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_宏观经济论文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宏观经济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宏观经济政策在我国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宏观环境的变化,使得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着诸多过去所不曾遇到的困难。条件变了,政策也必须相应地变。为此,探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成了目前非常紧迫的研究任务,因这一课题本身的宏大和复杂性,本文只就这个问题若干层面进行简要论述,以求抛砖引玉。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有两类引起国际收支变化的交易,一是由当前收入支出的生产所引起的发生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的交易,它包括商品、劳务和进出口,称其为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一是涉及国家间的资产买卖,即资产项目所有权的变化,如投资、储蓄和官方储备变动等,称其为资本项目。

一国经济中的金融资产不是由单一货币所组成的,而是可以表示为由债券资产(包括政府和企业债券、股票等形式)和货币资产组成,并且,国际的经济交往除了商品、劳务交易外,更多的涉及到资本的流动。

给定总资产,在均衡情况下,个人持有其理想的货币存量时,他也必然持有理想的债券存量,所以债券与货币市场必然同时均衡。可以简单地假定,人们持有债券是为了获取利益,而持有货币是保证市场选择的方便,不取息,这样人们对这两种资产的持有能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这里论及的债券在开放经济中还需要细分为可交易和不可交易两种,可交易债券指可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给国内外消费者,而不可交易债券则只能出售给国内消费者。

一、经典开放经济模型

为了下面分析方便,这里就加入债券资产的国际收支调整做一个初步分析。

一是固定汇率制下的不可交易债券情况。理想的货币持有量取决于收入和利率因素,在均衡状态下增加国内债券存量会发生什么?因债券不能卖给外国人,过多债券供给必使债券价格下跌,从而迫使消费者改变资产构成。过多的债券持有意味着货币持有量的减少。因为债券价格的下跌显示利率已经上升,在较高利率条件下,自然会减少货币持有量。如果收入总量不变,上述情况表明过度的支出弥补了贸易差额上的赤字,直到累积的贸易赤字使较高利率造成的最初过度货币存量得以减少,结果是货币持有量的价值低于最初均衡时的价值,而债券持有量的价值低于其初始值与增长部分的和(因价格下跌)。

二是固定汇率制下的可交易券情况。假设总资产因债券的发行而增加了,形成债券过度供给。消费者将出售多余的可以交易债券,这一行为不是压低债券的国内价格,而是当该债券的国内价格一出现下跌的征兆,外国人就买进该国债券,直至国内消费者恢复资产均衡为止(这里的前提是出售多余债券的国家,其供应的债券是小量,不足以影响世界市场价格)。这时会出现:(1)国内消费者的花费超过了国内收入,经常账户形成赤字;(2)外国人购买的债券正好能抵消经常账户赤字的资本账户盈余。最终结果是国际收支平衡的净效应为零,但国际收支的构成却发生了变化,债券出售给外国人增加了外汇供给,而支出的净超额部分又增加了同样数量的外汇需求,收入虽保持不变但支出却高于收入,超出部分由向外国人出售债券的融资来实现,与此平行的另一结果是国内消费者必须将在价值上等于国内消费者所购买资产的价值的那部分真实收入让给外国人。

三是浮动汇率制的情况。通过外汇市场的交易来平衡外汇供求使浮动汇率得以形成,如果加上国际资本流动则能为国际交易的暂时性短缺或过多融资,其结果是外汇储备和汇率都不必被迫承担调整的全部负担。以本币计算的资产真实收益率的变化也是该国真实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富拥有者会希望相应地调整其资产,其长期结果必然是真实购买在各国之间的移动,并最终通过投资国的支出不于其收入、借债国的支出多于其收入而实现。当这种转移在浮动汇率进行时,汇率会发生变动,使支出和收入发生背离。假设一国正经历资本外流,结果是增加了对外汇的需求,汇率必然上升,使得支出降低到收入水平之下(而获得资本的国家因吸收流入的资本,支出超过收入);因为制度的僵硬性,为实现真实资本外流而发生的支出下降也会导致实际收入的减少。如果国家为避免资本外流而接受较高的利率,实际收入会受损。经典模型的代表是蒙代尔-弗莱明的IS-LM分析。

IS曲线描述商品市场的均衡,但要考虑进出口影响,用P和P'表示本国与外国价格水平,则可得;

y=A(i.y.ep'/pG)式中i为本国利率,G为政府支出ep'/p为实际汇率,LM曲线:

