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分析在形成性评价中的作用及其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用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需要分析的定义及其作用
需要是一个特定概念,是一种价值判断。是“理想事态与当前事态之间的差异”(Burton & Merrill,1977;Kaufman,1976),即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差距指出了在教学中存在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说没有差距就没有需要。需要分析是做出教育决策的一种工具,是对一个群体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描述。通过需要分析我们可以获得有关“差距”的资料和数据,并据此形成教学系统设计的总目标,有了总目标就可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见下图)。
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在课堂教学评价的五个最基本的步骤(Bell,2000:44)中,需要分析处在首要位置。这五个步骤是:
1.需要分析。比如,学生为什么来上课?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他们希望学到什么?
2.选择教学目标。学生的哪一种需要最重要?学生的哪一种感情最需要得到关注?在时间、经费、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能力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学生的哪一种需要最有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
3.选择评价成功的方法。怎样判断一个目标是否实现?由谁来实施评价?怎样进行评价?
4.实施评价过程。所选择的目标是否合适?是否还应该修正?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分配的时间是否合理?为达到目标所做的努力是否取得成效?
5.视实际情况调整学习计划或教学方法。负面的反馈意味着教师必须对教学目标作一些修正,其中包括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演示过程,甚至教学态度和教学策略。
由此可见,在制定教学计划之前对学生进行需要分析十分重要。通过需要分析,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背景和社会背景及其原有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还可以知道应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需要分析可以让教师少走弯路,使教学更具人性化和个性化,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需要分析的范畴及其实践
1.起点分析
起点分析一般在新生正式上课之前或授课初进行。起点分析旨在对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情感策略、家庭背景及学习需要等进行分析,以便使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初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清楚每个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风格,从而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制定教学计划,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要求。
(1)对学生学习准备的分析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学习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其中包括年龄、性别、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期望、家庭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等;二是学生对新学内容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以及对该项学习活动的态度。
自2000年以来,每年8月底或9月初,我们通过“英语学习前测试卷”、“原有英语学习情况调查表”和“英语学习需要调查表”等对初一和高一新生进行摸底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学生进行个体分析。以笔者曾经任教的2000级初一(1)班(51名学生)为例,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原有英语学习背景不同(见表1)。
表1 初一(1)班学生原有英语学习背景情况
从调查得知,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不同且差异较大:A.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的为27人(52.9%);B.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的为9人(17.6%);C.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学的为12人(23.5%);D.从幼儿期开始学的为2人(3.9%);E.从初一开始学的为1人(1.96%)。
另外,我们还调查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基础、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所喜受的评价方式等(见表2)。
表2 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原有英语基础
表2中项目4“你对英语学习__。”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2人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或感兴趣(B+C),只有1人不感兴趣(D);而项目8“你学习英语感到__。”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9人感觉学习英语轻松和没有困难(A+B),有22人感到有时有困难(C);项目9“你的听、说、读、写能力__。”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只有10人自我感觉都好(A)。
为了尽可能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兴趣和不同动机的学生的需求,我们以此次调查结果为主要依据,设计了为期两个多月(开学至期中考试)的“教学磨合期”,把语音教学、课堂用语教学和日常用语教学等有效组合,既发挥基础较好的学生的优势,保持其对学习英语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又注重对部分基础较差或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适应新环境,提高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缩小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差距。针对学生之间的差距,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使英语程度不同的学生在作业量、作业难度和作业类型方面均有所不同。比如,为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推荐课外书籍和布置额外的学习任务;对英语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则只要求其熟悉和掌握课堂学习内容;对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则采用教师辅导或小组互助的方式帮助其提高。期中考试后统一学习教材Atlas(《环球英语》)和Expression(《领先英语》)。实践证明,通过起点分析,明确学生的具体需要,并据此在学习前期将教学内容作一调节和整合是非常必要的。
(2)对学生学习风格的分析
学习风格是学生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比如,不同学生信息加工的风格不同,有的学生喜欢通过触觉和“动手”活动进行学习,有的喜欢通过听觉刺激(比如,听讲或听录音等)进行学习,有的喜欢通过看图片或录像等视觉效果来学习。不同学生对感情的需求不同,比如,有的学生能自主激发动机,有的需要经常受到他人的鼓励和安慰,有的则希望随时能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帮助。不同学生的社会需求不同,比如,有的学生喜欢与同伴合作学习,有的则喜欢独自学习。不同学生对环境的需求不同,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在不同地点学习,有的则喜欢在某一特定地点学习等。因此,在教学前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一方面有助于教师设计出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刚进入初中或高中的新生了解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并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调整,养成较强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从最初的排座位、摆放课桌椅、布置教室等不同侧面考虑并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需要,也可通过座谈或小型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见表3和表4)。
表3 学生喜爱的课堂活动方式
In Class,I like...(Check the boxes.)
