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不对称与企业的性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禀赋论文,不对称论文,要素论文,性质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科斯发表那篇名为《企业的性质》的著名论文以来,对企业的性质的研究就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新古典主义认为经济体制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科斯对此提出了挑战,认为在企业内部存在着完全不同于价格机制的资源配置手段,那里存在着科层组织,靠的是权威和命令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而认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并且这种替代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允许某个权威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1]。企业与市场相互替代的观点由此在经济理论的殿堂中得以确立。但是科斯是以市场交易费用与企业内非市场的行政费用的对比来作为企业存在的原因,这意味着市场组织可以被非市场组织替代,这从根本上损害了主流经济学的价值取向[2]。张五常对此作了补充,他认为很多要素都对产品的价值作出了贡献,而要对每一个要素的贡献予以考核和直接定价是很困难的,于是企业就用在要素市场上的一个合约代替产品市场上的一系列合约,以节约交易费用,因此“企业的发展可看作产品市场被要素市场所代替”[3]。杨小凯等人对这个观点进行了数学化[4],由此,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相互替代成为关于企业性质的最常见的理论解释。
但是,“企业的发展可看作产品市场被要素市场所代替”这一理论解释的直接逻辑推论却是与现实完全相悖的。在现实世界中,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是与中间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的共同扩大相伴而行的,但是用“相互替代”的逻辑来判断,企业规模的扩大只能是中间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彼此消长的结果。要对这种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就必须从重新解释企业的性质开始。
从专业化与分工协作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性质应当是一个有力的方法。已有研究指出,企业是各个要素所有者结合起来谋取来自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的一种方式,并且由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分离限制了“单干”和通过产品市场进行合作的可能,于是企业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5] [6]。但他们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化,并继续揭示企业、中间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共同扩大的机制,最终表明两种市场相互替代产生企业这一逻辑的局限性,并使得企业的真正性质得以确立。
本文试图从要素禀赋不对称的角度,考察企业的产生和企业规模扩大的方式,研究企业的产生所需的条件。如果这一问题得到解决,企业规模、中间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三者得以共同扩大的机制也就可以揭示了。
一、要素禀赋的不对称导致了企业的产生
“要素市场替代中间产品市场导致了企业的产生”这一理论认为,随着分工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专业化的生产者,也就存在着一个中间产品的市场,当中间产品市场的交易费用高于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会出现,它从要素市场上雇佣中间产品的生产者,而不再对中间产品进行买卖,这样就节约了交易费用,而这种节约正是企业产生的原因。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中间产品市场的存在是企业得以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没有中间产品市场,也就无所谓“要素市场对中间产品市场的替代”,也就不会出现企业了。
