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度量语义与时间结构_语义分析论文

事件测量和时量结构的语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义论文,测量论文,结构论文,事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汉语的时量结构(temporal phrases)能表达丰富的语义(马庆株1981;陆俭明1991)。现有研究以“持续义”为核心进行分析,认为动词后的TP表示动作的持续或动作终止后的状态持续(Li1987;郭锐1993;沈家煊1995;Lin 2008)。马庆株(1981)把后者分为动作完成后的结果状态的持续和动作完成后经历的时间,如(1a)、(1b)。

(1)a.这幅画在墙上挂了三天了。b.他去世三年了。

但是,基于“持续义”对时量结构的语义分析无法解释以下三方面问题。①

首先,我们发现,基于“持续义”对时量结构的分析不能涵盖所有的情况。比如:

(2)我坐了十年火车,第一次碰到火车发生故障。

(3)这个周他工作了三天,分别是周一、周三和周五。

例(2)不表示状态持续,只指“坐火车”有十年的历史,可能每年只坐一次火车。例(3)只表示这个周有三天的时间他用来工作,是对“工作”事件进行时间上的计量。

其次,TP可以出现在动词前或动词后。有时,句法位置的改变会造成语义上的差异,如:

(4)a.他看了这部电影二十分钟。这部电影他看了二十分钟。②

b.他二十分钟看了这部电影。(4a)有歧义,既指“这部电影”他看了其中二十分钟的内容,也指他(比如用快进的方式)在二十分钟内看完了这部电影;(4b)只能表达第二种语义。但有时句法位置的变动并不影响句子的基本语义,如:

(5)a.他没来电话两天了。b.他两天没来电话了。

(6)a.(从烟台)开车到青岛两个小时。b.(从烟台)两个小时开车到青岛。

例(5)都表示距离上次来电话所经历的时间;例(6)都表示实现“开车到青岛”所需要的时间。

第三,一般认为表示动作持续的TP和动词带“着”的持续体(durative aspect)有对应之处。如马庆株(1981)认为能加“着”的持续性动词带TP可以表示动作的持续,如(7a);不能加“着”的非持续性动词带TP只表示动作结束后所经历的时间,如(7b)。

(7)a.我等了他一个小时。(等着)b.他去世三年了。(*去世着)

但是这种关联并非没有问题,比如郭锐(1993)中的Vb、Vc1及Vd1类动词。

(8)a.我认识他两年了。*认识着(V类)

b.我害怕这件事很长时间了。*害怕着(Vc1类)

c.北京的胡同消失两年了。北京的胡同(快速地)消失着。(Vd1类)

(8a)、(8b)的动词不能带“着”,但都表示动词所指称的事件的持续。(8c)的动词可以带“着”,但不表示“消失”事件的持续,而表示动作实现后经历的时间。

总之,基于“持续义”对TP的语义分析面临问题。我们提出它的基本语义是表示事件测量。通过事件测量,它部分、间接地凸显了事件的过程性。

二、时量结构的多种语义表现及研究回顾

动词前的TP可以表达两种语义:表示某段时间内发生某事的时间框架义,如(9);表示从事件结束到说话时为止的时间经历义,如(10)。

(9)三天看了三本书。(10)这个戏三年没有演了。

对动词后TP的语义,文献讨论得很多,我们总结为四种情况。

(11)a.他去世三天了。(时间经历)b.我等了他三个小时了。(事件持续)

c.小张这个周工作了三天,分别是周一、周三和周五。(事件计量)

d.这十张试卷他批改了两个小时(,已经批改完了)。(时间框架)

从后续小句可以看出(11d)和(12a)虽然结构相同,但是表达不同的语义。(12a)表示事件持续;而(11d)其实相当于(12b),TP提供了整个事件实现的时间框架。

(12)a.这十张试卷他批改了两个小时(,还要两个小时才能批改完)。

b.两个小时他批改了这十张试卷。

文献主要从三个角度讨论TP的语义。一是比如马庆株(1981)用[±持续/±完成/±状态]三组语义特征讨论不同词汇体类型的动词带TP所表达的不同语义。其中存在的问题,前面已经分析过了。二是从事件的“有界/无界”(bounded/unbounded)的角度,主张对TP的语义分析不能仅靠句子的情状类型,还需要借助话语情境等(秦洪武2002;税昌锡2006)。比如:

(13)a.他读《红楼梦》读了一年了,内容有点忘了。(有界)

b.他读《红楼梦》读了一年了,还没有读完。(相对无界)

