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困惑:成人教育的定位_成人教育论文

新世纪的困惑:成人教育的定位_成人教育论文

新世纪的困惑:成人教育位置何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成人教育论文,困惑论文,位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余年来,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一波三折、历经坎坷。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职工“双补”开始,成人教育经过80年代前期的“膨胀期”、中期的“低谷期”、后期的“调整期”,到90年代才逐渐步入“持续发展期”。这期间,成人教育以强劲的开拓力、灵活的应变力、顽强的生命力和卓著的办学实绩荡去了80年代前期“补偿论”、80年代中期“终结论”等种种歧视性偏见,不断地更新完善、快速发展。

1986年,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国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李鹏同志作了题为《改革成人教育,发展成人教育》的讲话,明确指出:“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整个教育事业来说,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即: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1987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进一步肯定了成人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应该说,成人教育在我国已取得了明确的法律地位。

然而,新生事物的发展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成人教育是突破传统教育观念、制度、结构、模式、内容、方法等的一种新型教育,自然不会那么容易得到传统观念的认可,自然会引发传统力量各种方式的抵拒。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替代论”、“合并论”、“淡化论”、“分解论”等怪论的此伏彼起,实际上就是传统教育势力对成人教育的新一轮否定。

“替代论”认为:职业教育可以替代成人教育;“合并论”认为:成人教育应与职业教育合并;“淡化论”认为:应该淡化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界限;“分解论”认为:应该把成人教育的任务、功能分解到其他各类教育中去。“四论”基本观点虽各不相同,但根本意图却完全一致:否定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四大部分之一、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制度的合法地位,让成人教育从中国大地上“蒸发”!

“四论”的荒谬,无论从成人教育主观属性、内涵外延、目的任务等方面看,还是从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客观实践、世界成人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看,都不值一驳。我国一些学者也都对此做过鞭辟入里的剖析,譬如上海叶忠海教授曾带领课题组进行专题研究,提交了雄辩的结论性报告。笔者在此不须赘言。

如果说,这些怪论仅仅出于一些对我国国情、对我国教育状况特别是成人教育发展因由、过程不甚了了的“教育外行”之口,倒也可以不予置理;这些怪论如果仅仅出现于基层、出现于对教育决策没有多少发言权的部门,那也不必担忧。因为,在我国现阶段,来自基层的议论对教育决策的影响毕竟有限,而出于“外行”之口的怪论在主流意识的引导、教育下终会逐渐泯灭。

可叹且可怕的是,这些怪论偏偏出于一些教育“专家”、“权威”之口,一些对教育决策有重大影响力的部门领导也是“四论”的赞同者、支持者。

于是,“精神变物质”,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的机构改革中,因成人教育被“淡化”,原成人教育司与职业教育司“合并”为现在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而原成人教育司的大部分职能则被“分解”到发展规划、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高校学生等四司中去了。——可见,“四论”在教育部机构改革中充分显示了实力,发挥了实效,令中国成人教育事业在20世纪末着着实实承受了一次“伤心动骨”的打击!

对于我国成人教育经受的这次折腾,有专家概括为“理论乱了,机构砍了,队伍散了,事业毁了,人心寒了”,可谓十分准确。这其中,“理论乱了”是致害关键,而“四论”则是引发成人教育理论混乱的主因。

夫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展望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光辉前景,想想渐被国家决策部门“淡化”了的成人教育,作为一个痴心于成教事业的成教工作者,心中不禁升起一片困惑:21世纪,我国成人教育位置何在?

标签:;  ;  

新世纪的困惑:成人教育的定位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