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电配网规划思路研究论文_梁华光

城市供电配网规划思路研究论文_梁华光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1)

摘要:配电网规划合理性作为供电可靠、安全性的前提保障,对人们生活、生产正常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多年工作实践,对配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配电网的思路。

关键词:配网规划;问题;预侧;思路

引言

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步伐,目前的电力供应方面还远远未能满足需求。电力系统的运行离不开有效的电网规划,而电网规划和建设也需要以电力系统的规划为基础依据,配网的建设规划需要按照“可行性、前瞻性、灵活性”,才能确保配网规划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特别是当今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向社会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是我国电力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改造升级陈旧设备,软硬件投入,建设现代化的整体供电模式,才能保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一、目前我国配电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电网是电力运行的主要载体,电网规划建设的好坏也决定着未来电力供应的质量,合理的做好电网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以及建设的时机对于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电网规划不仅要保证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要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为了更好的提高电网规划的质量,对于电网规划的时机和方式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我国的电网规划建设还存在着重发电、轻输配电的问题,从整体来看,配电网络建设依然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我国政府针对配电网络建设已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然而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有效的解决,其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电源的布置存在问题,电力损耗过高。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电网都是在早期建设的,在电源点上存在着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供电半径长、线损高的问题依然存在,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电源布点的不合理也使很多地方出现了系统运行质量差的问题,这样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较大的。2)整体结构不合理。电网结构的布局不合理也使电力运行的灵活度相对较差,如果出现电网故障,在维修的过程中电力的供应就会受到限制,从而使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电受到影响。3)配电网络建设时通道的问题。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对于配电网络的建设要求架空线入地、电缆化等,这样才能够保证配电网络能够更加顺畅的运行。但是这种电缆沟道的建设所要付出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很多阻碍,同时电缆沟道建设的资金也成了最大的问题,各地方政府还要和电力部门来进行协商,所要承担的成本也会相应的提高。4)配网自动化建设落后。由于我国配电网络建设相对较晚,配电网络自动化也相对较为落后,在技术标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我国的地域辽阔,配电网络自动化所涉及的范围也相对较广,在配电网络自动化完成后,如果对其进行改建的话,所要付出的代价也相对较大。因此,配电网络建设时往往采取个别线路来作为试点,但却依然满足不了电力供应的需求。很多地区的电网自动化系统都是具体针对型的建设,在设备的选择和技术的要求上没有长远的规划计划,并且也没能按照实际情况来进行,在管理方面也缺少统一的模式,从而影响了配电网络的正常运行。

二、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的思路

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要以安全、经济、可靠为基本原则。电网规划工作不仅要适应电力市场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充分的掌握负荷发展以及电源规划的两个重要条件,从而不断的加以改进和创新,不断的完善电网规划方法,推动电网投资的多样化,提高电网规划的滚动调整工作。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相对较为复杂,在技术上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配电网络的建设来提高城市电力供应的能力以及供电的质量,以便更好的适宜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内容以供参考:

(1)电源点选址及线路走廊安排。从减少网损、增加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应该优先规划电源点,只有电源点规划的合理,才能减少线路建设的投入,降低网损。当前,我国有些城市因为电源点布点不足或电源点容量有限,靠其它电源点的出线来补救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使得配网网损一直居高不下,配网运行的经济不佳。在目前提倡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这种局面必须扭转。

(2)变电站规划。变电站主要功能是汇集、分配电能,在高压配网规划中变电站主变选择一般是 2~3 台,主变的选择应遵循大容量、小型化节能的原则,目前深圳地区110kV 主变容量以50MVA、63MVA 为主。变电站的规划建设应满足规划期逐年容载比校核的要求和网架建设的要求,有效衔接输电网和中压配网的发展。变电站站址的优选可以从等负荷原则、负荷矩最小原则、初投资最小原则、以及网络运行费最小原则等几个方面予以考虑,并将选址结果根据实际地理约束条件进行调整。

(3)电量负荷预测。电量负荷预测是我们电网规划工作的基础,其准确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规划区电网规划的效果。对于电量负荷预测工作首先需要大量合理能够反映经济客观规律的数据,并且采用科学的负荷预测方法,以历史现状的负荷水平为基础,预测未来的负荷常用的电量预测方法有:自然增长法、弹性系数法、产值单耗法、回归曲线法、人均电量法等;常用的负荷预测方法有:自然增长法、负荷密度法。

商业区:商业区的负荷预测一般会应用负荷密度法。由小功能分区不断扩展到大的供电区域,也即是逐级演算方法。结合功能的负荷密度对电力负荷进行分析和预测。

工业区:对于工业区的负荷预测,多采用大用户法和产值单耗法进行综合测算。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测算出该区域的负荷增长和电力需求状况,计算方法也比较简单。对于政府部门和电力企业而言,应该不断调整工业区的配网规划,及时了解区域发展情况,明确电力负荷的性质,确保配网规划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4)统筹推进配电网自动化改造。配电网综合的改造是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基础,没有稳定的电网结构和可靠的设备是不可能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由于早期的配电网络已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难度较大,要想提高自动化水平,必须做好统筹规划;同时,目前在配网自动化建设方面缺乏成熟的经验。需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采取逐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提高配网自动化建设水平。随着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新形势下的智能配电网将应对更大挑战,更多的分布式能源渗透在配电网系统,更需具有新的灵活的网络拓扑、控制策略及智能电力电子装置。

配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规划和建设应于城市的建设和改造相统一。新规划理念的培养和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规划人员长期的坚持,同时规划理念体系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吸收新的元素,逐步孕育成为电网规划人员的思想价值体系。必须加强配电网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建设现代化的城市配电网,必须有与城市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电网规划。为此,建议政府部门、电力公司要紧密配合,加强各级规划报告的编制、评审、实施的管理。电网规划研究中心要担负起配电网规划的技术指导重任。与各级规划部门相互配合,做好电力行业规划与电网中长期规划、配电网规划的衔接工作,拓展规划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吴国良,张宪法.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应用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 Q/CSG10705-2009 110kV 及以 T 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S].2009.

[3] 符杨,胡荣,朱兰.城区配电网实用规划方案的研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6(1):36-38.

[4]黄丽娟,乔可,江兴月,等.新形势下广西配网规划思路的探讨[J].广西电力,2009(4):28-31.

论文作者:梁华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城市供电配网规划思路研究论文_梁华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