秦文认为“读《红楼梦》”的事件在(13a)中已结束,表达有界情景,TP表示行为结束后的状态持续;而在(13b)中事件没有结束,表达相对无界的情景,TP表示动作的持续。但是:

(14)a.他读《红楼梦》读了半年(,刚读完)。b.从烟台开车,开到青岛两个小时。

在(14a)的语境中“读《红楼梦》”的事件已结束;(14b)是“开到青岛”后所作的断言,按秦文,它们都表达有界情景,那么TP就表示事件结束后的状态持续,这显然跟语言事实不符。关键在于,这种分析把事件的现实完结或终止点的具体实现作为TP语义判断的重要因素,但是“有界/无界”的区分是对VP所指称情状的潜在诉求,它跟话语环境中终止点是否实现处在不同的层面,前者取决于动词及其主要论元的语义性质(Rothstein 2004);后者则依赖于复杂的语境信息。

三是从均质性限制(homogeneity)的角度提出VP跟TP之间有选择关系,比如顾阳(1999)提到汉语TP的表达跟英语有类似的对立。

(15)a.建筑工人们十个月就造好了一座桥。(in ten months)(顾阳1999:例33a)

b.那个男孩子跑了一个钟头。(for an hour)(顾阳1999:例32a)

非终结性(atelic)动词后的TP类似英语的for-结构,表示动作的延续;终结性(telic)动词前的TP类似英语的in-结构,表时间框架义。很多研究指出,英语for-结构的语义要满足均质性限制③(Moltmann 1991;Landman&Rothstein 2009等)。比如:

(16)a.I waited him for three days.我等了他三天。

即存在“三天”的时段t,在t的每一个子时间e’上,“我等他”的事件都为真。类似的,Li(1987)也认为汉语动词后的TP如果表示动作的持续,那么VP要满足均质性限制。比如:

(17)a.他走了两个小时。b.他离开两个小时了。

(17a)“走”指称的事件具有均质性,因此表示动作的持续。而(17b)“离开”指称的事件包含状态的改变,因此不具有均质性,不能表示动作的持续。Lin(2008)进一步认为虽然(17b)的VP不指称均质的动作,但是它造成的结果状态一定是均质的,该均质的结果状态正是TP语义表达的对象,所以(17b)解读为动作实现后结果状态的持续。

但是,英语的for-结构无论出现在动词前还是动词后,表达的语义及受到的均质性限制都不会改变;而汉语的TP会受到动词前后句法位置的影响。另外,有些不具有均质性的VP带TP也可以表示动作的持续,比如:

(18)a.那三个苹果他吃了半个小时(,还没吃完)。

b.从烟台开车开到青岛两个小时。

(18a)不是说半个小时中都发生“吃那三个苹果”的事件,他可能在吃第一个苹果;(18b)也不是说在两个小时中,“开到青岛”的事件都为真,可能只开到半路。这显然违反了他们的预期。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基于持续义对TP的语义分析的思路限制了对相关语言事实的观察,所以我们将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事件测量的不同方式,来重新分析TP的语义。

三、事件测量及其方式

语言中对动词所指称的事件的测量跟对名词所指称的事物的测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比如对不可数名词所指称对象的测量必须借由某种单位。

(19)a.two liters of water两升水

例(19)“升”的语义是引入了测量函数(measure function)μ,表示以“升”为单位对“水”的测量结果是2。Krifka(1989、1992)等提出英语的for-结构也有相同的作用,比如:

(20)a.工作三天

即表示对“工作”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即(e),以“天”为单位进行测量的结果为3。这种分析是通过测量事件运行的时间间接地实现对事件的量度。Larson(2003)则主张for-结构对事件可以直接进行测量,即:

(20)c.

表示以“天”为单位,对某个“工作”事件进行测量的结果是3。

对事件的测量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英语体现为跟for-结构共现的VP要满足均质性限制。但是,汉语TP的语义并不受限于均质性条件,那么它会受到怎样的语义限制呢?

