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学习在日常化学教学中有效实施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常论文,小组论文,策略论文,化学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除了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外,更注重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我国教育发展到现阶段,因为学生几乎全部都是独生子女,使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题。难处有以下3方面:第一,学生从小独处的时间多,不善与人交流;第二,家庭投入大,学生从小就会接受各种兴趣班的训练,个人能力强,体会不到合作的必要性;第三,教学班的人数大多在50人以上,学生很难被老师经常关注,发言参与的机会比较少。
针对以上难题,我们做了以下探索:第一,设置有效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要有难度、广度和开放度,其特点是没有惟一的答案,没有最好的答案,但是会有更好的答案。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因此学生必须采用合作的方式。第二,有效的评价方法使得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无处藏身。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荣誉感,为了更好的完成开放性的作业,他们会慎重的选择自己的同伴,当每个学生都面临着被选择的时候,学习主动性就会最大限度的被调动。
一、设计主动建构型的学习任务,增强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我们为学生安排的学习任务应该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个人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或个人不能保证完成的质量;第二,此任务的完成对以后知识的学习或方法的使用有重要的意义,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这样就要求学生在任务中自主建构知识和方法。主动建构型的任务是综合的、接近真实的不完美问题。没有阶梯式的知识铺垫,也没有现成的方法,这要求学生不得不主动学习知识、寻找方法,并寻求合作。
[例1]有关元素化合物学习任务的设计。
在学过典型的金属、非金属元素,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我们设计的小组学习活动任务是:
实验目的 通过鉴别6瓶无色溶液和1瓶混合物来学习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我们对这个任务的难度分析是:第一,对硫及相关物质一无所知,老师不提供任何帮助,需要自己查阅资料;第二,要对资料进行整合,选择有用的反应原理;第三,要优化检验顺序,尽量减少实验步骤;第四,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阶段任务。
这个学习任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真实情境的任务,引起了学生极高的兴趣和极大的困惑。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学生需要查有关资料(不仅是预习课本知识)并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写出预习报告(如表1)。
表1 预习实验报告的一部分The Third Round鉴别混合溶液中阴离子
当学生进入实验室面对7瓶五色溶液时,他们发现很多现象和问题并不像预计的那样顺理成章,因此他们努力地去解决,希望自己贴在瓶子上的标签是正确的。最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要提交一份完整的检验报告。在完成这个任务后,学生们感受到“有时实验现象并不像预想的那样,所以要时刻做好准备,迎接新问题”。
[例2]单元复习中学习任务的设计。
通常的单元复习方式是: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教师出单元测试题——单元考试——考试结果、试卷讲评。
我们现在尝试变成:学生小组复习知识点——小组出单元测试题(要求有限的题目中包括大部分知识点)——教师将学生出的题组卷——单元测试——学生提供评分标准——学生自评考试卷——学生共同分析试题和评分标准。
在出题和制订评分标准的过程中,学生由应试者转变为出题者和应试者双重身份。学生在心理上由被动挨打变为主动出击,能有效地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促使自己主动进行逆向思维,为了确定出题的方向研究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保证题目的层次性、新颖性和科学性需要用头脑进行全组合作。
例如,在学完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出考试题,要求每组出一道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内容,对题目的评价包括趣味性、难度等指标(评价见表2)。
表2(10分)
全班56人,共12组,出题12道,老师将12道题印成试卷发给学生,学生完成后,上习题课。习题课的模式是:
我们选出学生出的2道题目作为例子来描述上课的情况。题目1是合作得较好的小组出的题目,题目2是“拥有学习出色的学生”小组出的题目。上课时各小组围坐成一圈。
[题目1] 隔壁老刘天天喝酒。一天,他不但喝酒,还酒后驾车,被警察发现。他正要狡辩,只见警察迅速拿出一仪器,内装一种红色物质,老刘刚刚在上面呵了口气,物质立即由红色变成绿色。已知红色液体所含物质有三氧化铬、硫酸;绿色液体所含物质有乙醛、水及+3价铬的硫酸盐。
(1)警察见老刘不服,便说:老刘,你别不服,我告诉你,我是用_______(填化学式)做氧化剂,去氧化_______,其中用硫酸的_______性,检验你是否喝酒。
(2)老刘恍然大悟:“噢,原来你是用这个反应 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来检验我是否喝酒的呀!并用红色的_______变成绿色的_______看出我喝了酒!”
(3)老刘一想:咦,不对呀,这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应该是这个反应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4)请帮老刘想个办法,使他即使酒后驾车也不会被警察发现。要求:限用化学方法,充分发挥想像力,描述细致,写反应方程式。合理即给分。评分标准:(略)
出题思路:“以趣味性为主,还增长知识。灵感从化学方程式来的,前3题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最有水平的是第4题,有自己想像的空间。这道题新颖又简单”(学生原话)。
其他小组评价:有意思,题目不难,注重基础。
教师评价:对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考查比较全面,而且递进层次比较清楚。
教师评价:虽然这道题有各种问题,但是将物理所学的知识迁移过来,还是很有新意的,出这样的题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当然要出得严密更需
要小组的合作。
通过对12道题的分析,题目1被评为最佳题目。题目1来自一个学生水平差不多的小组,他们学习成绩中等,但很注重合作,因此在这次任务中取得了好成绩。题目2来自一个拥有“化学高手”的小组,但是由于题目只是“化学高手”出的,缺乏小组的合作,题目的漏洞较多,因此得到的评价分数不高。在这个任务结束后,每个学生都意识到了合作的必要,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
二、改变评价标准,增强合作动机,保障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在我们的大班教学中,如果不注重课堂评价的改变,即使是分组合作学习,也会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这些学生不但不需要积极参加讨论,而且还可以坐享其成,何乐而不为?因此以小组评价代替个人评价,将个人竞争完全转化为小组竞争是不可取的,而且对小组只进行定性的评价不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合作动机,因此不能够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将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进行对立统一的定量组合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方法。在考核时,每个人的成绩由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按一定比例组成,小组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如小组的报告)及平时小组中个人纸笔测验成绩的平均值两部分,个人成绩由个人纸笔测验成绩和学生之间的互评成绩组成。
这种评价方式使小组成绩与个人成绩直接相关,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3种影响:第一,希望能够加入一个好的小组;第二,如果自己的成绩和表现不好,别人会不愿意跟自己一组;第三,如果在小组中滥竽充数,会直接在互评中体现出来,不但直接影响成绩,而且影响下一次的分组。因此这种评价方式带来是个人竞争与小组竞争的统一,学生会很慎重的分组,并在小组学习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以赢得同学的信任和取得好成绩。
我们仍然在实践中不断的健全小组合作的评价体制,学生因有了合理的评价体制而不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思考
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这些理论的核心都是围绕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理论和愿望最终都需要课堂来实现,而改变学习的组织形式就是我们实现这些变革的基础之一。因此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总结和探索有关小组合作学习在日常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系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