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2)15-0041-04
一、公共性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研究的问题意识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公共性认同焦虑
尽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及归属的争论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而尘埃落定,但是从1984年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以来,围绕该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似乎尚未真正解决,比如学科归属问题就历经教育学、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姑且不论这种学科归属迭变的动因究竟来自政治实践需要还是学科的自我确证,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边界的模糊和研究对象泛化的存在依然是不争的事实。在硕博研究生论文选题上的“天马行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抹不去的自我认同阴影始终存在。站在理论研究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及其活动的合法性主要来自学科自身还是政治实践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焦虑所在。这种焦虑的本质是作为独立学科对自身合法性获得学术界公共性认同的需要,因为非常明显的事实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设与发展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政治监护色彩,这既为该学科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也给它的学科认同带来复杂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活动的现实表现也不断印证和生产这种公共性焦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欠缺自身应有的独立性、自治性,往往以政府和政党指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和终极性的理论依据,因而无法生成作为独立学科应有的学术公共关怀。由于学科独立性、自治性不足: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混同的现象极为普遍,理论研究往往成为实际操作的咨询活动和简单应用;学科边界和学科历史模糊,理论研究中经常出现名为学科间相互借鉴实为丧失学科立场的现象;学科理论研究中经验型研究占据压倒性比例,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性和技巧性,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学科理念等本体性问题关注不足。没有独立性和自治性的学科状态必将导致该学科的纯粹工具性地位,很难生成因独立自治的学术品格带来的公共性关怀。
2.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公共性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正在受到愈益严峻的挑战,其突出表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中国公共领域的逐渐式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很难在应有的公共性岗位得到就业机会,就业趋向越来越远离该专业设立的初衷和预期目标,该专业应有的职业正当性正在遭受越来越严峻的怀疑和挑战。无论是公务员考试门槛还是事业单位、党务机构岗位招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愈益被边缘化、被屏蔽已经成为一个冰冷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很多高校正经受极大的市场社会的考验,有的逐渐被社会工作等似乎被认为更具有专业技能色彩的专业所取代。
第二,理应成为执政党公共行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社会的辐射面非常狭窄,并有被置换为非思想政治教育的嫌疑。在当今中国社会,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设施、有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以及相对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军队、大专院校及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与日益庞大的社会和市场相比,有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辐射面呈现相对萎缩的局面。即使在那些已经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门性机构的企事业单位中,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的工作也正在被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公共关系等活动所置换。
第三,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公共讨论中,几乎很难听到主流意识形态代言者——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的声音,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声音似乎原本就只是为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和一群特定的受教育者准备的。新世纪以来,在各种社会思潮跌宕起伏的价值观公共舞台上,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的知识分子,运用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对各种社会公共事件展开讨论,构成了对社会颇具影响力的公共话语。与之相比,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其中也包括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在这些公共论坛的话语影响显得微乎其微,这显然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研究者、传播者的身份和应有影响极不相称。
第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公共性效应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课程,理应是公共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件的专业阐释者,是公共价值观的践行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仅是公共价值观抽象理论与原则的灌输渠道,它与跃动的社会公共生活是隔离的,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能力为学生有效阐释正在发生着的社会公共事件,更没有能力成为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典范。另外,尽管很多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开始重视实践教学,但大多数实践活动是外在于社会公共空间的参观和观摩,这种游离于社会公共空间的实践活动很难对受教育者产生公共性的教育效果。
二、马克思主义公共性视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级学科及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其二级学科的一波学科理论思考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侧重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理论和人才支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二级学科,一方面应紧紧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展开研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另一方面应该着力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被定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性学科,简言之,两者是世界观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定位本身没有问题,但问题是当我们割裂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时,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就被切断了。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理论活力无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实践效应,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沾染了马克思在批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时所指称的“表面化”和“书斋气”,这种理论研究工作只能使抽象的理论家感到自我满足。马克思认为,只有在人类历史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尺度上,才能真正绽放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力量。“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
在理论上,尽管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工作者愿意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的、基本原理、方法论等,但是显然还没有真正确立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似乎至今还没有通过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论证得到其“是其所是”的根本依据。因此,问题的关键似乎不在于是否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合法性论证,而在于用马克思主义的什么理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视域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理论基础。
在以往的政治论域中,公共性始终是一个被命定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政治思潮的名词或理论,是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应始终对此持批判立场,更不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奢谈公共性问题。其实,这种谈公共性色变的理论研究一方面没有深入解读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理论文本,另一方面也无视当代世界的实践。
