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民营企业的创业支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支点论文,民营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营企业要重点发展的ABC
9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理论领域中有四方面引人注目的发展:一是对资本的承认,资本运营、按资分配等已经写入党的“十五大”文件;二是肯定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个私经济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三是形成了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的改革思路,国有资本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和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已成为重要的政策目标;四是提出要努力将社会资金从间接投资转换为直接投资,资本市场扩容不断加速。这些进展标志着,民营企业发展的大环境逐步趋于成熟。
如今,我国民营企业无论是在数量发展,还是在国民经济贡献中都显现出了国企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它目前仍存在自身素质和一些无法逾越的经济制度障碍。
经济学家萧灼基指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主要面临着七大障碍:
第一,国民待遇问题亟待落实。给国外企业国民待遇,也要给国内民营企业以国民待遇,尤其是平等的融资条件。这主要是指:在上市公司方面,要给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以同样的政策,私有企业也应该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要发起单位;一级市场对国有企业配股,有条件的私营企业也应该配股和发行债券;私营企业也可以作为投资基金的发起人;应多建立民办的股份制银行,只有民生银行一个民办银行是不够的。
第二,观念上的误区。虽然私营经济已从“异己力量”到“补充力量”到“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对非公有制经济形成的不少片面的思维定势依然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三,私营企业家信心不足,体制需要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防止民营企业中也出现国有经济的体制。
第四,速度与质量的问题。非公有制经济不能只强调发展速度,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
第五,非公有制企业必须尊重社会。
第六,可持续发展问题。私营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要注意节省资源,保护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
第七,培养民营企业家的问题。中国需要专门的机构,一方面培养出一批年轻人专门为民营经济服务,另一方面对在职的民营企业家进行培训,以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整体素质。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内外市场的急剧变化和国民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非国有经济内部结构偏差的负面作用日益明显,对其高速增长和行业扩展形成了阻碍。例如,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产权单一、小富即安、贪大求全、极端冒进、盲目造名、战略危机、独断专行等误区。
而市场经济强调的是规则,人人都要遵守的规则,在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时候,在规则越来越严格和完善的情况下,民营企业面临着新规则下的再次创业,其重点将是摒弃自身经济行为中的弱势,整合资源,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新机遇。
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按照企业组织理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是委托一种代理关系,即代表财产关系的委托人,委托具有管理技能的职业经理团队代理组织生产要素,从事赢利为目的的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与销售活动。相应地,企业事实上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两个不同利益主体的共同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企业治理结构。众多经验性结果表明,企业的兴衰成败、业绩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治理结构是否合理并有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及在经济中的地位实际取决于能否建立起合理的治理结构并使之趋于完善。
如果以完整意义的治理结构观察中国“民营经济”现象,现实所称谓的“民营经济”实际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国有民营、非国有民营、非国有国营。其中,人们约定俗成的民营经济更多是指非国有民营这一类别。这类民营企业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是其治理结构多数都不甚合理,突出表现在:多数私营企业财产关系清晰,但经营能力较差,更多地带有家族式企业的色彩,一般不存在职业经理阶层;而有些企业尽管经营能力尚好,不少拥有职业管理团队,但财产关系却待进一步清晰化,由此易于导致内部人控制。激烈的竞争局面已非往日可比,因此合理的治理结构日显重要,甚至成为影响企业生存的头等大事,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将财产关系明确化成为部分私营企业的基本要求,例如“四通”的管理层收购,“联想”的明确产权关系均是其中突出的例子。其特点是,先寻找出明确的产权主体,进而才能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并由此建立起对代理人进行监控的合理的治理结构,以保证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责任股份制是最佳的形式,因为它较其他形式更能综合、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这集中反映在两点:一是有一个中立的程序,从而较易程序化;二是有较好的退出机制。