测量结构是对量级区间(scalar intervals)的陈述(Schwarzschild 2002),它在表达的量级上通常满足单调向下蕴涵关系(monotonic downward entailment),即满足:

φ(n)=1&mφ(m)=1 如果φ(n)为真,m

(22)a.张三买了三斤苹果/喝了三杯水。b.张三买了两斤苹果/喝了两杯水。

c.张三买了四斤苹果/喝了四杯水。

比如(22a)满足单调向下蕴涵关系,因为(22a)为真,可以衍推(22b)也为真;根据会话原则中“量的准则”(Maxim of Quantity),(22c)一定不为真。但在下面的环境中,b和c都不能为真。

(23)a.张三一共买了三斤苹果。b.张三一共买了两斤苹果。

c.张三一共买了四斤苹果。

差别在于,(22)的测量结构引出了一个量级变化的区间,即{买一斤苹果、买两斤苹果、买三斤苹果、买四斤苹果…},根据量的准则,(22a)排除了所有比它强的断言,即(22c)不能为真。而量级区间内的其他情况则隐含在(22a)的语义中。(23a)在量级上选取的不是一个区间,而是一个精确的项,所以排除了其他可能性。换言之,(22a)反映了量级区间的一部分,而(23a)是对整体数量的断言。同样的,TP对事件的测量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24)a.我等了他三天。b.我等了他两天。c.我等了他四天。

(25)a.从烟台开车,开到青岛两个小时。b.从烟台开车,开到青岛一个小时。

c.从烟台开车,开到青岛三个小时。

(24a)满足单调向下蕴涵关系,它反映了事件进行过程的一部分,我们称之为部分测量(partitive measurement);而(25a)不满足单调向下蕴涵关系,如果(25a)为真,那么(25b)、(25c)都不能为真,它是对事件整体过程的断言,我们称为整体测量(holistic measurement)。

四、时量结构的两种事件测量义

4.1 整体测量

时量结构整体测量的对象是事件的完整过程,直观地解读为给事件的变化提供一个时间框架,它要求VP具有终结性,并且终结点的实现得包含在整体测量的范围内。精确地说,出现在测量函数辖域内的是不作分解的原子事件(atomic event),它满足:

即如果谓词P指称原子的集合,那么它就不包含同样具有P性质的真子部分(proper part)。比如(25)的“开到青岛”指称原子事件,除了它所指称的事件e本身,不存在其他真子事件e’也具有“开到青岛”的性质。反之,如果VP不具有终结性,比如:

(27)a.他看了一上午电影(,然后被叫去吃饭了)。

b.他开了两小时车(,就到青岛了)。

“看电影”和“开车”指称可以任意延长的非终结性事件,即使给定语境,也只表示实现了TP所对应的事件的量之后暂告中止,如果语境允许,之后还可以继续。比如(27b)如果目的地不是青岛,那么“开车”会继续进行。非终结性VP不能指称完整的原子事件,因此TP对其不能施以整体测量,也就得不到时间框架的语义表现了。⑤

TP整体测量的对象是VP所指称的完整的原子事件。整体测量的语义可以刻画为:

(29)我一上午看了这两部电影。

即TP以某种测量单位对动词结构Q指称的原子事件e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为n。

TP表达整体测量义时,可以出现在动词后,也可以出现在动词前,比如:

(30)a.这两部电影看了我一上午。b.一上午我看了这两部电影。

但有时,TP只能出现在动词前,比如:

(31)a.他一个小时赢了那盘棋。他一个小时到达了山顶。

b.*那盘棋他赢了一个小时。*他到达了山顶一个小时。

例(31)这类达成类VP(achievement)指称的是处在一系列事态变化中的瞬时事件。(31a)的TP整体测量的对象是从基于语境的某个事态开始(如下第一步棋),直至瞬时事件的实现(如赢了那盘棋)为止的完整的事态过程。相当于说:

(32)那盘棋他下了一个小时,就赢了。

只不过(31a)突出陈述了事件的最终环节,而把之前的过程交给了具体的语境。也就是说,这个由语境决定的完整事态E既包括瞬时动词P所指称的事件e,也包括语境决定的在e之前的准备过程e’,满足:

跟(31a)这类瞬时性VP类似的还有一类情况,比如:

(34)a.他十分钟烤熟了一个地瓜。b.*他烤熟了一个地瓜十分钟。

(34)这类动结式指称具有内在过程的终结性事件(王媛2011),TP整体测量的是VP所指称的原子事件,即从开始“烤”到“烤熟”地瓜的完整过程。跟(31a)的不同在于,动结式所指称事件的实现过程不必诉诸语境,它已经包含在其本身的词义表达中。

4.2 部分测量

表示部分测量的时量结构满足单调向下蕴涵关系,其测量的对象是VP所指称事件(或状态)的一部分,即子事件(subevent),比如:

(35)a.他在教室里坐了两个小时。b.这部电影他已经看了二十分钟。

(35a)表示对“坐”所指称的状态取其中一个片段(子部分)进行测量;(35b)表示假定这部电影的时长是两个小时,它是对“看这部电影”所指称事件的一个片段进行测量。我们可以把时量结构所表达的部分测量义形式地刻画为:

