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从本院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较好,患者临床症状会得到明显好转,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脑梗塞偏瘫失语;早期康复
脑梗塞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现象之后,产生血栓,血管出现闭塞和狭窄情况,动脉供血区出现坏死,进而导致患者患发脑梗塞[1]。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在临床治疗中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变化,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1岁到68岁,平均年龄(56.59±4.58)岁,病程5天到12天,平均病程(6.52±1.23)天;左侧肢体麻木患者18例,右侧肢体麻木患者12例;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2岁到68岁,平均年龄(56.75±4.62)岁,病程6天到12天,平均病程(6.59±1.32)天;左侧肢体麻木患者17例,右侧肢体麻木患者13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①用药护理。结合患者实际病情,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定期调整药物剂量,以此提高治疗效果。②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况制定出合理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控制好每天摄入的脂肪含量和热量。患者每天应多食用富含大量维生素和易消化食物,应少食用甜食和饮料,掌控好糖分摄入量[2]。③康复护理。结合患者病情制定出相应的康复计划,每天指导患者训练吞咽咀嚼和舌头的伸缩,并进行简单的发声训练。护理人员可通过口型示范法对患者展开发声训练。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训练,包括洗漱、梳头以及穿衣等。在康复训练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承受能力制定训练的强度和内容,训练强度不能过大,时间不能过长。④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出现的恐慌和沮丧等不良情绪,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积极引导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①临床症状恢复状况,包括:神经缺损,采用NIHSS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失语障碍,根据西方失语成套测验法对患者失语状况进行测评,失语商(AQ)大于94,表示患者为失语;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采用ADL评分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越好;②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患者满意情况,满意人数越多,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情况对比
观察组神经缺损和失语障碍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情况对比(,分)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3 讨论
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快速提升,饮食结构均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该疾病的患病率,对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患者发生脑梗塞后肢体、语言等方面会出现功能性障碍,中老年人群是患发该疾病的主要群体,其中大部分为男性患者,且该疾病造成的死亡率较高[3]。随着人们不断改变的生活习惯,年轻人也逐渐开始患发该疾病。患者出现脑梗塞偏瘫失语病症后,不利于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运行,在临床护理中需给予有效的护理方法,应用循证护理取得的康复效果较好。
本研究显示,在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神经缺损和失语障碍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主要原因为: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从而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给予饮食护理,让患者每天都使用对身体有利的食物,对改善患者病症具有积极作用;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吞咽咀嚼、舌头伸缩、发声以及简单的肢体功能训练,控制好训练的强度和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失语状况以及运动功能状况,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给予服药指导,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调整用药剂量,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较好,患者失语等临床症状会得到明显好转,产生的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同艳风,李青.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康复效果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17-19.
[2]李春梅. 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9):145-146.
[3]陈海燕. 早期康复训练改善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语言功能 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4):92-94.
论文作者:陈俊俊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患者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两组论文; 脑梗塞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肢体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