面对性质复杂的多元利益主体,问题的关键是能否使游戏进行下去,并建立规则,这就要求承认各自的既得利益,求大同存小异。股份制是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通过股份来体现利益,进而为形成机制建立治理结构奠定基础。在目前以知识为本的经济活动中,对私营企业来讲,建立起更有激励性的治理结构尤为重要。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从而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搏奕关系。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代理人通常比委托人掌握着更多的信息,因此代理人有可能利用这一优势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人们曾尝试采取种种措施来强化约束,但由于并不能最终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而效果不佳,进而人们更多的是从激励角度入手,力图使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利益一致化,形成某种主从式的治理结构,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工具就是期权制。期权制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它让代理人加入到委托人的行列,从而有效地减弱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搏奕关系,信息的不对称性减低,监督和管理成本减小;另一方面由于是期权,需要与业绩挂钩,又不需要即时兑换分红,这使激励与股东利益相容。正因为如此,期权成为目前众多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所青睐的方式。
股份制作为企业财产的组织制度,正成为我们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正确选择。在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当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实现职业化的经理阶层创造了前提条件。要进一步沿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方向深化改革,为职业经理人才的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
因此,现在普遍认为,解决企业代理问题比较成熟的模式和思路是:通过完善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以及相关的市场载体,产生和提供三个有助于规范经营者行为的运行机制,即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企业激励机制的设计,一般可采用认股权计划或经理人期权计划,即让经营者持有企业的股份或期权,使股权收益在经营者收入中占较大比重。监督机制的确立则主要建立一套由独立会计师、证券分析师、投资者以及企业董事会等组成的监督体系。
以此方式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治理结构,应是我国民营企业选择的重要途径之一。
民营高科技企业来当家
中国要发达,中国的科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较大的进步,除了在一个时期内需要国家大力投资加强基础研究之外,在应用研究领域将主要依靠民营科技企业。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民营科技企业的战略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风险投资
从中关村第一家民营科技机构的诞生,到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形成,再到北京市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建立,能够形成今天这样的规模,其中民营科技产业群始终发挥着主体和先导作用。以海淀开发试验区为例,高新技术企业的组成基本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不计国有民营的在内就达到84.94%,如果计国有民营在内,民营科技企业占高新技术企业的90%以上。民营科技企业不仅在经济指标上占有主要地位,更重要的是在机制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改革过程中都是先锋和典范,其创造的各种各样的企业模式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企业集团,如联想、方正、四通、时代、紫光、华讯、科利华、用友等。一批民营科技企业抢占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高点,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关村、丰台、昌平三个园区中,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别占总产业的80%以上,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引人注目。高起点、高增长、高效益的信息产业的发展成为中关村发展知识经济的源头。
在民营科技企业的地位日益重要的今天,没有一个良好的融资机制是科技与金融之间的一大屏障,因此,科技企业的发展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风险投资。没有风险投资机制,实现高科技产业化将会遇到严重的制约,这是由高技术的高风险、高投入、高效益的特点所决定的。风险投资对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工业化,就像空气、阳光和水对种子的发芽一样重要。国际上各先进国家的风险投资早己成为高科技产业的重要依托,风险投资最早是60年代起源于美国,至今已盛行西方各国,例如美国的“硅谷”“128号公路”等的发展都伴随着相当发达的风险投资业。提起风险投资,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国家的风险投入,实际上只要运行好的话,风险投资是个高赢利的产业。
因为风险投资的特性,它不能只是简单的政府行为和政策表示,风险投资必须民营化、产业化。而目前正在运作的风险投资大都带有政府行为和政治色彩,缺乏民间资本的投入和民营方式的运行机制。其实,政府的责任不是去投入或运筹风险资本,而是制订相关的配套政策。
创新基金
截至2000年10月,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已达20万户,从业人数490万人。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理事长谢绍明指出,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到2005年,民营科技企业的总收入达到两万亿元人民币,五年之后再翻一番。面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国家加大了对企业发展的各种扶持举措。
