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依据及其途径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途径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0)10-0090-03
胡锦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高等教育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针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依据耻感教育在大学生荣辱观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依据及举措,对于在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改善大学生群体的整体文明素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依据
耻感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作用有效发挥的关键环节,也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凸显耻感教育,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
1.加强耻感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道德领域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道德观念,同社会主义道德相互影响和相互激荡,致使出现了一些道德冷漠的现象。它或者表现为对社会不正之风、无耻现象的容忍和麻木,或者表现为是非不分、善恶混淆、荣耻颠倒。曾有报道:一位衣着破旧的母亲千里迢迢从家乡来某大学看望儿子,儿子怕母亲给自己丢脸,不让母亲进校门,母亲含泪离去。这个让人心痛的事例说明:这位大学生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羞耻,什么是真正的光荣?其内心世界所追求的“荣”,只是一种“虚荣”、“势荣”。这种荣耻颠倒、错位的价值观驱使他撵走了自己的母亲,作出了真正可耻的事情。可见,荣耻颠倒、荣耻错位的价值观,是亲情的杀手,也是扼杀道德感、责任感、荣誉感和同情心的刽子手。这个案例显现的耻感缺失现象,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政治领域,某些官员“权耻感”缺乏,他们把因权力腐败而滋生的官场潜规则,堂而皇之地作为显规则,不知羞耻地公开跑官买官,无所顾忌地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在经济领域,一些商人“利耻感”缺乏,他们为了利益,抛弃信用、坑蒙拐骗、制假售假,陷国人于诚信危机之中;在文化领域,有的学者“文耻感”缺乏,他们学术腐败、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玷污神圣的学术殿堂等。总之,许多在过去注定是耻辱不堪、难以启齿、羞于见人的事情,如今却纷纷登堂入室,摇身一变,以一种“时尚”、“前卫”或“后现代”的面目出现,这也许就是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最直接的时代注释。充斥于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耻感淡薄、耻感缺失、荣耻错位的现象,也折射在大学校园之中,侵蚀和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心灵和行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凸显耻感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反映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客观规律
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应该坚持理想人格引领教育与底线伦理防范教育相结合,既要注重道德理想教育,又注重道德耻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凸显耻感教育反映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客观规律。
首先,耻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任何人对道德原则的真正服从和遵守都建立在行为主体自律品性养成的基础之上,而行为主体的严格自律又往往以其自身强烈的羞恶之心为前提。因此,一定意义上说,耻感意识是个体自觉遵守道德原则的前提。一个人只有树立了科学适度的耻感意识,才能明辨是非,才能抵御各种不良思想或行为的诱惑,才能真正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正是基于羞耻感的这些深层社会意义,清代学者龚自珍提出了“教之耻为先”的教育理念。
其次,耻感教育是升华个体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道德人格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生理、心理素质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和情感态度。情绪、情感是个体道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行为主体的行为取向和行为特征,是引发个体道德实践活动的根本动力系统。耻感作为人所特有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就是一种促使人们遵循道德规律,实施道德行为的道德情感。一个真正具有耻感的人,从不屈从于外在道德权威的震慑,也不盲从于外在道德原则的规约,而是相信自己的理性分析,敬重自己的道德信条,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一旦意识到自身或他人的思想行为违背了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原则,就会主动萌生耻感,自觉实施弥补自己过失的道德行为,努力实现自身道德人格的完善。
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加强耻感教育,在涵育和葆养学生的羞耻心、愧疚感的过程中,夯实大学生内心深处的耻感底线,最终为大学生崇高道德理想的树立和高尚道德境界的实现奠定基础,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3.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鲜明的“耻感”色彩。先秦儒家自孔子开始就有着强烈的耻感取向。孔子极为重视对“耻”德的涵育与葆养,认为“行己有耻”(《论语·子路》)是理想人格的基本要求,“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是德治社会的理想境界,“远耻”是理想人格实现的最高境界。孟子视“羞恶之心”为人性之本,特别强调“耻”在个体道德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孟子·尽心上》)。荀子则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明确了荣辱的界定标准。他还认为,荣与辱各有两端,即“义荣”和“势荣”,“义辱”和“势辱”,对荣与辱进行了性质区分。管子认为:国有四维,即礼、义、廉、耻,倘若一个国家或民族失去了作为“四维”之一的“耻”,就会万劫不复。韩非子以“义”作为衡量耻荣的标准和原则,认为“遗义之耻”才是真正的耻辱。
