上接下联,前后贯通。这里的贯通,既有史实联系的贯通,也有教学逻辑的贯通。史实联系的贯通,是针对本课史实与前、后课史实联系的贯通。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之所以成为“星星之火”,是针对前课的国民大革命失败格局、中共处于血沃绝地的时代背景而言的;“星星之火”之所以可能燎原,与井冈山根据地形成原因及其他革命根据地发展的经验有直接关联;虽然受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以及中共“左倾”错误的影响,“星星之火”后来遭受重挫,但长征后它最终成为燎原的革命“火炬”,与中共政治军事策略、大无畏革命英雄和乐观主义精神密切相关,这也与后课关于抗日战争的史实相贯通。从教学逻辑上看,针对学生的认知经验,本课的导入可接着前课,直接讲述“星星之火”在血沃绝地中迸发;鉴于教材内容仅涉及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可补充其他根据地建立的情况与经验,用事实告诉学生“星星之火”应当“可以燎原”,由此,“星星之火”即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形成与发展的原因、经验和教训,也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概括而言,教学立意是基于课程目标的、对教材内容的提炼,是说课的凝意与升华。“说教学立意”是对“说教材”的发展与超越。说课实践中,把握教学立意的特点,从聚焦、具体、贯通的角度确定教学立意,可避免“说教材”的形式误区,亦可进一步提升说课质量。

注释:

①林镇国:《初中八年级〈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与说明》,《历史教学(上半月)》2011年第7期。

②③王长芬:《初中七年级〈欧风美雨下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与说明》,《历史教学(上半月)》2011年第7期。

④聂幼犁、於以传:《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育人价值的理解与评价》,《历史教学(上半月)》2011年第7期。

⑤此教学立意参考了聂幼犁教授指导、赵霞老师执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说课稿。

标签:;  ;  ;  ;  

谈课的升华--从“谈教材”到“谈教学意图”_说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