但是现实却是,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存在谁向谁提供中间产品的场合,他们也可以结合成一个企业,一方成为雇主而另一方成为雇员。一个为大家所熟悉的例子就是理发店的发展。在一二十年前,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还十分普遍,而到了现在,这种个体的生产者已经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规模较大的理发店。在理发店产生以前,作为个体生产者的理发师并不必向以后的理发店老板购买中间产品,而将来的理发店老板也不是因为要更方便地得到理发师的服务而雇佣他们。在理发店作为一个企业产生后,作为雇员的理发师总是独立完成每一次服务的整个生产过程,而并不从理发店这个企业内部取得中间产品。如果一定要说理发店老板为理发师提供了“管理”这一中间产品,那么这种“管理”也只是因为众多理发师成为雇员后必须对这些人进行监督,而不是对理发服务的生产过程进行指挥、协调,所以说这种管理产生于雇佣劳动的性质而不是产生于生产过程的自然性质,它是企业的诞生所导致的结果,因而不能把它当作解释企业产生的原因的那种“中间产品”。那么理发店作为企业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由于生活质量的改进,消费者对理发服务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不仅仅要求把头发剪成适当的长度,还要服务环境的舒适、用更加先进的材料进行美发。这就要求理发师要能够提供宽敞明亮的房屋、各种昂贵的工具、品种齐全的护发品,而这是一笔不小的资本支出,对于那些足以负担一副“剃头挑子”的个体理发师而言,不是大部分人都能负担得起的,于是他们必须去寻找这样一种人,他们拥有较多的资本,除了用于配备自身的生产工具外还有剩余,这样的人也将乐于支出一笔资本用于生产,不然它将闲置。于是理发师成为雇员,拥有资本的人成为雇主,他们结合起来形成企业,生产得以按照消费者的意愿继续进行。
从这里可以看出企业产生的逻辑过程。
1.只有各种生产要素以一定的比例相结合,生产过程才能进行,任何一个产品都是多种生产要素合作的结果,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于每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
2.人们的生产要素禀赋总是不对称的。在每一个时点上,总是有的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比他们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多,同时有的人所拥有的物质资本比他们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多。我们这里所说的“不对称”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多少比较,是针对一定的技术条件和需求方式而言的,技术条件和需求方式的变化,会引起生产要素的禀赋状况由对称的变成不对称的,或者相反。比如在传统农业的技术条件下,一个拥有100元钱足以购买锄头和镰刀并且拥有健康的体格的农民,他的生产要素禀赋状况是对称的,他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都可以有效的利用,但是在现代化农业的技术条件下,这个农民的要素禀赋就不再是对称的了,因为这时一个健康人完全可以驾驶拖拉机来耕作,显然他的资本物质不足,人力资本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消费者的需求方式的变化也是一样。如前面所举的理发师的例子,一个拥有100元钱足以购买一副椅子、镜子、脸盆的理发师,在传统的需求方式下他的要素禀赋是对称的,但在要求大量资本支出的现代消费方式下是不对称的。
3.要素禀赋不对称状态通常不能通过要素买卖以外的方式而变得对称起来。首先,缺少物质资本的人通过借入资金而达到要素禀赋的对称并不会成为普遍现象,因为借入大量资金是有风险的,而缺少物质资本的人往往也缺乏承担风险的能力,因为正是他们所不具备的物质财富才是最佳的抵押品,是承担风险的最有力的保障。其次,要素禀赋不对称状态,以及这种状态对生产的阻碍,不能由中间产品的买卖来消除,原因之一是有能力买入中间产品的是那些拥有较多物质资本的人,而他们往往买不到中间产品,因为那些拥有相对少的物质资本的人由于受到禀赋不对称状态的约束,无力提供足够的产品;原因之二是即使他们买到了足够的中间产品,也只会加剧而不是减少他们要素禀赋中物质资本过多的状况,比如一个玩具的生产要经历若干道工序,前面所有的工序的产出成果都被当作中间产品从市场上购入,但当达到最后一道工序即把这些玩具装进盒子里包装好的时候,由于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他拥有的物质资本越多,购入的中间产品越多,他自己的人力资本越是不足以把许许多多的盒子包好,而这已是最后一道工序,不再有中间产品了,他不能去购买已生产、包装完毕的产品,同时又要把这同样的东西卖出去,对于物质资本较丰富的人,这“最后一道工序”就足以迫使他去寻求买入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最后,技术状态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标准的微观经济学有一个常识,就是对于同样的产品而言,不同的生产要素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只是边际替代率不同而已,这样,无论是资本数量多还是劳动力数量多,都可以用一定量的资本代替所缺的劳动力或用一定量的劳动力来代替所缺的资本,由此“要素禀赋不对称”状态自然可以通过不同要素的相互替代来解决。