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论文_蔡月梅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 河南 漯河 462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集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共76例,通过双盲法,将其分为心理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8例,其中,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组配合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第一,比较HAMD评分与ADL评分,护理前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心理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第二,调查满意度,心理组为97.3%(37/38),常规组为81.5%(31/38),心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抑郁,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抑郁;心理护理干预

脑梗死,也称缺血性卒中,中医将其称为“中风”或“卒中”,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出现障碍,脑组织呈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产生相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1]。脑梗死后,患者心理负担重,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不利于疾病治疗。本文将76例患者作为对象,分成2组,经不同方式护理,探讨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集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共76例,通过双盲法,将其分为心理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8例。常规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46-70岁,平均(56.1±3.95)岁。心理组,22例男性,16例女性,43-69岁,平均(55.9±4.02)岁。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可对比研究。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对症护理,如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病房护理、日常护理等。

心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具体如下:第一,护士及时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分析患者情绪变化的原因,时刻关注患者情绪,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与疑问,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消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其中,交流时,护士态度诚恳,语言亲切、和蔼,配合肢体动作,提高沟通的有效性。第二,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脑梗死的相关知识(如发病诱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告知负面情绪对疾病的不良影响,引起患者的重视,并通过成功案例,鼓励支持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消除后顾之忧,保持良好身心状态,主动配合治疗。第三,护士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安抚家属,适当进行健康教育,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呵护,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于家庭的温暖,缓解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1)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35分为严重抑郁,20-35分为中轻度抑郁,<8分为无抑郁,评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重。

(2)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3],评估患者生活能力,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3)通过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护理满意度,实行百分制,60-10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用到的数据均录入至EXCEL表格中,采用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卡方(?2)检查,( )用作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HAMD评分与ADL评分

比较HAMD评分与ADL评分,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满意度

心理组,37例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7.3%(37/38),常规组,31例满意,7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1.5%(31/38),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13.171,P=0.000)。

3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多表现为无力、头昏、肢体麻木等,具有起病急的特点,多于休息或睡眠中发病。脑梗死发病率高,患者常伴有抑郁情绪,依从性低,影响临床治疗。心理护理(mental nursing),是针对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进行的护理干预,指护理过程中,护士采取各种方式及途径,积极影响病人心理活动,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措施。心理护理,是现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往原则、启迪原则、针对性原则、自我护理原则是其4个基本原则。临床护理中,通过心理护理,解除患者负面情绪,如悲观、焦虑、紧张、抑郁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正确的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尽快适应新的角色与环境,帮助患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保持良好身心状态[4]。本研究,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组则配合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心理组HAMD评分与ADL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且心理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97.3% vs 81.5% ,P<0.01)。

综上,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配合心理护理,可缓解抑郁情绪,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患者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 辛海燕,臧璐,肖艳等.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8):231-232.

[2] 曾亚辉.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3):262-263.

[3] 陈晨,陈艳,李春利等.心理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4):532-534.

[4] 杨涛.心理护理在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25-27.

论文作者:蔡月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  ;  ;  ;  ;  ;  ;  ;  

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论文_蔡月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