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生态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学论文,现状论文,未来论文,社会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生态学的未来发展
关于社会生态学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拟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予以初步的探讨与前瞻。
(一)基础研究方面
1.近期的基础研究课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我们按基础理论、城市生态和全球生态研究来分别讨论之。
a,近期的基础理论研究。我们认为,社会生态学近期的基础理论研究,应当着重开展以下几个课题的科学研究:一是社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研究;二是社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研究;三是社会生态学的学科地位和体系研究;四是社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研究;五是社会生态学的系统学研究;六是社会生态学的哲学问题研究,等等。
b,近期的城市生态研究。王如松研究员认为,城市生态学近期的基础研究,需要重点加强诸如城市生态动力学,城市生态系统论,城市生态控制论,城市生态信息论,城市生态工艺学,城市生态管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c,近期的全球生态研究。陈昌笃教授指出,全球生态学近期的基础研究,应当集中聚集在以下几个对全球生态影响重大的问题上:一是各种局部变化对于全球生态的影响研究;二是自然区域生物地球化学稳定性的阈值研究;三是全球人口、环境和经济系统的模型研究;四是生物圈为生命活动所创造的“盖阿假说”研究;五是植被在全球生态中的作用研究;六是湿地对于温室效应的影响研究;等等。
2.中期的基础研究课题。我国生态学界在讨论生态学发展战略问题时,提出了社会生态学中期的基础研究,应当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课题上。
a,差异生态学。着重研究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传统文化价值与新的价值观、国内与国外的生态环境差异及其区域动力学机制;其重点是生态位势的研究。
b,生存生态学。运用生态控制论原理和生态工程方法,着力研究解决对城乡居民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水”(水资源环境)、“火”(能源开发利用)、“土”(土地规划管理)、“木”(生产品开发利用)、“金”(工业原材料开发利用)这五大生态要素,是实现社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其重点是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研究。
c,节约生态学。运用生态工程和生态规划方法,着力提高物质流、能量流、劳力流、资金流、信息流及时间和空间的利用效率,以便节省物能、劳力、资金、信息和时空,由此减缓各类资源短缺的矛盾,从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其重点是生态效率研究。
d,行为生态学。通过生态教育和生态管理的途径,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以便增强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环境意识;其重点在培育人的生态环境意识,以规范人的生态行为。
e,人口生态学。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共同组成了动态自调的复合社会生态系统,所以人口生态研究十分重要;其重点是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人口的生育、流动与管理的有效机制。
f,灾害生态学。研究各种天灾人祸的发生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预测各种灾害的出现概率、危害程度和应对措施等;其核心是风险评估。
此外,还需要继续加强社会生态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生态经济学,生态未来学等课题的基础研究。
(二)应用研究方面
社会生态学应用研究的未来发展,拟从社会经济研究、城市生态研究和舒怡生态研究等三个方面,试作如下的探讨与前瞻。
1.社会经济的应用研究。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今后社会生态学对社会经济的应用研究,应当开展下列课题的研究工作:一是社会生态预测、国情分析及对策研究;二是厂矿生态工艺及生态恢复技术研究;三是沿海开放城市的社会生态研究;四是乡镇企业及小城镇的生态对策研究;五是区域生态区划及规划研究;六是生态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七是城乡交通生态研究;八是家庭生态研究;九是人类病理生态研究,等等。
2.城市生态的应用研究。适应城市化的不断扩展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态学今后对于城市生态的应用研究,急需加强以下一些课题的研究工作:一是工业生态工艺技术及废弃土地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二是居民区生态工程设计及生活垃圾与污水循环利用的研究;三是城镇化过程和人口规模的诱导性调控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去向的研究;四是生态城与健康城的系统规划以及旧城改造的生态对策方面的研究;五是城镇及厂矿新建的生态规划研究;六是城市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管理研究;七是城市人口活动区段的个体生理、心理、医学等生态研究;八是城市及其效区和腹地的生态经济支持系统研究;九是城市各类灾害的评估、预防、治理和控制等研究;等等。
3.舒怡生态的应用研究。若以现代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当代人类的生态需求来审视与评价的话,整个人类的生态环境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或等级:第一层次或低级环境,是维持生存的粗俗生态环境;第二层次或中级环境,是保持健康的良好生态环境;第三层次或高级环境,是感觉舒怡的最佳生态环境。前两个层次可以通称为生存适应型生态环境,它是人类迄今十分熟悉的生态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第三个层次可以称之为舒适神怡型生态环境,它是人类今后一段时期必须着力研究的社会生态学课题之一。
物理学揭示,大自然中的“白色波动”(白色噪声)使人感到烦躁不安;而“布朗波动”(布朗噪声)则使人感到单调乏味;只有介于这两者之间的“1/f波动”,才能使人感到舒适和谐与心旷神怡。潺潺流水,徐徐清风,古今名曲等,为什么也能致人舒适神怡呢?就在于它们的频谱都符合或十分接近1/f波动的缘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1/f波动之所以使人感到舒怡,那是由于它与人在安适愉悦时的脑电波及心拍周期等生理、心理节奏正相吻合。显然,1/f波动直接与人们舒适的生理和愉悦的心理状态密切关联着。正因为如此,所以环境中的1/f波动能够诱导人的a脑波谐振为1/f波动,由此使人也能迅速进入舒适神怡的美好感受状态。
故此我们以为,应当将1/f波动理论引进我们这里关于舒怡生态的应用研究中来,以便设计开发出能够造成舒适神怡感受的各种软件与装置,然后根据情况和需要,将它们安放在人们工作、生活与活动的生态环境之中,由此将其改造成为远比健康生态环境更加美好的舒怡生态环境,从而使人们真正能够享受到“安居乐业”,——为此应向人们提供一种既高质量生存又高效率发展的新型人工生态环境:一是研究开发具有1/f波动风速的风扇和空调,将它们分别安放在工厂、矿山、工地、车厢、机仓、居室、工作间、办公室、农业作坊等人类活动的场所,由此而造成使人舒怡的最佳生态环境;二是根据1/f波动理论,设计装饰致人舒适神怡的工作间和家居室等最佳生态环境;三是设计制造“1/f波动按摩浴缸”、“1/f波动催眠枕头”、“1/f波动健身器具”,等等,由此使人们就是在休闲娱乐时也能置身于舒怡的生态环境之中;四是将设计制造的“1/f波动医疗除痛仪”放置在医院的门诊室、治疗室、各类病房和病人家中,便可以为疾病患者造成一种舒适神怡并减缓病痛的最佳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