表4 学生喜爱的课外学习方式
Out of class,I like...(Check the boxes.)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和人性化教学,教师必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其特点的学习计划、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教学资源的丰富与共享使开展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为了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特点,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
2.动态分析
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深入,学生的需要会发生变化,而需要分析既是形成性评价的起点及其得以运转的前提,又贯穿形成性评价的整个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前一个循环的评价来进行新的需要分析,不断地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对策,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也使形成性评价得到深化。
以我校2000级初一(1)班为例,经过前半学期的“教学磨合期”后顺利开始了《领先英语》的学习。然而,两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学生普遍反映该教材对话量不大,情节过于成人化,而且各项任务中的重复或雷同的对话较多,同时阅读词汇量过大,真正运用语言的机会不多,上课的小对话表演满足不了他们运用语言的渴求。因此,笔者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压缩了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了每周一节“表演课”。笔者根据教学内容给出“表演课”的大致框架,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例如,学习了Unit 6 How much is this sweater?一课后,我们安排了一次主题为“Flea Market”的活动,学生把自己的旧书、玩具或光盘等都带到了英语课堂进行自由“买卖”。学生从最简单的商品推销“Look,it's very nice.”到广告式的宣传“Come and have a look at my nice...;don't miss the chance;it'II be worth of every penny.”;从最简单的询问价格“How much?”到较复杂的“How much should I pay for it?/What's the price of your...?”,将整个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活动结束后,学生还填写了活动总结表(见表5)。
表5 Flea Market活动总结表
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开展阶段性的诊断性评价来分析学生的动态需要。诊断性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比如,听写、默写、背诵、情景对话、课文表演、小品创作、作业档案和单元测试等。有些评价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有些则需要其合作完成;有些在课内进行,有些在课外进行;有时在校内开展,有时在校外开展(比如,采访或调查等)。这些评价方法不仅能增强语言学习的趣味性,而且能细致地考查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策划了“四个一”评价计划,具体内容是:
(1)一节课:教师在每节课的最后两三分钟让学生回忆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例如,在教学《领先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关于俱乐部的其中一课后,教师让学生填写以下课堂活动评价表(见表6):
表6 课堂活动评价表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例如,在学习了JEFC Book 1B Lessons 101~102后,教师设计了如下课堂教学评估表(见表7)让学生填写。
表7 课堂教学内容评估表(请在对应的选项内打√)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照教学目标查漏补缺。比如,我们在每次课后的项目化档案作业中设计了相应的学生自评和教师评论表(见表8)。
表8 项目化档案作业评价表
(2)一单元:每一单元教学结束时,让学生对本单元的词汇、语法和话题等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进行自评(见表9)。
表9 《环球英语》第一册第12单元自查表
每个单元相对固定的自查模式能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反思习惯和提高其自学能力。每次单元测试后,我们还要求学生先在专用的订正本上分析自己做错的题目,并附上填好的评价表(见表10)。
表10 单元测试自评
初中学生有时还不十分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存在的差距。因此,教师要从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出发,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有时也可采用学校、家庭和个人三结合。通过签定“学习协议”或“学习计划”的方式(见表11)来监督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表11 十月份学习协议
(3)一个学期:通过期末的终结性评价(包括口试、笔试)综合考查学生一学期内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通过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效和团队合作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找出这一阶段学习中的成就和不足,以便在下一个评价循环中巩固和改进。
(4)一个级别:我校课题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初中各年级应达到的级别要求做了具体描述。在每学年结束时,学生可对照该级别目标(由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知识以及行为目标组成)进行自查,以发现自己目前的水平与期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然后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教学目标。
三、几点反思
1.需要分析是形成性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始终贯穿于整个评价过程,并为新一轮的评价提供依据。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前期做好需要分析,更要持之以恒,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
2.在设计有关的评价表时,要力求简洁明了,尤其是在课堂上使用的评价表,要让学生花不多的时间就能反馈各自的信息,这样做也便于教师统计和分析。
3.需要分析的方式和方法多种多样,教师不能一味采用诸如问卷调查等单一的模式,也不要过于频繁地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或焦虑。
4.需要分析的对象应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实践而变化,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始终把全班学生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而应该点面结合,起点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有目的和有重点地对某些特殊群体或个案进行调查和分析,真正实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