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 白银 730900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指由各种心脏类型疾病所致的心室负荷过重,导致心脏收缩障碍和舒张功能障碍,严重时容易并发心律失常。临床上多采用胺碘酮、厄贝沙坦药物进行治疗。其中胺碘酮属于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阻止钾离子外流,增强心功能。厄贝沙坦属于一种AngⅡ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改善心律失常,效果显著。本次研究,主要对136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究联合用药对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实际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联合用药;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功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本院心病中心收治的136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遵从随机数字抽选的方式分组,对照组68例患者中有35例男、33例女;年龄为53~88岁,平均(65.48±6.85)岁;按原发病分为32例冠心病、22例室性早搏、14例心肌病。观察组68例患者中有37例男、31例女;年龄为53~88岁,平均(65.49±6.86)岁;按原发病分为31例冠心病、24例室性早搏、13例心肌病。两组基础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1]。
1.2方法
136例患者均予以胺碘酮治疗,第一周:600mg/d;第二周:400mg/d;第三周:200mg/d;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以上基础加服厄贝沙坦150mg/d,严格按照患者的血压变化调整剂量,持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第1、2、6个月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不良反应情况(QT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胃肠道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采用t、χ2进行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结果
2.1窦性心律维持率对比
观察组的第1、2、6个月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70.59%、85.29%、69.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2.94%、60.29%、50.00%),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中有1例QT间期延长、2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胃肠道反应;对照组中有3例QT间期延长、4例窦性心动过缓、8例胃肠道反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反应率(10.29%)明显低于对照组(22.06%),P<0.05,见表2。
3.讨论
CHF发生进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是能量代谢,有相关研究发现,由线粒体产生的三磷酸腺苷可以提供给心肌细胞90%及以上的能量。而CHF会引发线粒体受到损伤,有氧呼吸过程受到抑制,进而导致能量代谢水平下降,在进行治疗时通常是通过对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进行抑制,实现心肌重塑的阻断或逆转,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美托洛尔是具有高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可对醛固酮-血管紧张素-肾素系统产生抑制,有效降低心律并避免心室重构,在降低耗氧水平的同时使心肌细胞缺血状态得到充分的改善。有相关研究指出,美托洛尔能有效实现改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和心脏结构功能指标的效果,对CHF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对CHF进展不能起到有效阻止作用。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CHF主要病理病机为气虚痰湿,严重的出现阳虚欲脱。复方强心汤中党参具有补脾肺气、补血生津的作用;黄芪具有利水消肿[2]、脱毒生肌、敛汗固脱、补气升阳以及益卫固表的功效;葶苈子有泄热祛邪、利水消肿、祛痰平喘、泄肺降气的功效;益母草具有利尿消肿、活血调经的作用;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祛瘀止痛的功效;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泽泻可以利水渗湿。上述药物中益母草、葶苈子及桑白皮以化饮利水,泽泻、泽兰利水渗湿,有利水逐饮的功效,另加党参以及黄芪能够补气养血,丹参、红花以助益母草疏通心脉、活血化瘀。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复方强心汤能使西药抗心力衰竭的作用得到增强,减轻美托洛尔带给患者的负性肌力作用,维持并保护患者心血管内皮功能。心力衰竭属于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终末阶段,是十分常见的危急病症之一,具有发病急、心肌缺血严重、并发心律失常等特征,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关键在于纠正心律失常,才能有效降低致死率。胺碘酮、厄贝沙坦药物是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有效增强患者的心肌功能。以往的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单一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3],虽然可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但窦性心律维持率不高,且不良反应较多,无法有效降低其死亡率。本研究中,观察组予以联合用药治疗,其第1、2、6个月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不良反应总反应率(10.29%)明显低于对照组(22.06%),P<0.05。提示联合用药的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患者服用胺碘酮后,药物作用下,心肌组织功能显著增强,折返激动可被消除,其窦房结自律性、传导速度显著降低,其改善心肌缺血、扩张血管的作用明显。联合应用厄贝沙坦,可在增强临床疗效的同时,显著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降低QT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论:
简而言之,AngⅡ水平明显升高时,可降低胶原酶活性,致使心脏结构重构。厄贝沙坦还可对血管收缩及醛固酮释放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其降压作用较好。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临床安全性,值得大范围推广[4]。
参考文献:
[1]裴丽峰.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6(2):64-65.
[2]单二伟,吴长威.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44-45.
[3]姚宇彤.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6(3):445-447.
[4]王玉敏.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9):147-148.
论文作者:穆睿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心律失常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患者论文; 心律论文; 心肌论文; 作用论文; 间期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