马克思等经典作家是在批判资产阶级以抽象人性论和唯心史观为基础的形而上学公共性理论的过程中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视域的。马克思在批判卢格的文章《评一个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中深刻地指出:“工人自己的劳动使工人离开的那个共同体是生活本身,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的道德、人的活动、人的享受、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共同体。不幸而脱离这种本质,远比脱离政治共同体更加广泛、更加难忍、更加可怕、更加矛盾重重;由此可见,正像人比国家公民以及人的生活比政治生活意义更是无穷无尽一样,消灭这种相脱离的状况,或者哪怕是对它作出局部的反应,发动起义反抗它,其意义也更是无穷无尽。因此,产业工人的起义不管带有怎样的局部性,总包含着恢弘的灵魂,而政治起义不管带有怎样的普遍性,在其最庞大的形式中却隐藏着狭隘的精神。”[2]在马克思看来,产业工人基于人的真正本质为争取完整的生活的反抗比资产阶级争取公民权的“政治起义”要更具普遍意义,因为这种反抗的目的是建立“人的真正共同体”。
另外,马克思主义公共性研究的勃兴也是当代社会实践的需要。现实地说,马克思主义公共性问题的提起与当代世界出现的公共问题具有紧密关系,例如全球化问题、现代技术支配下的异化问题、生态问题、现代文化中的民族政治身份认同问题等。
三、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研究的本体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政治,这是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对人类政治形态考察得出的结论。因此,尽管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意识形态的产生具有紧密联系,但是就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而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意识形态什么时候产生,而在于什么时候出现了意识形态政治,即在政治实践中,运用思想观念实现政治影响已经成为政治实践中非常自觉的实践形式,对政治主体进行思想观念层面的影响从而影响、调节其政治行动已经成为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这种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为主要政治实践内容的政治形态的实质就是意识形态政治。当然,更进一步的是,作为意识形态政治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扎根在哪种意识形态政治上。显然,马克思主义公共性视域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世界观意义上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视域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创出具有自足性的生命形态——公共性政治。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视域使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生命形态具有超越一切狭隘政治形态的特质,即马克思主义具有最广泛而真实的社会基础——劳动解放和具体的人的历史实践,这种以全人类的解放为根本宗旨的政治哲学克服了一切传统政治的狭隘性。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两种极端的质疑:要么仅仅是为某个党派或利益群体服务的纯粹政治工具,要么把自己的理想描绘得虚无缥缈而不食人间烟火。而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视域启示我们:当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时,它既有远大的人类进步解放的理想,又深深扎根在现实的公共关怀中,是马克思主义确证自己理论品格的不可或缺的社会空间和载体。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视域使思想政治教育拥有自觉的历史意识,即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政治形态历史变迁的产物,是政治公共性逐步拓宽的产物,是政治文明进入到相对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人类进步力量逐步拥有高度自觉性的象征。传统政治生活主要是通过某种强制性物质力量来实现的,反映了一个阶级对另外一些阶级的奴役和统治。随着因人的主体性确立而来的意识形态政治的出场、媒介化时代的来临和民主理念深入人心,政治媒介化与媒介政治化相互助推,媒体执政、网络民主、舆论执政已经成为政治生活和执政方式的新特征。政治活动的宣传思想文化化与宣传思想文化活动的政治化渐成趋势,政治通过思想文化的话语而展开,思想文化角力成为政治角力的核心,思想文化认同成为政党合法性认同的基础。也就是说,宣传思想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民的政治信仰状况,思想领导权上升为执政党的第一领导权。这极大提升了政治文明水平。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视域使思想政治教育拥有了在意识形态政治领域明辨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和能力。在马克思主义公共性视域的引领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明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现实关怀,能够分辨哪些是虚假的公共性,哪些是体现“人的本质”的真实的公共性。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如何克服意识形态性与学术理性、理论与实践、政治与价值的现实悖论提供了思考视角,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自觉性和认同感提供了政治哲学方向,同时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四、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例的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诊断与疗治
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理念式微:课堂教学的辅助与点缀。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者和教师都把实践教学当作课堂教学的辅助、补充和点缀,甚至在有的地方为了实践而实践,这样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堂中完成的知识教育仅仅是价值观教育的初级阶段,这种知识教育如何能够转换为信念或者道德行动才具有决定意义,而这是需要条件的,就是要让学生有真正的价值观体验,并在这种体验中完成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行动的践行。
其次,资源匮乏:无法真正嵌入社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需要开放的公共教育资源和社会条件。实践单位是不是真实地愿意接待大学生,让他们实际地去承担相应的工作,在这一点上我们现有的社会条件尚有很多障碍。众所周知,在奥运会、世博会中青年志愿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主要得益于这些学生真正地进入到活动本身了,而大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都是没有进入社会实践本身的。根本问题是可以开展有效社会实践的社会空间的欠缺。
最后,自我封闭:没有形成合力体系和可持续性。自我封闭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脱节,没有形成合力体系和可持续性。因此,现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似乎仍然游离于价值观教育的规律之外,没有让学生最大程度地、真实地得到价值观的真实体验。
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公共性理念思考和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体现以下公共性理念: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与教育过程、手段、教育者行动等教育要素协调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能够形成有意识的统一;受教育者价值观内化生成于公共的价值观体验。基于这样的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达到以下要求:
其一,全覆盖。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实践教学,包括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也要有实践教学的观念。实践教学中的互动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这样的教育即便是讲道理也不是要生硬地灌输,而是要学生体验到这种互动过程中的不同的价值观。
其二,跳出围墙。这个围墙是学校跟社会之间的围墙,包括教师自身应克服与社会距离较远和关注公共生活不足的缺项。教师首先是一个公民,应有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社会成员也会对这个群体有一定的社会期待。教师既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履行公民的公共责任,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工作有意识地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起来,充分利用资源,协调统一地开展好实践教学。
其三,专业化的引导。目前很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化投入是不足的,当然,这个问题与我们今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任务太重有关系。比如,笔者曾经要求学生做过一个“道德观察”的活动,让学生用DV拍下自己认为能够引发道德评价和道德思考的现象。课堂交流时发现,很多学生在选材、制作方面都缺乏专业的眼光和技术上的指导,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也往往流于浅表。这就需要教师专业化的引导。
其四,公共价值观问题通过公共的方式解决。集体主义、国家观念、公共意识、民主等一系列的公共价值观都应该通过公共言说的方式在公共领域中得到解决,公共空间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公共的方式解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应坚持的原则。
标签:政治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实践教学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