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红
1 浙江相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2 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
摘要:目前,随着信息技术水平与互联网用户数量的不断提高,我国逐渐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出现了很大的不同。而在金融领域中,传统金融形式与互联网经济也逐渐结合出现了新型金融模式。这一新模式的出现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对消费者的心理模式有了很大的影响。而面对这一情况,企业需要做好新型金融模式下的消费者心理分析,从而适应竞争环境中消费者的新变化。本文将结合新型金融模式的具体特点以及在这一模式下出现的消费者心理变化,从而有针对性的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新型金融模式 消费者 心理分析
一、新型金融模式的特点
1.1新型金融模式的优势
与传统的金融形式相比,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模式的两个重要特点就是对于第三方支付以及信贷消费的发展与应用。以第三方支付为例,目前常见的第三方支付是以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为主要产品,而利用互联网的强大推广能力,这两种支付产品目前已经实现了消费市场的大范围覆盖,从线上网络购物的支付到线下的各种消费付款,第三方支付都逐渐取代了现金交易。这一情况在线下消费活动尤为明显,在大街小巷无论是超市还是街边小摊目前都可以采用第三方支付来进行付款。此外信贷消费也是近两年较为热门的消费趋势,在传统的金融模式中,信贷消费往往都是以大宗商品,如房产、汽车为主,但随着新型金融模式的出现,信贷消费的门槛不断降低,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互联网金融中信贷消费有了巨大的发展,各种小额信贷平台发展较为迅速。而小额信贷消费的发展极大的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因此,第三方支付与信贷消费的发展就给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带来了新的变化。
1.2新型金融模式对消费者购物方式的影响
新型金融模式下,第三方支付与信贷消费的发展一方面给消费者的支付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因此就给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首先,新型金融模式下消费者的支付更加便利,在传统金融模式中,消费者无论是使用现金支付还是刷卡支付都比较麻烦,但是在新型金融模式下,消费者只需要采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移动设备就能够实现支付。而支付的便利性就使得消费者更容易进行。其次,信贷消费的出现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超前消费逐渐普遍,分期购物与贷款购物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方式。
二、新型金融模式下消费者的心理特征
2.1追求品味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于产品或服务的品位有了更高的追求,要求产品或服务除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还能够实现消费者对于品质、品位的需要。因此,在消费过程中追求品位成为了新金融模式下消费者一个重要心理特征。
2.2追求个性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人们对于各种文化的接受程度在不断提高,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文化与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群体的价值观念也逐渐变得丰富起来。而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起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在消费过程中产品或服务的个性化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2.3追求方便快捷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消费者由于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往往很难有大把时间进行消费活动。因此,追求产品与服务的方便快捷也就成为消费者消费的一个消费心理追求。例如,目前OTO外卖平台的兴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外卖能够帮助人们解决没有时间做饭或外出就餐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追求物美价廉
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一方面使得商家的信息能够更加有效的传递到消费者面前,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更多的有价值信息。这就导致在面对产品或服务的选择时,消费者往往能够针对同类商家进行多次比较,实现货比三家。同时,互联网的存在也使得消费者在对比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大大减少。因此,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也逐渐突显出来。
三 制约新型金融模式发展的消费者心理因素分析
3.1传统购物体验得不到满足
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是整个消费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在传统的消费模式中,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的综合体验来感受消费对象的特征与品质。但是在新型金融模式中,消费者只能够通过互联网传输的图片来感受产品或服务,这种感觉一方面不够准确,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注重体验后购买的产品例如食品、茶叶等,消费者很难在消费过程中得到应有的体验。其次,互联网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形式,虽然一方面提高了消费者选择产品的效率与信息来源的范围,但是也使得传统消费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交活动的功能逐渐丧失。
3.2对网上支付安全性的担忧
在新型金融模式下,消费者与商家之间能够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更加高效的线上交易活动,帮助交易双方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但是,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活动就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安全问题。无论是黑客的恶意攻击还是虚假信息的泛滥都会对交易双方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消费者对于网上支付安全性的担忧也就成为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个人资料的泄漏、个人账户被攻击等安全问题的存在使得很多消费者对于网络购物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担忧,更有甚者因安全性担忧而放弃网购。
四 新型金融模式下企业的应对策略
4.1实现产品的个性化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实际的消费过程中,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不再是第一考虑要素,而产品的个性化逐渐成为主要的参考内容。因此,企业为应对消费追求个性与品位的心理需要,就应当从实现产品或服务的个性化入手。首先,企业要积极收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信息,这要求企业先找准自身定位,确定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群体,然后有计划的收集消费者对于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提供目标群体的个性化服务。其次,企业要积极向消费者提供必要的定制化服务。对于每一位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往往是很难面面俱到,都实现满足。但是企业可以提供相应的定制产品或服务解决方案,来让消费者有自由的选择空间。
4.2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
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能够通过互联网收集到尽可能多的产品或服务提供商,而企业想要在数量繁多的市场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提高自身的品牌价值,使企业的形象能够更加突出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首先,为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企业需要重视起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企业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产品的品牌价值应当是建立在产品的基本价值之上的,如果产品质量都无法得到保证,那么品牌价值也就无从谈起。其次,企业要重视起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善举或许难以传播出去,但是如果企业存在恶行,那么一旦被发现就会迅速传播开来,企业辛苦树立起来的品牌形象可能就此功亏一篑。最后,企业要重视起自身的宣传活动,品牌价值一方面是由产品质量与企业形象树立,但是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来使得品牌知名度提高。
4.3重视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型金融模式下,消费者对于消费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也越来越重视。而在这一过程中的服务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阶段,(1)购前服务,指对消费者收集信息、购买决策方面的服务;(2)购中服务,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服务;(3)购后服务,指消费者完成购买活动后的服务。对于企业来说,这三阶段的服务质量同样重要,需要企业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企业要树立员工的服务意识,对于消费者的各种问题要耐心回答,保证消费者问题的完美解答。其次,企业需要针对服务制定必要的管理措施,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实现对服务行为的完善管理。最后,企业需要提高特色化服务水平,对原有的服务体系进行创新,根据客户的需求和个性化要求开发特色化的服务。
五、总结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新型金融模式的出现对消费者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新型金融模式下的消费者心理变化进行必要的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竞争市场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王瑞,晏毅.基于心理特征的消费者群体细分及企业社会责任响应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7(05)
[2]李杰.线上评论对异质性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探析——基于心理距离理论视角[J].莆田学院学报,2017(03)
[3]王航,杨艳艳.消费者心理恐慌与企业价值——以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为实例[J].时代金融,2017(09)
论文作者:王艳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消费者论文; 互联网论文; 金融论文; 企业论文; 模式论文; 产品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