但是要素之间的替代总是意味着技术状态的改变。比如同是挖一座山,如果资本多而劳动力少,就可以让一人驾驶一台价值数十万元的挖掘机;如果资本少而劳动力多,就可以让每人扛一把几十元的锄头,这两种状态都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显然是不同的技术状态。对于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将要作出是否结合成企业的独立个体生产者而言,这样的技术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技术的变化总是体现为生产工具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而足够数量的物质资本是这种变化的基础,对于缺乏物质资本的生产者而言,这样的选择空间是极其狭小的,而对于那些拥有大量物质资本的人而言,他们将面临技术自身发展的规律的限制,因为即使到了现代,一个人操纵价值巨大的物质资本进行独立生产的“无人工厂”也还并不普遍。
4.具有不对称的要素禀赋的个体生产者共同结成企业,通过要素市场的交易改变不对称状态,将有助于各方的利益的增加,达到帕累托改进。在要素禀赋不对称的情形下,在物质资本不足的生产者那里总有一部分人力资本是闲置的,当他们在要素市场上出售多余的要素购入缺乏的要素之后,企业便形成了(一般是由物质资本的所有者购入人力资本,因为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属于物质资本)。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调整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使它们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是要素市场交易的好处之一。要素市场交易的另一个好处是,企业是各种生产要素大规模地分工协作的场所,它所完成的产出,即使是独立的个体生产者的全部生产要素都分别得到了充分利用,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这里,结合劳动的效果要么是个人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要么只能在长得多的时间内,或者只能在很小的规模上达到。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7] 362。当然要素市场的交易也是要付出额外的代价的,这就是交易费用,但是只要从事要素市场的交易所带来的额外的好处大于这种交易所产生的额外的费用,这种交易就会出现。
所以我们可以说,企业是一种通过在要素市场上签订契约以改变个人要素禀赋不对称状态,进而获取来自要素之间分工协作的好处的方式。只要存在要素禀赋不对称状态,并且这种状态的改变所带来的好处大于要素市场的交易费用,企业就会产生。中间产品市场的存在不是企业产生的必要条件。
“企业是要素市场对中间产品市场的替代”这一理论还有一个明显的含义,即只有存在分工和中间产品并且中间产品市场的交易效率低于要素市场的交易效率时,要素市场才会代替中间产品市场,由此产生企业,这就意味着如果中间产品市场的交易效率不低于要素市场的交易效率时,企业是不会产生的。但是,这些都是在不考虑要素禀赋状况是否对称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当我们引入要素禀赋不对称这一条件以后,即使中间产品市场的交易效率不低于要素市场的交易效率,企业也必然会产生,只要来自于要素市场的交易费用的上升不足以抵消要素禀赋不对称状态的消除所带来的好处。
我们可以看到,杨小凯在论证两个市场的交易效率的不同如何使不同的生产结构产生不同的人均收入并导致企业这一形态的胜出的过程中,假定当生产过程由一种最终产品和一种中间产品所组成时,个人的生产系统为:
其中x是中间产品,y是最终产品,l是劳动,t是中间产品市场交易效率。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的论证过程使用的是Cobb-Douglas生产函数,而这种生产函数形式的特点之一便是不同要素投入之间的替代弹性等于1。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一定意味着所使用技术状态的改变。Cobb-Douglas生产函数之所以对经济具有解释力,正是因为企业生产总是要在时间中延续,生产技术总是在不断地进步,由此不同要素之间可以有一定的替代能力,同时由于技术变化并不是无限快的,所以要素之间的替代的能力总是有限度的,因而实证中总是发现替代弹性在1左右而不会是无穷大。但是企业的产生,即要素所有者决定要在要素市场上进行交易,总是一种处于某个时点上的事情,至少不会拖延得以致生产技术都发生不断的变化了。因此,要素所有者决定结成企业总是针对一个相对静止的技术状态而言的,那么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来描述企业的产生就不是一个恰当的选择,这一不恰当的选择使得要素禀赋的不对称状态无法得到体现,因为若要素总是可以相互替代的,那么就不存在有的要素被闲置的可能性了,任何不为零的要素组合方式在技术上都处于可行集之内,技术状态的调整是无条件的。
