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能够满足当前我国国内人口数量的增长需求,但是在水资源的应用和排放上,受建筑整体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困难。这也要求高层建筑施工人员,在给排水施工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各方面施工技术的特点,认识施工的重点、难点,采取有效施工方法,确保建筑具备良好的给排水性能。
关键词:高层房建;给排水;施工技术;应用
1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分析
在实践中可以发现高层建筑相比较低层建筑的给排水量更大,而且管道的长度更长,致使管道中形成的压力波动较大。为尽可能缩减此压力波动或使其处于稳定的状态,提升高层建筑水系统的给排水能力,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宜选用强度较高的管材并以柔性接口的形式进行管道连接。另外,考虑到高层建筑给排水设施数量较多、用水量相对较大,任何结构中的管材发生破坏都可能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实践中高层建筑应用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第一,在土建施工阶段,对给排水预埋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使预埋、预留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难以得到保证,严重影响给排水施工的后期进行。
第二,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结构中,受地下室综合管线密集的影响,在实践中相互冲突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地下室的使用空间被迫缩减,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在图纸结合现实优化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图纸进行。
第三,在高层建筑的标准层中,由于其结构通常较为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方法选择不当,不仅对后期的施工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而且对建筑整体的性能也会构成威胁,所以给排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过程中要进行针对性地优化控制。
2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难点
高层建筑本身楼层数较多,若是在建筑建设中,使用单区的供水布置方式,容易造成给排水系统使用过程中的配件损坏,影响整体建筑性能和消防系统的安全运行。而高层建筑的这些特性,也给建筑给排水施工带来了众多的难点。例如,土建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给排水预埋工作遗漏的情况,地下室设计中管线众多,给排水施工经常与其他施工出现冲突。同时,高层建筑因其高度问题,所需的给排水管道较长,其中的压力波动也会大大增加,这也要求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能够选择强度较高的管材,尽可能地采用柔性接口,从而保证管道中压力稳定,避免出现管道故障。另外,当前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对居住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一些面积较大的房屋内,主卧、客卧也会分别设置卫生间,给排水施工难度进一步加大,一旦施工不当,就会出现较大的噪音,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3给排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3.1分区加压
高层建筑的主要特点是高度大、层数多、体量大、人数多,且建筑物内设备多,标准高,管线多且大,给排水规划中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就是分区和加压,加压和分区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部分。合理地确定给水系统竖向分区,是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的前提,高层建筑的每种供水方式中对竖向分区的原理是一样的,分区施工能合理利用高层建筑结构垂直空间,避免施工作业面混乱、缩短施工工期、便于管理,分区是否得当,将关系着给水系统的投资、管理、能耗、使用、维修和运行多方面因素。若分区压力过大,则因管道内流速增大、噪音大会导致管材破裂、用水设备及给水附件机械磨损、增加维修量;反之过小,则设备管道系统及相应设备投资、土建和维护管理费用增大。通过实践和理论经验证明选择最优分压压力值。对于给水加压,采用水箱-水泵-用水点的方式进行供应。能解决市政基础设施追不上高层建筑发展速度所产生的弊端,防止对市政给水管网产生倒抽冲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预留埋设技术的具体应用
预留埋设是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重要部分,施工人员需要确保孔洞、套管等预留埋设位置的准确,才能保证后续工程质量。在预留埋设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做好事前控制,提前熟悉施工图纸,对安装设备、管道配件等的尺寸、工艺等进行详细了解,尽可能减少事后凿孔。同时,对施工中的重点部位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例如标准层)。在正式施工前,还需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预埋统计表、预埋图等资料,并在完成预留埋设工作后,一一进行比照,确保预留埋设位置的准确性。在所有位置明确后,施工人员则应对预留埋设的孔洞、套管的周围进行振捣,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出现预留埋设位置偏移的情况,从而保证给排水施工的质量。
3.3进行给水试压
试压是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也是检验建筑给排水安装质量的一个重要工序。所以在进行试压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应当选择锯条或者是砂纸等工具,对承接口进行打毛处理,对于承口比较薄的地方,应当涂抹一层胶,并且保证胶的均匀,然后在插口的玩不再刷两次胶。在给水试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施工人员应当根据实际环境的变化,把控胶干的时间,而且在粘结的过程中,避免触碰到水。最后,在进行给水试压的时候,出现较大的温差,应当按照需要设置伸缩节,以免有胀怀、弯管以及拉坏等问题出现。
3.4给排水管道安装技术的具体应用
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给水系统主要应用的管材为PP-R管,这类管材与以往使用的金属管材相比,具有使用寿命长、耐腐蚀性强、安全卫生、安装便捷等优势,排水系统中应用的管材主要为UPVC管,该管材也具备与PP-R管同样的优势。而两种管道在安装过程中,也需要采取不同的安装技术。首先,给水管道PP-R管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采取热熔连接技术或是螺纹连接技术。其中,热熔连接技术在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在该技术的应用中,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将管道以及相关配件清理干净,避免上面附着灰尘。随后,将管道按照规定深度插入加热套管中,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插入时不应旋转管道。同时,按照同样的手法,将管件推至加热头加热。在完成加热后,立即将管道和管件取下进行连接,运用无旋转手法插入要求深度,在接头处形成均匀的凸缘,并矫正至标准位置。在整个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都应避免对管道和管件进行旋转,且应控制加热时间,避免因加热时间过长而使管道和管件出现厚度降低的情况。在连接完成后,还要等待一定的时间,确保管道与管件接头完全冷却、牢固。其次,排水管道UPVC管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主要采用排水胶粘接技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同样需要提前对管道进行清理,确保承插口部位清洁,减小承插间隙。承插口需要用砂纸等材料进行打毛,其内部需要用排水胶薄刷一遍,其外部则需要用排水胶刷两遍。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建筑所处环境和当前季节、温度判断胶干时间,一般情况下,胶干40~60min后,施工人员可以将承插口与管道连接到位。对于一些季节气候差异较大的地区,施工人员还需要在管道系统中安装管道伸缩节,避免管道因季节变化而出现弯管、胀坏等问题。最后,在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还需要进行给水管道试压,将不宜试压的配件替换成临时短管,封闭所有开口。随后,便可以开始系统试压,施工人员从低处灌水,高处放气,若是试压合格,则需要进行吹洗工作,若是不合格,则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4结论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给排水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其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有利于提升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水平,推动我国建筑产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瑶清,尤光涛.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6(S2):429-431.
[2]兰松.住宅楼给排水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5.
[3]陈伟,李绍刚.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及对策的研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03):78-79.
论文作者:车文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给排水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管道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管材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