由国务院批准、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于1999年6月正式启动实施。经过近两年的运行,已取得初步成效。该创新基金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高技术产品;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联合项目的产业化;支持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支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对开辟和扩展我国出口市场有示范和引导作用的高新技术产品;支持科研院所整体转制科技型企业的产业化项目;支持科技人员包括海外留学生携带具有较好产业化前景的高新技术成果创办和领办企业。创新基金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营造创新政策环境,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支持了一批具有较高创新水平的高新技术项目;促进了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了科研院所的转制工作;扶持了一批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缓解了科技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困难;初步探索了一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科学、规范、透明的政府基金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民营企业的电子商务之路
当今是网络世界的天下,先有1998年国内搜狐、新浪为代表的“门户之争”,又有1999年一批"8848"的“综合电子商务”大行其道。它们均为“综合网站”平台,内容囊括不同行业和领域,为不同行业的人们提供综合服务。而后来,这些在宣传造势上为了“点击率”和“知名度”闹得沸沸扬扬、不亦乐乎的“大而全”的网站模式被认为已走入穷途末路。
行业电子商务的生命力
不过,随着互联网对传统商业经济的全面冲击,中国电子商务也进入了高速成长的阶段,其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能否为顾客提供专业化的增值信息服务。只有走专业化道路,采取将增值内容与商务平台相结合的行业电子商务模式,才是电子商务的必由之路。网络经济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商业动作模式的竞争。关于这一点,正如全球著名咨询人公司麦肯锡所论证的那样:“我们曾经预测到行业电子商务的趋势,从市场角度讲,任何市场总是通过细分逐步实现目标,专业化程度越高,说明市场越完善。”这是继ISP,ICP之后全新的网络商业模式。同以前相比,行业电子商务是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门户网站,它与以往综合门户网站的不同之处,首先是服务的目标客户已被行业锁住,所以广告收费是网络广告中最昂贵的,因为其网站的浏览者是最有潜质性的客户,除了旗帜性广告外,它还出售赞助商广告,产品广告以及出租页面业务。
适合于纵向BtoB模式的行业领域具有以下特征:(1)与过程有关的流程成本过高,超过总成本的20%;(2)以创新为主导的行业;(3)供应链复杂,种类繁多,中间环节多;(4)产品结构复杂,供货品种复杂;(5)购买信息复杂;(6)成本支出压力较大。具有以上特征的商品通过行业BtoB模式通常可以减少5-35%的成本和80%的时间。当下开展的行业采购网(汽车零部件,飞机零部件等),专门拍卖网,提供增值信息服务的咨询专业网(化工网、医药网、纺织网、橡胶网等)等已是进入该领域的先行者。我国将加快发展和加大推进BtoB电子商务的速度与力度,因为只有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提高企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动作效率,最大地发挥整体效益,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
互联网带动了社会的进步,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是如何理解互联网的力量?
网络技术不仅改变了生产单位本身,更改变了经济大系统的结构。这就如石墨和金刚石在内部都是碳原子,但由于结构的不同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物质一样。
新经济的含义可以说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经济,也可以说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基于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经济。新经济的核心是电子商务(E-BUSINESS),但新技术要发挥巨大的生产力,必须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帮助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为企业节约成本,提升效率,网络银行就是极好的表现。
第二,电子商务为传统企业扩大市场。以前中小企业的产品很难被国外市场知晓,如今电子商务却可以成为企业最好的国际交易平台;对大型企业而言,更是找到了工业时代被遗忘的市场。
第三,为企业找到全新的商业机会。著名的美国在线公司就是由于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利润点而获得了成功。
行业电子商务的实现
电子商务的实现要经过四个步骤:一是信息发布与交流,二是协同,三是网上交易,四是实现网上支付。电子商务分为线上和线下部分,线上部分主要是控制整个过程处理,线下部分是应该具备的生产、配送等环节。
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近20年来的新生力量,要把握新机遇,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必须作以下准备:
◆ 知识准备。知识上的准备包括观念的准备、工作方法的准备、学习心态的准备等。
◆ 资源准备。新事业投入很大,高科技企业需要的不仅是资金的筹集,还包括整个人力资源与策略伙伴的筹集。为此,可以寻求最好的“外脑公司”,如财务顾问公司,法律咨询公司、管理咨询公司、销售培训公司、市场调研公司等。高新技术的民营企业需要建立新的机制,从而把新资源整合起来。
◆ 产业准备。应把产业各个环节调动起来,主动适应配合的形势,使整个产业经营尽量向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靠近。