因此,我们将使用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来描述企业在要素禀赋不对称条件下的产生。我们从完全由个体生产者组成的经济中抽出一个部分来加以考察。这个部分由两个生产者组成,生产者甲专业生产最终产品y,y的生产需要两种生产要素,一种是甲的劳动,一种是中间产品x,x由生产者乙专业生产并通过中间产品市场卖给甲,x的生产需要乙的劳动和另一种中间产品z,z由外界提供并且假定它的价格恒定为p[,z]。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由中间产品市场联结起来的生产链。(如果要放松对z的假定,只需将这条生产链延长即可,直到到达一个仅用劳动来生产产品的原始劳动者为止,如同杨小凯对中间产品的生产函数的设定)。
令甲对y的生产函数为:,其中x是从中间产品市场购买的中间产品,l[,1]是甲的全部劳动,a是技术系数,并且令k[,1]>xp[,x],其中k[,1]是甲拥有的全部资本金,p[,x]是中间产品市场上x的价格,k[,1]>xp[,x]意味着甲拥有的物质资本在供给他自身所有人力资本使用后还有剩余,他是一个物质资本丰裕者。这样,甲的产出y=x=al[,1]是这个生产问题的解。
由于甲拥有丰裕的资本,他总可以在中间产品市场上购买到与他的劳动力al[,1]相匹配的中间产品x,且它的量x=al[,1],这样在中间产品市场上通过x的反需求函数可以决定x的价格p[,x]=m-nx。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古典反需求函数,这意味着中间产品的交易是无交易费用的,即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不可能低于要素市场的交易效率。
乙对x的生产函数是:bl[,2],其中z是x的生产所需的物质资本投入品,l[,0]是实际投入的劳动,b是技术系数,k[,2]是乙所拥有的初始物质资本价值,xp[,x]是乙从中间产品市场的交易中获得的收入,二者之和便是乙所拥有的全部物质资本价值,z=k[,2]+xp[,x]/p[,z]便是乙所能获得的全部物质资本投入,l[,2]是乙的全部劳动力,k[,2]+xp[,x]/p[,z]<bl[,2]表示乙所拥有的全部资本投入不足以(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配备他自身的全部劳动力,这样他实际使用的劳动力l[,0]就一定比l[,2]小。这个生产问题的解便是x=z=bl[,0]。
综合两个生产者的解,这个由中间产品市场联结起来的系统的最终产品产量就是y=x=z=bl[,0]=al[,1]。
如果这两个生产者由另一种方式,即通过要素市场联结起来,组成一个企业,这个生产系统就变为:
其中l[,3]是实际应用于中间产品x的生产的劳动力,l[,4]是实际用于最终产品y的生产的劳动力,Y表示结合成企业后最终产品的产量。这个系统的解是:
其中ab/(a+b)p[,z]的每一个元素都是由外生技术条件给定的,它可看作是一个综合的技术转换系数。情形Ⅰ意味着根据一定的技术条件,这个系统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是对称的,情形Ⅱ、Ⅲ则意味着在这样的技术条件下尽管要素禀赋不对称的状况得到了改进,但仍没有完全消除,如果我们的系统包含更多的个体生产者,不对称状况就会消除得更完全。综合上面的三种情形,企业这种形态的产出是
现在我们来比较生产在运用中间产品市场和运用要素市场两种情况下最终产品产出的大小。
在运用中间产品市场联结生产的条件下,
即y<Y
这说明,在中间产品市场的交易费用为零,其交易效率绝不会低于要素市场的交易效率的情况下,只要存在要素禀赋不对称的情况,通过要素市场交易形成企业的产出总比通过中间产品市场联结生产的产出要高。这高出的一部分就是企业改善了要素禀赋不对称状态所带来的好处,只要这个好处不被新增的要素市场交易费用所抵消,结合成企业以谋取合作的好处就是有利可图的。
至此,我们已经说明了,在没有中间产品交易的条件下,企业可以产生,中间产品市场的存在不是企业产生的必要条件;在中间产品市场的交易费用低于要素市场的交易费用的条件下,企业也可以产生,中间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交易费用的差异不是企业产生的原因。要素禀赋的不对称以及企业组织改善这种不对称状况的能力解释了企业的产生。
二、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考察