(37)他在教室里坐了两个小时。

即e’是e的子部分,TP表示以某种单位对子事件e’进行的测量。

表示部分测量的TP适用于各种事件性类别的动词结构,比如:

(38)a.我认识他三年了。(状态类)b.他跑了两个小时。(动作类)

c.他打破那个杯子三分钟了。(达成类)d.他看了一上午《红楼梦》。(完结类)

首先,状态类VP指称均质的状态,即每一个子部分都是该状态本身,TP部分测量的即是某段子状态s';并且状态的延续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不允许明显的时间间隔,所以(38a)就直观地体现为状态本身的无间断持续。

其次,动作类VP指称没有明确时间界限的非终结性事件,TP部分测量的是该事件持续过程的一部分e’。和(38a)的不同在于,这类VP所指称事件的子部分在时间上不一定具有连续性。也就是说“跑”可以连续进行,那么(38b)就直观地表示动作的不间断持续;同时,“跑”的子事件之间也允许明显的时间间隔,比如他先跑了一个小时,然后休息了半小时,接着又跑了一个小时,(38b)仍然可以为真,这时它只表示对“跑”的子事件的单纯计量。前者其实是后者在特殊语境下的特殊表现。

第三,达成类VP指称的瞬时事件变化无法切分出子部分,TP出现在动词后,那么句尾“”必不可少,(38c)直观地表示事件实现后造成的“杯子破”的结果状态的持续,并且该结果明确包含在VP的词义中。比较:

(39)他去世三年了。

它表示“去世”所造成的“不存在”的结果状态的持续,不过该结果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获得的。因此,TP跟达成类VP共现表示部分测量义时,它所测量的对象是瞬时事件所造成的结果状态——词义包含的结果或语境获得的结果——的子部分。

最后,TP跟完结类VP(accomplishment)共现,也可以表示部分测量的语义,如(38d)表示按“他”的进度,看《红楼梦》“一上午”所能完成的内容;换言之,TP测量的是VP所指称的终结性事件中的一段子事件e’。并且跟动作类VP类似,它也不一定要求“看《红楼梦》”的事件在“一上午”中不间断持续,可以直观地表示单纯的事件计量的语义。另外,由于完结类VP具有终结性,所以TP除了可以对事件本身的子部分e’进行测量,还可以对事件终结后造成的结果状态的子部分s’进行测量。这跟达成类VP的情况一致,有两类,如:

(40)a.《红楼梦》他看了一年了,细节记不清了。b.这堵墙他漆红三天了。

(40a)中TP测量的是看完《红楼梦》后由语境所造成的某种结果状态的持续;(40b)测量的是事件实现后,动结式词义本身所包含的“红”的结果状态的持续。

4.3 小结

上述内容可总结如表1。时量结构整体测量的对象是原子事件的整体过程,它要求与之共现的VP具有终结性;TP通常出现在动词前。时量结构部分测量的对象是事件或者状态(包括结果状态)的子部分,适用于各种事件性类别的VP,并且可以直观地体现为多种语义解读。

五、时量结构的歧义

5.1 两种歧义类型

动词结构带时量结构所造成的歧义有多种表现,比如:

(41)a.他工作了三天(,一直没有休息过)。(事件持续)

b.他工作了三天(,分别是周一、周三和周五)。(事件计量)

(42)a.那本书我看了三天了,才看了一半儿。(事件计量)

b.那本书我看了三天了,细节仍然记得很清楚。(结果状态持续)

c.那本书我看了三天了,已经看完了。(时间框架)

(41a)、(41b)反映了事件持续和事件计量的对立,因为前者只是后者的一种特殊情况,所以不考虑这类歧义。(42)中的VP只能是完结类的,其中(42a)、(42b)都满足单调向下蕴涵关系,TP采取部分测量的方式,分别测量“看那本书”所指称事件的子事件以及“看那本书”完结后所造成的结果状态的子部分,它们反映了部分测量所选取对象的不同,我们称为歧义A;(42c)不满足单调向下蕴涵关系,TP采取整体测量的方式,测量的是“看那本书”有始有终的整体事件,(42a)、(42c)反映了不同测量方式选择的差异,我们称为歧义B。区分A、B两类歧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造成(42)这三组句子不同解读的原因。

