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知人善任的议论文题目
2022-10-29阅读(881)
问:管仲和鲍叔牙给我们的启示?
- 答:人与人相处,都难免有冲撞、过节、恩怨,最重要的是忘记过去,不计前嫌。如果和别人闹了点别扭,就寻机报仇,给他小鞋穿,要好好收拾他。其实,你不是在为难别人,而是在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最终受苦的还是自己。
扩展资料:
鲍叔牙(前723年或前716年—前644年),姒姓,鲍氏,名叔牙,颍上(今属安徽)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以知人善任闻名于世,向齐桓公举荐自己的挚友管仲。他与管仲的交情为历代史家所称颂,有成语“管鲍之交”。
早年辅助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协助公子小白夺得国君之位,并推荐管仲为相。齐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参与“召陵之盟”使诸国尊齐王霸主。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鲍叔牙称相,并在不久后病逝。
在鲍叔牙的协助下,在齐国顺利实行了他的治国之道。鲍叔牙为政重教化,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由弱变强,齐桓公也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 。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 - 答:管仲和鲍叔牙的交往为人所津津乐道,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因为知己是最难得的
问:管仲与鲍叔牙告诉我们的道理
- 答: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高度信任和高度了解的基础上的。对待朋友一定要客观,友谊不是哥们义气,鲍叔牙推荐管仲基于对国家的考虑,管仲后来不推荐鲍叔牙做宰相,也是基于对国家的考虑,这才是真正的友谊。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
齐僖公三十三年,开始辅佐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并被尊称为“仲父”。任职期间,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鲍叔牙,姒姓,鲍氏,名叔牙,颍上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以知人善任闻名于世,向齐桓公举荐自己的挚友管仲。他与管仲的交情为历代史家所称颂,有成语“管鲍之交”。
早年辅助公子小白,齐襄公十二年协助公子小白夺得国君之位,并推荐管仲为相。齐桓公三十年,参与“召陵之盟”使诸国尊齐王霸主。齐桓公四十一年,鲍叔牙称相,并在不久后病逝。
问:鲍叔牙有什么可贵人品
- 答:鲍叔牙的人品与治国之才是人们共知的,其德、才、功,无人能与之相比。鲁国的施伯称鲍叔牙是仁人,管仲说鲍叔牙是君子。召忽、管仲、鲍叔牙是人所共誉的齐国“鼎之三足”。何况正如施伯所说,鲍叔牙辅佐小白先入齐而得国,“定位”之功,功莫大焉。而且在长时间复杂的斗争中所表露出来的文韬武略,也是令人佩服的,总之,鲍叔牙相齐,实在是不争不疑之事。鲍叔牙从齐国的发展和前途着眼,有着更深更远的分析和考虑。他要举荐一个人,那就是管仲。
管仲是鲍叔牙小时候的伙伴,相交很深,成为莫逆。管仲家贫,有老母,鲍叔牙时有接济资助,甚至一起赚钱,管仲也是多得多分,而鲍叔牙绝无怨悔,史称“管鲍之交”。 - 答:鲍叔牙(?-前644):姒姓,鲍氏,名叔牙。春秋时齐国政治家,颍上(今属安徽)人。(晋张处度《列子·力命》注:“管仲、鲍叔牙并颍上人”)。亦称“鲍叔”、“鲍子”。以善于知人著称。
知人善任
不计前嫌
胸怀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