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迁安市传染病医院 064400;2.河北省张北县医院 076450;
3.迁安市人民医院 064400;4.迁安市中医医院 064400
摘要:近年来,随着肝炎发病率的增高,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关于肝炎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其治疗也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治疗涉及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甚至手术等,但最基本的治疗还是改变生活方式。在早期阶段对病情进行控制可延缓其进展。西医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但存在局限性,难以根治,且长期用西药副作用明显。使得中医探索出的乙型肝炎病因病机并研究有效的方药显得尤其重要。近年来,中医药学者在对该病的治疗上做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中医药在乙型肝炎的治疗上有较大优势,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该病列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品种。近年我们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师古而不泥,提出以“调血解毒通络补肝”之法治疗早期乙型肝炎,并进行了平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解毒通络汤;替诺福韦酯,乙型肝炎;生活质量的影响;临床疗效观察。
世界范围内超过3.5亿人为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其中约25%最终发生肝硬化[1]。据统计每年死于慢性乙型肝炎(CHB)包括它的并发病者约100万[2]。HBV载体持续性阳性,转氨酶水平反复波动,嗜酒等因素使乙型肝炎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并且增加了肝癌的发生率。肝硬化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对病毒的复制作用以及机体免疫清除反应,缓解病情,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的首选药物[3]。替诺福韦酯具有强效抑制HBV- DNA的作用,调节免疫功能[4]。本实验通过研究和分析解毒通络汤辅助治疗对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临床血流变的观察及TNF-α水平影响,探究解毒通络汤辅助治疗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6月迁安市传染病医院和迁安市人民医院内科乙型肝炎患者133例,病人11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29~68岁,平均(57.6±6.6岁);对照组55例,男29例,女28例;年龄32~69岁,平均(60.3±7.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诊断符合2009年制定的《AASLD慢性乙型肝炎指南》中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具备以下临床特点:代偿期显示为轻微乏力、腹胀、肝脾肿大以及轻度黄疸;失代偿期出现全身乏力、消瘦、尿少、下肢浮肿。胃肠功能紊乱、贫血以及低蛋白血症等;②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白细胞水平降低;肝功能检测显示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病原学检查HBV-M阳性;③ X线显示食管-胃底静脉出现蚯蚓样静脉曲张;CT检查肝脏各叶比例失常,肝门增宽变大,腹腔积液。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协议书。
1.3 排除标准
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近期接受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或肝毒性药物,药物过敏史,合并其他肝脏疾病;②严重心、肾等多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③糖尿病、恶性肿瘤、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肝外阻塞性黄疸;④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
1.4 治疗方法
患者进行常规保肝、对症治疗以及治疗并发症,采用口服谷胱甘肽、肝水解肽以及维生素K1等药物,治疗组患者在次基础上给予解毒通络汤(由太子参、茵陈、垂盆草、白花蛇舌草、赤芍、鸡血藤、苏梗、鳖甲、陈皮等组成)水煎浓缩至400ml,分早晚温服。每日服用1剂。同时给予患者给予替诺福韦酯(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65)10mg,日一次口服;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数据均录入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比较,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室生化指标
FBG、PBG:采用美国雅培安妥超越血糖仪,每周各检测一次,取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结果进行比较。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德西门子(原拜耳)DCA-2000+ 糖尿病分析仪及试剂盒。24 h尿蛋白定量,用双缩脲比色法测定。血肌酐(SCr)、血脂、血尿素氮(BUN):采用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计算血肌酐清除率(CCr)。血液流变学:采用毛细管式粘度计测定法。结果见表1、2。
表1 治疗前后血糖和肾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表3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 ?0.05)。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个严重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显示全球约20亿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肝硬化[5]。肝硬化晚期出现肝脏功能损害以及门静脉高压,表现为多器官受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腹水以及脾功能亢进等并发症的形成。在细胞激酶刺激下解毒通络汤被磷酸化产生活性产物腺苷,腺苷活性为14h,并通过HBV天然底物胸腺嘧啶的竞争作用,具有抑制HBVDNA多聚酶的作用,使乙肝病毒DNA链延长终止,阻止乙肝病毒的复制[6]。抗病毒是临床上治疗慢性乙肝最主要的治疗方式,目前国际公认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7]。替诺福韦酯属单磷酸腺苷磷酸核苷酸类似物,是阿德福韦的前药,能够与脱氧腺苷三磷酸竞争性的整合到病毒DNA上,引起DNA链延长终止,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解毒通络方由我院配置,由太子参、茵陈、垂盆草、白花蛇舌草、赤芍、鸡血藤、苏梗、鳖甲、陈皮组成。其中太子参,性甘、微苦,有益气生津、补益肺脾之功,性平和,是补气药中一味清补之品,补虚而不峻猛,补气而不升提,滋阴而不助湿,扶正而不恋邪。绵茵陈性微寒、味苦辛,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其药性平和,苦寒不伤正,清热不伤胃,现代研究认为,茵陈具有显著的保肝降酶、促胆汁分泌的作用。垂盆草、白花蛇舌草、赤芍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药理研究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保肝、调节免疫及抗病毒等作用。鳖甲为血肉有情之品,鸡血藤活血通络,苏梗、陈皮行气通滞,大量静药中佐些动药,补而不滞。上药合用共凑益气清热、解毒通络之功。全方选药精当,配伍严谨,与病机丝丝相扣,标本兼治。临床应用解毒通络汤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并伴有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或者肝脏组织病变肝功能代偿等疾病,一般是成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曾有研究显示,乙型肝炎患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TNF-α是一种内源性细胞因子,主要产生于单核-巨噬细胞,正常人机体内TNF-α具有调节免疫调节、抗感染以及肿瘤的作用,过度分泌导致脓毒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状的发生。乙型肝炎患者机体内,TNF-α属于细胞因子介导,对肝细胞造成损害。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解毒通络汤辅助治疗TNF-α水平降低显著,证实解毒通络汤辅助治疗乙型肝炎TNF-α水平降低,阻止肝脏受损,改善病情。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乙型肝炎患者血生化和血流变的影响进行研究,证实了解毒通络汤辅助治疗乙型肝炎具有抑制病毒复制,抗病毒,改善肝功能以及免疫反应机制,缓解病情的作用,药物毒副作用小,适宜临床推广。在下一步研究中,我们将进行生物分子学研究,对本实验过程中出现现象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池肇春. 慢性乙型肝炎伴肝硬化抗病毒治疗[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16(3):129-132.
[2]任红. 正确认识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14(5):321-322.
[3]王驭风,夏澍,钱卫.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7(14):43-45.
[4]王红杰. 解毒通络汤抗病毒治疗2年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观察[D]. 吉林大学,2015.
[5]王建丽,沈亚萍. 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 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7,22(19):2665-2666.
[6]刘晓东. 解毒通络汤(telbivudine)[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7,17(5):335-335.
[7]李娜. 乙型肝炎患者FoxP3 mRNA表达及血清IL-12、IL-18水平的变化[D]. 泸州医学院,2017.
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项目名称:解毒通络汤联合替诺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应答的研究;编号:2017271.
论文作者:刘建涛1,忻加海2,秦桂艳3,白晓军3,高艳红3,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乙型肝炎论文; 抗病毒论文; 患者论文; 迁安市论文; 肝硬化论文; 药物论文; 而不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