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商品产销矛盾及对策探讨_三农论文

“菜篮子”商品产销矛盾及对策探讨_三农论文

探讨“菜篮子”商品产销矛盾及解决办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菜篮子论文,产销论文,解决办法论文,矛盾论文,商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经济条件下,肉、蛋、鱼、奶、蔬菜等“菜篮子”商品产销,客观上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值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去探讨、去解决。本文试对现阶段“菜篮子”商品产销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解决办法进行一些探讨。

一、关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长期以来,“菜篮子”产品生产主要依靠广大农村一家一户种养,城市“菜篮子”商品供应也主要来自农村分散、粗放种养的产品。这种分散的、小型的生产与消费集中、需求量大的城市市场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菜篮子”商品产销中最突出、最尖锐的矛盾和问题之一,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实践证明,现阶段解决这一矛盾最主要、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消费集中、需求量大的城市郊区、城市管辖县级农区以及有自然条件优势生产某种产品的主产区,建立起与城市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生产出来的产品供应当地市场消费总量的比例,各地有不同,广西各城市一般来说,猪肉占60%;牛羊兔肉占30%;家禽占70%;鲜蛋占40%;鲜鱼占80%;鲜奶、蔬菜占100%的比例比较合适,其余靠来自千家万户以及区域外来的商品作补充。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大生产、大市场的产销格局。1988年,我区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各城市先后建起了一批“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基地,对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意识和观念上的差异,资金投入和科学管理跟不上等种种原因,致使生产基地发展缓慢,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现代化、科学化的生产基地不多,大生产的格局尚未形成。比如生产基地搞得比较好的南宁市,1996年除蔬菜、鲜奶基地生产产品供应当地市场做到基本自给外,生猪基地生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只有21.8%;牛羊肉只占6.2%;家禽占57%;蛋品占18.3%;鲜鱼占30%。可见,目前我区城市已建起的生产基地商品的可供量占市场消费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随着城市不断扩大、消费人口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菜篮子”商品消费量将越来越大,要求提高基地生产的商品供应占市场消费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否则,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始终得不到解决。因此,我区城市“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任务仍十分艰巨。

二、关于供给弹性大与需求弹性小的矛盾

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是指在同一市场,同一时期(通常指一年)内,某种产品供给与商品需求在不同量上的反映。“菜篮子”商品供给弹性大与需求弹性小的矛盾,是由生产这些产品的自然属性、经济条件与市场对这些商品需求相对稳定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受到鲜活性、季节性、经济周期性、相关产品比例性、区域局限性以及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供给市场的商品往往是时多时少,弹性比较大。而在同一市场,同一时期内人们对“菜篮子”商品的需求除了国庆、元旦、春节等几个重大节日相对集中(这种集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将自然消失)以及受到消费人口的增长和居民购买力水平高低稍有影响外,一般需求弹性比较小。这种矛盾通常反映在产品供给和商品需求在量上的不一致性。在这种条件下,市场上那种“多了多了少了少的,少了少了多了多的”商品供给状况不可避免地发生。为了减少和避免矛盾的产生,各城市要在不断建立稳定供给基地的前提下,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正确运用信息、科技、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在事前引导生产经营者,力求商品生产能够按照市场需要稳定发展,保持供给弹性相对稳定,促进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在量上大体平行。比如,在解决蔬菜春秋两个淡季的问题上,政府主管部门就应根据未来的气象信息及市场可能变化情况及时传送给生产者,并安排好渡淡产销工作,增加对渡淡生产的投入,有关部门及时做好换季菜种、农药、化肥、地膜、庶阳网等生产资料的供应,举办培训班、推广科学种菜技术,保证有菜面积的稳定增长。与此同时,组织国有等经营单位和大的运销户外购渡淡商品供应当地市场,做到淡季不淡。其它产品生产亦然。若发现某种产品生产有滑坡苗头,就把信息及时反馈给生产者,并在投入、政策方面给予扶持。若生产产品确实出现相对过剩,市场上出现“卖难”的情况,可以采取调运、储存、加工等事后调控的办法。可惜目前我区对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的办法不多,不管是事前调控,还是事后调控的能力还很低。