由可见此,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耻感具有基础性地位。耻感是中国传统道德体系的元素和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原色,耻感教育也几乎具有与传统道德教育生命同在的意义。[1]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凸显耻感教育,涵育和葆养学生的耻感美德,不仅是对思想道德教育规律的遵循和践履,而且是对中国优良道德教育传统的弘扬和继承。
二、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主要举措
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教育工程,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它需要每个大学生孜孜不倦地探索与追求,更需要全社会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性因素予以重视。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加强耻感教育就要结合高校德育实际,运用好教育的主要途径,积极探索并实施有实效性的方法和举措。
1.高度重视大学生耻感意识的培养。美国著名道德心理学家詹姆斯·威尔迪认为,个体的道德行为、道德敏感性往往通过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表现出来。道德耻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或心理体验,是表现人们道德行为性质和道德敏感性强弱的重要情感。它是个体违背某种公认的或其自身认同、接纳的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时,产生的一种紧张、悔恨、焦虑、愧疚的复杂情感体验。一个人要想避免遭遇这种痛苦的心理或情感体验的折磨,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对行为动机、后果的选择、判断和预测能力。耻感意识就是这样一种能力。只有具备耻感意识的人,才能对自身或他人的思想行为进行谴责、拷问或评价,即孔子所说的“自讼”和“观过”,进而为其进一步作出明智的道德行为选择奠定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耻感教育就是一种教育学生预见或反思各种行为动机、行为后果的道德教育形式,其根本目的在于唤起受教育者的道德良知,其根本途径在于激发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树立耻感意识,让“耻”真正成为约束自己思想、动机和行为的坚定理念,成为力戒不当思想、动机和行为的坚强心理防线。
2.不断健全大学生耻感教育的运行机制。耻感教育是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开展方式。就社会而言,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道德评价作用,为耻感教育建立有效的话语机制。各种形式的新闻媒体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应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基础上,勇于揭露和批评那些违背社会主流道德原则的思想和行为,努力营造抑恶扬善、尚荣知耻、扬荣抑耻的良好舆论氛围。高校应该努力创建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将耻感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实际道德生活中,凡事从知耻出发,“将心比心”、“反躬自省”。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加强对大学生的荣耻感教育和培养。这是因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突出体现在它对“荣”与“耻”的界定上。它使大学生在认识“荣”的基础上,明确了“耻”的内在规定性;为学生指明了道德修养的方向,划清了道德底线的界限;为全社会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标准和尺度,真正实现了对善的肯定性与否定性把握的辩证统一。
3.始终坚持耻感理论教育和社会管理的统一。耻感教育过程中所指称的教育,是指理论耻感教育,它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教学互动,帮助受教育者理解、接受和实践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使其明确什么样的思想行为是光荣的,什么样的思想行为是可耻的。耻感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理论教学式教育,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养成教育。它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然需要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制度法规来承担和执行管理的职能。因此,耻感教育的顺利进行,需要管理环节作保证。耻感教育过程中所指的管理,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式耻感教育方式。它不是通过语言传授道德,而是依靠强有力的制度规约和制度劝诫。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对某种制度、法规或规则的敬畏或服从而接受、实践社会道德的规范要求。因此,逐步健全、完善耻感教育的评价机制、监控机制和奖惩机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约和强制作用。让每位学生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成为何种社会角色,都能做到有德可循,有德必守,缺德必究。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特殊的耻感教育方式,是一种高度自觉化的富有实效性的道德教育。这是因为,任何一种管理制度本身都蕴含着鲜明的道德取向,任何一种优良管理制度都能造就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硬性约束力量的耻感教育或管理制度一经产生,受教育者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符合制度的道德要求,否则就要受到制度的惩罚。惩治无耻,是预防和遏制无耻蔓延的有力保障。因此,加强和深化耻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耻感,升华其道德境界,提高其道德觉悟,既要重视对其进行理论教学式耻感教育,使其了解和认识什么是社会所倡导的真正光荣,什么是社会所摒弃的真正可耻,帮助学生树立起知耻尚荣的价值观念和科学正确的荣辱观,又要重视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和制度安排的强大教育功能,使耻感理论教育和社会制度管理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大学生耻感教育的全过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