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东户中学崔建军
改变教育思想与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与手段已是教育界共同探讨的话题。语文课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双基”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维度,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必然具有其重要的基础作用,过去把这种作用强调到一个不可复加的地步,使语言文字训练步入了一个缺失灵性、冷却情感的机械式误区。为了矫正这种倾向,一个阶段以来语文课程改革竭力强调人文教育的一面,许多教学把视点聚集于文本内容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淡化了语文的感悟”,出现了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
“这样的语文课,其教学理念较之‘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并不是一种进步,反而是一种倒退”。下面就这一现象谈谈自己的浅显认识。
教育观念文本缺位文本回归一、初中阅读教学中文本缺位现象探因现行中学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大语文观念的提出,加上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编排需商榷,导致不少一线的语文教师对文本的不重视和对其价值认识的不足,出现一些偏执现象:或远离文本,架空分析;或漠视文本,以练代讲;或丢开文本而代之以课外阅读。这些都忽视了课堂教学中文本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使语文课堂变成大百科式的课堂,“语文味”越来越淡。
1.过分追求文本的多元解读。文本是作者独特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文本的多元化理解和体验必须是在尊重文本价值基础上的理解和体验。脱离了文本,其他的任何体验可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语文教学有人文性,教学中教师要弘扬真善美,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部分教师一味地追求对文本的多元理解,针对学生的感悟与理解,不去思考正确性和价值,皆顺学而导、自由认同,造成负面效应。一次,钱梦龙在某师范大学讲话中举了一个例子:“有的学生读了《背影》什么也没发现,就发现了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当即有位大学老师指教我说:‘学生能够发现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有什么不好!’这就有点荒唐的味道了。”2.机械理解阅读教学的动态生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重要思想,因为注重动态生成,所以有些教师挥臂高呼“让我们追求无法预约的精彩”,“让我们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诗意的温馨”,于是,在课堂上,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和“与众不同”大为赞赏,即便学生的回答离题万里,老师们也会来一句:“很好,同学们真有创意!”之类的话。在老师“亲切”的“表扬”,下,课堂的“多元性”是有了,但因此而“迷失”了文本所应有的阅读导向却是得不偿失的。这只能是一种赶时髦式的花拳绣腿。
3.一味认同提问即是启发式教学。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在积极的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细想一下,不难发现在这种表面的热闹下却有不少弊端:真正能够参与课堂活动只是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真正动起来,教师也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理解,往往是通过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追问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实际上仍是以自己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教学目标,这其实仍是一种填鸭式的机械被动的学习,师生早已把文本抛之于外。
二、初中阅读教学中文本回归策略探究1.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文本。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文化本身。所以,语文课堂需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研磨来沉淀知识,传承民族文化,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如一位南京名师在教学《月迹》时,引导学生明白了奶奶在文中的作用(奶奶像拐杖,引导我们从不满足走向满足,从幼稚走向睿智)后。安排这样一个阅读环节:“这样一个聪明的教育者,她的语言刻板吗?这篇散文的语言呢?挑出文中你觉得亲切的句子,有感情地为大家朗读出来,感受语言的魅力,并说说本文语言的特色。”通过学生的感情朗读,教师的配乐朗读,学生自然就能发现:大量的儿化韵与叠词的运用让文章亲切而又充满童趣。贾平凹那诗一样的语言便在吟颂与揣摩中起到了典范作用。
2.在反复欣赏阅读中感悟文本。一些名家名篇,语言凝练优美,字字珠玑,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词句作细致品析,让学生感受文本美的语言,得到美的熏陶:学生通过一句一句的朗读,一字一字的分析,抓住重点词语的体会,领悟到作者内心搏动。如朱自清《背影》作者着力描写了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外貌,尤其几个动词“探、穿、攀、缩、倾”的刻画,既有手的动作,又有脚的动作,整个形体刻画得十分精细。这几个动词及外貌描写的词,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更让人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至爱,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我们只有细细赏析这些词语,慢慢品赏,个中滋味才能感觉得到。
3.在反复链接阅读中拓展文本。不要把文本看成是孤立的东西,把一篇诗文,链接到其他文章,嵌入到历史中去,与不同时期的历史文交谈,就可以出现多种意义的碰撞、冲突和消解,就可以互相辉映,揭示出新的、更深刻的意义。如《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让同学们来对两文进行更深一步的链接式解读,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文本意识的回归,并非去走脱离实际,轻视实践的老路,更不是要把学生困在书本上,而是在强调文本意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去理解、把握文本,进而实现对文本阅读的超越。
论文作者:崔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
标签:文本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语言论文; 教师论文; 语言文字论文; 父亲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