◆ 金融准备。首先是打通资本市场的渠道,没有资本市场的渠道就没有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电子商务前期往往没有盈利并且需要很多资金,因为它要建立到一定规模才会有盈利。
◆ 名牌准备。树立电子商务新经济品牌,这将便于广大客户对合作企业建立起信任关系,从而加速企业的发展。
因此,当前启动企业上网工程,不仅是对网络经济发展方向在认识上的深化,更是对企业连接网络的再次定位。正如比尔·盖茨断言:“没有一个人在使用过互联网后会离开它。”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正是植根于互联网本身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中。
目前,我国企业上网的内外环境已经成熟。2000年底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为8亿元,据预测,到2002年将达到1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不少企业已接通因特网,但多数只在网上开设了主页和电子邮件地址,既没有利用网络资源,也没有在网上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一些企业的网站长时间没有新的信息更新,成为有名无实的空站。很多企业网站设计缺乏专业经验,基本上停留在“网上黄页”的制作阶段,无法完成应有的网络功能。许多企业“跟风上网”之后便认为万事大吉,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经济可能给企业传统经营方式带来的冲击,也没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
因此,企业上网工程的开展不能仅仅停留在“上网露一面”的层次上,只有把网络技术同业务流程及商务实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上网的作用,这种网络技术的纵深信息服务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如同电话改变了传统的通信方式一样,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
改造民营企业的内部环境
任何组织形态都不可能在每个时间段上都具备优势,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都要适时而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无论是从全局还是具体环节出发,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目前的发展状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因为,只有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才可能在市场经济中做到心中有数。
亮出民营企业品牌
以中小规模为主的民营企业如何面对越来越快的市场竞争,如何以较短的时间和较低的推广成本,使其自身产品在市场上立足并迅速扩张市场?在今后几年的发展中,“品牌经营”将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隐含的价值
今天,没有哪个企业能够完全依靠产品而不依靠品牌成长起来并持续发展,没有品牌竞争力的企业或者现有的品牌经营策略不适应市场要求的企业,将很快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而目前,各种洋品牌和国有品牌,占据着市场,民营企业中缺乏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诸如联想集团、希望集团、万向集团等这类成为各自行业的领先者,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的民营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品牌不只是代表着某种产品,它还包含了附加在产品上的文化背景、情感、消费者认知等无形的东西,而后者往往是最重要的,因为它能向消费者提供超值享受。例如,品牌所蕴涵的超值意义已使“可口可乐”不仅仅是一种碳酸饮料,而成为年轻一代追求时尚生活的标志,它几乎成了美国文化的象征,而其它追随其后的各种可乐,虽然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做了大量投入,但却始终无法达到可口可乐的境界。同样,“耐克”通过构建个人努力与投入的文化价值,体现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而类似的服装至多不过是一种质地优良的运动装而已。从而,一个有价值的品牌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它的神奇魅力在于,它是产品生命力的源泉,也是企业生存和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经营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这是企业为之工作的目标。因此,品牌一定是给客户提供比一般产品更多的价值或利益,而知名品牌就是价值和利益。如果企业把握住了这一点,它将使你可能永远占据市场竞争的优势。
中国目前很多企业及产品都具有了相当的技术,良好的质量以及市场经营能力,但由于缺乏被市场认可的品牌,而导致产品始终处于低档次、低利润、销售困难、效益下滑的局面。许多加工业面临的都是同样的状况,这些产品尽管有的有很好的市场和盈利能力,但终究没有自身的生命力,难以长久在市场上生存,更无从谈起品牌价值和竞争力了。
在西方,品牌权益一直被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在一些国家的财务报表中,品牌的商誉价值是作为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明的。美国知名的品牌评估公司提出“与品牌、品牌名称和品牌标识相关的一系列资产和负债,它们可以增加或减少通过产品或服务提供给企业或企业客户的价值”。品牌的知名度、客户信任度、国际化能力、创新力、稳定性等是构成品牌价值的因素,但起决定性作用的直接因素还是品牌中包含的超值享受,当然也要看品牌在市场上的相对占有率和绝对销售额,这两个因素是品牌是否具有真正竞争力的表现。
对于成长中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讲,有的已经从早期的手工作坊过渡到规模生产,进而过渡到品牌运作的高级经营阶段,有眼光的民营企业家已经意识到品牌的价值并致力于品牌的投资,同时把眼光转向自己的竞争伙伴,从而加快企业品牌经营的步伐,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争取品牌授权