M/P=L(y.i)=ky-li 式中M为本国货币供应量,它包括了本国外汇储备的一部分。

该模型是在60年代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假定:(1)国内国外价格水平是固定的(即凯恩斯主义模型的假设)所以强调了财政政策的运用;(2)本国与外国商品有一定的替代性但非完全替代,国际利差影响引起资本能流入流出一个国家;(3)假设模型中的本国是一个竞争性小国,可将外国变量作为既定条件。

1.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扩张

固定汇率下,本国通过借款向政府支出提供资金,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中A点开始,政府支出增加的结果使IS线上移到IS[,1] ,此时政府试图增加其在金融市场的借款额,当原来金融市场已处平衡状态,这一行动必然使利率上升,所以暂时均衡点位于C点,但这不是长期均衡点,因为这一点上引起国外资本的流入收购本国债券。当外国资本流入时,为维持既定的汇率,当局必须扩大货币供给而使收入进一步增加。推动国内的LM曲线下移,在B点形成新的均衡,因为国内收入的增加推动利率下降,这一点上本国经常账户产生一个赤字,而较高的国内利率却引来大量外国资本流入弥补了该赤字。

均衡是通过两个相关的过程完成的,首先是国内支出增加导致收入和利率上升,国际收支大量盈余(图中C点);但因外国资本趋利流入,使利率下降,促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状态,这时资本账户盈余而经常账户则出现赤字。

本模型中的关键之处在于维持固定汇率的原则,使国内货币变成内生变量了,因为当局不得不提供在固定汇率水平上需要的外汇或本国货币。模型中描述的情况在德国统一后重建东德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因为德国不是一个小国,其扩张的财政政策对欧洲一些国家带来很大的副作用,为维持他们之间的固定汇率,相关国家也提高利率从而经历了外部输入的通货紧缩,经济急剧滑坡。

2.固定汇率下的货币扩张

假设当局在国内实行信贷扩张,其结果可用图2来表示,

因为国内货币存量的增加,使得LM的曲线向下移动(至B点)。但这一新的位置不能保持均衡,因为这时利率下降使资本外流买入外国证券,而国内收入增加经常账户恶化进口增加,所以出现大规模的国际收支赤字,从而存在汇率的贬值压力。这时当局为维持汇率不变,只能出售外国货币(收购本币),使得本国货币供应减少,反过来推动LM曲线向A点返回。经济返回A点后国际收支重新平衡,但这时国内的货币存量结构发生了变化,外汇量减少而本币量增加。

小结:(1)上面所述的固定汇率模型是在假设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国际收支只有在利率

(国外利率)时才能均衡。如果出现利率差,则因为投机资本的存在使得资本追求高利率而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自动平衡国际间的收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国的货币当局无法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例如,假设某国想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那么国外证券持有者会重新安排其财富以利用这一利率,随着巨额资本流入,该国国际收支出现大量盈余,因外国资本购买该国债券从而引起货币升值,以迫使当局干预外汇市场出售本币收回外币,结果最初的货币紧缩政策被抵消,该过程在国内利率降低到最初水平时才告结束。其过程是:货币紧缩→利率上升→外国资本流入(国际收支盈余)→货币升值压力→当局干预(出售本币购买外汇)→货币扩张(利率下降)→恢复原来均衡。这一过程与上述货币扩张过程相似。(2)理解固定汇率下的上述结果的关键是固定价格水平和利率,并且由于价格水平固定,货币转移的任何增加都引起实际支出的变化,对于固定的产出,财政扩张造成的总需求增加必须抵消净出口下降,这要求货币升值,鉴于一个带有固定货币存量的财政扩张将近抵消利率的上升,此时任何潜在的利率升高都造成资本流入,使货币升值,直到净出口的下降与最初增加的总需求相抵消,净资本流入等于所需要增加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

3.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扩张

浮动汇率下货币当局不干预外汇市场,汇率自动调整以使外汇市场出清,所以国际收支余额为零。这意味着:(1)经常账户赤字必须由外国资本流入来支持而经常账户盈余则由资本流出来平衡,以达到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之和为零;(2)国际收支和国内货币供应之间不再有任何联系,货币当局可自由使用国内货币政策,因为平衡要求暗示i=i';(3)如果i低于i',发生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国内竞争力增强,增加了本国商品需求,表现为IS曲线右移,而若i高于i'则结果相反。

假如国外需求增加导致出口增加,即国内产出和收入增加,由此导致的国内货币需求的增加将提高利率,外国资本将流国内引起货币升值。所以,在资本完全流动下,出口扩张对均衡产出没有持久影响,因为出口需求增加引起的利率上升趋势导致货币升值,而完全抵消了出口的影响。对于扩大国内需求的政府支出增加或减税等其他扩张型财政政策,其政策结论也与上述一样。这种情况称为完全挤出效应,即使不会发生完全挤出,但在有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也比封闭经济条件下大很多,因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财政扩张引起利率上升而挤出私人投资,而在上述情况下,因为利率上升导致本币升值使国外需求减少,挤出了外国需求,并且资本流动性越强,则挤出效应越大。这一分析可以理解美国80年代伴随着财政扩张和经常账户赤字这一现象。