在欧洲的行会制度解体后产生的工场手工业是具有自由雇佣劳动制度的企业的最早形态,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可以认为是企业的产生,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和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则可以认为是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的发展。在工场手工业产生以前,经济的主导是个体生产者,他们既拥有自身的人力资本,又拥有一定的物质资本,虽然不同的生产者的要素禀赋状态不尽相同,有人拥有资本较多,有人拥有较丰富的人力,但这种差异并不大,那种物质资本很少的人为数不多,所以从整体来看,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衡量,人们的要素禀赋基本上是对称的。
但是随着分配过程的进行,特别是掠夺性海外贸易的进行,这种对称状态逐步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拥有大量物质资本的商人。当这些商人涉足于生产领域,要素禀赋不对称状态就普遍出现并加剧了,最终导致工场手工业的大量产生。
工场手工业是以两种方式产生的。
一种是“许多从事同一个或同一类工作(例如造纸、铸字或制针)的手工业者,同时在同一个工场里为同一个资本所雇用。”[7] 374这种工场在产生以前,在各当事人之间并不存在一个中间产品市场,因为各个手工业者都从事同一个工作生产同样的产品,而雇用他们的资本家也不必曾是他们的顾客或供货商。手工工场以这种方式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出现了由商人、行会师傅转变而来的拥有大量资本的人,他们所拥有的要素禀赋因为分配机制的原因变得不对称,无法以自身的人力来充分使用所拥有的物力,同时另一方面,尽管社会上大部分个体生产者处于要素禀赋对称的状态中,但处于不对称状的人总是有的,特别是缺乏物质资本的人总是一直存在的。拥有大量物质资本的人和要素禀赋对称的个体生产者之间是不会产生合作收益的,因为他们之间并没有未利用的人力可调配以扩大物质资本的利用,但和要素禀赋中缺乏物质资本的小生产者合作却可以产生这种好处,于是,尽管后面一种人并不占社会的多大比例,但企业已经可以在这样一个不大的范围内产生了。
另一种是“不同的独立手工业的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联合在一个工场里,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后制成。”[7] 373这样的手工工场产生之前,当事人之间就已经存在以商品形式联结起来的社会分工,存在一个中间产品市场,但是对这样的手工工场的产生过程的考察却可以发现,中间产品市场的交易费用并不是企业产生的条件,企业仍然起源于要素禀赋的不对称。这种手工工场一般由商业资本控制小生产者、包买主转化为手工工场老板而产生[8]。这一过程在英国毛纺织业的发展中表现得最为典型。14世纪末英国毛纺织业中已经出现了分发羊毛的布商包买主,他们从收购羊毛起,按照纺织过程,将原料和半成品分发给梳洗工、纺工、织工、染工和整工,每一阶段加工完毕,由包买主验收购买,再分发给下一工序的工匠,直到布匠最后完成,由包买主向国内外市场贩运。至此,包买主是新制度经济学中典型的依靠中间产品市场来组织分工的人。但是,包买主只向各工序的工匠提供原料,所需设备仍由工匠们自己拥有,显然这些个体生产者不可能拥有太多的设备,于是生产规模是受到限制的。当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对纺织品的需求不断上升而产出提高却受到限制,直接导致了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原来产生于在各个地区互通有无的商业利润向生产者流动,从而使生产领域显得比流通领域具有更好的利润前景。纺织品的生产比起仅仅是贩卖在英国变得更有诱惑力,于是原来仅从事商品流转的包买主开始投资于生产,而当他们携带着巨额资本进入生产领域时,立刻产生了要素禀赋不对称的问题。很显然,一个人在生产过程中所能操控的物质资本的数量要远远少于他在流通市场、金融市场上所能使用的资本数量,因为在流通领域中所谓的“使用”往往只是进行谈判、记账等“数字化”的活动。这样,他们必须找到处于物质资本少而人力资本丰富这样一种要素禀赋不对称状态中的个体生产者,这种个体生产者便是大批不能独立开业的帮工和一些贫穷的行会师傅。于是,包买主把分散的这些工匠集中起来,将物质资本交给他们使用,和他们订立要素买卖合约,要素禀赋不对称状态得到克服或改善,生产得以扩大,企业得以产生。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产生的早期,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由于刚刚产生,交易效率往往很低,交易费用很高,经常要靠暴力手段来促成要素市场的交易,如圈地运动中的血腥立法和长期的黑奴贸易。而中间产品市场却不像这样,一是因为产品简单,考核费用远不如有些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高,二是因为对贸易的限制在当时正在被迅速打破。所以“要素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产生企业”的说法明显缺乏历史的真实感。
三、企业产生以后要素市场和中间产品市场同时扩大