品牌在英国第一次成为新闻标题,是在雀巢公司(Nestle)出价收购罗特里(Rowntree)这个著名糖果制造商的时候。雀巢公司以45亿美元的高额溢价收购了帐面价值仅为收购总额17%的罗特里公司,这一收购使后者的股价从475便士涨到1075便士,精明的商人支付如此大的一笔溢价金额,绝不是为获得罗特里本身所有的资产,而是为了它将来的超常潜力而支付。事实证明,雀巢借此极大地改善了销售状况,而且对将来的扩展也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市场上的产品大战硝烟四起,从酒类大战到VCD大战,从彩电大战到电脑大战,总体看来,无一不归结于品牌之间的争夺战。在竞争中,产品的技术性能、价格等硬件因素已很难在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多数企业拼的是广告的投入和营销手段,有投以巨资而获利的成功者,也有将巨额广告投资付诸东流的惨痛失败者。众所周知“秦池酒”的失败,足以发人深思。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新上市的品牌中,只有30%的新品牌能够成功,70%的新品牌都以失败告终。作为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中国民营企业,由于企业发展历史短,普遍缺乏规范的系统的企业战略决策体系与直觉判断,在摸索中发展,即使有的民营企业呈现出喜人的繁荣,但很快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对手取而代之。一些投入了大量广告辛苦培育起来的名牌,难以维持长久的生命力,在竞争中老名牌的不断衰败以及大量新名牌的不断崛起,形成一轮又一轮的品牌大战格局。
中国的民营企业该走怎样的品牌运作之路?在这一点上,也许可以借鉴西方国家采用的以品牌延伸的策略发展品牌授权的路子。
品牌延伸也就是在相同或存在较大差异产品领域中使用原有品牌。大家熟知的“佛吉”(Virgin)开始时只是作为音乐产品的著名品牌,而今天“佛吉”的产品已覆盖了航空、伏特加酒、饮料、铁路运输和金融服务等领域,“佛吉”作为一个品牌获得了成功,“佛吉”品牌消费者遍及众多领域。一项研究表明,在近年内进入美国超级市场的快速流通消费品中,有2/3成功品牌是原有品牌的延伸产品而不是新品牌的产品,从这一点来看,品牌延伸可以说既安全又经济。
品牌授权即品牌所有者与生产商或经销商间通过协议的形式取得某品牌的使用权。国外一些知名的品牌将自己的品牌以签约出让使用权的形式,许可某些类别的产品使用,例如美国最大的卡片制造公司贺曼(Hallmark)以其具有温情、关爱、和谐的品牌价值和吸引力,在不同国家发展其不同产品类型的授权市场,在巴西、日本等国家的授权商品市场上贺曼以“一个完美的皇冠”为标识的家居产品,受到不同肤色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成为一个成功的授权品牌。品牌授权在海外是一个高成长性的新兴行业,据有关资料表明,在《财富》杂志所列的500家大型企业中,1/3以上企业的业务与品牌授权有关。在亚洲除日本以外,这一产业刚刚起步,蕴涵着巨大的潜力。
中国的民营企业由初创走向繁荣之后,无形资产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怎样扩展并提升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已经引起民营企业的关注。如果采取传统的进货贸易代理其产品的形式,一方面会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另外一方面,产品的成本大大提高,中国消费者难以承受,并且其产品的设计、市场定位都不一定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而品牌授权策略,则可以根据中国企业自身产品的定位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国际品牌使用于自身的产品,而需要支付给品牌所有者的,就是相对于进口商品成本低得多的权利金,即品牌许可使用费,从而发展适合中国市场的国际知名品牌。目前,已有很多的国外品牌通过这种形式打入中国市场,并获得了巨大成功。众所周知的“迪斯尼”系列形象及品牌就是成功的例子。这些知名的国际品牌无论在品牌背景、文化、品牌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方面,均具有一流的价值,因此,通过专业化的品牌授权途径,购买一个被消费者所认知的知名品牌,凭借该品牌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经营理念,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速度、较低的风险,使自身产品进入市场并被市场接受,可以使企业及产品快速走向成功。
中国的民营企业会被国外大企业及知名品牌看好,因为民营企业不具备国有大企业的实力和背景,对国外品牌的合作者往往更能按照其品牌代理要求发展产品,并为了更好延续合作关系,对品牌的保护和经营亦会全力以赴,很多的国外大公司选择民营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正是看中这一点。而民营企业正好可以借船出海,依托国外知名品牌的形象,借鉴其成功的经营理念和方式,走一条品牌运作的捷径,利用已知名的成熟品牌已创造的效益和价值发展壮大自己,分享世界著名品牌的市场与成功。
培养优秀的企业家
企业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管理者,而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在生产力各要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企业家的职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经营管理能力,二是创新能力。因此,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领导能力决不是一个领导职位就能赋予的。
我们是在国内市场化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又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我国的经济是在工业化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又面临着信息化的挑战;我国的民营企业是在还没有彻底解决体制和自身问题的情况下,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环境中,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特别是大企业的领导人,还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不仅很多人对全球贸易的法律法规、经营理念、游戏规则、运作技巧还不是太清楚,而且很多企业还缺乏通过不间断地扫描,了解同行业企业动态及机制的方法、手段,以及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决策判断的能力,这样很难称得上是能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合格的企业家。经营管理者要通过不断学习,成为既熟悉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又勇于开拓创新,懂得市场经营,并在财政、金融、科技、法律等方面具有相当知识修养的人,这是目前摆在中国民营企业家面前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现代企业制度中,中国民营企业家更要重视企业的治理。在激励问题上,要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办法规范管理,把员工的报酬和贡献结合起来,而且要在上市企业中进行经营者持股的试点,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与此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以加强经营者的风险责任意识。目前较有条件的是在董事会比较健全的公司中,从经理层的激励和约束做起,可以成立如高干薪酬委员会这样的董事会的下属机构,对经理人员实行必要的和必须的考核,而且按考核的结果给予相应的报酬及奖励。
