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论文_李从安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论文_李从安

李从安(重庆市开州区巫山镇中心小学 重庆 405411)

摘要:德育教育是当前小学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影响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了保证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为学生完善品德和优秀品质的形成提供动力,小学班主任就需要承担起德育教育的重要责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掌握学生的发展特征,以便能够有针对性的采取多样化的激励策略强化学生的进取心,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实施。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1-032-01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小学生就像一株正在茁壮成长的幼苗,在未来能否长成笔直的参天大树全靠这一时期的悉心栽培,而小学生只有在这一阶段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帮助学生认真、努力地学习奋进。所以德育对于小学生整个学习阶段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这则取决于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

一、激励措施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

1.1能够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坚持的信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心中产生一种想法、观念、情感时,若没有外界其他因素的反作用影响,那么其内心深处就会一直是这种观念并为之不断加深最终深信不疑,这种情况则称为心理暗示。这也就是说一个人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同的观念和看法,若是对某一事情不断产生同一种看法和情感观念,则就会对此事产生一种固化的暗示心理,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暗示。所以说班主任经常用积极向上的激励措施表扬学生的某一项做法,会让学生认为这件事这样做是对的、是被认可的,也就会愿意坚持这么做下去,产生良性的心理暗示。若是班主任一直采用批评教育,学生心理就会产生消极的想法,也就不愿意主动、积极地去遵从班主任的指导,甚至对教师的话反着来。

1.2激励教育可以督促学生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加强自我修养

德育相较于教学对班主任来说是一项更为艰难的工作,因为从一定角度来说德育是从学生的思想来转变,而老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让学生从小培养正确的意识和思想,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和情感价值的矫正是一种自我修养,而小学生自律性较差且惰性是人之本能,所以很多时候坚持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难坚持下来。而只有不断地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认可和支持,才会激发出他们向上的动力,坚持贯彻班主任的德育指点,按着正确的教导来做。

二、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2.1缺少有效激励方法

班主任作为学生引导者,怎样在德育教育中让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德育知识、提升德育水平,成为教师重要研究课题。教师通常使用激励策略作为德育教育方法,但根据现阶段德育管理状况分析,激励方法问题重重,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在德育引导中缺少记录;激励方法较为功利化、缺少多样化。种种问题造成德育工作效率平平。

2.2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缺少实践教育

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填鸭式、一刀切成为当下德育管理的主要方法,学生缺少主体意识,被动学习进而造成逆反情绪,德育知识学习形式化。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缺少实践教育,使得学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德育”含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只有在老师面前、学校内听从德育教育、体现较高德育水平;走出学校后立即将其抛之脑后,造成德育教育缺少落实。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过于重视分数成绩的提升,与学生缺少沟通。在德育工作开展上也仅是进行了模式上的教育,无法深入到实际问题中。因此,激励策略缺少实践性,较为形式化。

2.3缺少德育组织

现阶段,学校方面缺少全面的德育组织造成德育工作落实起来问题重重。在德育教育工作上,学生缺少完善的激励机制、记录体制、教学制度,德育教育工作完全依赖于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缺少自主性。另一方面,通常只有在学生犯错后才会进行德育教育、引导,效果平平、预见性弱。这也是造成德育教育不足的主要原因。

三、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中的激励措施

3.1找寻具备学生德育自律价值的激励策略

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工作中落实激励策略的目标之一,是从整体上强化小学生的自律意识,并对其进行引导性教育,培养兼具优秀道德素质、品质的学生。所以,作为小学班主任来说,其需要将激励策略落实于学生德育自律培养方面,在工作开展期间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管理班级德育工作的机会,并在不断的参与以及锻炼中强化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所有学生均参与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选择优秀德育学生,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设置相应的奖励。

3.2找寻触动学生心灵的激励策略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感性特点较为明显,想要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必须采取触动心灵的激励策略,通过这类激励策略可以让学生能够自觉的去遵守德育工作要求。而触动心灵的激励策略可以在多种场合实施,例如家长会以及每周一的升旗、班会等。在家长会中公开表扬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注意不能仅仅通过学习成绩评价学生,需要考虑每个学生各个方面展现出的闪光点;可以在班会以及升旗会中表扬日常表现优秀的学生。

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上实施触动小学生心灵的激励策略,让小学生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同时主动且积极的参与到德育学习中。

3.3找寻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激励策略

德育体现在生活实际中,并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时,需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渗透德育教育,同时实施激励策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于能够组织并团结同学、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集体活动、积极维持班级公共卫生以及个人卫生等学生,要采取相对应的奖励以及口头表扬,不但能够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以心理上的满足,也是鼓励其不断前进的动力,更通过对优秀学生的表扬去触动班级的其他学生,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水平,并利于生活、学习、行为习惯的良好养成。

结语: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只有转变班主任德育观念,通过新型德育理念指导班级德育工作,从整体上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激励策略是激发并鼓励人的行为动机,目的是使人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所不断努力的过程,而将激励理论运用于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也能够提高德育效率。

参考文献:

[1]谭双。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6(03)。

[2]康欢欢。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

[3]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3)。

论文作者:李从安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论文_李从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