要素禀赋的不对称导致了企业的产生,不仅如此,它还将导致要素市场的扩大。因为要素禀赋是否对称是针对一定的技术条件而言的,当一种新的技术状态出现后,在原来的技术条件下可以是对称的要素禀赋状态就可能不再是对称的了。事实上,人类的技术进步到目前为止主要表现为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的物质资本越来越多,技术进步的这种方向导致要素禀赋状态的变化方向总是表现为大部分个体生产者越来越缺乏物质资本而成为人力资本的出售者。这种由技术进步引起的要素禀赋状态由对称向不对称变化并加剧的过程,也就是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的原因。
比如刚刚从小生产的汪洋大海中产生出来的一个制针业手工工场,与它并存的是大量的要素禀赋对称的个体制针者,而且在一开始,它们使用的都还是相同的技术,工场的工人也像个体制针者一样独立完成制针的全部操作。但是手工工场有一个个体制针者无法比拟的优点,就是大量资本和人力的集中,这种集中使得工场具有更好的技术变革的能力。事实上,制针工场迅速地在内部进行了专业化和分工协作,使得每一个工人只完成了一项操作,这就创造了一种新的生产力,产生了一个新的技术状态。当使用这样的技术生产的产品与个体制针者的产品展开竞争时,个体制针者就不得不以这种新的技术状况来衡量自己的要素禀赋状态,结果是大批的原来处于要素禀赋对称状态的个体生产者变成要素禀赋不对称的了,从他们自身利益出发,理性的选择便是进入要素市场。
另外,生产的发展不断地要求更多种类的要素投入,这种生产要素的多样化也会导致对称的要素禀赋变得不对称,从而引起要素市场的扩大。经理人市场的出现就是一个例证。在20世纪以前,企业规模都不大,所要求的企业家才能这一要素的投入并不大,一个普通雇主往往都具备管理他自己的企业的知识和才能。也就是说,在企业生产规模不太大的情况下,雇主所拥有的企业家才能这种要素的禀赋对于当时的需要而言是对称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所需的企业家才能越多,普通雇主自身所拥有的这一要素就是显得不足了,也就是说他进入了一个要素禀赋不对称的状态,而既拥有适当的物质资本又拥有恰当的企业家才能的人总是特例,在一部分人拥有较多的物质资本和较少的企业家才能的同时,必然有一些拥有较少的物质资本和较多的企业家才能的人,改善这种要素禀赋不对称状态的途径,便是进入要素市场。
要素市场的扩大就意味着企业的扩大,意味着通过企业这种科层组织,用权威和命令的方式加以调动的资源越多。而企业的扩大,又具有促使中间产品市场扩大的趋势。
中间产品数量的增加是生产环节增多,生产链延长的结果。延长生产链进行“迂回生产”有利于提高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这种“迂回生产”可以在个体生产者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也可以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但是有两个因素使得企业更容易实现生产链的延长。首先,生产链的延长和专业化的需求有冲突。在个体生产者那里,生产链每延长一环,中间产品每增加一种,他就得把精力更加分散,使得他从专业化中得到的好处迅速下降,而在企业里,总是可以指派专人从事单独的一项操作,这样,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分工,在大得多的程度上保留专业化的好处。其次,生产链的延长和中间产品的增加通常意味着新机器和新设备的采用,这是一件耗费资本的事,个体生产者很快就会发现他的要素禀赋出现了不对称,缺乏所需的物质资本,而企业则可以从要素市场上的交易中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我们看到,在企业出现以后,中间产品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小生产时代。
随着企业内部生产链的延长和中间产品数量的增多,企业的来自专业化的好处也会下降,于是很多已经发展得比较独立的生产环节就会从原有企业脱离出去,只要专业化程度提高带来的利益超过从事中间产品买卖所带来的交易费用,该环节的产品就通过市场买卖来交易而不再通过企业内的科层组织,这样,中间产品市场随着这样的独立环节的增加而不断扩大。例如以前大部分酒厂都是不但生产酒,还生产酒瓶、瓶盖、包装盒,但为了追求专业化的好处,这些中间产品都由独立的玻璃厂、瓶盖厂、纸箱厂生产、相应地出现了三个中间产品市场。
这样,我们说明了要素市场的扩大意味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导致中间产品的大量、迅速出现,为适应专业化的要求,这些中间产品独立出来,扩大了中间产品市场。但是,中间产品市场的扩大是以对原企业的分割为代价的,这是否会导致要素市场的缩小呢?反过来,企业规模的扩大是否又总是不会使中间产品市场缩小呢?简而言之,要素市场和中间产品市场之间到底存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我们可以考察一下中间产品市场扩大的两种方式和企业规模扩大的四种方式。
独立出来的中间产品的生产,可以由企业来进行,也可以由个体生产者进行。前者如瓶盖厂、纸箱厂,后者如提供咨询服务的顾问,生产文章并出售给报社的自由撰稿人。如果中间产品是由一个新的企业来提供,那么就仅仅是中间产品市场扩大了,而要素市场并没有缩小,因为新企业同样也得从事要素市场的交易。如果中间产品由个体生产者提供,便出现了中间产品市场的扩大和要素市场的缩小。