三、关于“买难”与“卖难”的矛盾

大家知道,目前我区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从人均“菜篮子”商品消费水平看如此,从食物营养供给标准来看也是如此。“菜篮子”商品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客观存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个别商品在市场上的“买难”、“卖难”的矛盾也同时存在。这种矛盾具体表现为,商品供给总量中的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剩余。当某一产品在某个时期内生产多时,市场供大于求,商品相对过剩,价格下跌,出现买方市场,“卖难”现象随时发生,此时,消费者是得益了,但生产者却叫苦不迭。反之,当某一产品在某个时期内生产少了,市场供不应求,商品短缺,价格上涨,出现卖方市场,“买难”现象即刻发生,此时,生产者利润上去了,但广大消费者却难以承受,叫苦连天。这就形成了“卖难”生产者叫、“买难”消费者叫的“两头叫”现象。而处在这两者之间的经营者,不管生产者叫,还是消费者叫,他们则要求在经营中保持有相对稳定的利润,甚至还千方百计在“买难”和“卖难”的叫声中谋求更为高额的利润。特别是处在市场经济发育尚未完善的今天,一些经营者根本不顾生产者或消费者的得失,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往往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法谋取暴利,甚至激化市场产销矛盾。因此,要解决“买难”、“卖难”的矛盾,一是要合理调整产品的生产结构和正确引导食物的消费结构。在稳定生猪、蔬菜生产的前提下,根据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不断调整生产周期短,供给波动大的禽、蛋、鱼等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草食动物和名、特、优、新等短线产品的生产,使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尽可能趋于同步。二是努力改善市场竞争环境,依照市场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菜篮子”商品供给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注水肉食、短斤少两、哄抬物价、谋取暴利的行为。严禁制止产销过程中的乱收费、乱罚款,保证“绿色通道”畅通。三是要发挥国有主渠道的吞吐作用,保证国有在市场上的经营比重作为主导市场供应的基础。但保持多大的经营比重要视不同的城市而定,我区城市而言,猪肉占40~60%;蛋品占20%左右;水产品占30%左右;蔬菜占20~30%就可以了。四是要按照产业化的原则,积极推进“菜篮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生产基地和种、养殖大户直接进入市场,以减少中间环节。五是加强“菜篮子”商品市场软、硬环境的建设,积极推广畜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完税、控制批发、分散经营”的办法,加强猪肉毛白差率和蔬菜等商品批零差率的监控,以解决流通滞后和产销运行不畅的问题。

四、关于客观波动性与主观稳定性的矛盾

这个矛盾是“菜篮子”商品产销过程中所有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反映。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菜篮子”商品产销,一方面受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法则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直接调节,又受气候、季节、运输、储存、市场以及消费习惯、消费心理的直接影响,客观上决定了“菜篮子”商品的生产、供应和市场价格具有相对的波动性。而另一方面又与千家万户密切相连,与稳定市场物价、稳定大局息息相关,主观上又要求“菜篮子”商品的生产、供应和市场价格有一定的稳定性。要解决这种矛盾,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来调节生产和流通,又要加强宏观调控的作用,自觉地运用国家的政策法令、市场法则、市场信息和经济手段从宏观上指导生产和流通。只有这样,客观上的波动性和主观上的稳定性的矛盾才能相互统一。在这个问题上很重要一点是解决思想上的认识问题,千万不能片面地认为,搞市场经济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菜篮子”工作可以不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可以不要了。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现阶段要加强“菜篮子”工作的认识,把它摆到议事日程上,把市长负责制落到实处,把有关的宏观调控手段建立完善。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研究和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把我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和城市副食品供应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标签:;  ;  

“菜篮子”商品产销矛盾及对策探讨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