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中医医院 422800
摘要:目的 分析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4例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通脉化浊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通脉化浊汤辅助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可将其推广应用。
关键词:通脉化浊汤;痰瘀互结型;冠心病;临床疗效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类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理论中“胸痹心痛”之范畴[1]。本文分析了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4例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均有心前区疼痛症状,经中医辨证分型为痰瘀互结型,症见胸闷胸痛、心悸心慌、纳呆脘胀、头重身困、恶心呕吐,舌质紫暗或有紫斑,苔腻,脉滑或数[2]。研究对象同时剔除严重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肝肾功能障碍、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低血压或高血压、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智力障碍、恶性肿瘤、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等患者。
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共计47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48岁~75岁,平均年龄(61.35±11.68)岁;体重54kg~82kg,平均体重(64.87±10.25)kg;冠心病病程2年~15年,平均病程(7.34±2.11)年。
实验组患者共计47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47岁~76岁,平均年龄(61.58±11.40)岁;体重53kg~84kg,平均体重(64.33±10.54)kg;冠心病病程1年~16年,平均病程(7.51±2.20)年。
对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同时辅以降压、降糖、调脂等对症支持治疗[3]。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通脉化浊汤治疗,方用丹参15g、红花10g、茯苓15g、半夏10g、生蒲黄15g、生山楂15g、莱菔子15g。上药每日一剂,加水煎煮两次后合并煎液,分早晚两次温服[4]。
连续用药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
1.3评价指标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减少>80%,心绞痛分级改善2级,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
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减少50%~80%,心绞痛分级改善1级,静息心电图ST段回升>0.05mV,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25%,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
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无变化,心绞痛分级未改善甚至加重,静息心电图无变化或加重[5]。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狭窄、供血不足,患者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求,引起心肌急剧、暂时缺血。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血脂异常发生率有所上升,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安全的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理论中“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其病位在心,与脾之运化密切相关。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正气亏虚,加之寒凝、气滞、痰阻、血瘀等引起心脉痹阻,不通则痛,以痰瘀互结型最为常见,治则以活血通脉、健脾化浊为法。
通脉化浊汤方中以丹参为君药,功擅活血通经、化瘀止痛。红花为臣药,辅助君药增强活血化瘀之功效。佐以茯苓淡渗利水、健脾化痰;半夏燥湿化痰、温中和胃,既可除生痰之源,又可导邪外出。山楂健脾益胃、消食化积;莱菔子健脾祛痰、消食除胀,脾运健旺则气血化生,痰瘀得解。使药生蒲黄芳香开窍、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脉、健脾化浊之功效[6]。
本研究中采用通脉化浊汤辅助治疗者总有效率高达97.87%,明显高于西医常规治疗者的82.98%。这一结果提示采用通脉化浊汤辅助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采用通脉化浊汤辅助治疗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2%,西医常规治疗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这一结果提示,加用通脉化浊汤辅助治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可将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云.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9):54~56.
[2]庞立健,朱凌云,南明花,等.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9):1875~1877.
[3]王天娇,吕晓东.通脉化浊汤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2):293~294.
[4]李晓萌.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0):17~18.
[5]谭延文,王翠萍.丹参陷胸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45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9):613~614.
[6]王宁宁,洛晶,刘超峰.菖琥温胆汤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医药,2012,32(2):19~20.
论文作者:宁雄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冠心病论文; 心绞痛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病程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