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为了能够稳固自身在市场上的脚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施工管理,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施工管理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能否如期保质、保量的完成。随着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必须实现创新,不断的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探究
导言:
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多,各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进行全面的创新,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施工中高效率的完成任务要求,对建筑工程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工作,从而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下的高效施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实现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不断优化组合,以此来确保在施工生产中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以及手段,实现既定的项目目标,从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作用
2.1有利于推动建筑市场发展
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对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积极选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提高施工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促进建筑市场的良性发展。
2.2有利于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科学化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科学化管理至关重要,建筑市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对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能够更新守旧的管理模式,提高工程管理效率。施工管理创新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
2.3有利于优化配置建设资源
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中,涉及多个管理环节,包括人员管理、材料采购、技术方案制定等等,通过对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能够充分发挥施工管理应用效益,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创建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管理创新
3.1建筑施工管理借助于BIM的必要性
自2002年BIM被提出以来,BIM已席卷欧美的工程建设行业,引发了巨大变革。BIM正推动着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BIM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就是在于它利用数字建模软件,把真实的建筑信息参数化、数字化以后形成一个模型,以此为平台,从设计师、工程师一直到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方,都可以在整个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信息的共享和改进。目前,建筑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消耗资源与能源方面,也比其他行业更多,例如因图纸不细和交底不细,或工人的不认真,过程检查不细不准,存在着30%左右的返工。也因上述原因,有将近60%左右的劳动被浪费,10%左右的材料被浪费。所有这些,都是目前管理的困境,因为按照现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可能做重大的挖潜,也无法实现更多的变革。因此在工程管理协调中,我们必须借助BIM这个工具实现更多更精细地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手段
3.2.1结构施工协调管理
在结构施工期间,针对复杂部分的预埋、预留洞进行三维信息模型的综合协调,展现所有的机电管线及位置关系,建筑、结构、机电在此部分的整体关系,任意剖面等,确定预埋、预留方案;避免后剔后凿,影响结构安全。进行砌筑砌块排版模拟,要求分包单位每一堵墙都进行排版;结合机电安装工程洞口留置要求。并将图纸打印张贴于施工部位。在由项目部组织召开的综合协调会中,利用BIM技术在会议中做建筑信息模型配合,针对会议上提到的部位、事项进行指认,使参与各方能直观地了解问题所在位置、问题根源,及时协调组织各方进行有效整改;建筑专业、结构专业、机电专业在具体施工时或多或少都有些变更、洽商,利用BIM技术可提前预知变更完成后对其他专业的影响及后期施工的影响,从而确定是否变更、怎样变更。
3.2.2专项方案优化管理
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利用BIM技术展现三维动态展现拟定的专项施工方法和步骤,评估此方案的优劣性,完善不足,提高施工的质量和加快施工速度。特别在常规做法较难施工的部位,BIM技术的全角度可剖,多视点观察等特点可以极大的将问题化繁为简。以本工程为例,医院入库出螺旋坡道,坡面为双曲面,常规图纸难以确定模架搭设高度,通过BIM技术模拟高支模搭设,可精确定位统计出每处立杆的搭设长度,保证坡道尺寸准确。
3.2.3成本管理
在具体实施中,总包及分包完善BIM的各项信息后,可有效地利用BIM技术实现工程量的统计,材料设备订货管理等,提高材料采购管理,优化成本控制。BIM软件中常用的明细表数据检索,配合excl,能够完成大量繁琐的统计工作,准确高效。随工程推进建立完全与现场实际情况匹配的真实模型,可根据各种条件进行数据引索,实现材料用量等信息的准确记录。如某工程框架柱加固均采用工厂标准化的加固件,加固件标准件尺寸分别有700~1000mm,800~1200mm,1200~1600mm等多个标准尺寸,且两个劳务队伍各自进行采购,统计复杂;由于BIM模型中框架柱按板块区域命名,能够轻易的给出明细表,并区分各家劳务单位所使用的材料详情。
3.2.4安全管理
建设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的BIM模型,可以给现场规划布置。
3.2.5进度管理
利用BIM可完成进度计划的模拟演示,在结合现场管理,实现对进度的控制。在实际工程管理中,还可通过建筑记录仪等来进行实施监控进度,与BIM进度控制相对比较。
3.2.6利用三维分解图册来指导工人施工
在现实中,从设计到具体施工工人,我们的施工信息需要一级一级地往下走,信息的有效性也此过程中大大打了折扣。另外,如何让工人也能用上BIM技术,利用BIM技术来指导工人的施工,也是BIM技术落地的关键点。如将三维建筑信息模型通过图片的形式,打印图册来指导工人施工的方法,这个方法彻底颠覆了大家所想象中BIM技术是高大上学的这个想法,使BIM技术在最底层的作业队伍中也能够发挥很大作用。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需求,必须要不断的引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创新施工管理工作,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最终才能够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保驾护航,不仅有助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还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保障广大人们群众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陶峰.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0(17).
[2]杨炳城.建筑施工管理创新问题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9).
论文作者:蒋常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管理创新论文; 模型论文; 信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