企业家的任何行为对于企业在未来市场中的信誉、回报及前景都会产生影响。如今,企业家一方面要从保护自身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来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人才市场也造就了企业家之间的竞争,使企业家在谋求职位、生存竞争的压力下来提高企业家群体素质,使企业家队伍发展壮大。因此,民营企业家要积极实现经营管理者的市场化、社会化、职业化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企业家阶层。
发展和完善知本经营
如今,企业文化建设中提出了“文化经营”这一概念,并已经被一些企业理论化、系统化地应用到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去。对于现阶段的民营企业来说,如何塑造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将企业文化转变为其他企业难以企及的竞争力,是很多民营企业家已开始重点考虑的问题。
所谓文化经营是指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以市场机制逐步成熟和法制日益健全为前提,以创新为先导,以品牌为核心,以科技为手段,以相关产业为基础,以企业无形资产运作为重点的现代企业经营形式。它是企业文化的升华,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最佳途径,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企业文化经营是企业在经历了工业革命时代的商品经营、资本经营之后,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而必然产生的一种更高形式的企业经营方式,是企业经营领域的一大进步。
当商品经济步入工业化大生产,资本的货币形态逐渐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形成货币资本,资本经营方式出现,并开始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因为企业只有进入资本市场,以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为手段进行操作才能迅速有效地调整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使巨量的商品能够满足社会的物质需要,使商品经营方式能够更为顺利地完成。当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步入知识化生产之后,商品中的高科技成分迅速增加。消费者的需求也从主要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转化为更多地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这就使生产者不得不从文化的角度,即从全社会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相统一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商品,因为只有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着眼于增加全社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运用文化经营方式,才能使商品经营方式和资本经营方式在新的条件下发挥更大的威力。
总之,文化经营是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在商品经营、资本经营基础上的更高形式的经营方式。它在经营方式上表现出以文化经营为纲,统率和带动商品经营、资本经营,多种经营形式多重组合立体操作的经营特点和观念上不断创新的特征。
作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一种新的企业文化现象,文化经营最本质的特征表现为企业家们驾驭市场规律的主观能动精神和观念的开发创新。在文化经营过程中,要把文化经营同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结合起来,以文化经营为制高点,成功地运用文化——资本——商品这一逆向操作的立体经营方式,通过对文化理念的挖掘、品牌的塑造、公共关系的拓展等无形资产的运用来实现资本的扩张,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企业的超常规发展,不但可以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经营模式,也可以快速实现规模经营的发展目标。
当然,文化经营的创新特征决定了文化经营这一经营方式的非标准化。尽管文化经营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经营的意义具有普遍性,但它在不同企业、不同时空环境里不尽相同,一旦形成固定模式,就意味着僵化和生命力的丧失,没有固定模式是企业文化经营的特有模式。
在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中,真正实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经营,也许就真正达到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境界。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现,中国加入WTO的步伐骤然加速,网络经济致使经济活动的逐步繁荣等经济现象,使中国民营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对于我国民营企业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不断协调其内部的各种关系,在国家政策允许和扶持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发展和完善自身,以实现市场自由化、经济多元化、组织管理民主化等,以避免中国民营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盲目发展、自生自灭、缺少协调机制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