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大批判的回顾与思考_政治论文

文革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大批判的回顾与思考_政治论文

对文革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里大批判的回顾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识形态论文,文革论文,领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新生的革命政权得到了巩固,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很高,用当时的一句话概括,即“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事实也如此,革命与建设的关系也是这样排定的,革命在前,建设在后。

毛泽东历来关心重视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问题。建国之初,国内上映了一部反映清朝末年武训行乞兴学的电影《武训传》。毛泽东看后认为这是一部问题严重的片子,而当时的文化界对此的反应却是一片赞扬之声。为批评这种现象,1950年5月20日,他为《人民日报》写了一篇措辞严厉的社论。应当说,《武训传》的编导者的创作初衷是为了配合当时全国兴起的扫盲运动,创作动机是积极的,但放映后却产生了一些消极的效果。影片中,作者不惜笔墨,展示了武训为办义学所受的种种苦行,乃至丑行。只在影片结尾借用一位女教师的话,对武训做了轻描淡写的否定,但整部影片所显示给观众的是对武训一生行乞办学的赞赏,唤起观众的只是同情。因此说,这次论争还是必要的,它澄清了旧社会穷人受苦不是因为没有文化而是阶级剥削、阶级压迫的结果。但这次论争采取了群众性的政治批判方法,为以后正常的不同观点的争论,开了主观、武断、动不动就扣帽子的风气之先。

时隔两年,由李希凡、蓝翎两位青年的一篇批评俞平伯的《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的文章,引发了一场对胡适思想的政治批判。毛泽东很支持两位青年,1953年写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准备以此为契机,展开对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批判。此后,北京及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了许多批评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文章,各地有关部门,文化团体纷纷召开批判会、讨论会。这次批判的规模超过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批判的矛头指向唯心主义,批判的性质也变成了敌我矛盾。如果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助长了文艺界,特别是文艺批评领域“左”的东西、教条主义的盛行,影响到文艺创作的繁荣和百花齐放局面的形成,那么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无疑对学术界是一次重创,使得一些学有专长的老一辈的专家、学者,害怕犯政治错误,不敢搞真正的学术研究,或人云亦云,或噤若寒蝉。

从1955年初开始,我国开始对胡风文艺思想的全面批判。这次批判涉及的范围之大,影响面之宽,株连的人之多,是人们始料未及的。胡风本人被定性为反革命集团头目,遭到长达23年的监禁,精神和肉体上受到非人的待遇。一些胡风过去的同学、学生,包括读者都遭到政治迫害,甚至被逼而死,把本来是不同文艺观点、创作方法的分歧,最后演变成一场全国规模的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流毒和影响的运动。规模和定性都大大超过了前两次,胡风本人被投进了监狱。当时文艺界、学术界等许多知名人士都发表了谴责和批判胡风的文章,《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刊还辟出专门版面,集中发表这类文章。

胡风向党中央反映自己对文艺界看法的《关于文艺问题的意见书》及私人通信,被断章取义,摘抄发表,引起了许多不明真相的人的义愤。这场斗争使许多无辜的人受到牵连、迫害,沉冤多年,身心俱损。

建国之初,意形态领域里开展的这三次批判,是把不同的思想认识,学术见解上升为政治问题,无限上纲,乱扣帽子。这些都为此后60年代意识形态领域里接二连三的斗争打下了基础。使得以后的批判较之这三次有过之,无不及,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

胡风事件之后,在文艺界、知识界引起很大震动,不少人心有余悸,人们担心自己祸从口出,学术空气非常沉闷。为进一步繁荣和活跃文化科学事业,1956年4月25日和28日,毛泽东两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问题。他说,“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①毛泽东在当时一再重申“双百方针”,目的是使一度沉寂的文学艺术和学术工作得到繁荣发展,在方针政策方面,给建国后的文化艺术界一个比较明确和权威的说法。然而经过上述所说的三次批判,人们对此的反应并不象所预料的那样欢欣鼓舞,跃跃欲试,而是观望不前。在这种情况下的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有许多著名民主人士和文艺界人士参加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再次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党对待科学和艺术问题的方针……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②然而事实的发展却远非如此,当人们还沉浸在大跃进的狂热中没来得及清醒,就被随之而来的反右派斗争惊得目瞪口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只是在报刊、杂志上亮亮相,就被反右扩大化所淹没,一些人仅仅说出了自己对时局的一些看法,就被戴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身心长期受到伤害。