对于企业规模的扩大,我们可以先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这两类。每一类中又可根据当事双方是否都是企业来分为两种,即企业对企业、企业对个体生产者。横向一体化中,当事双方并不互相提供中间产品,所以并不缩小中间产品市场,其中企业与个体生产者的横向一体化还扩大了要素市场。在纵向一体化的双方之间,原本存在着中间产品的交易,因此它导致了中间产品市场的缩小,但是企业与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并未导致要素市场的扩大,只有企业对个体生产者的纵向一体化才是中间产品市场的缩小和要素市场的扩大并存。
从上面可以看出,六种情况中只有“中间产品独立出来并由个体生产者提供”和“企业与个体生产者之间的纵向一体化”这两种情况会产生要素市场与中间产品市场相互替代的现象,而且常识告诉我们,“中间产品由企业提供”和“企业之间的纵向一体化”是远比前两种更为普遍的现象。所以所谓“要素市场与中间产品市场相互替代”作为一种现象都只是特例,而要素市场、企业规模扩大促进中间产品的产生并分离为中间产品市场这一机制正是我们观察到的要素市场与中间产品市场同时扩大的原因。
四、结论
我们认为,要素市场以及作为要素契约的履行的企业,其根本的性质在于把那些处于禀赋不对称状态、不能得到充分使用的要素纳入生产过程,使其充分发挥生产功能,使这些要素的所有者成为真正的生产者。而作为内生增长的源泉的分工,只能是生产者之间的分工,一个要素所有者当他不能成为生产者的时候,同样是不能参与分工过程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以前,由于所用的生产资料数量少而且简单,禀赋不对称的现象不明显,分工主要是通过产品市场在独立的小生产者之间进行。在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以后,只有企业才是独立的生产者,因为它用以生产的都是由它自己拥有的资源,而企业内部的个人都是不独立的生产者,因为他们总是要使用归别的个人所有的资料,相应地,分工出现了两种形态,一是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这是通过产品市场进行,一是企业内部的分工,这通过科层结构来组织。要素市场使得要素所有者成为生产者,使得分工具有了可行性,因此,要素市场是前提,是企业内分工和产品市场的分工得以发展的基础,这一点就决定了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促进,共同扩大的关系。
自然地,我们认为“企业的性质在于要素市场对中间产品市场的替代”这一理论是缺乏历史的真实感的,因为一方面在这一理论的视野中,根本就不存在要素禀赋不对称这样一个问题,除了企业,就是总能够拥有生产所需的比例对称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个体生产者。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可以独立自主生产的社会条件是这一理论的一个前提,而这只有在小手工业及以前的阶段才能成立,事实上,这一理论对这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的解释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在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以后,由于所需资本的迅速发展,要素禀赋不对称成为社会中的普遍现象,这就要求我们从这个角度来审视企业的产生。另一方面,他们只是将企业在要素市场上的交易费用与个体生产者在中间产品市场上的交易费用相比较,却根本不考虑结合成企业以后会从要素禀赋状态的改善、要素的充分利用中获得的好处。这种只考虑两种状态下费用的差别的做法,隐含了一个前提,就是认为两种状态下的产出是一样的,这就将研究的角度限制在“节流”这一方面,而将企业在“开源”这一方面的作用排除在外,忽视了企业作为要素分工协作的一种形式所具有的生产功能。
所以我们在这里提出了要素禀赋不对称这样一个问题,并且说明了在不存在中间产品市场的条件下,企业也会由于改善要素禀赋状况的要求而产生。而且还进一步说明了,在存在中间产品市场的情况下,只要存在要素禀赋不对称的问题,即使是中间产品市场的交易费用低于要素市场的交易费用,企业也会产生,只要结合成企业后带来的合作生产的好处大于要素市场交易费用较中间产品市场交易费用提高的幅度。于是我们认为,企业的性质在于突破个人要素禀赋不对称状态对生产发展的限制以谋取要素之间分工协作所产生的利益。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阐明了要素市场的扩大与中间产品市场的扩大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市场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存在着替代关系,但由于要素市场扩大、企业规模扩大可以促进中间产品的产生并分离出来形成中间产品市场,所以经济发展的现实总是呈现出要素市场与中间产品市场共同扩大的态势,而这正是“替代论”所无法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