5.2 “”、“”和测量方式、测量对象的选择

对TP的歧义分析,很多研究都注意到“了”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可以从“了”的隐现来分析,比如吕叔湘(1961)、李小凡(2001)等;另一种观点认为TP的歧义现象不是“了”造成的,而是由字面以外的意思决定的,比如刘勋宁(1988)等。我们认为“了”(词尾“”和句尾“”)的使用对分析TP的歧义现象有重要影响。

首先,“”跟事件造成的结果状态的测量有关系。所以(42b)一定得有“”,否则就要添加其他成分或者后续小句必不可少,比如:

(43)a.那本书我看了三天,细节仍然记得很清楚。

b.那本书我看了三天就忘了。

在句法结构上,这两个句子的“三天”分别充当谓语,如(43a),或者作主要谓语的状语,如(43b),也就是说,其句法层次应该分析为(刘勋宁1988):

(44)a.那本书我看了|已经三天,……。b.那本书我看了|三天就忘了。

而同样表示部分测量的(42a)的“”却可以自由省略,可以说“那本书我看了三天,才看了一半儿”。一般认为“”表示新情况的出现,或进入新的状态(朱德熙1982;石定栩、胡建华2004等)。也就是说,(42b)表示进入“三天”的某种状态,该状态的性质取决于小句主语的指称,即“看那本书”所指称事件的实现。对比(42a)、(42b),我们可以总结出第一条限制。

限制一:对于A类歧义,如果TP部分测量所选取的对象是事件实现后的结果状态的子部分,那么一定要有“”。

其次,不同测量方式的选择跟“”的使用相关。“”的语义已有很多讨论,在此无法详述。其基本语义是表示事态的改变,事态的变化可以从无到有,即关注事件的起始点;也可以从有到无,即关注事件的终止点。对应于不同类型的事态变化,“VP”一方面可以指称某个事件的出现,那么TP的辖域内只能出现部分事件,即采取部分测量的方式,如(42a);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指称某个完整事件的实现,那么TP的辖域内就是事件的整体,即采取整体测量的方式,如(42c),直观地体现为动作已经完成的解读。所以如果简单句中没有“”,比如:

(45)a.这本书他看三天了。b.这扇窗户他擦半天了。

在没有后续小句补足语境的情况下,(45)的TP都只能采取部分测量的方式,表示对“看这本书”和“擦这扇窗户”没有完成的部分事件的测量。我们可以得到第二条限制。

限制二:对于歧义B,“”反映的事态变化的两种方式的选择决定了TP对VP所指称事件的测量方式的选择。

总之,在完结类VP带TP的歧义现象中,不同的语义解读不是单纯由“了”的隐现决定的,它还取决于“”的语义解读以及带“”时整个小句的句法结构等,这些不同的因素共同影响着TP的语义解读,因此造成现有的很多分析难以解释周全。我们认为区分A、B两类歧义,针对各自的特点分析语义上的限制,可以把复杂的歧义现象梳理得更合理一些。

时量结构的基本语义是对动词结构所指称事件的测量。根据是否满足单调向下蕴涵关系,它对事件的测量有两种方式。整体测量要满足原子事件限制,测量的对象是终结性VP所指称事件的完整过程;部分测量的对象是VP所指称事件的子部分,可以跟各种事件性类别的VP共现。两种测量方式的唯一语义区别在于选取的测量对象的性质不同。

这样我们就可以统一地处理汉语时量结构的各种语义现象了。

感谢郭锐教授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的指导和建议。本文部分内容曾在“首届(青年)句法语义论坛”(2012.06南京大学)上宣读,感谢与会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

①本文只讨论表示确定量的时量结构,暂不讨论不确定量的时量结构,如“很久、一会儿”等。

②宾语移位是受其他句法、韵律等独立因素的影响,TP仍修饰“看这部电影”所指称的事件。

③王媛(2012)提出能够跟“着”共现的VP要满足均质性限制,我们前面已经提到TP的持续义表达跟VP带“着”的持续体之间存在不对称的现象,据此也可以表明均质性分析不适合TP的语义。

是时制函数(temporal trace function),它把事件e的集合映射到时间的集合上,满足:((Krifka 1989)

⑤郑怀德(1980)分析“我在上海住了三年”时认为“说话的人多半已不在上海”。因为“住”是典型的非终结性动词,“住了三年”只倾向于表达“住”的事件已经结束,但这并不是强制性的语义要求。因为如果说话人还在上海,并不意味着该句子为假。所以他的论述并不构成我们分析的反例。

标签:;  ;  ;  

事件度量语义与时间结构_语义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