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传统检修的弊端与状态检修方式的应用论文_孙源

电力设备传统检修的弊端与状态检修方式的应用论文_孙源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 山西朔州 036002)

摘要:电力设备的检修是保证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事关电力设备的利用率、事故率、使用寿命、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以及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等诸多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个行业对电力的需求、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检修体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采用新的检修方式。状态检修的提出为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成为电力部门及技术人员高度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电力设备;检修;弊端;应用;分析

1导言

电力设备的检修是保证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事关电力设备的利用率、事故率以及电力企业整体效益等诸多问题。传统的事后检修模式和定期检修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需要采用新的检修方式。实施状态检修,应确定状态检修的发展方向,提高电力设备的质量和运行维护水平,提高常规测试技术水平,推广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试验设备,改进试验方法,加大电网改造力度,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延长试验和检修周期,采用信息管理技术。

2电力设备故障理论简介

电力设备发生故障的统计概率大致的可以分为三类:早期故障、偶发性故障和长期耗损故障。早期故障是指电力设备在刚投入使用时故障频繁,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故障率反而急剧下降的现象。这种故障主要是由电力设备的生产制造方法引起的,如变形零件的风化程度引起的设备零件内部不稳定等,也有可能是使用者操作不当引起的。偶发故障其实是客观上无法避免的,也是实际运用中允许的,偶发故障是指设备发生故障的机率低,且故障是随机发生的,这时候基本认为设备是正常的。这种故障多半是因为设备使用者的操作不当或者是设备维修人员的维修不到位引起的。损耗故障则是指设备在长期使用后由于零件的磨损、疲劳、老化而引起的故障率升高。

3传统检修方法的弊端

传统的电力设备检修主要有事后检修和定期检修两种方式,就此我们对这两种检修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简要的归纳和总结。事后检修模式的弊端:首先,事后检修主要针对的是已经发生故障问题的设备,检修工作人员完全处于被动工作的状态,没有取得良好的事故主动权,其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很难让居民、用电单位甚至电力工作者安心且该做法也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设备故障发生问题,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其次,事后检修工作将会面临大量的突发事件的解决,检修部门就要时刻准备着大量的检修材料和配件,这就造成了检修材料库存大、资金周转困难和资金利用率低等问题;最后,事后检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忙中出错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甚至危及了人身安全。有时还要简化检修程序,这就严重影响了设备检修效果,留下了巨大设备安全隐患。定期检修模式弊端:第一,现代电力设备使用量较大,定期检修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上的投入,这种检修模式的缺点在于检修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性价比。第二,定期检修违背了检修工作的初衷,设备的频繁拆卸不仅加速了设备的老化同时也可能留下新的设备故障隐患。第三,定期检修就意味着系统运行的中断,这不仅影响居民和用电单位的正常用电,而当检修工艺难以满足现场检修要求,设备损坏概率增大。第四,定期检修过于频繁就会增加电网输送压力,增加了建设人力和资金投入。

4实施状态检修的思路

由于技术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在线监测也不尽完善,实现预防试验向状态检修的过渡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此过程中,预防性试验作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主要手段仍然将发挥重要作用。

4.1确定状态检修的发展方向

现阶段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处理好状态检修与事故检修、计划检修的关系,状态检修工作与技术监督的关系:在线与离线的关系,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的关系等。制定设备状态检修相关规程,集思广益,培养积一批状态检修的专业骨干力量,努力做好状态检修的组织准备工作。极做好大量细致的基础工作,如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包括设备随机资料、安装调试记录、历次检修试验报告、运行记录等),为以后的状态检修创造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施电网改造时,可以考虑应用一些成熟的在线监测技术,比如变压器油中的气体、水分含量的监测和超标报警,氧化锌避雷器的泄漏电流、阳性电流监测和超标报警,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及套管的一次泄漏电流、等值电容、介质的监测和超标报警等。

4.2提高电力设备的质量和运行维护水平

工业发动国家电力公司的预防性试验工作,从整体上来看,试验项目较少,试验周期较长,有时甚至对某些设备不做试验。其主要原因是在于发达国家电力设备产品质量较好,运行维护水平较高,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对新增设备或技术改造从选型、监造、安装、调试方面把好质量关,不能依赖预防性试验来发现隐患或事故暴露缺陷。同时抓好运行维护工作,通过常规巡检或离线探察掌握设备的状态。

4.3提高常规测试技术水平

电气预防性试验,油化验、油色谱分析等是常规性测试手段,是目前掌握设备状态的主要方法。实行状态检修,常规测试手段不能削弱,而是应当加强。根据设备的原始状态和历年来的状态变化趋势,并参考同类可比设备的状态统计分析来制订符合维修总策略的测试方案。对于初始状态良好的运行稳定的设备,可适当延长常规测试周期;对于状态异常设备,适当延长常规测试周期;对于状态异常设备,适当提高常规测试频度,对于有明显缺陷的设备,要跟踪进行测试,避免在测试工作中的盲目性。通过历次试验检修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状况对预防性试验和检修的项目和周期进行调整。

4.4推广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试验设备,改进试验方法

近几年来,许多测量仪器和试验设备逐步走向数字化,微机化、自动化,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新方法,既能准确发现设备缺陷,又能减少试验过程对设备绝缘的损伤程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优先采用。

5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方式的应用

状态检修就是通过检测手段来了解当前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而提前发现设备故障,展开故障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最佳的故障检修时机。状态检修在外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收效甚佳。这种状态检修方式在我国尚未普及,但目前发展态势较好,且大多电力设备实时监控装置早已趋近成熟,状态检修工作具有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可预见性的电力设备检修方式,状态检修能够有效地避免故障检修,是现今理想的设备检修方式。该方式具有下列几种优势:第一,状态追踪方式能够使我们时刻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第二,状态检修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减轻故障设备影响;第三,极大地减少了停电次数,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更好地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第四,减少检修工作量,缩减人员开支,将其企业运营成本。状态检修预测还能够减少设备部件的更新速度,节省大量的部件储备开支。

6结论

电力设备检修方式的转变是现代科技技术下的必然结果,也是电力设备检修制度和方法根本性的改革。在现在,我们实现的还是传统检修方式为主、状态检修为辅、两者结合并举的检修方式。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科技工作人员应该尽自己的力量来加速状态检修和相关仪器的推广,最终实现上述以状态检修为主,计划检修并举的优势检修方式来展开工作,以此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做出我们能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向伟.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对比和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2:97.

[2]高岩,白蕊.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比较漫谈[J].民营科技,2013,09:49.

[3]诸葛葳.输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09:41-42.

[4]雍军.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比较及趋势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7:36-37.

[5]张云枫.基于水电厂自动化技术的电气二次设备状态检修论述[J].科技与企业,2015,14:224.

论文作者:孙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7

标签:;  ;  ;  ;  ;  ;  ;  ;  

电力设备传统检修的弊端与状态检修方式的应用论文_孙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