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第二医院 福建 龙岩市3640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将本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接收的120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穿刺及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取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式并应用针对性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66%的总满意率(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0%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显著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应用
静脉留置针又称作套管针,具有长时间留置、用药方便、对血管刺激小等优点,在当前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得到广泛的应用[1]。儿科患者因为年龄小,依从性差,采取留置针的方式可减少患儿静脉损伤,有效保护患儿静脉,使得儿科疾病治疗顺利进行。为研究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就进行了相关的试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5.2±1.3)岁;住院时间3~8d,平均住院时间(5.1±1.3)d。对照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5.1±1.2)岁;住院时间2~9d,平均住院时间(4.7±1.4)d。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穿刺及护理,观察组则应有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策略,具体如下。
1.2.1 穿刺方法
使用安尔碘溶液对患儿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在穿刺前期还需要将肝素帽拧紧,之后按照相关的步骤进行穿刺。穿刺过程中,操作者用拇指及食指将夹住留置针的针柄,并且保持针柄同患儿静脉呈30°。将针头缓慢刺入,见回血后继续刺入2.0mm,用左手来固定留置针的外套管,右手将针芯抽出,然后应用透明胶来固定留置针并且标注好时间。封管过程中需要采取正确的操作,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通常封管需要经肝素帽输液头将封管液缓慢注入,封管液的使用剂量为3.0~5.0ml,推入封管液后缓慢将针头拔出。此外,还要将头皮针小部分放置在肝素帽中,保证封管液可以彻底充盈管腔,封管液中剩余0.2ml后应用小夹子将延长管夹住,之后拔出头皮针。
1.2.2 护理方法
留置针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肝素帽及穿刺点处于无菌的状态。每天需彻底消毒患者的穿刺部位,密切监视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出现红肿与干燥等情况,一旦出现不良情况要及时将留置针拔出,同时需要重新穿刺以防止感染情况发生[2]。此外,液体输入构成,护理人员还需要严格控制输注的速度,观察输液管是否保持通畅水平。护理人员还可以在留置针的针柄下放防治输液敷贴,这样主要用于预防静脉炎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改善患儿的预后。
1.3 观察指标
使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评价患儿家属对穿刺服务的满意度,问卷内容包括穿刺技术、健康教育、穿刺疼痛三个方面,问卷总分为100分,其中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同时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儿出现1例托管、2例静脉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儿出现3例托管、3例静脉炎、4例渗液,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静脉输液应用非常广泛。然而,静脉穿刺中,因为儿科患者的特殊性,静脉穿刺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儿科年龄小,沟通能力差,常常害怕穿刺,这样容易造成穿刺失败及反复穿刺等情况发生,进而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并且增加穿刺过程儿科并发症的发生率。
针对小儿依从性差这一特点,在儿科静脉穿刺中,当前临床中大力推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式。相比传统的穿刺方式,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便并且容易固定等显著的优点,同时还可以减少患儿血管穿刺次数,这样可以避免反复穿刺情况,改善患儿的排斥心理[3]。但是在儿科性静脉留置针的时候需要注意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预防留置针托管、渗液等情况发生,保证穿刺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穿刺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可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将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儿科护理中,可以消除患儿恐惧感,避免反复穿刺,这样可提高处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红英.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检验医学, 2016,6(b11):217-218.
[2]李伶俐, 宿美玲, 张美慧,等.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应用方面的效果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A01):350-351.
[3]张月霞, 韦祁山, 白桂林.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的应用[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3, 19(2):141-142.
论文作者:苏春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患儿论文; 静脉论文; 儿科论文; 并发症论文; 家属论文; 发生论文; 满意度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