4.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扩张

当名义货币量增加时,因为假设价格水平是固定的,从而使得实际货币存量增加,在图4中所示情况下

将导致市场均衡的移动,L.M曲线向右移动。应该在C点达到新的均衡状态,但是C点不是长期均衡点,虽然这一点使在初始汇率下的商品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但因为国内利率降低到国外水平以下,导致国内资本外流引起本国货币贬值。同时,资本外流引起的汇率下降,使本国出口商品价格降低,进口产品价格升高,使国外对本国产品需求增大,促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一过程持续到贬值将需求和产出提高到B点的水平,在这一点因为i=i',则经济重新返回均衡点。在新的均衡点B,国内产出增加,汇率下降使出口增加,而出口增加又促进国内较高水平的产出和就业,使国内经常账户改善。但是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扩张对与其发生经济交往的相关国家却出现了与上述过程相反的影响力,如下表所示因为美国的货币扩张政策导致了一些国家的负效应。

表1 R.多恩布施等《宏观经济学》中关于美国货币政策的效应

家财政扩张①货币扩张②

国  2.7

5.3

0.4

-0.6

0.5

-0.8

注:①政府支出以1%的速度增长。

②10%的货币供给增长。

当然因资本非完全流动性,i与i'之间不一定达到相等才出现均衡,所以在C点向B点的返回过程中,可以在一个中间点上达到均衡而不必一定返回B点。

小结:本部分所述的IS-LM模型的政策含义是非常明确的,其结论如下:

表2 完全资本流动情况下货币与财政政策的运用结果

固定汇率浮动汇率

货币扩张→产出无变动→外汇储备损货币扩张→产出增加→贸易平衡

失等于本币增加财政扩张→产出扩张改善→货币贬值财政扩张→产出

→贸易平衡恶化→外资流入不变→净出口减少→货币升值

一国国际收支的顺差为该国积累外汇储备,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这些外汇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因为外汇储备保值机制不健全,这些外汇(特别是美元)面临贬值的危险。当使用债务国通货(如美元)发行国债时,债务国会在外汇市场上使本币贬值而使债权国发生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以此来降低债务的实际值,这表明,只要债务国货币贬值是由其国内通货膨胀所形成的,则汇率变动引起的国债贬值,便意味着债权国在为债务国支付为弥补财政赤字的税收(通货膨胀税),即债权国向债务国出现收入转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有着经常项目顺差的国家,通常将其所得的外汇收入(主要是美元)用于购买美国的各种债券(使资本项目出现逆差)以达到平衡收支的目的,但因此而导致的后果是,作为经常项目逆差的国家因为获得了大量的资本项目补充而无心去平衡经常项目的逆差,而是有意依赖其他国家的美元储备流回国内来平衡国际收支。就这一观点成立的条件而言,只有世界贸易中的核心国才有能力达到,因为一般债务国要平衡国际收支需要出卖黄金或其它资产(或借入外汇)来达到,而作为国际贸易中的债务大国美国来说则因为其货币的世界性,自然成了平衡国际收支的天然条件,并且能通过货币贬值等手段来实现逃债的企图。这一结果对发展中的贸易顺差国平衡国际收支提出了挑战,如果使其外汇储备自动流回美国则落入被动局面,但因国际上的外汇储保值渠道少,只有对外直接投资,欧洲的美元市场和欧洲少数国家的债务有一定投资价值,这一课题就值得如中国这样的顺差国研究。

日本正经历着这一过程,其所积累的数千亿美元外汇储备,因为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后,日元的大幅升值导致了巨额的外汇损失,日本星川顺一著的《日本经济与财政政策》中曾对此损失额作了如下估算:

经常收支顺差累计 汇率损失

年份 日美利率差额汇率日元/美元

(10亿日元) 累计10亿日元对GNP%

1980 1,625.31,533.21

0.02 2.09

217.28

81 3,298.31,219.80 -0.12 4.78

227.52

82 6,273.3314.42-0.33 4.71

249.54

83 13,261.5

522.85 0.07 3.76

236.33

84 22,445.4 -1,476.10 -0.65 5.58

244.19

85 36,916.2

373.34 0.57 4.45

221.09

86 50,496.3

12,930.84 3.70 2.84

159.83

87 50,159.0

17,481.75 1.28 4.38

138.33

88 56,091.3

18,933.75 0.38 4.69

128.26

89 62,851.0

9,662.01 -2.28 3.40

142.82

90 78,716.0

9,515.82 -0.03 1.25

141.30

91 91,387.3

12,245.22 0.59 2.76

133.18

92 1,049,141 15,536.63 0.70 3.16

124.80

93 116,423.4 27,223.59 2.48 3.56

107.84

二、拓展的开放经济宏观模型

下面就前述经典模型来进行拓展。

1.可变价格的IS-LM模型

这是一个简单的IS-LM模型拓展,其所带来的政策工具和效果都有了变化。

(1)固定汇率下的本币贬值

一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都伴随着实现国内充分就业目标的选择,一国创造就业的政策会恶化外部平衡,而创造贸易顺差的政策又会影响就业,这时,一国就需在政策上配合使用支出转移和支出削减政策,即如果国内储蓄和投资不变,则国内预算变动表现为外部平衡移动。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本币的贬值,在两国名义价格给定的条件下,贬值提高了进口产品在贬值国的相对价格,而降低了出口的相对价格,所以它是一种支出转移政策,图5表明,

因为外部条件的变化,使某国出口需求减少;因汇率不变,作为出口下降的结果AD线向左下方移至AD,在浮动均衡点E[,1],虽然较低的收入水平减少了进口货币但不足以补偿出口收入的损失,在E[,1]点出现失业和贸易赤字。政策工具是使本币贬值,因而使进口下降、出口上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情况出现的前提条件是国内外价格不变,因为价格一般是和汇率一起变动的,所以要使贬值生效,就要配合使用国内紧缩性的货币或财政政策,使得SP'/P中在P'(国外价格)不变时使S/P上升或使汇率比价格水平更快上升。如果贬值被国内价格上升所抵消,则贬值无效果。

贬值还需要注意到的另外一点是贬值引起国内价格的变化将导致货币工资的相应变化,这一作用和工资与价格之间的正反馈可能导致价格-工资螺旋,即较小的外部扰动可能使国内价格大幅波动。

贬值的另一个效果是对净出口的影响,一般结果是,短期的数量效应很小,而长期效应很大,而随着时间推移,由于贸易量对相对价格变化的调整,出口增加而进口量逐渐下降,从而改善了贸易余额,这种效应称J曲线效应。

(2)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扩张

在价格可变的浮动汇率的情况下,一国采用货币扩张政策能否起到不变价格下的效果,请看图6,

点E为最初均衡点,现在因为国内货币扩展而使LM曲线移至LM[,1]的位置,位于E[,1]的商品和货币均衡包含了低于世界水平的利率,这就迫使本币贬值汇率下浮推动IS曲线移向IS[,1]、相应的均衡点位于E[,2],这时产量上升。但注意,因为E[,2]点的产量高于充分就业水平,导致国内价格上升,实际货币余额下降,从而推动LM曲线向LM[,0]返回,随着实际货币余额下降,利率趋于上升,国外资本开始流入,其所造成的本币升值会引起国竞争力的下降,推动IS曲线的IS[,0]返回,最终IS和LM曲线全部返回E点而达均衡状态,所以这种情况下的货币扩张效应是短期的,在长期它会导致货币贬值的国内价格上升从而不会引起竞争力的变化,即货币是中性的。

2.理性预期的开放经济模型

该模型于1976年由多恩布施提出,企图综合过去的凯恩斯与货币主义模型的发展,其考虑是:因为现实中商品市场调整的缓慢和金融市场调整的快速,则金融市场为弥补商品市场的价格粘性,对实际调整往往容易产生过度即如果货币市场要结清,就会产生对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动并通过利率来传导,但因国内外利率的关联性而使汇率产生被动压力。最后,当商品价格开始作出已经滞后的反应时,实际货币存量已经开始走向其反面,并促使总需求和实际汇率向初始值回归,带动其他变量向均衡点移动,这一过程伴随着汇率的过度波动。

因为市场调整过程的重要特征是汇率与价格不是按同一速度运动的,当货币扩张推动利率下降时,汇率立即作出调整而价格调整是渐进的,所以导致短期内相对价格和竞争力的剧烈变化。如图7所示:

假设在A点因货币突然增加,由于在时间T,竞争力的增加已经把产量提高到充分就业水平之上,出现通货膨胀,价格持续上升而汇率不断升高,起初急剧贬值的部分效果,为此而抵消。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上升到与货币增加相称的地步,汇率也将与较高水平的货币和价格适应,长期来看,实际变量没有改变,调整过度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改变会产生大幅市场波动。

收稿日期:1999-12-13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