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实践研究论文_王小洪

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实践研究论文_王小洪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35

摘要: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安全生产作为首要任务。伴随我国钢铁企业产业规模的扩大,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可行的安全管理条例,以保证企业在安全管理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钢铁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实际发展情况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钢铁企业;安全管理;管理标准化

引言

钢铁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危险的化学物品,其中有些具有较高的毒性以及腐蚀性。一旦发生意外,会对员工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构建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的同时,还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1、钢铁企业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一切有效的生产活动都应是基于安全的前提下,因此无论是何规模的钢铁企业都应引入安全管理理念,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为何必须将安全管理引入钢铁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1符合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目前,钢铁企业生产的理念与原则即“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的钢铁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还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效率。只有保障生产安全,才能够确保后期工作的有序进行,并充分满足钢铁企业生产的各项需求,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优质条件。

1.2促进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钢铁企业安全管理体制,对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人才作为钢铁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确保人才的安全,才能够保障钢铁企业生产工作的高效运行。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最大限度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几率,从而确保钢铁企业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2、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根据钢铁企业整体的发展历程来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是其日常经营与生产中的基本保障之一。但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钢铁企业内部都没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即使有也没有将其具体落实到实际的生产管理活动当中,同时各个部门的生产管理职责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明确,因此钢铁企业在实际生产与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将具体的职责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与个人。另外,再加上部分钢铁企业虽然建立了较为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但由于其执行力度不够,因此就无法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业务考核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就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2.2安全管理的监控检查不全面

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其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离不开企业领导与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需要健全的生产管理监控体系与检查体系的大力支持。但我国部分钢铁企业,其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严重缺乏与高层领导人员的有效沟通,因此就会导致企业领导在检查与监控工作期间,无法对钢铁的各个生产管理环节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这就会导致钢铁企业的监控工作流于形式,成为了一个走过场的环节,因此就无法充分发挥领导检查与监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无法收集到不同管理人员的意见与建议,从而就十分的不利于钢铁企业进行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建设工作。

2.3管理制度不到位、管理目标不明确

目前,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意识不高,且缺乏主动学习安全生产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这就导致钢铁企业的安全管理宣传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无法达到预期的宣传目标。同时,也有一小部分钢铁企业虽然建立起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其却与评审机制相脱离,因此就无法顺利实现管理理念与生产管理制度之间的有机结合,最终导致钢铁企业的生产技术无法及时跟进管理理念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若钢铁企业自身制定的安全管理目标无法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向符合,这就导致钢铁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失去了其自身的实践与指导意义。

3、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

3.1普及安全管理理念

若想实现钢铁企业生产的最优化(我是钢铁企业 ,写钢铁企业不合适),要全面普及钢铁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还能够有效地保证员工财产与生命的安全,从而为员工的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一方面,企业的各级管理部门要强化“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生产理念,还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使其生产原则深入人心,进而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此真正体现人性化的生产理念。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要大力宣传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并将这些法律法规予以全方面的解读与分析,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还能够在源头上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

3.2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条例

为响应国家安全管理的号召,各钢铁企业要将安全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在企业内部,要构建符合本企业发展的安全管理体制,并不断加强与补充。首先,构建完善的操作规范,在此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安全管理体制。其次,要对专门负责钢铁企业生产安全的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从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质量,确保每项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实处。最后,要对操作不合格的员工予以惩处,并进行安全培训,为其传授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条例,从而帮助员工能够全方位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避免同样错误二次发生的几率。在规范的安全培训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掌握先进的解决方案,对于未能严格遵循原则的行为要加以重视。

3.3提升设备检修质量

钢铁原料本身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在选择设备的过程中,要确保质量与技术的统一,从而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要对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环节,制定可行的方案,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不断提升员工的知识储备。在此过程中,企业的管理人员要为其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而保证检修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由于钢铁产业设备的耗损率较高,从而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因此,要制定严格的设备选择与维护方案,为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支撑。

3.4规范生产原料

对于钢铁产业,我国已经明确出台了有关的管理政策,主要是围绕在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因此,在原料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本企业所制定的标准,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通过自动化或者机械化的方式,降低人工与钢铁企业原材料直接接触的机会,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员工受伤的几率。在此基础上,钢铁企业还要严格检查原料生产程序,合理地使用原料与设备,特别是在一线工作的员工,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术,还要全面掌握钢铁企业生产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进而保证生产质量与自身的安全。如发生风险事故,还要具备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高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在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涉及的危险因素多,钢铁产业工作的人员生命与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模式,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工作效率。在今后的钢铁企业管理中要将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并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制度发挥实际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胜周.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实践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1):35-36.

[2]张天胜.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实践研究[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3(06):36-39.

[3]赵东.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民营科技,2018(10):189.

[4]樊梅荣,赵蕊,王立龙,丁楠,石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J].安全,2018,39(09):64-65.

[5]孙洪滨.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8,4(16):47.

论文作者:王小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  ;  ;  ;  ;  ;  ;  ;  

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实践研究论文_王小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