1962年9月24日至27日,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召开。在这次会上,毛泽东对我国的阶级斗争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号召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不论做任何事,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自此以后,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一切政治批判,都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进行的。首先是对小说《刘志丹》的批判。这本是一部纪念先烈、教育后人的小说,经过康生等人捕风捉影,罗织罪名后,就成了“为高岗翻案的小说”。牵连了上至国家副总理,下至一个普普通通为作者提供过资料的陕北老农,有一万多人受到迫害,成了一件耸人听闻的文字狱。文化部是最先受到毛泽东点名批评的一个部委,批评他们“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最近四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③文学艺术界的一些领导和知名人士受到了点名批判,一些小说、电影、戏剧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打入冷宫。同时,这种错误的、过火的批判迅速扩大,延伸到哲学、经济学、历史、教育等各个领域,使一大批文艺界、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受到冲击和批判。在文艺界是对陈荒煤、田汉、夏衍的批判;在哲学界,是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杨献珍的批判;在经济学界,是对我国坚持真理的经济学家孙冶方的批判;在史学界,是对老一辈历史学家翦伯赞的批判等等,不一而足。随着意识形态领域里政治批判的升级,全面否定、过火批判成了当时的一种模式。到1965年,这种政治批判达到了登峰造极,姚文元抛出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这就等于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后,一直是高举唯物主义大旗的。强调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纵观建国之初对《武训传》的批判一直到60年代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系列批判,给人的印象是意识形态的作用太大了,可以左右一切。“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今天看来十分可笑的口号,当时被堂而皇之写到了党报(《人民日报》)上,“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一定能做到”。“思想上有钢就有钢,思想有粮就有粮”这些都是最典型的唯心主义口号,但在当时被冠以“革命的浪漫主义”,是“人定胜天”,意识形态的作用被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这从毛泽东对小说《刘志丹》的批评“凡是想推翻一个政权,首先是制造舆论,搞意识形态、搞上层建筑”就可以看出。

当然不能断言,“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就是这一系列的政治批判,但这场无休无止,充满火药味的大批判,却是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这一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所作出的《决议》已明确阐明。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把他的阶级斗争理论进一步系统化、绝对化。在国际上继续反修防修,在国内,搞“四清”运动,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甚至感叹“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可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这接二连三的批判、斗争,就不会在60年代中期爆发“文化大革命”。当然“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这场持续达几年,愈批调子愈高,愈批错误的愈多,愈批涉及的范围愈广,愈批人们愈觉得应把现存的一切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导火索被引爆了,一场对人类文化的大摧残、大劫掠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回顾十几年来,文化、思想界这一系列的政治批判,可以发现引人深思的东西很多。

首先,是对人们精神和思想上的一次矫枉过正。大批判一个接一个,被批判的对象又都是一方面,一个领域颇有威望和建树的人。这些口碑甚好的人物,一夜之间成了众矢之的,需要批倒批臭,这不仅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人们的信仰,还阻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造成的危害是深远的,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其次,是对事业的毁灭。政治批判在那时成了一切工作的主流,批判的对象从最初的文学、艺术、戏剧、电影,一直扩展到历史、哲学、教育、经济,似乎要划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的一切文化成果,尽管是出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但也都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必须一律踏倒。这样做的结果,文艺舞台百花凋零,只剩下八个样板戏。历史完全为现实服务,成了一个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所谓“古为今用”。哲学用一句话就能概括,斗争的哲学。教育,就是走出校门、停课闹革命。政治批判不仅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也给我们正蓬勃向上的事业带来极大的损害。

第三,是对人的价值的否定,人的尊严的蔑视。知识分子是这场政治批判中首当其冲的对象,在那时,他们还戴着资产阶级的帽子,是“挖社会主义墙角的精神贵族”,自然成了人们口诛笔伐的靶子,大批知名的作家、演员、学者、专家受到了批判和人身迫害,斯文扫地,违心地做着各种各样的检讨,战战兢兢,根本谈不上钻研学问或潜心创作,其后果可想而知。

第四,政治批判是文革中盛行一时的“四大”的始作俑者。由于意识形态领域里有过火、走极端的偏颇,动辄把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上升到政治问题,上纲上线,穿凿附会,断章取义,以达到政治陷害的目的,使被批判者失去了申辩的权利,只有招架之功,没有回手之力,批判不是采取以理服人,平等对话的态度,而是大帽子乱飞,以势压人,这些极坏的文风也为日后“文革”中“横扫一切”,不讲道理的作派埋下了祸根。

纵观建国后意识形态里的这些政治批判,有教训、也有启示,而以史为鉴,不重蹈覆辙却是最重要的。

注释:

①②《中共党史导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③《山雨欲来风满楼》,河南人民出版社。

标签:;  ;  ;  ;  ;  ;  ;  ;  

文革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大批判的回顾与思考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